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画坛,没有人不知道刘文西。因为,刘文西是当代中国画坛开宗立派的人物。他的绘画,代表着中国画写实风格的发展方向,他的艺术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他是中国现代美术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刘文西是以画陕北而成为大家的,可以说是陕北成就了他,他也塑造了陕北。人们不会忘记,上世纪60年代初他创作的《祖孙四代》带给人们的震撼。在这幅永载史册的作品中,刘文西以“主题思想的深刻性,人物塑造的生动性和笔墨技巧的开拓性”而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他以高瞻远瞩的胸襟,以高屋建瓴的智慧,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精神,创作出一幅幅关注社会、关注人类,关注生命的陕北系列作品。从《毛主席与牧羊人》到《同欢共乐》,从《支书和老农》到《沟里人》,他的每幅作品的诞生都会带来一片赞叹之声。
总体而言,刘文西的艺术不仅靠形式、语言、技巧取胜,更是他作品中塑造形象的独特性、生动性、真实性占据统领一切的地位。他的心连着陕北人民,他的情系着黄土高坡,当今画坛有哪位画家能像他那样,足迹遍布陕北的乡乡镇镇,画了几千个农民肖像和两万多张速写。基于此,他一腔真情实感,才能呼之欲出,跃然纸上.形式的探索是重要的,他是通过形式、语言、技巧等手段的表现,达到不断强化形象内在意味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文西应该是当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Thisvolumeisthethirdinaseriesofsuccinct,analyticalreviewsofadvancesinthepsychiat...
前言: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考古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令人震撼的重大考古发现几乎是接踵而至。并且与以往不同,这些重大考古发
篆刻史话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自古至今中国篆刻艺术的起源、发展、成熟及现状。所有印章边款四百余幅。本书对篆刻爱好者而言是一本难得的入门书。篆刻史话 目录 前言...
敦煌本柳公权书金刚经 本书特色 《金刚经》为柳公权早期作品,字不大但用笔灵巧劲健,虽多有与“颜书”同法之处,但明显地摒弃了“...
于丹·游园惊梦-昆曲艺术审美之旅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2007年11月1版1印,中华书局出版★ 以于丹教授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CC...
龙凤呈祥-京剧经典品读 本书特色 本丛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包含《锁麟囊》《穆桂英挂帅》《龙凤呈祥》《赵氏孤儿》。他们以介绍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马连良、裘盛...
中国艺术研究院年报2007 内容简介 年报分为10个栏目,主要介绍我院在2007年度的重要事件,所有学术成果,立项的科研课题情况和在2007年度举办的院级学术讲...
《体不寒,病不找:一辈子做个暖女人》内容简介:本书,从女性朋友的现实生活出发,详细指导广大女性朋友通过穿着、洗澡、睡眠、饮
清代皇帝御批真迹选(一):康熙皇帝御批真迹 内容简介 本册为本书**册,收康熙帝作品九十件,自康熙三十二年七月至康熙六十年六月。康熙年间,奏折程式、具奏人身份高...
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 本书特色 《清宫戏事--宫廷演剧二百年》(作者丁汝芹)以清宫演剧档案为主要依据,介绍清宫演戏。原有档案分类清晰,旨意档、恩赏日记...
底纹背景图案与配色-II-1CD矢量图 本书特色 邹加勉、郭岚编著的《底纹背景图案与配色(Ⅱ)》中收录的图案包括经典欧式、摩登迷彩、抽象几何及可爱卡通。经典欧式...
2006-中国艺术研究院年报 本书特色 2006年,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艺术科研、教育、创作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进行了许多工作,取得了诸多重要成绩。本书全面系...
《多元中国》继续《审视中国》和《影像中国》跨学科的历史视角,以电影媒介为主导,切入文学、戏剧、都市视觉文化等领域,考察中
中国著名碑帖:元赵孟頫书胆巴碑 内容简介 为弘扬书法艺术,普及书法知识,我们为书法爱好者编辑了这套《中国著名碑帖技法丛帖》。《胆巴碑》全名为《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
「我拍攝畫面的時候,只是想表現一個景物依舊、時光流逝、人事已非,生命還有希望,一點點光。」--李屏賓攝影可以留住什麼?電
瘦金体书法艺术 本书特色 论述瘦金体技法的专著是一大空白。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瘦金体书法这一艺术奇葩并传承下去,邱金生、林格锋编写了《瘦金体书法艺术》一书...
Purchaseofthisbookincludesfreetrialaccesstowww.million-books.comwhereyoucanreadm...
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 本书特色 文史知识编辑部编的《名家讲中国戏曲(插图本)》精选了《文史知识》杂志创刊三十余年以来各位名家有关中国古典戏曲的精品文章20篇...
《心之德业》内容简介:本书是李旭研究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力作。本书融合了阳明心学与西方现象学的成果,从本体学进入阳明心学的哲理
硬笔隶书《千字文》字帖 本书特色《硬笔书法丛帖:硬笔隶书<千字文>字帖》注重方法,真正做到了临写与摹写相结合、摹写与强化训练相结合,既注重实用又讲究艺术,重在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