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史研究,在本世纪初逐渐由冷变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者从宋代的女德教育入手展示笔记内外所见的妇女生活。
靖康之难中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对南宋以後女德教育的苛刻化有重大影响。以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的主要工具,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笔记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作者又尝试利用地下發掘的墓葬壁畫等图像史料,作为文献资料的参照。尝试将图像史料与文献资料相对照为本書的特色之二。
依据宋代的文献资料,其中妇女史研究方面,学界有重于精英妇女的倾向, 对于庶民妇女群体的研究*为薄弱。本书选取妾与乳母这两个群体作为观察的重点,由於她们具有由下層向上層流動的特點,此为本书的特色之三。
妇女史研究,在本世纪初逐渐由冷变热。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作者从宋代的女德教育入手展示笔记内外所见的妇女生活。靖康之难中女性所遭受的性暴力,对南宋以後女德教育的苛刻化有重大影响。以社会性别理论作为分析的主要工具,是本书的一大特色。笔记为主要的资料来源,作者又尝试利用地下發掘的墓葬壁畫等图像史料,作为文献资料的参照。尝试将图像史料与文献资料相对照为本書的特色之二。依据宋代的文献资料,其中妇女史研究方面,学界有重于精英妇女的倾向, 对于庶民妇女群体的研究*为薄弱。本书选取妾与乳母这两个群体作为观察的重点,由於她们具有由下層向上層流動的特點,此为本书的特色之三。
《宋代的仕女与庶民女性——笔记内外所见妇女生活/宋代笔记研究丛书》:
(二)不慈不孝与争产
比较常见的是后妻虐待或驱逐前妻子。沈括后娶妻张氏,悍虐。朱或“仲姊嫁其子清直,张出也。存中长子博毅,前妻儿,张逐出之。存中时往賙给,张知辄怒,因诬长子凶逆暗昧事,存中责安置秀州。张时时步入府中,诉其夫子,家人辈徒跣从劝于道。先公闻之,颇怜仲姊,乃夺之归宗”。
妾生子女后,正妻或赶走妾,其子女往往亦随之被赶走。元佑时高太后为哲宗选皇后,看中一女,但因她是庶出而犹豫,并说其嫡母悍妒,女生三岁,生母即被逐,遂鞠于伯氏。笔记谓秦桧之子秦熺原为王家的庶子,被其家正妻赶出:“秦熔本王唤之孽子,唤妻郑氏,达夫之女,唤繇妇家而早达,郑氏怙势而妒。熔既诞,即逐其所生,以熺为会之乞子。会之任中司,虏拘北去,夫妇偕行,独留焙于会之夫人伯父王仲薿丰父家。丰父子时懦而傲,每凌侮之。”
正妻虽能赶走妾生子,而一旦兴讼,也并不能拒绝其分产的要求。“昊兴富翁莫氏者,暮年忽有婢作娠。翁惧其妪妒,且以年迈惭其子妇若孙,亟遣嫁之。已而得男,翁岁时给钱米缯絮不绝。其夫以鬻粉羹为业,子稍长,詅羹于市,且十余岁。”后莫翁死,里巷小流氓劝婢子去哭丧,然后兴起诉讼。其子如教往哭,“一家骇然辟易。妪骂,欲殴逐之”。而莫家嫡长子很聪明,引其拜嫡母及其家人,让他与诸兄弟同寝处,并按月给以父亲在日所给财物,这才挫败小流氓的分产阴谋。
妻妾相争或殃及子女。曾巩所作《秃秃记》载:秃秃为孙齐庶子。孙齐因明法得嘉州司法,先娶杜氏,留高密;又骗娶周氏,带至蜀。归家,周氏知被孙齐给,告县,出钱得释,孙对周氏许诺为她休杜氏。后得授歙州休宁县尉,独之官,得娼陈氏,又纳之。周氏屡诉于抚州及转运使,皆不胜,便引所产子为据。齐惧,与陈氏将周氏生子秃秃溺死。曾巩感叹道:“事始末惟杜氏一无忌言。”则此事无一好人,仅正妻为受害者,其褒贬可见。
正妻杀死妾子,似乎并不会受到什么惩罚。据《宋史》,北宋李及历掌大郡,以能干着称,在秦州时,有禁军士兵白昼公然于市上抢夺妇人金钗,李及正安坐观书,略加诘问之后,便令人推出斩首,然后观书如故。黠将悍卒从此服帖。然而,“娶张氏,性嫉悍。及尝生子,鞠之外舍,张固请归保养之,乃会亲属,以子击堂柱,碎其首。及遂无子,以弟之子为后”。张氏所为颇似王熙凤,将妾子骗至府中,当众杀死,不仅奇悍,而且不给丈夫一点面子。李及竟然毫无反应,不由令人感叹,世间事物皆一物降一物也。仕女的丑事极少见于正史,这一条资料是要说明李及无子才留下的,应该是一个例外。
经过多年的经营,儒家的孝道应已深人人心,但在民间却未必彻底,不孝子女仍所在皆有。南宋张侃讲了一个故事:“蔡媪,湖休村人,事夫毓,二女。女及笄,嫁比邻温煖家。居亡何,良人死,媪日求于市,得十数钱以糊口。既老,就二女以养。岁往月来,颇厌之,问长女不应,问次女又不应,于是抚膺曰:‘吾老矣.何以生为?’乃粥巨烛,夜半即所居茅屋燕以火,且膜拜曰:‘即死,死则吾事竟矣!,隔岸人见火光竟天,踪迹至媪室,烛存寸许,尚膜拜,因劫其所以然,媪对云云。明复如是,又燃中指,肉辞骨立,信宿与他指无异。媪曰:’吾将火其身,报谢天地,虽奄奄为九泉下人,犹胜居人间世。‘邻有窃知其言者,敛金益薪,择日而火焉。女闻媪死,若涂人,而无戚戚之色。呜呼!以贫而失其指,又失其身,岂得已耶!是必中心有大不堪而至是耶?昔韩退之间刦股救母欲声朝而置诸罪,使闻媪所为,将以何罪置之耶?呜呼!此退之深得古人之用心也。使人人刦股以尽孝,则古者为孝之道泯矣,况又不如判股者耶。女不能以养媪,不可也;媪不能以固贫,有亏受诸父母之道,又不可也。然则罪其女乎?罪其媪乎?
……
秦风汉韵-一本书读懂秦汉文明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色彩亮丽的漆器、五彩缤纷的瓷...
《中国人可以多生!》内容简介:本书是对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本书结合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践,对照世界发达国家及人口规模较
竹木春秋:甘肃秦汉简牍 内容简介 敦煌和居延木简的发掘,被称为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四大发现之一。而今甘肃已出土秦汉木简牍多达六万余枚。对这些距今已二千年左右、由古人...
孟森:明史讲义-中国学术名著丛书 本书特色 《明史讲义》是孟森先生20世纪30年代初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全书分为二编:**编总论明史在史学上的地位和明史体例...
《西方现代思想史》内容简介:半个世纪来风行欧美高校的思想史教材,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罗兰·斯特龙伯格扛鼎之作,中文版面世以来屡
大家小书:元史讲座(精装) 本书特色 元史大家韩儒林先生引领元史研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我国元史研究一个阶段性进步。元史大家的两部经典合而为一,展现元朝历史风貌及...
萧启庆治元史的多篇论文在台湾先后不重复地结集收入三本著作中,即《元代史新探》、《蒙元史新研》、《元朝史新论》。此次将其中
世界上下五千年-上中下-经典珍藏 本书特色 ★32开平装,时事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以来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强烈反响、喜爱和好评,再版多次,是21世纪10年以来不可多得...
罗马:从共和走向帝制-(第二版) 本书特色 本书比较系统地论述罗马历史巨变时期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风尚和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的专门著作。该书在论述罗马从共...
《不稳定的自尊》内容简介:时代的风潮、广泛的焦虑,导致女性的自恋现象日益严重。但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自恋并不是一种疾病,它是一
通史新义 本书特色 有鉴于中国传统史学之弊,为使史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何炳松极力倡导通史研究与著述。在《通史新义》中,作者(何炳松)借鉴西方史学的思想方法,总...
《欧洲财政国家的兴起(1200-1815年)》由多位作者合作完成,其中包括荷兰莱顿大学历史学老手维姆·布朗,英国莱斯特大学近代历史学
冯汉骥论考古学 内容简介 实际上,对二十世纪学术的探讨研究,早已在很多学者的倡导支持之下展开了。在这里我想强调的是,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必要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展,...
《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由序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图》以及上自原始社会下迄中华民国的各历史时期地图共36幅组成,并有包括序图在
《我的加州建筑之旅》内容简介:现代派建筑兴起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拥有重要的影响力。“建筑之旅”在美国十分常见,对于知名建筑
《廉颇(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廉颇,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
《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增补本》内容简介:本书为中国断代专题文学史丛刊之一。中国历代文学文体、流派、理论、思潮层出不穷,异彩
雍正朝官员行政问责与处分研究 本书特色 孟姝芳编著的《雍正朝官员行政问责与处分研究》从雍正朝行政问责与处分制度的系统建设、雍正朝问责与处分官员的大体状况、行政问...
《罗马史(第五卷)》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涉及罗马共和国晚期军人君主制的创立,研究了罗马从共和制向君主制即罗马帝国的转化过
在近三十年中国再次崛起的同时,新一代史学家对明清经济和社会的研究,也出现很多新发展。这些史学家提出不少崭新的见解,反驳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