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叙述》内容简介: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到明清之际的思想文化,在我,一以贯之的,是对“人”的兴趣,对士大夫知识者的兴趣,对心态、精神现象的兴趣。明清之际吸引了我的,始终是人,是人物的生动性,和由他们共同构成的“历史生活图景”的繁富色彩。即使面对“事件”,吸引了我的也更是人。能感动,被光明俊伟的人格所吸引,是美好的事。打动了我的,始终更是那些贴近士大夫的人生境遇的思想,更直接地反映着他们在这一历史瞬间的感受与命运,他们以之回应冲击、震撼的思想。还应当承认,某些言论材料的被我选中,也因了富于感染力的表达。士大夫的“精神气质”也系于他们言说的态度与方式,这一点往往被忽略。言说被抽离了具体情境中的具体生命,不再是曾经鲜活的个人的言说。无论明清之际士人的经世、任事,还是清理他们有关井田的谈论,我都曾感动于明代、明清之际士人立身处世的严正……在一个堤防随处溃决,似乎一切都漂移不定的时期,我的确怀念那种严肃:对历史的庄重承诺,对意义的追寻。在别人读出洒脱、飘逸的地方,读出严肃,不消说也出于对“晚明”、“明清之际”的感受的个人性。
由此看来,时间点不应当如占卜似的随意拈出,尽管由理论上说,任一个点都有展开的可能。截取时间节点从来难以避免“意图”的引领。你只能尽可能设法脱出“意图”对想象与叙述的过度干预。我相信中国史五千年中,大有值得、禁得住“细读”的瞬间,问题在于有没有细读的能力。“细读”的确是一种能力。对于“历史”,我们的阅读往往太粗糙,“上下五千年”似乎可任由驰骋。此外应当随时想到,抽取尽可能小的时间单位,只是为了便于在严格限定了的范围内搜索共时空间中铺展开的“历史”,事件的诸种空间形象,逐层推展,开发出历史生活的丰富性与广阔性——“历史”的确曾经广阔地展开,且丰富到了不可穷尽。崇祯自缢、李自成军进城之外,甲申年三月十九日的京城各处,还演出着的各种故事。不同于我们的古人,当代人因了历史观的导引,已有可能关注大事件中的个人事件,即如“一个人的”三月十九日。这个人不妨是崇祯末年任翰林院检讨的方以智。明亡之际方以智的故事颇有几分荒诞。据那本被认为不足以“传信”的《甲申传信录》,这年的三月初七日,方氏曾“具疏请出淮上,招募豪杰”,未得到答复(卷一,页11。年谱告诉我们,方氏是年一月二十四日上《请缨疏》;三月十二日,请至淮上招集豪杰,未报)。原因有点微妙。据说前此曾有人提醒朝廷,京城的官员一旦出城,就会逃掉;那些谋求出京的官员,不过寻找借口避祸罢了。有这样的猜度,方以智势不能不陷在了围城中。至于在那关键的一天里方氏的经历,个别情节巧合得令人生疑。据年谱,那天方氏曾与魏学濂等集于金水桥图谋联络孙奇逢武装,后因李自成破宣武门,驰入内宫,方氏等人也就作鸟兽散(任道斌《方以智年谱》,页123)。《明季北略》卷二二《方以智》记方氏闻变,“潜走禄米仓后夹弄,见草房侧有大井,意欲下投,适担水者数人至,不果”。“次早,家人同四卒物色及之,则家人惧祸,已代为报名矣。四卒挟往见伪刑官,逼认献银若干,后乘间逃回”(页585)。其实在这种时候,并非谁人都能像倪元璐、施邦曜似的决绝,死得义无反顾。“图谋联络孙奇逢武装”,投井而适逢担水人至,未必不是迁延的借口。关于那一天的情状,方氏曾在南逃途中作过如下描述:“奔城南,走城北,炮声轰轰天地黑。女墙擐甲皆中官,司马上城上不得
赵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艰难的选择》、《论小说十家》、《北京:城与人》、《地之子》、《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等学术著作,以及散文、随笔集《独语》、《窗下》、《红之羽》等。
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神雕侠侣(1-4) 本书特色 古有不朽之作,亦有不朽之评,《三国》、《水浒》、《红楼》是也,毛宗岗、金庸当代文学大家,读者之众,空前绝后,见仁...
《迟爱》上作者:蓝淋绘画:何何舞LEE,李莫言,法界菁英人士,在逼近四十大关时,费心铺好的路却因支持的政客倒台,一切成空。坐困愁城
红楼止梦 本书特色 《红楼止梦》:央视新闻主播怒批红楼乱象!以探索法治之真精神廓清百年红学疑案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货币...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一辑) 内容简介 陆云与其兄陆机,为晋代著名作家。二陆文章冠世,晋武帝太康末入洛阳,极得大名士张华赏识,以至说:“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本书是《正午故事》主笔郭玉洁在媒体从业多年后,首度将人生沉淀积累成书。十八篇文字里,记录了来自人生现场的如实观察。在泰国
卢丽莉的文笔一直是独到而精准的,故事深刻有力,具备高度鲜明的辨识度。这个短篇合集青春的味道十分浓郁,会让你集中地、彻底地
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修订译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作者:本雅明)的修订译本,除了改正了个别明显的误译和误排之外,对行...
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青年来说,成长或许并没有什么不同,在学校里整齐划一的“被”接受同一种安排,继而在走上社会之后分道扬镳
申论 8天冲刺80分 本书特色 权威师资 打造申论矩阵专业引领 直通申论经脉真题演练 塑造申论达人申论 8天冲刺80分 内容简介 是什么原因导致考生申论分数始终...
曾国藩 内容简介 学术研究著作 大话名人系列之一。描述曾国藩发家治军史。引用曾氏诗文,铺陈曾氏重大事迹并加以评述。曾国藩 目录 出身之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性格即...
《物联网技术概论》内容简介:本书紧紧围绕物联网中“感知、传输、应用”涉及的3项技术架构物联网技术知识体系,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物
钱钟书其人其学,如奇峰瀚海,让人观览不尽,流连忘返。蜀中学者子谦先生,多年潜心于此,卓有创见,自成一家之言。该书即为其思
巫觋人文(沈从文与巫楚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文学文化学的方法深入探讨了巫楚文化与沈从文创作的关系,认为作为原始拜物教的巫楚文化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崇尚人的...
缺席与在场的辩证图景:新时期中国电影观众问题研究 目录 引言:流变不居的沙丘:观众史——看不见的电影史/1一、判断的批判:观众史/2二、立体的平面:电影观/4绪...
本书以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和停泊地讲述了一个厨房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寂灭,惟有心灵不可言说。厨房是一个女人的出发点
饮食男女读红楼 内容简介 是潇湘馆的环境害死了林黛玉吗?王熙凤这么聪敏利害,为什么反而被林之孝家的瞒过了?秦可卿出身如此贫寒,地位如此低微,性格如此谨小慎微,她...
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941亚洲经历 本书特色 《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941亚洲经历(英文版)》:中国之光从流浪汉到记者:斯诺1928-1...
古代基督教教父思想家评传--信仰与理性 本书特色 基督教正统教会把早期和中古时期基督教的权威思想家称为教父。使徒时代以后的教你可以分为希腊教父和拉丁教父两大系列...
小小的篝火 作者简介 作 者 小 传潘旭澜,1932年冬生于福建南安一个农村中医之家。培元高中毕业后,曾任教职员一年。1952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在学期间开始发...
反讽及其理性-阿里斯托芬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阿里斯托芬的喜剧作品对后世喜剧具有“定义”的意义,其中蕴含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成为后世喜剧创作和鉴赏的重要依据。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