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类学入门著作,《沦社会人类学》在经过了半个世纪的洗刷之后依然显示出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它特殊的成书形式和初衷应该引起关注,故引介此书显得尤为重要。
本书由两大部分组成。**部分是埃文思—普理查德为英国广播公司所做的系列讲座。意在使更多的人认识社会人类学这一学科,真可谓用心良苦。其中,作者点出了社会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即以研究“社会”为主。之后,他用两节的篇幅细缕社会人类学的发展历程,为初学者提供了理论和知识上的便利。第二部分主要是他的其他论文。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说,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二三个部分,除涉及大量的观察资料外,还阐明了社会人类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兴趣以及研究重点的变化。可以说,他对理论观点的重新阐释,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
我们不无惊奇地发现,西方人类学在经历了结构主义风潮和后现代主义的心灵空虚之后,仍然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回到这本半个多世纪前写就的入门著作来反思人类学的命运。——梁永佳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论社会人类学
《论社会人类学》是一本言简意赅的人类学入门著作。《论社会人类学》**部分是1950年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为英国广播公司做系列讲座的讲稿,虽仅寥寥六讲,却令社会人类学的精髓跃然纸上,既不失概论的周全,又不乏作者的创见。第二部分收录了作者的多篇演讲稿和论文,与**部分形成对照和补充。埃文思-普里查德的笔锋一向明晰,从不卖弄,《论社会人类学》更是以此著称。自《论社会人类学》出版后半个多世纪以来,英语界的同名教材层出不穷,然上乘佳作若此者,终究难得一见。
上篇 六篇讲演稿第一讲 社会人类学的研究领域在这几个讲座中,我尽量对人类学作一些一般性的描述。我知道,即使读书很多的外行人对这一学科仍不甚清楚。这些词语似乎唤起了人们对类人猿和头盖骨或奇怪的原始仪式和古怪迷信的模糊联想。我认为我能够轻而易举地使你们相信,这些联想错位了。我必须在这一认识的指导下对待这一学科——假设你们中的一些人对什么是社会人类学确实一无所知,而另一些人则把非社会人类学的东西当做社会人类学。有鉴于此,我将采取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地讨论这门学科,希望那些对社会人类学略知一二的人不要见怪。在讲座一中,我介绍一下这一学科的大致范围。讲座二和讲座三旨在追溯社会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在讲座四中,我主要讨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方面,我们称之为田野工作。在讲座五中,我给出社会人类学现代研究的若干例子,以此说明理论和田野工作的发展过程。在最后一讲中,我会谈论社会人类学与实际问题的关系。关于此学科的讲座,自始至终,我尽可能将我的描述限定在英国社会人类学的范围之内,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在表述中出现难题。因为如果我同时描述该学科在欧洲大陆国家和美国的发展状况的话,我就不得不削减材料,这样一来,我们虽然对社会人类学有了一个整体性的把握,但也会因此失去清晰度和连续性。这种“范围限制”若在其他知识领域使用,则必须慎之又慎,但对于社会人类学却无关紧要,因为社会人类学在英国很大程度上是独立发展的。话虽这么说,我仍要提到明显影响英国学者思想的国外社会人类学家,以及社会人类学的发展趋势。即使已经作了范围上的限制,我仍然不易清晰而简洁地给你们描述出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目的和方法,这是因为社会人类学家之问经常缺乏共识。当然,在多数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基本一致,但在某些问题上则存在分歧。这些观点就像在较小但又崭新的学科里经常出现的那样,变得倾向于与人的个性缠绕在一起。这可能是因为,与其他人相比,哲学家更易把他们所持的观点与自己的个性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果坦诚承认的话,当需要表达个人偏爱的时候去表达并不会产生害处,但如果说模棱两可的话,害处可就大了。社会人类学专业词汇有限,因此不得不使用一些普通词语。众所周知,这样是不太准确的。一些词语,比如,社会、文化、习俗、宗教、约束、结构、功能、政治的、民主的,对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语境下,很少能表达相同的意思。在一般用法上,人类学家或许赋予一般词语以
爱德华·埃文思-普里查德,英国著名社会文化人类学家,功能学派代表人物之一。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前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他主要在苏丹南部的阿赞德人和努尔人中做田野调查,这些田野资料成为其前半生也是其最知名的人类学著作的基础。他后来的著作大多是理论作品,关注人类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这是由于他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巨大影响,牛津大学的社会人类学才吸引了全世界的众多学生。他的主要著作包括:《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与魔法》、《努尔人》、《非洲政治制度》、(与福斯特合编的)《努尔人的亲属关系与婚姻》、《努尔人的宗教》、《社会人类学论集》、《原始宗教理论》以及《阿赞德人——历史与政治制度》等,都是久负盛名的作品。
汪丁丁,男,北京人, 1969年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81年起先后获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理学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理学硕士学位,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
《马蔚华:变革的逻辑》内容简介:中国最佳零售银行是怎样炼成的? 招行何以未雨绸缪,抓住“三步两转”的战略转型契机? 其“敢为
《日本之镜:日本文化中的英雄与恶人》内容简介:强调礼节、秩序及仪式,温柔文雅、合群顺从的日本人,其大众文化中却处处糅合了极
芷兰斋书跋初集 本书特色 《芷兰斋书跋初集》主要收录作者韦力所收藏的重要明清精椠名抄40余部,在向读者展示善本秘籍的同时,在版本著录与鉴定上,承继书志学的优良传...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第十辑 本书特色 《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作者系长期从事社会工作教学、研究及实践的学者和专家,他们深入实际,调 查并总结社会工作的经验,...
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 本书特色 何纯*的这本《意义的建构与扩散--新闻叙事 学视域下舆论引导研究》以“意义的建构与扩散&r...
六十年代台湾社会现象-柏杨解码-5/8 本书特色 《高山滚鼓集》所谈主题有病、吃、酒、建筑等大项,随意而谈,生活杂事,娓娓道来,笔调轻松。《道貌岸然集》中柏杨陈...
社会静力学 本书特色 赫伯特·斯宾塞(1820-1903)是英国著名的社会科学家、哲学家,是社会进化论和社会**体论的早期代表人物。他早在达尔文的《物种起源》(...
《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内容简介:本书来源于作者团队10余年来在职业人群现场心理危机干预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全书将职业人群
都市报业品牌经营 本书特色 进入21世纪后的传媒业,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受众和市场不断分散化和碎片化,信息流通逐渐全球化,竞争也日趋同质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新闻三十论 内容简介 在新闻宣传的策划上。应当把抓住党和政府关注、广大百姓关心的结合点、共鸣点、兴奋点。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和主要新闻价值取向。要加强重点策划、...
清华园里读旧书 本书特色 《清华园里读旧书》:苏州顾氏过云楼杭州杨氏丰华堂金天羽及其天放楼藏书徐的藏书及其目录学思想高濂的藏书及其版本学贡献四库七阁始末清华园里...
国内学者研究唐代军事制度的成果中,有关府兵制的论著就占了其中的大部分,这种状况固然揭示了府兵制对唐王朝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学者们对它的重视,同时却也反映了唐代军...
统计学:方法与应用(数据分析系列教材) 内容简介 第1章介绍了统计分析对数据测量尺度的理解,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四类尺度和SPSS中的变量类型...
文化人类学 本书特色 《文化人类学》由林惠祥所著,本书初皈于1934年,是当时大学文化人类学课程的通用教科书。它扼要介绍了人类学的定义、对象、分科、目的...
[英]迈克·萨维奇(Mike Savage),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社会学教授,国际不平等研究所联合主任,被国际公认为社会阶级研究领域的权威,出版《1940年以来的英...
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全二册) 内容简介 岁馀以前,余先后撰中国政治思想史七册及中国教学思想史六册,历时四载,全部毕事。时余精力尚健,馀勇可贾;原拟就中国经济...
《奥义书》是古印度婆罗门教的根本经典,《韦陀》学的最后部分,内容充实,开后代诸派学说之先河,渐益深化探讨人生与宇宙的根源和关系。书中深奥的哲理,证验的思维,奇特...
《梦的解析(精装插图有声版)》内容简介:本书是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的成名作,也是一部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心理学基石著作
《黄宝生》内容简介:回顾我这一生,跋涉在梵学路上,乐在其中。我一步一步行走着,我的生命也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步入了桑榆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