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我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基础上修撰而成的。1.体例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新中国经济理论史》是一种发展流程的体例结构,重在整理、描述经济思想的发展线索和过程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则采用专题研究的体例和结构,在发展流程背景下着重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态、发展转型、学术形式及研究方法变革、中西经济思想融合等节点的提炼和分析,使思想史的发展有一种学科框架的勾勒。2.经济思想的资料整理及发展过程描述延续到21世纪初叶。《新中国经济理论史》考察研究1949~1999年5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考察研究1949~2009年6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即在前书基础上延续了10年。由于处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所以以10年为一个时段对经济思想作及时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促进思想资源的积累,催生新的思想,发展出新的分析技术和理论结构。3.理论分析的修正和更新。由于是整理、研究当代经济思想史,思想、理论、学说和观点等都是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对这些要素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2009年回顾1949~2009年的经济思想史,一些理论分析需要作出修正或更新,一些政策思想需要作出新的解读,一些思想发展状态需要作出特殊的描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的修撰要求。关于本书的研究方法,还是依循我对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虑。通常,经济思想史比较习惯的写法是以人物(和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学派)来安排章节,即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重要的、次重要的、不甚重要的经济学者(或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罗列一番,再加上作者的点评。这是一种习惯的写法,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基本上都是这样写的,外国经济学说史著作很多也是这样写的,也有学者用这种方法来写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史或现代经济思想史(如对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我觉得,用这种办法来写现代经济思想史不是很合适。首先,现在乃至当代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个过程,但毕竟还未沉淀,有些理论的发展还在延续,有些观点仍在发生变化,有些结论有待于修正……经济学者的重要性或“等级”也还需要经历一个“历史选择过程”,因而很难用对待历史人物的方法处理;其次,按人物编史的信息容量有限,罗列的人物不可能很多,每一个人物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学科领域也不可能很广,因此这种体例很难吸纳大量的思想素材,不可能全面反映该时期经济思想发展的面貌;再次,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罕见能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也尚未形成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派,因而仅靠人物编排的套路无法构成一段完整的历史。整理研究现代经济思想,我的方法是,除了极少数情况,一般只论及学术观点而不一一对应原作者。也就是说,某一观点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问题产生了若干种有代表性或有理论价值的观点,或者对某一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怎样一种学术水平。与这种方法相适应,本书对所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除篇幅较长者外,一般不一一对应注释,而在书末给出每一章详尽的参考资料目录,该章的观点都会对应。而且,思想资料、理论观点经过我的整理或处理,也不适宜直接注释。这种注释方法也是国际上学术著作多有采用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是在我的《新中国经济理论史》(国家“九五”规划重点图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基础上修撰而成的。1.体例结构做了重大调整。《新中国经济理论史》是一种发展流程的体例结构,重在整理、描述经济思想的发展线索和过程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则采用专题研究的体例和结构,在发展流程背景下着重经济思想的理论形态、发展转型、学术形式及研究方法变革、中西经济思想融合等节点的提炼和分析,使思想史的发展有一种学科框架的勾勒。2.经济思想的资料整理及发展过程描述延续到21世纪初叶。《新中国经济理论史》考察研究1949~1999年5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考察研究1949~2009年60‘年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即在前书基础上延续了10年。由于处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较快,所以以10年为一个时段对经济思想作及时的整理和研究可以促进思想资源的积累,催生新的思想,发展出新的分析技术和理论结构。3.理论分析的修正和更新。由于是整理、研究当代经济思想史,思想、理论、学说和观点等都是处在变化过程中,所以对这些要素的整理和研究也是一个动态过程。从2009年回顾1949~2009年的经济思想史,一些理论分析需要作出修正或更新,一些政策思想需要作出新的解读,一些思想发展状态需要作出特殊的描述,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的修撰要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的研究方法,还是依循我对现代经济思想史研究的一些考虑。通常,经济思想史比较习惯的写法是以人物(和与人物密切相关的学派)来安排章节,即按照时间顺序将一些重要的、次重要的、不甚重要的经济学者(或学派)的主要理论观点罗列一番,再加上作者的点评。这是一种习惯的写法,古代经济思想史、近代经济思想史基本上都是这样写的,外国经济学说史著作很多也是这样写的,也有学者用这种方法来写中国现代政治经济学史或现代经济思想史(如对领袖人物的经济思想的研究)。我觉得,用这种办法来写现代经济思想史不是很合适。首先,现在乃至当代的经济思想、经济理论的发展虽然已有了一个过程,但毕竟还未沉淀,有些理论的发展还在延续,有些观点仍在发生变化,有些结论有待于修正……经济学者的重要性或“等级”也还需要经历一个“历史选择过程”,因而很难用对待历史人物的方法处理;其次,按人物编史的信息容量有限,罗列的人物不可能很多,每一个人物所涉及的知识范畴和学科领域也不可能很广,因此这种体例很难吸纳大量的思想素材,不可能全面反映该时期经济思想发展的面貌;再次,在现代中国经济思想发展过程中,罕见能建立完整理论体系的经济学者,也尚未形成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学派,因而仅靠人物编排的套路无法构成一段完整的历史。整理研究现代经济思想,我的方法是,除了极少数情况,一般只论及学术观点而不一一对应原作者。也就是说,某一观点是谁提出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某一时期针对某一问题产生了若干种有代表性或有理论价值的观点,或者对某一理论的研究达到了怎样一种学术水平。与这种方法相适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史纲(1949~2009)》对所引用和参考的文献资料除篇幅较长者外,一般不一一对应注释,而在书末给出每一章详尽的参考资料目录,该章的观点都会对应。而且,思想资料、理论观点经过我的整理或处理,也不适宜直接注释。这种注释方法也是国际上学术著作多有采用的。
第一章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思想主流理论形态演变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时代特征一、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特征1949~1965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有两条发展线索,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二是对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引入和研究。在理论特色上,前者着重于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的把握和阐释;后者着重于概念的演绎和推理,特别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定义和观点上的争论。这一时期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特征是规范性和极强的思辨色彩。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研究的课题比较集中,主要涉及以下一些方面。(一)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理论界开始注意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问题。最初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定义为生产关系。1952年,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是人们的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此后,这一观点被普遍接受,并逐渐趋于极端,脱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讨论生产关系。1959年,学术界提出了生产力也应纳入政治经济学对象的观点,认为不应机械地割裂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联系,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不存在离开生产力而单独存在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总是彼此矛盾而又互相统一,作为生产的内容和形式而构成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政治经济学不是单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必须结合生产关系性质,同时分析和综合各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生产力性质,并且进一步研究生产力性质与生产关系性质彼此间的区别点和结合点。这一观点提出后,在理论界引起了一场大讨论,中心问题是政治经济学对象应不应当包括生产力以及作为政治经济学对象的生产关系应当包括哪些内容。当时较多的观点并不同意将生产力作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不研究生产力的结构和运动规律,而是把生产力作为生产关系运动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发展和衰落的物质条件,作为生产关系及其作用的结果来研究。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力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明生产力本身的运动规律,而是为了阐明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在讨论中,也有论者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体。关于这个问题的论争几经起伏,并在20世纪70年代末重又掀起高潮。(二)社会主义基市经济规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
赵晓雷,1955年5月出生于上海,籍贯浙江丽水缙云。经济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牧授,博士生导帅,财经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优秀教师,曾获孙冶方经济利学奖。蔓要举术研究领域为理沦经济学及经济思想史。
《人生没有奇迹,只有轨迹》内容简介:生活之所以为生活,全然因为它是流淌在我们脚下的河流,是正在进行时,无法摒弃、无法延期、
《货币常识:历史与逻辑》内容简介:从神明信物、国家权威到数字货币,货币既不圣洁也不低俗。本书以货币形态演化过程为主线,系统
《中医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以祖师九代家传临证治病经验为基础,以理法方药辨证论治为核心,以疾病表里出入,上下升降,寒热
《币缘论》内容简介:币缘是以货币为媒介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币缘政治则是这种社会关系的体现。它们是人类社会中久已存在却被忽略,
Thescientificstudyofcomplexsystemshastransformedawiderangeofdisciplinesinrecenty...
权力 资本与商帮:中国商人600年兴衰史 本书特色 梳理中国600年商业脉络,一部真正完整的中国商帮史,一部鲜活的政商博弈史。权力决定各方势力此消彼长,白银资本...
《机械制图习题集》内容简介:《中等职业教育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系列规划教材:机械制图习题集》是基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机械类人才
《如果巴西下雨,就买星巴克股票》内容简介:为什么巴西下雨就要买星巴克股票?巴西下雨——咖啡豆丰收——咖啡豆价格下跌——星巴
《动荡时代》内容简介:日本经济曾因其活力和增长而备受世界羡慕,但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泡沫崩溃后陷入长期低迷,并在2008年全球金
《曾医生让你早知道2》内容简介:碳酸饮料是怎么毁掉你的牙齿的?隔夜冷藏西瓜能不能吃?天天吃肉,你却不知道什么肉应该多吃!熬夜
粮食危机-运用粮食武器获取世界霸权 本书特色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毛泽东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
《经济解释(卷1):科学说需求(神州增订版)》编辑推荐:张五常自称《经济解释》是 “认真写成的最后一本经济学著作”。被世人公认为是集张五常平生学术功力之大成,也...
产业有序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研究 本书特色 熊雪如编*的《产业有序转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作用机制研究》在理性政府假设的基础上把产业转移纳入扩展后的ls...
《第十八军抗战风云》内容简介:《第十八军抗战风云》共分六大部分:第一部分,淞沪战场抗倭寇;第二部分,武汉外围血染衣;第三部
《战略是简单的》内容简介:★苹果手机价格高于同类产品,顾客为何会通宵排队抢购? ★米其林这家生产轮胎的公司,为何会因餐厅而声
《经济学要义》内容简介:经济学并非简单地解释经济学现象,而是更多地告诉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动。在这个意义上,经济学是人生的
权力的边界-税.革命与改革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李炜光先生近年来关于中国财税问题的论文和评论文章,反映了他近年来对中国财政制度改革和立法修法过程中一些理论和实践...
《政府会计从入门到精通》内容简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文中提供实例300余个,针对每种会计处理,分别给予实例,读者可根
周显,投资界奇才,1999年次接触股票,半年内便以10万元本钱赚了1000万。此后投资股票,除2002年外,十有八中。他敢于公开个人投资记录,证明并非纸上谈兵,...
《Linux系统管理初学者指南——基于CentOS 7.6》内容简介:《Linux系统管理初学者指南——基于CentOS 7.6》是一本面向零基础读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