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厚美术概论》是在1990年、2006年的两次讲座基础上进行学术性提升后的结果,概说了李泽厚美学富有原创性与体系性的品格,更说明了这是拥有哲学一历史纵深度的追溯根源的“男人美学”,而非尼采所嘲讽的局限于艺术鉴赏的“女人美学”。书中还揭示了李泽厚美学的双向架构:向外打通马克思与康德而创造了人类学主体实践美学;向内打通儒、道、屈、禅而创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双鐾《美的历程》与《华夏美学》。尤其是《美的历程》一书,更是全然首创的中国审美趣味变迁史(而非艺术史)。作者对李氏著述和思想烂熟于心,在《李泽厚美术概论》中,李泽厚所有的美学理论硬核均被作者用以轻驭重的感受性语言所化解和阐释。
在这些基本论述之外,《李泽厚美术概论》还收入作者与李泽厚的系列对话以及李泽厚本人从未发表过的自问自答录,从而使全书更为丰富。它适合于大学哲学系、文学系、艺术系的研究生、大学生阅读参考,也适合于向往美、希望进入美学之门的读者一览。
《李泽厚美学概论》是在1990年、2006年的两次讲座基础上进行学术性提升后的结果,概说了李泽厚美学富有原创性与体系性的品格,更说明了这是拥有哲学一历史纵深度的追溯根源的“男人美学”,而非尼采所嘲讽的局限于艺术鉴赏的“女人美学”。书中还揭示了李泽厚美学的双向架构:向外打通马克思与康德而创造了人类学主体实践美学;向内打通儒、道、屈、禅而创造了中国美学研究的双鐾《美的历程》与《华夏美学》。尤其是《美的历程》一书,更是全然首创的中国审美趣味变迁史(而非艺术史)。作者对李氏著述和思想烂熟于心,在《李泽厚美术概论》中,李泽厚所有的美学理论硬核均被作者用以轻驭重的感受性语言所化解和阐释。在这些基本论述之外,《李泽厚美学概论》还收入作者与李泽厚的系列对话以及李泽厚本人从未发表过的自问自答录,从而使全书更为丰富。它适合于大学哲学系、文学系、艺术系的研究生、大学生阅读参考,也适合于向往美、希望进入美学之门的读者一览。
在这段话里,李泽厚说明,中国美学强调的是情感性的优美和壮美,而不是宿命的恐惧或悲剧性的崇高。这一审美判断的背后,是非常深邃的文化内容。80年代时,李泽厚讲的是中国文化追求的现实人生的和谐,而非超世间的信念。90年代讲“一个世界”而非“两个世界”。他把中、西文化的根本差异想通了,研究透了,对其美学范畴、美学观念的内涵也真正把握住了。正是这样,尽管西方哲学家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等都讲“崇高”,但李泽厚还是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中讲出了新意。更不用说本来就属于中国的美学了。本就属于中国的儒、道、屈(屈原)、禅,李泽厚的阐释,处处都可以听到发前人所未发之声。历来都讲庄禅哲学相通,那么庄与禅的区别何在?前人并没有讲清,而李泽厚道破了,讲清了。庄子还有真人、至人等人格理想,禅则全然没有,全都放下。庄禅都以直观为法,但庄还存有思辨,禅则全然没有,全都放下,包括文字也不立,只看重通过瞬间抵达永恒的神秘体验。这些难点,一经点破,真让我们豁然开朗。现在大家都知道李泽厚说儒时讲“情本体”,有新的发现,其实他对庄禅也有许多原创性的开拓与发现。出国之后,我在香港城市大学的讲座系列中,也讲庄禅,在阅读前人他人的有关论著中,没有一个像李泽厚那样讲述庄子的深刻性在于发现历史的悲剧性与人生的悲剧性,也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用“我即佛”、“佛即我”的穿透性语言来描述禅宗,并说明其以觉代神的无神论实质。用辛弃疾的“众里寻她干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诗句来说明禅宗,既贴切又形象,这种哲学、美学语言在中国也是罕见的。想透了,想通了,融会贯通了,然后才用最简明、最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本身就包含着原创性。这里我还要特别指出,二十多年来,中国学界出现了海德格尔热,紧接着又出现海德格尔与老子、庄子的比较热,这其中,出现了一些好书好文章,但是,也有很大的误区,这就是只注意相同、相似处,但李泽厚则指出两者的巨大差别。他认为海德格尔的哲学乃是“士兵的哲学”,崇尚死亡、鼓动牺牲的哲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许多德国士兵身上都带着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而中国的老、庄、禅,则崇尚生命,主张以柔克刚,大思路全然不同。李泽厚对德国哲学中崇尚毁灭的大倾向(包括尼采、海德格尔等),一直心存警惕,并表明自己与之相反的哲学态度。他所认定的世界十大哲学家名单(康德、休谟、马克思、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黑格尔、笛卡尔、毕达哥拉斯、杜威、
刘再复,1941年生,福建南安人,1963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1989年旅居美国。现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等。主要从事文学研究。著述甚丰,详见本书附录。
中华处世秘笈-中华藏书百部-(上中下册) 本书特色 《中华藏书百部:中华处世秘笈(全新校勘图文珍藏版)(套装上中下册)》由中国书店出版社出版。中华处世秘笈-中华...
汤用彤魏晋玄学讲义 本书特色 《汤用彤魏晋玄学讲义》搜集了汤用彤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讲课提纲及学生的听课笔记,其中,关于“贵无”之嵇康、阮籍、张湛、道安等重要论...
论犹太教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的讲演12篇,包括:“犹太教和犹太人”、“犹太教和人类”、“犹太教的复兴”、“东方精神和犹太教”、“犹太人的虔诚”等。论犹太教...
朱子全书-(全27册)-修订本 本书特色 本书以“全”为宗旨,收入各种形式的全部朱熹撰述。本书整理以“讲究版本”为特点,力求尽搜现存版本,考其源流,较之优劣,用...
周易文化大学讲稿 本书特色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其文辞之晦涩,令人望而却步;其思想之宏大,又令无数士人、学子竞相钻研,其著作浩浩不...
基督教先驱的受难 内容简介 两千多年前,基督教脱离犹太教的母体而生。拉比学者保罗是基督教的立论者和守护者,却又是犹太教的叛徒。这种双重身份预示了基督教不会守在本...
论自由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为“自然神论”译丛之一,共3部分,内容包括:论理性之运用、论自由思想、论基督教的根基和理由。论自由思想 目录 英国自然神论的兴衰(代序...
本书基于政治哲学的研究思路,于《扎拉斯特拉如是说》条分缕析进行全面阐释,特别是关于文体风格的细究,独步于西方思想界。尼采
道德箴言录 本书特色 盒装,经典译本,赠英文版深刻剖析人类行为动机的伟大著作 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两大巨人一致推崇的传世经典道德箴言录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了641...
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作为中国现代重要的体系哲学家,熊十力的哲学理论无疑值得关注。作者以个体与普遍、主观与客观之辨为主线,具体地考察了熊十力哲学演化的...
当代国外社会思潮 本书特色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以及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走向低潮,而资本主义制...
华夏出版社经典与解释赫西俄德的世界 本书特色 本期为赫西俄德专题,选译了英语学界研究赫西俄德的四篇代表性文章,分别涉及赫西俄德诗歌与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关系问题...
价值自觉与人的价值 内容简介 《价值自觉与人的价值》是一部价值哲学学术专著,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世纪的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百年价值哲学的进展、局限...
地藏本愿经经法研探及白话讲解 本书特色 月照法师交来黄胜常先生的五本大作中,有四本是原稿,另有一本是和裕出版杜出版了《地藏本愿经经法研探及白话讲解》。对已出版的...
唐代士大夫与佛教-周秦汉唐文化工程.学术研究文库(增补本) 本书特色 本书是迄今为止海内外研究该课题的惟一专著修订增补本。附录《佛教文化》讲稿,概述了佛教理论、...
物的分析 本书特色 《物的分析》是罗素的一部重要著作,于1927年在英国出版。罗素在完成了其第二部著作,即《论几何学的基础》后,就把注意力转向了物理学的哲学基础...
新世纪古代哲学经典读本--论语选评 内容简介 《论语》是一部记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语录体历史文献。研究《论语》,实际上是研究孔子的生平行事...
中国佛教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印顺法师有关中国佛教的重要论述,内容涉及中国佛教的制度,三论宗、禅宗、净土宗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大乘起信论》、《楞伽经》等...
禅外说禅 内容简介 佛教,教义或佛理,来源于对人生有某种看法,对人生问题有某种解决办法。因此,说禅,说佛教,有如寻长江、黄河的源头,不能不由人生说起。[前言]《...
宗教改革掠影 本书特色 《宗教改革掠影》探讨了几位宗教改革领军人物的思想,包括那些至今依然很有名气的人(路德与加尔文),还有那些基本上已经被后世遗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