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收入施特劳斯在二十至三十年代的文章,文本均依据heinrich meier所编《施特劳斯著作集》(尤其卷二第二部分),但凡有英译者则多参照英译,并悉数采纳英译注释(凡文前有“题解”者,均编译自英译本注释)。
我们不会觉得,一个中国人如果成为一个哲人会有什么身份问题,但一个犹太人如果要成为哲人就会有问题,因为,犹太人与犹太教徒是一回事,而哲学与宗教有天然的对抗性。对犹太学人来说,既是犹太人又是哲人一直都是一个生存性的悖论。解决这一悖论端赖于犹太教与哲学是否可能融合无间。对于施特劳斯这个犹太人来说,这一问题无疑是切身的。在早年的学术报告“柯亨与迈蒙尼德”(见本书)中,施特劳斯说过,一个犹太人如果研习哲学,无异于在接受启蒙;由于犹太人信奉的宗教与哲学天然带有的启蒙性质无法通融,一个犹太人没可能同时是个理性主义者和犹太教徒。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受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与儒教传统是否可能通融,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
《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1)》: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施特劳斯集
《犹太哲人与启蒙:施特劳斯讲演与论文集(卷1)》主要内容简介:犹太复国主义之源(1924)、评温伯格的批评(1925)、武装的教会(1925)、评弗洛伊德《一个幻觉的未来》(1928)、论政治犹太复国主义的意识形态(1929)、罗森茨威格与犹太教学术研究院(1929)等。
犹太教是一种民族一国家性宗教,而非普适性的宗教(比如佛教),哲学与任何宗教都有冲突,犹太教与希腊哲学的冲突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犹太教哲人还在思考这一冲突,这对我们思考中国儒教与西方哲学的关系有什么启发?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学人已经经过了相当彻底的现代启蒙洗礼,对我们来说,启蒙哲学恐怕同样是内在的生存性问题。——刘小枫
韦伯作品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本书特色 韦伯研究专家权威全译本,知名学者余英时作序推荐。资本主义的兴起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和政治制度的综合体,它还有着特殊的...
谈美 本书特色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于1932年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本书是其经典代表作《文艺心理学》的“缩写本”,也是给青年的“第十三封信”(...
宋代佛教史-(上.下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人民出版社出版★闫孟祥是我国当代知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文化史,尤以佛学、佛教史、儒释道等会通为重...
四书辞典 内容简介 针对目前在国内外在学术界、政界、商界、思想界,乃至观念思想诸多领域中流行的影响颇大新儒学和国学思潮,我们要认清新儒学和国学,就必须了解其发展...
文化与人生--中国文库. 哲学社会科学类 本书特色 本书立足于其时中国迫切需要解决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作者由其哲学思想和所思所感所察出发,以亲切晓畅...
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中国社会结构的双轨政治:重读《皇权与绅权》、罗德尼·尼达姆的象征分类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象征人类学的变...
宽容 本书特色☆内容简介 《宽容》是一部描写人类思想发展史、畅销近百年的通俗历史读本。房龙从人文主义的立场出发,从不同宗教派别的冲突中寻找背后的深层根源,揭示了...
徐梵澄英语著作首次翻译成汉语。20世纪60年代,侨居南印度琫地舍里的徐梵澄先生,开始向印度乃至西方全面介绍中国文化传统之菁华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科学与怀疑论 内容简介 究竟有无合乎理性的理由来评价、选择科学理论?这是长期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和概率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研究读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究读本 本书特色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
《逻辑研究》被公认为当代哲学最重要的“突破性”著作,它的影响不仅规定了当代许多著名哲学家的思维方向,而且远远超出了哲学领
论科学与艺术-袖珍经典 内容简介 《论科学与艺术》作者卢梭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卓越的代表人物...
否极泰来-新轴心时代的儒家资源 本书特色 21世纪,儒家已从“一阳来复”走进了“否极泰来”,但钱权和儒家结合,使其价值异化,导致精神资源荡然无存的危机却大大增加...
人与审美 本书特色 我们置身于这样的时代——艺术与审美已伞面泛化,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艺术不再是超脱于生活之上的纯精神享受,而是精神享受同门常生活的物质过...
你的第一本哲学书 内容简介 我们如何知道外部世界的存在;我们如何知道他人心灵的存在;我们如何判断行为的对与错;我们如何面对死亡的恐惧;我们又如何寻找到生活的意义...
这本《思想的界碑——西方政治思想史讲稿》虽然谈的也是思想史的人物,但均不属于专著式的笔法,而是演讲体,大致勾勒了十位经典
伦理篇-稻盛和夫的关怀-如何确定21世纪新伦理观 本书特色 全人类迫在眉睫的生存与毁灭,全社会迫在眉睫的持续与崩溃,每个人迫在眉睫的坚守与沦丧;首次以东方文明的...
中国哲学小史 内容简介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做出了努力苏不可没。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基础框架、指明方...
中国佛教史清代 本书特色 以确凿无伪的**手原始史料为基础,以清世祖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满清一代的佛教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
有意义的行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哲学理论与实践书系”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有意义的行为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文研究、作为文化工具的通俗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