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至1983年,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美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日前出版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本辑《读库》也选刊了作者的两篇自序及部分摄影作品。 刘香成是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华裔记者。甘地夫人遇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世界大事,他都用相机记录过。《读库0905》里,有他写的这么一段文字:“外交部新闻司的官员姚伟曾叫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告诉我,他们调查了1979-1981年外国媒体的活动,发现西方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照片有百分之六十五是由我拍摄的。对这个数字以及他们调查的认真性我很是惊讶。实际上,关于已发表的照片,这样一个数字并不难获得,因为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是北京唯一一个外籍新闻摄影师——1981年,合众国际社的迈克·提勒才加入进来。更让人惊讶的还是他们的反应:'刘先生,以后请不要那么努力工作。” 纪录片《西藏一年》的热播,引起巨大反响。片中的八位拍摄人物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精神世界和藏民族文化多了一分了解,其中的冰雹喇嘛次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藏族人相信神灵鬼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他们需要一个媒介与神灵鬼魂沟通,传递他们的敬重、祈求和愿望。次旦法师就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 他的故事听起来也许陌生,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但大多数的藏族人就是这样活着。《冰雹喇嘛》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荧幕之外,更为真实、更为丰富的人物。 胡适非常喜欢格言,他把格言说成是“金玉之言”,曾将诸多外国名著中的格言翻译过来,“以为我国人增一种座右铭云尔”。说到格言的重要性,胡适认为:“这些金玉之言是每一位世界级的伟人一生的所得,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的人也许就记住其中的一句'格言'而改变了他整个的人生!” 胡适卷帙浩繁的著作里,散落大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格言,这些格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扇别致而独特的窗口。正如有人对尼采说:“谁走你的路,必通向地狱!”尼采回答:“好吧!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己铺设通向地狱之路。”这当然是玩笑。其实,格言之路必将通向智慧之门。 《胡适的格言》一文,通过对胡适著作和演讲中的格言的整理,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的*好象征。 根据同名漫画拍摄的电影《守望者》一片令人惊艳不已,这不仅在于该片对原著漫画的高度还原,更在于影片中那不断给人惊喜的彩蛋。挖一挖《守望者》中的彩蛋,在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里体会到激动和趣味,这便是本片*大的魅力。 特别是该片那个超级变态的片头。在鲍勃·迪伦《时代变了》的歌声中,短短几分钟内,将守望者团队的成立到解散的历史和期间所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进行逐格分析,并提供相关背景,是很难看出其中门道的。 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说:“也许在六零年代时,我们都像小孩般的天真,然后各自走回自己的房间。我们终究没有得到一个花与和平的美好世界……但六零年代确实告诉了我们该具有的责任与可能性。它不是*终的答案,而是让我们可以一瞥事物的可能性。” 六个小时后,他在曼哈顿家中的门口被枪杀。 六零年代的精神会以如此暴力而黑暗的方式终结。列侬证明了摇滚乐如何可以撼动现实政治——至少,当权者是如此相信,所以才试图要遣送他出境。到了八零年代时,FBI仍然不愿意解密关于列侬的历史档案,因为他们说资料一旦公开,将会在英国造成“政治和经济不稳定,以及社会暴动”。但他们不知道的是,1980年那声枪响,虽然让列侬本人不会再威胁执政者,但是并不能让人们停止想象。 正如列侬说的,上个时代结束了,我们再重来一遍就是了。 是的,每一代的年轻人在重来,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想象属于他们的爱与和平。 列侬死了,那个六零年代试图追求爱与和平,试图反对战争机器、相信把权力还给人民的象征死了。但那又如何?我们重来一遍就是了。 纳粹德国的“复兴奇迹”,一直是第三帝国Fans津津乐道的题目。《希特勒的财神爷》一文,介绍的是帮助纳粹德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人物沙赫特。他像一个老巫师一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原汤化原食,空手套白狼,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德国欠你的钱越多,你就越想和它做生意”——沙赫特用魔术般的手段创造了信用。 二战结束后,沙赫特受审并无罪释放,他活到了九十三岁,然而包括他的孩子在内,几千万青年死于这场战争。他一生梦想着德国的强大复兴,在临死前,他看到的是自己帮助发动的战争制造出的一道柏林墙。 《读库0905》本辑藏书票仍由姬炤华先生绘制。这是该系列中*具设计感的一幅。整幅画面几乎是黑白的,有古旧照片的味道,既暗示着季节,也可理解为某种时代。画面中只有梅瓶、梅花和火盆中的点点炭火,闪烁着鲜明的色彩。梅花和炭火,两团温暖的红色,上下呼应。梅花的枝丫奋力向上伸展,仿佛欲飞升而去。所有的元素都在铆劲表达一个意思:冬天既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读库》为“京城著名文化名人”(圈内语)张立宪主编的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一般每两月推出一期。全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
《读库0905》:1976年至1983年,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美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日前出版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本辑《读库》也选刊了作者的两篇自序及部分摄影作品。刘香成是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华裔记者。甘地夫人遇刺,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许多世界大事,他都用相机记录过。《读库0905》里,有他写的这么一段文字:“外交部新闻司的官员姚伟曾叫我参加过一个会议。他告诉我,他们调查了1979-1981年外国媒体的活动,发现西方发表的关于中国的照片有百分之六十五是由我拍摄的。对这个数字以及他们调查的认真性我很是惊讶。实际上,关于已发表的照片,这样一个数字并不难获得,因为在1978年到1980年间,我是北京唯一一个外籍新闻摄影师——1981年,合众国际社的迈克?提勒才加入进来。更让人惊讶的还是他们的反应:‘刘先生,以后请不要那么努力工作。’”纪录片《西藏一年》的热播,引起巨大反响。片中的八位拍摄人物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精神世界和藏民族文化多了一分了解,其中的冰雹喇嘛次旦是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藏族人相信神灵鬼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而且主宰着他们的命运,他们需要一个媒介与神灵鬼魂沟通,传递他们的敬重、祈求和愿望。次旦法师就担当着这样一个角色。他的故事听起来也许陌生,甚至有些难以置信,但大多数的藏族人就是这样活着。《冰雹喇嘛》一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荧幕之外,更为真实、更为丰富的人物。胡适非常喜欢格言,他把格言说成是“金玉之言”,曾将诸多外国名著中的格言翻译过来,“以为我国人增一种座右铭云尔”。说到格言的重要性,胡适认为:“这些金玉之言是每一位世界级的伟人一生的所得,对个人、对家庭、对国家都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有的人也许就记住其中的一句‘格言’而改变了他整个的人生!”胡适卷帙浩繁的著作里,散落大量闪烁着智慧之光的格言,这些格言为我们提供了一扇别致而独特的窗口。正如有人对尼采说:“谁走你的路,必通向地狱!”尼采回答:“好吧!我愿用好的格言为自己铺设通向地狱之路。”这当然是玩笑。其实,格言之路必将通向智慧之门。《胡适的格言》一文,通过对胡适著作和演讲中的格言的整理,让我们看到了他的思想的*好象征。根据同名漫画拍摄的电影《守望者》一片令人惊艳不已,这不仅在于该片对原著漫画的高度还原,更在于影片中那不断给人惊喜的彩蛋。挖一挖《守望者》中的彩蛋,在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里体会到激动和趣味,这便是本片*大的魅力。特别是该片那个超级变态的片头。在鲍勃?迪伦《时代变了》的歌声中,短短几分钟内,将守望者团队的成立到解散的历史和期间所发生的著名历史事件相结合,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与现实世界截然不同的平行世界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不进行逐格分析,并提供相关背景,是很难看出其中门道的。1980年12月8日,列侬在接受媒体的访问时说:“也许在六零年代时,我们都像小孩般的天真,然后各自走回自己的房间。我们终究没有得到一个花与和平的美好世界……但六零年代确实告诉了我们该具有的责任与可能性。它不是*终的答案,而是让我们可以一瞥事物的可能性。”六个小时后,他在曼哈顿家中的门口被枪杀。六零年代的精神会以如此暴力而黑暗的方式终结。列侬证明了摇滚乐如何可以撼动现实政治——至少,当权者是如此相信,所以才试图要遣送他出境。到了八零年代时,FBI仍然不愿意解密关于列侬的历史档案,因为他们说资料一旦公开,将会在英国造成“政治和经济不稳定,以及社会暴动”。但他们不知道的是,1980年那声枪响,虽然让列侬本人不会再威胁执政者,但是并不能让人们停止想象。正如列侬说的,上个时代结束了,我们再重来一遍就是了。是的,每一代的年轻人在重来,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想象属于他们的爱与和平。列侬死了,那个六零年代试图追求爱与和平,试图反对战争机器、相信把权力还给人民的象征死了。但那又如何?我们重来一遍就是了。纳粹德国的“复兴奇迹”,一直是第三帝国Fans津津乐道的题目。《希特勒的财神爷》一文,介绍的是帮助纳粹德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关键人物沙赫特。他像一个老巫师一样在国际经济舞台上纵横捭阖,原汤化原食,空手套白狼,一系列动作令人眼花缭乱——“德国欠你的钱越多,你就越想和它做生意”——沙赫特用魔术般的手段创造了信用。二战结束后,沙赫特受审并无罪释放,他活到了九十三岁,然而包括他的孩子在内,几千万青年死于这场战争。他一生梦想着德国的强大复兴,在临死前,他看到的是自己帮助发动的战争制造出的一道柏林墙。《读库0905》本辑藏书票仍由姬炤华先生绘制。这是该系列中*具设计感的一幅。整幅画面几乎是黑白的,有古旧照片的味道,既暗示着季节,也可理解为某种时代。画面中只有梅瓶、梅花和火盆中的点点炭火,闪烁着鲜明的色彩。梅花和炭火,两团温暖的红色,上下呼应。梅花的枝丫奋力向上伸展,仿佛欲飞升而去。所有的元素都在铆劲表达一个意思:冬天既然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毛以后的中国(1)刘香成1976年到1983年是少见的充满闲散的浪漫年代,社会缓慢地抛弃它的过去,并思考着随改革政策的深入而带来的新事物。编者按1976年至1983年,刘香成先后以《时代》周刊常驻北京记者和美联社首位驻北京摄影师的身份,作为外国媒体唯一一位在北京的新闻摄影师,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剪影。他在那段时间的摄影汇集成为《毛以后的中国》,1983年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这部作品先后再版四次,在全世界范围内享有极高的声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中文版本《中国:1976-1983》,是作者在之前几个外文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当数量未发表的照片,全新编辑而成。本辑《读库》特选刊作者的两篇自序及部分摄影作品,以飨读者。最后一批游客离开了紫禁城,身材矮小、戴着大眼镜的满族人溥杰引导我缓步走向午门,门卫微笑着招呼我们进去。夜幕渐渐笼罩紫禁城,溥杰和我一起走向太和门。“我曾经因为穿着佩有黄色饰物的袍子而遭到哥哥呵斥。”溥杰边说边领我走上一条壮观的深红色皇家大道。“在这儿,”他比画说,“哥哥曾和我学骑自行车。”然后,他指向另一个方向,告诉我就在那座亭子里,也是和哥哥一起,师从著名的苏格兰老师庄士敦学习英语。在我长期往来于中国的岁月中,这是一个难以忘怀的瞬间:拍摄这样一个满族人的机会绝无仅有,溥杰的哥哥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而北京故宫这块天子的尘世领域,曾是他们短暂居住过的家。我在共和国成立后不久出生于香港,当时它仍在英国的统治之下。我并没有在那里度过我的童年,我的父母在1954年将刚学会走路的我送回祖国大陆。我关于“玩”的最早记忆是参加“除四害”运动,为的是将食物链上的敌人赶出这个国家。(起初,“四害”指的是老鼠、麻雀、蚊子和苍蝇,后来认识到麻雀吃害虫,不是害鸟,所以就改成了臭虫。)《人民日报》1958年4月19日的报道说,三百万名北京市民花了一整天时间逮住83249只麻雀。在那个全民荒唐的时代,有人指出四只麻雀能消耗五百克谷物,相当于一个人一天的配给口粮。这些就是我所受的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我按期上交家庭作业——被我以无比热情奋力消灭的满满一火柴盒的蚊子和苍蝇,以及逮住的几只麻雀。但不管如何加倍努力,我“政治表现”一栏的成绩很少会超过“丙”。母亲被划定为“官僚阶级和平地主”,尽管她的阶级定性是“和平的”,我依然不幸地成为“黑五类”——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坏分子和右派分
张立宪,河北赵县人,著名出版人,作家。因喜好数字六,以老六自称,网名见招拆招。现居北京。参与创办《足球之夜》、《生活资讯》等杂志。曾任现代出版社 副总编辑,策划过一些文艺类图书,如《大话西游宝典》、《独立精神》、《事关江湖》、《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著作《记忆碎片》,新版名字为《闪开, 让我们歌唱八十年代》。现任《读库》主编,跨工种作业,独立完成一本书的策划、组稿、编稿、设计、印刷、宣传、发行各环节,涉及编辑、美术、财务、公关、 销售诸领域。以一人之力,创出中国出版界持续出版一种读书品牌《读库》的奇迹。无论从内容、版式还是到装帧,其追求完美及一丝不苟,均令许多出版界同行汗 颜。其所开设的读书博客,成了“读库”迷实现诸种交流的良好平台。
中国人的性格密码-全二册-插图典藏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自省之书,它揭示了中国人丑陋的一面,让你出了一身冷汗并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这是一本实用之书,它在告诉你中...
中华人文与当今世界补编(共2册) 内容简介 本书系唐君毅先生历年关于学术、文化、人文教育诸问题之议论,辟为四辑:“人文学术与历史文化”、“人文教育”、“东西文化...
胡人与文明交流纵横谈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古代“胡人”与中土交往的各种故事及其传入的各类物质和非物质产品,并由此对中土之文化、经济、社会、...
中国古代节日-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民俗系列:中国古代节日》全面概括这些节日的主要仪式、习俗,深入探寻这些节日蕴藏的文化内涵...
《瞬间的触觉》内容简介:《瞬间的触觉》作者王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是一位优秀的摄影家,王瑶在从事新闻摄影工作20多年的时间
《中欧班列:国家建设与市场建设》内容简介:中欧班列在短短的几年里发展成横贯欧亚大陆的重要的物流通道。中欧班列既不比海运的运
吴飞,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基督教哲学、宗教人类学、中西文化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麦芒上的圣言——一个华北天主教群体的...
手书格言别录-弘一大师文集 本书特色 1.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2.《弘一大师选集》丛书系列之《书写格言录》是一部净化心灵、值得慢慢阅读仔细品味的书。...
作者简介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1926年生于挪威奥斯陆.1949年获得瑞士苏黎士理工学院(ETH)建筑文凭.1952-195...
地图的历史 本书特色 “地图”是什么?它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吗?答案是既是又不是。当我们惊叹于今天地图绘制的细致与精准时,别忘了很长时间里它并不完全是科学观察的...
广厦-中国与新世界新秩序研究 内容简介 一个加拿大建筑师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作者在《广厦:中国与新世界秩序研究》中以一个热爱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西方知识分子的立场,...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重订三字经;续百家姓;百家姓考略;续千字文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目录 三字经百家姓...
无限江山-孔庆东谈文化 本书特色 ★时下*火的文化学者孔庆东教授新作抢鲜上市,畅谈中华文化精义,直指当下精神病灶,追问时代灵魂走向,倾情奉献酣畅淋漓的针砭时...
抵抗遗忘 本书特色 《抵抗遗忘》由赵勇所著,运用作者所擅长的文艺美学知识和大众文化批判理论,对当下生活中的文化、文学、娱乐、教育等现象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现场评说,...
你最应该知道的中外民间故事 本书特色 龙柒主编的《你*应该知道的中外民问故事》从浩瀚的世界古典典籍中精选了近百个寓意深刻、情节生动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彰显了人的...
拋開既有觀念束縛、創作獨特風格文具談到皮革工藝,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是專家們的世界、誤認為那是門檻非常高的領域。事實上,皮革工藝是一項不拘年齡、性別,任何人都能輕...
分类名联鉴赏辞典 本书特色 本书精选古今名联一多千首,分为名胜、题赠、喜庆、哀挽、行业、谐巧六个类别,对对联进行解释难点字词、解析典故等。本书排列方式,名胜类按...
古蜀王国的艺术星空 本书特色 ★ 18开平装,2003年1版1印,巴蜀书社出版★ 德阳市文联副主席范小平先生撰写★ 本书是国内头一部站在美术史的高度认识、研究三...
当代新潮文学与先进文化方向 本书特色 本书以“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具有终极关怀意义的命题为立论基点和评价尺度,来观照和辨析新时期以来的种种文学新潮的内在精神追求,...
《作家榜名著:经典常谈·文艺十六讲》内容简介:美文大师朱自清经典传世之作,被誉为“读书指南和写作指南”如何阅读国学经典?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