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1889~1927),中国*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学术上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之一。
《史学要论》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李大钊在唯物史学方面的观点,他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探讨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地位”、“史学与其相关学问间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等六个专题。
当时的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并不全面,而且缺乏深度,虽然李大钊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并非尽善尽美,但作为先驱者、拓荒者,他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中华学术的骨骼;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延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促生了中华教育的圣地;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规范了中华学子的心路;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强化了中华学术的骨骼;因为有了这套讲义,才延续了中华文化的血脉!
史学要论(一九二四年五月)一、什么是历史吾人自束发受书,一听见“历史”这个名词,便联想到二十四史,二十一史,十七史,《史记》,《紫阳纲目》,《资治通鉴》,乃至Herodo—tus、Grote诸人作的《希腊史》等等。以为这些便是中国人的历史,希腊入的历史。我们如欲研究中国史、希腊史,便要在这些东西上去研究,这些东西以外,更没有中国史、希腊史了。但是历史这样东西,是人类生活的行程,是人类生活的联续,是人类生活的变迁,是人类生活的传演,是有生命的东西,是活的东西,是进步的东西,是发展的东西,是周流变动的东西。他不是些陈编,不是些故纸,不是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死的东西,不是印成呆板的东西。我们所研究的,应该是活的历史,不是死的历史,活的历史,只能在人的生活里去得,不能在故纸堆里去寻。不错,我们若想研究中国的历史,像那《史记》咧,二十四史咧,《紫阳纲目》咧,《资治通鉴》咧,乃至其他种种历史的纪录,都是很丰富,很重要的材料,必须要广搜,要精选,要确考,要整理,但是他们无论怎样重要,只能说是历史的纪录,是研究历史必要的材料,不能说他们就是历史。这些卷帙,册案,图表,典籍,全是这活的历史一部分的缩影,而不是这活的历史的本体。这活的历史,固屹然存在于这些故纸陈编的堆积以外,而有他的永续的生命。譬如我们要想研究中国,或是日本,固然要尽量搜集许多关于中国或日本的记载与著作,供我们研究的材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中国(史),说这就是中国;指某人所作的现代日本(史),说这就是日本。我们要想研究列宁,或是罗素,固然要尽量搜集许多关于列宁或罗素的记载与著作,供我们研究的资料,但不能指某人所作的《列宁传》,说这就是列宁;某人所作的《罗素传》,说这就是罗素。那记载中国或日本的事物的编册以外,俨然有个活的中国、活的日本在;那列宁或是罗素的传记以外,俨然有个活的列宁、活的罗素在。准此以推,许多死的纪录、典籍、表册、档案以外,亦俨然有个活的历史在。从前许多人为历史下定义,都是为历史的纪录下定义,不是为历史下定义。这种定义,只能告我们以什么构成历史的纪录,历史的典籍,不能告我们以什么是历史。我们当于此类纪录以外,另找真实的历史,生活的历史。什么是活的历史,真的历史呢?简明一句话,历史就是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因为人类的生活并为其产物的文化,是进步的,发展的,常常变动的,所以换一句话,亦可以说历史就
李大钊(1889—1927),字守常,河北乐亭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先后在北京大学等校开设了《唯物史观研究》、《史学思想史》及《史学要论》等课程,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构建起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的基本框架。
思想是强有力的政治工具,专家则是思想的载体。当数以万计的专家凝结在一起,这样的群体就构成了所谓的“智库”。目前,美国有超
鸟儿歌唱-二十世纪猛回头 本书特色 《鸟儿歌唱》是著名学者李零近年来所撰思想随笔的结集。李零身处21世纪,心系20世纪,对20世纪中国和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话题进...
《生命蓝图》内容简介:想知道自己的生命蓝图吗? 想看到自己的过去、现在、未来吗? 想改变自己的人生剧本吗? 翻开这本书,找到你
永恒的记忆-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 内容简介 基列夫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我国长春**汽车制造厂时派到一汽工作的动力专家,他在华工作近四年,工作认真,严格...
时刻关注:大审判 本书特色 《大审判》站在广大人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炙烫的废墟焦土和冷峻的法庭之间,静静地记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国针对纳粹战犯的审判时历史...
美国革命史-II 本书特色 从列克星敦的枪声到约克镇围城,从《印花税条例》到《巴黎条约》,见证*强大国家的崛起。美国革命史-II 内容简介 《美国革命史》是英国...
《车联网》内容简介:黑莓、微软、Linux、苹果、Google圈地汽车生态系统! 底特律三巨头比拼车载系统! 电信运营商,不甘做管道?
中国历代王朝兴衰录.大清王朝 本书特色 1644年5月初,多尔衮率满洲铁骑进入北京。同年10月,顺治帝由盛京迁都北京,重新进行祭天告地的登基典礼,第二次即皇位。...
华工与欧战 本书特色 《海外名家名作:华工与欧战》运用丰富的中外文档案资料,详细剖析了**次世界大战期间北洋军阀政府派遣华工赴欧之动机与交涉经过,详述招募华工的...
日本简史 本书特色 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经典佳作全面客观剖析日本上千年的风云巨变“历史异于宣传书籍,不能为意气所动,成见所拘;惟当按其事实,不作偏论,此历史学者共...
世界史的诞生-蒙古帝国的文明意义 本书特色 在冈田英弘看来,历史分别于公元前五世纪与公元前100年,诞生于中华文明与地中海文明。而创造历史这项文化的是两位天才。...
《民族团结教育论》内容简介:《民族团结教育论》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方法,立足于广西民族团结教育实际,综合运用教育学、民
《温故(之一)》内容简介:《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
明-万里长城拱卫的社会 本书特色 本书图文并茂,体裁多样,通过精心选取的一千余个历史故事,引人入胜地再现了中国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全书历史脉络清晰,全书历史脉络...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六三辑 内容简介 中国政协文史馆编著的《文史资料选辑(第163辑)》收录有19篇文章。其中包括: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关于治学...
西夏史稿 内容简介 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
《证之于:爱》是作家最著名的长篇巨著。小说描述的是大屠杀辛存者的下一代人的“非正常“生活,为了从过去的恶梦中挣脱,作家借
《洛煌笈(典藏)》内容简介:“垂裳听风,彼山淌翠。游墨恍若悉池语,引云慵慵布千煌”。国风画师杉泽将多年作品集结成册,名曰“
文艺复兴时代-欧洲风化史 本书特色 “每个时代的风化行为、风化观念、规范并制约性生活的种种规定,*典型*鲜明地表现了各该时代的精神。每个历史时期、每个民族和每个...
《中国经济发展案例分析》内容简介:本书是为配套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而编写的中国经济案例,每章配套1-2个案例,全书共收录了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