学问者,天下之达道,无所谓国界也。学而限之以国,前既无据,后亦恐不复存;第处此寰球大通,文化糅合之世,学科灿列,泰半来自欧美。青年学子,震其新奇,叹其奥赜,动辄目眩心醉,谓天下之美,尽在于斯,而忘其国内之自有瑰宝。
章(太炎)书综贯有余,而部居不别;又嗜奇太甚,或武断而失其真,不足为后进师法。钱(穆)书准时代叙述,目次井然,较易赅括;顾工于修辞,而事多漏略;勇于自信,而失之偏蔽;皆未足称为善本。
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
——陈寅恪
**章经学
**节经籍之名
古无经之名也。尼山设教,曰《书》、《诗》,曰《礼》、《乐》,皆不名经。至《易》为卜筮之书,秦火所不禁(秦焚之书,但曰:“《诗》、《书》、百家语”);《春秋》为列国史之通称,孔子因而不改(《晋语》:“羊舌胖习于《春秋》。”《墨子·明鬼》篇:“著在周之《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云云。是不独鲁史称《春秋》之证),更无称经之说。《苟子》始以《诗》、《书》为经,而不及其他。自兹以后,“传”、“注”渐兴,乃各尊本书日经。是则经者,对“传”与“说”而言;无“传”与“说”,则不谓经也。《墨子》有《经》上下,《经说》上下,说所以释经,故谓其师说为经也。章实斋云:“因传而有经之名,犹因子而立父之号。”故经名之立,必在“传”、“注”盛行之后;墨家首称之,诸家沿用之。而《诗》有《故训》(毛亨撰),《书》有《传》(孔安国撰),因亦尊之日经。后且偏及于群圣百家之书也(《庄子·天运篇》有六经之说,恐属后人羼入)。
至于汉初,然后以《易》、《诗》、《书》、《礼》、《乐》、《春秋》,并称为六经,或日六艺(与《周礼》保氏所教礼、乐、射、御、书、数之六艺,名同实异)。后以《乐经》亡失,故止称五经,东汉时,又加入《论语》,仍分《礼》、《乐》为二,称为七经(宋刘敞以《诗》、《书》、三礼、《公羊传》、《论语》为七经,清圣祖又以《易》、《书》、《诗》、《春秋》,三礼为七经。是七经有三说也)。唐于五经之外。使人分习《周礼》、《仪礼》、及《公羊》、《毂梁》二传。因谓之九经;宋时,进《孟子》为经,因以《孝经》、《论》、《孟》、《周礼》,合之五经而称九经,是九经亦有二说也。《宋书·百官志》则以《易》、《书》、《诗》、三礼、三传各为一经;合《论语》、《孝经》为一经;使国子助教十人分掌,而统称为十经。《庄子》有“孔子翻十二经以说老聃”之说,十二经者,或释为六经六纬;或释为《周易》上下二经。及孔子所作之十翼;或又谓指《春秋》十二公经者,皆臆测无确证。唐开成(文宗年号)间,立石国子学,于九经之外,加入《孝经》、《论语》、《尔雅》,综称为十二经,至宋列《孟子》入经部,十三经之名,始永定不变焉。……
在西方的目光下 本书特色 《在西方的目光下》是世界著名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故事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和瑞士的日内瓦展开。它以十月革命前的俄罗斯为背景,探讨了专...
指月录-(上下册) 本书特色 《指月录(上下)》由瞿汝稷编撰,自问世以来十分流行,“甚至斗大茅庵,亦皆供奉,腰包衲子,无不肩携”,广为僧俗两界奉读,是参禅证道、...
日本佛教源流 本书特色 本书把关注的重点置于对日本佛教源流的考察,既有别于一般的日本佛教史,又不同于以往日本佛教方面的研究论著,在参考和兼顾相关学界先行研究成果...
幻觉的哲学-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 内容简介 在尼采看来,欧洲哲学的传统在根本上是人的幻觉的历史,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幻觉以求与世界和解,而且人同时也将这些幻觉作为...
道教社会伦理思想之研究 内容简介 道教在长期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社会观,就怎样认识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怎样看待和处理人际关系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伦理...
禅说庄子-大宗师 本书特色 《大宗师》一篇是对前几篇论述的递进。开篇讲“知天之所为,天而生也”,分析人的认知能力,“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似《齐物论》。认为道...
易经实用解说 本书特色 《易经实用解说》:易有大道,包罗万象,一切变化全在其中。洞悉世态,化难为易,事事皆能逢凶化吉。实用的角度通俗的语言人人都能撷取《易经》的...
天学真原 内容简介 《天学真原》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天文学、文化人类学、文献考证等多种思路和方法,首次对中国古代天学的社会功能、性质以及它与社会、文化的相互...
易经与现代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的若干点悟,结合古今中外不拘一格的生活实例,阐述了许多有关现代人生活必知、实用,而精妙的生活大智...
逻辑新引.怎样判别是非 本书特色 《逻辑新引》作为一部通俗逻辑学著作,是殷海光先生多年从事逻辑教学与研究的结晶。本书以独创性的对话体裁,使逻辑初学者免于枯燥无味...
论语通译 本书特色 为了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课文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国家教育部分分别于2001年和2003年颁布了作为基础教育课...
制度伦理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本书首先对制度伦理相关概念做了细致的辨析和明确的界定,如制度、伦理、制度伦理、德性伦理、体制伦理、社会伦...
《周礼》,原名《周官》,据说讲述的是周代的官制,分设天地春夏秋冬六官,每官下又设若干下属,掌管国家的治教礼政刑事六典。但
星云大师人生修炼丛书-定不在境 本书特色 不认识自己的心,才觉人生茫然,是每一个人都有的生命困境。假如能时时观照自心,检视自心,就能渐渐认识自己,充实自己,假以...
加尔文论崇拜 本书特色 研究加尔文思想的多数作品,都忽视加尔文关于崇拜的深刻认识。但在历史上,加尔文是建立基督教崇拜的中流砥柱,他倡导和设定的崇拜礼仪,树立了经...
论语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每一篇儒学经典,增知启慧,每一句精辟名言,师表百世。内容图文并茂,注释准确简练,译文通俗易懂,要旨深入浅出,鉴赏内涵深广。编选严谨,专家...
尸子译注 本书特色 《尸子译注》一书兼合儒、道、名、法诸家思想于一炉,内容丰富多彩,思想多元,独具特色,反映出战国时代的学术精神。尸子译注 内容简介 尸子,名尸...
宋代程朱理学官学地位研究 本书特色 程朱理学是中国哲学史和教育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围绕着“程朱理学如何从一个地方学术派别成为国家正统官学并能保持700多...
周易会意 内容简介 作者自己曾经说道:“会意”取自六书,意思是笔者的论述与古哲的心意相会。《周易会意》用深入浅出的文字解注了六十四卦,阐明了儒学五经,《易》统其...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本书特色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