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术概论》是在1990年、2006年的两次讲座基础上进行学术性提升后的结果,概说了李泽厚美学富有原创性与体系性的品格,更说明了这是拥有哲学一历史纵深度的追溯根源的“男人美学”,而非尼采所嘲讽的局限于艺术鉴赏的“女人美学”。书中还揭示了李泽厚美学的双向架构:向外打通马克思与康德而创造了人类学主体实践美学;向内打通儒、道、屈、禅而创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双鐾《美的历程》与《华夏美学》。尤其是《美的历程》一书,更是全然首创的中国审美趣味变迁史(而非艺术史)。作者对李氏著述和思想烂熟于心,在《李泽厚美术概论》中,李泽厚所有的美学理论硬核均被作者用以轻驭重的感受性语言所化解和阐释。
在这些基本论述之外,《李泽厚美术概论》还收入作者与李泽厚的系列对话以及李泽厚本人从未发表过的自问自答录,从而使全书更为丰富。它适合于大学哲学系、文学系、艺术系的研究生、大学生阅读参考,也适合于向往美、希望进入美学之门的读者一览。
《李泽厚美学概论》是在1990年、2006年的两次讲座基础上进行学术性提升后的结果,概说了李泽厚美学富有原创性与体系性的品格,更说明了这是拥有哲学一历史纵深度的追溯根源的“男人美学”,而非尼采所嘲讽的局限于艺术鉴赏的“女人美学”。书中还揭示了李泽厚美学的双向架构:向外打通马克思与康德而创造了人类学主体实践美学;向内打通儒、道、屈、禅而创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双鐾《美的历程》与《华夏美学》。尤其是《美的历程》一书,更是全然首创的中国审美趣味变迁史(而非艺术史)。作者对李氏著述和思想烂熟于心,在《李泽厚美术概论》中,李泽厚所有的美学理论硬核均被作者用以轻驭重的感受性语言所化解和阐释。在这些基本论述之外,《李泽厚美学概论》还收入作者与李泽厚的系列对话以及李泽厚本人从未发表过的自问自答录,从而使全书更为丰富。它适合于大学哲学系、文学系、艺术系的研究生、大学生阅读参考,也适合于向往美、希望进入美学之门的读者一览。
在这段话里,李泽厚说明,中国美学强调的是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这一审美判断的背后,是非常深邃的文化内容。80年代时,李泽厚讲的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现实人生的和谐,而非超世间的信念。90年代讲“一个世界”而非“两个世界”。他把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想通了,研究透了,对其美学范畴、美学观念的内涵也真正把握住了。正是这样,尽管西方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等都讲“崇高”,但李泽厚还是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中讲出了新意。更不用说本来就属于中国的美学了。本就属于中国的儒、道、屈(屈原)、禅,李泽厚的阐释,处处都可以听到发前人所未发之声。历来都讲庄禅哲学相通,那么庄与禅的区别何在?前人并没有讲清,而李泽厚道破了,讲清了。庄子还有真人、至人等人格理想,禅则全然没有,全都放下。庄禅都以直观为法,但庄还存有思辨,禅则全然没有,全都放下,包括文字也不立,只看重通过瞬间抵达永恒的神秘体验。这些难点,一经点破,真让我们豁然开朗。现在大家都知道李泽厚说儒时讲“情本体”,有新的发现,其实他对庄禅也有许多原创性的开拓与发现。出国之后,我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讲座系列中,也讲庄禅,在阅读前人他人的有关论著中,没有一个像李泽厚那样讲述庄子的深刻性在于发现历史的悲剧性与人生的悲剧性,也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用“我即佛”、“佛即我”的穿透性语言来描述禅宗,并说明其以觉代神的无神论实质。用辛弃疾的“众里寻她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句来说明禅宗,既贴切又形象,这种哲学、美学语言在中国也是罕见的。想透了,想通了,融会贯通了,然后才用最简明、最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本身就包含着原创性。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二十多年来,中国学界出现了海德格尔热,紧接着又出现海德格尔与老子、庄子的比较热,这其中,出现了一些好书好文章,但是,也有很大的误区,这就是只注意相同、相似处,但李泽厚则指出两者的巨大差别。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乃是“士兵的哲学”,崇尚死亡、鼓动牺牲的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许多德国士兵身上都带着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而中国的老、庄、禅,则崇尚生命,主张以柔克刚,大思路全然不同。李泽厚对德国哲学中崇尚毁灭的大倾向(包括尼采、海德格尔等),一直心存警惕,并表明自己与之相反的哲学态度。他所认定的世界十大哲学家名单(康德、休谟、马克思、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笛卡尔、毕达哥拉斯、杜威、
刘再复,1941年生,福建南安人,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89年旅居美国。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等。主要从事文学研究。著述甚丰,详见本书附录。
中国古代方术丛书-中国古代签占 目录 引言**章 从《易》占到签占一 中国占卜术的源头二 《周易》签占三 《易》占的衍变:《易林》和《灵棋经》四 民间诸神系统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理论问题聚焦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为基本依据,遵从教材的章节顺序,立足于教材的教学知识点和疑难问题,以问答的...
【文本中的历史:藏传佛教在西域和中原的传播,ISBN:9787802535473,作者:沈卫荣主编,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目录 目录前言
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册) 本书特色 在《陈撄宁仙学精要》(上下)里,陈撄宁提出了四大原则:**务实不务虚,第二论事不论理,敏感贵逆不贵顺,第四重决不重文。强调十...
红-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精装珍藏版 本书特色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唯一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
洛克论人权与自由 本书特色 约翰·洛克著石磊编译的《洛克论人权与自由(精)》认为: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在一个人没有损害另一人利益的情况下可以自行其事。作者提倡个...
天书浅引-《易经》明白解读 本书特色 我们被《易经》的语言文字所迷惑,而实际上,《易经》具有特殊的传播形式。《易》之各卦各爻所呈现的,其实就好比一幅幅的画:有的...
正法眼藏修订版 内容简介 《正法眼藏/佛教与丝绸之路丛书》为日本镰仓时代入宋求法高僧道元的集大成。他对禅宗的一些重要思想概念作了不少创造性阐释,反映了道元是如何...
吕氏春秋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吕氏春秋》中的精彩篇章予以精心翻译,同时牟所选篇章进行解读,更列举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将古人的思想进行更深层的发掘。吕氏春秋 目录...
哲学人类学 本书特色 舍勒思想以其哲学人类学*富盛名,但舍勒为何要提出哲学人类学构想,其问题意识究竟是什么,并未得到恰当的把握。舍勒的整个思想建构是从现代性问题...
墨子-国学经典-珍藏版 内容简介 墨子(约前468-约前376),鲁国人,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出身徽贱.生活俭朴。青年时期。曾。学儒者之业.受孔...
哲学与美学问题----一种无原则的批判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彭富春教授回国7年来的思想成果,也是作者走在中西思想边界上的出神入化之作,该书打破了狭隘的专业分类,它既...
给盼望一个理由 本书特色 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个绝不会落空的盼望来鼓舞和引领。尽管我们身处尘世的凡俗与丑陋之中,内心却渴望生活得更有意义,不虚此行。为此之故,人...
意识的转化 本书特色 这本书的核心主题是威尔伯和布朗所说的人类意识发展的光谱模型,内容有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和认知心理治疗理论,也有各大宗教的冥想修行阶段。因...
著名思想家钱新祖代表作首次在大陆出版深受海内外名家高度推崇,风行海外汉学界对中国思想文化进行崭新阐释《中国思想史讲义》依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两卷本 本书特色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1~2卷(套装共2卷)》:翻译西方学界诠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
中国方术续考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方术四题、咬文嚼字、穷原竟委、礼仪为本、星官索隐、地书发微、数术丛谈、方技琐语等。中国方术续考 目录 “关公战秦琼”的可行...
郝春文、陈大为著的《敦煌的佛教与社会》利用敦煌文献资料,对敦煌佛教进行概述,对敦煌佛教徒的主要活动空间、活动场所、出家、
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为了向读书界再现民国时期中华学术的灿烂景观,为了帮助人们深层次地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了能站在新的高度承继中华文明的传统,开启面向21世纪的...
分析学前编-论证法之分析 本书特色 吕穆迪先生译亚里斯多德逻辑著作集之二——这套书还包括《亚里斯多德〈分析学前编〉注》、《形上学(附〈范畴集〉〈句解〉》、《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