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述与当代文学史图片相互印证的图书。著者立足于现实主义主潮和现实主义演变的思路论述当代文学60年的发展脉络,并侧重于文本分析,使读者对当代文学60年来的经典性作品有所了解。该书比较客观全面地描述了中国当代文学60年的发展,对经典性作品作了中肯的阐释,著者没有囿于以往文学史的定论,而是从作家观察和认识现实世界的方式入手挖掘出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这种叙述有利于在向外传播时,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真相。同时,由于著作是图志的形式,有数百位历史图片更能使海内外读者从直观形象中加深对著作的理解。
杨义曾在文章中指出:“书名‘图志’,是我们探索写文学史的一种新的形式,它意味着另辟蹊径,切入文学史的独特侧面……从一个特殊的视角,透过装帧插图,看取作家或隐或显的心灵世界,看取他们个人的修养和趣味,看取民族命运和中西文化冲突在他们心灵中的投射和引起的骚动……由图出史,形成一种新的文学史编写模式。”这或许可以为日后的图志式文学史写作奠定了*初的基调,也便是严家炎所说的“一种新的文学史写作范式”,更有人已经将这种写作称为“文学图志学”,可见“图志”的写作已经成为了当代文学史写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由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贺绍俊与巫晓燕博士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史无“图志”的空白,旨在表现中国当代文学的真实面目与进展历史,在史料的占有、典型作品的选取、学理的评析等方面均代表了当代文学史研究的*前沿水准,同时数百幅珍贵照片也为此书的亮点之一。此书可与杨义的《中国现代文学图志》合称当代中国文学图志写作之“双壁”。
《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共五章包括了**章 建国后“十七年”文学、第二章 “文革”文学、第三章 20世纪80年代文学、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文学、第五章 “新世纪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前会长张炯:贺绍俊、巫晓燕两位同志所著《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实际上是一部新中国文学史,图文并茂,结构合理,引证丰富,资料翔实,文字清通流丽,富于个人著作的独特风格。全书对六十年新中国文学的评述相当客观,实事求是,能对不同时期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均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和历史主义的态度,对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的清理也比较清晰,符合史实;评价作家作品时也注意兼顾思想和艺术的标准,努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著者有深湛的理论修养和广泛的作品阅读,并具在文艺报刊长期工作中获得的历史感和从事文学批评所培养的比较眼光与艺术鉴赏力,著者的评述多切中肯綮,艺术分析尤为到位。这是目前我所见到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中难能可贵的、具有鲜明特点和学术贡献的优秀之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白烨:《中国当代文学图志》的领衔作者贺绍俊,为著名的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因曾长期担任《文艺报》常务副主编、《小说选刊》主编,一直承担《中国文情报告》重点项目小说部分的年度综述任务等,在当代文学研究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兼顾等方面,都有很深厚的造诣,很丰厚的积累。而由他与巫晓燕合作著述的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因为精心思考,用心营构,注重图说,图文并重,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从而在同类著述中别树一帜,值得关注。其一,以论带史,述评兼顾。现在已出的当代文学史著,大都是以纵向的历史为主要线索,分时段、按体裁来描述文学的演进。这样的表述,虽然脉络清晰,板块分明,但因以叙述事象、概述作品为主,忽略了实际上存在的横向交叉与整体性关联,更像是各类文学现象的发展概要与不同体裁作品的内容摘要。而贺、巫合著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摒弃了这种流行的思路与写法,在“章”的建构上,按时间段分为五个大的时期,以显示各个阶段的衔接与历史的演进,而在“节”的设置上,把体裁化为问题,在问题的阐说之中,带出创作与作品。这种以评带述的方式,突显了问题意识,突出了对于作品的感知与解读,强化了论说的因素与成分,在问题的观照与理论的层面上,更为深刻地揭示了文学的发展状况,更为内在地解读了作品内蕴,使文学史的描述走出了具体作品的线性罗列,而具有了一种更强的历史感与更足的理论性。其二,直面难题,补缺弥弱。现在的当代文学史著作,一般都避开或略过“文革文学”,不谈或不及“新世纪文学”。这样的做法就使一部文学史在脉络上明显断裂,在后续上缺少下延,存在着事实上不周全与不完整。这部论著没有避绕这些难点与难题,而是正面介入,直接面对,并在立足于史实的基础上,如实地述说相关现象,客观地评说具体作品。这不仅使这两个重要的文学时期得到了应有的尊重与描述,而且从具体的描述来看,也称得上是钩玄提要,秉要执本,做到了客观而真实,深入而细致。其三,图文并茂,双向叙述。现在的文学史类著述大多没有图片,只是单一的文字陈述。这部《中国当代文学图志》根据当代文学史的发展脉络,广泛收集相关图片,精心选取代表性图片,所收入的图片不仅数量众多,自成系统,而且有许多图片都是首次公开,此前未见,相当的弥足珍贵。这些图片依序插排于著述之中,镶嵌于文字之旁,既与文字相互映衬,起到了相互说明,彼此见证的作用,也在整体上起到了以图说事,用图说史的独特作用,使图片部分本身即构成了一种特殊的叙述,以文学风貌的图片展与文学演进的图说史,而具有形象性、观赏性与文献性相兼顾的可贵特色。因上述几点,使得贺绍俊、巫晓燕的《中国当代文学图志》,在多个方面具有了自己独有的特点与鲜明的个性,从而在同类著述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独步一时性。
贺绍俊,男,1951年生于湖南长沙。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为沈阳师范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曾任文艺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小说选刊杂志社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长期从事文学批评活动以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著有《文学批评学》《伊甸园的困惑——文学中的性爱描写》《铁凝评传》《鲁迅与读书》《还在文化荆棘地》《重构宏大叙述》等。撰写理论评论文章近百万字,分别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与研究》《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汇报》等报刊。巫晓燕,女,1973年生于辽宁沈阳。1996年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年在沈阳师范大学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同年考入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2005年获得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近年在《山东文学》《当代作家评论》《小说评论》《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编著作3部。
五湖烟-九州幻想 本书特色 《九州幻想:五·湖·烟》濛濛烟雨冲刷着柳堤边的修罗场,五湖水也渐渐发红……“我是谁?” 是失心疯的傻愣青年?是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的通...
无形资产36忌--无形资产失败案例分析与研究 本书特色 一部独树一帜“无形资产”失败案例的专著。一门MBA没有开设的“无形资产”初中教程;一本不想失败的人必读的...
《吕氏春秋》经典故事 内容简介 大家都知道《吕氏春秋》,它为秦始皇统一天下、治理国家提供思想武器。可你知道吗,诸如领导、组织、沟通、协调、激励等影响管理进程的因...
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东方出版社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
MOSSAD摩萨德秘史 内容简介 摩萨德成立于1951年,是以色列负责情报搜集、政治行动和反恐怖的情报机构,素有以色我的中央情报局之称,其地位比美国中央情报局还...
何处是蓬莱 本书特色 于溯、程章灿专著的《何处是蓬莱(精)》共收20篇小文,自2009年起,应《古典文学知识》杂志之约,曾以专栏“故典新说”的形式陆续刊出。收入...
《扎根》:扎根、下放,三结合、五一六、富农、知青、学习班、赤脚医生、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这些陌生的词今天已经消失了。韩东
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 内容简介 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或运动心肺功能试验是指伴有代谢测定的...
清词丛论 本书特色 清词之盛,号称中兴,其作者之多,流派之盛,以及其对词集之编订整理,对词学之探索发扬,种种方面之成就,固已为世所共见。作者对唐宋各名家词的论述...
陈墨金庸书系细品金庸 内容简介 金庸小说的“四佳”中,《神雕侠侣》的人性探索,《天龙八部》的宗教寓言,《笑傲江湖》的政治象征,以及《鹿鼎记》的历史文化品鉴,无不...
雅典谐剧与逻各斯-《云》中的修辞.谐剧性与语言暴力 本书特色 歌德称阿里斯托芬是“美惠女神无教养的情人”,实属轻佻之言——古典学家尼采慧眼独到,他断言柏拉图的枕...
此次全集的出版以汪先生的手稿作为第一位组稿来源,为呈现出一部更加全面、翔实的《汪曾祺全集》做了充足准备。全集还增添了汪先
吴中派与中晚明文学 本书特色 李双华编写的《吴中派与中晚明文学》着重讨论沈周、祝允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的思想性格和文学创作。沈周作为古代文人转型的重...
鳄鱼街 本书特色 二十世纪被埋没的文学大师首部中文译本面世。一部挑战人类智慧与想象力的天书,一座奇迹与噩梦的博物馆。乔伊斯、托马斯·曼、艾萨克·辛格、哈罗德·布...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 本书特色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编著者刘文辉。 《传媒语境与20世纪90年代文学转向》内容提...
杨墨:背对阳光的少年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年轻的自由撰稿人杨墨的大量文学作品,涉及诗歌、散文、评论等。具体包括了《借口》、《天堂》、《节日》、《受罪》、《理由》...
英雄谱与英雄母题-《三国演义》与《水浒传》研究 本书特色 该书是作者对《三国演义》和《水浒传》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内容涉及两部经典小说的作者、源流、思想、人物...
本书是10多位中国学者对西方新自由主义与秩序政策理论进行学术探讨的论文,是一次真正的中西方思想的对话,也是《西方现代思想丛
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祖籍浙江嘉兴,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宦家庭。自幼在家延师读书。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
万圣节公主-魔法小花仙-1 本书特色 《魔法小花仙(1万圣节公主)》由晴天所著,想不到一面梳妆镜能带着两个小女生穿越到莉碧娜夫人故事里的拉贝尔大陆。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