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是为高等学校非哲学专业编写的逻辑学教材,是逻辑学的入门读本。全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贴近现实生活的实例,系统阐述了逻辑学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逻辑观念,力图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正确表达思想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便于教学和自学,每章都设有“本章内容概要”和“练习与思考”,并在书末附有各章练习与思考题参考答案。《逻辑学》可用作中文、政教、法律、新闻、秘书、经济、管理、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用作高校素质教育公共通识课教材。
杨树森等编著的《逻辑学》是为适应高校非哲学专业“逻辑学”基础课和素质教育“逻辑学”通识课的教学编写的教材。作者认为,要让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院系领导重视逻辑这门课,要让逻辑学教师安心于教授逻辑这门课,要让大学生和各界青年乐于学习逻辑这门课,要让整个社会认识到逻辑学兼具基础工具学科和重要人文学科的巨大价值,作为高校各专业通用的逻辑学教材必须做到科学、实用、易学好教。本书可用作中文、政教、法律、新闻、秘书、经济、管理、教育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
第二章 概念**节 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基本的思维形式之一,是思维结构的*小单位,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被比喻为“思维的细胞”。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就从研究概念开始。概念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1.什么是事物的特有属性作为思维对象的事物(包括客观存在的事物和人们想象中的事物如魔鬼、永动机、特异功能等)都具有各方面的性质,如形状、性能、颜色、动作、高低、大小等等;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发生一定的关系,如方位关系、因果关系、大于或小于关系等等。事物自身的性质和事物之间的关系,逻辑上统称为事物的属性。例如,“人”这一事物就有以下属性:有重量(受地球吸引)、有生命、能自由移动身体、以两足直立行走为主要运动方式、会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等等。在事物诸种属性中,有些是特有属性,有些是非特有属性。特有属性就是某类(或某个)事物所具有而其他事物不具有的属性。根据是否具有这些特有属性,可以将一类(或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以上列举的人的诸种属性中,会思维、会说话、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等,就是人的特有属性,因为只有人才具有这些属性,而其他对象都不具有这些属性;而有重量、有生命、能自由移动身体等,则是人的非特有属性,因为不仅人具有这些属性,还有其他对象也具有这些属性。有的事物以同时具有若干属性与其他事物相区别,“同时具备若干属性”就是该类事物的特有属性。例如,“以语言为工具”不是文学作品的特有属性(论文、教科书等也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作品),“塑造形象”也不是文学作品的特有属性(绘画、雕塑、音乐等也塑造形象),但“同时具备两属性”则是文学作品的特有属性。2.为什么说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事物的属性分为特有属性和非特有属性,为什么不将概念定义为“反映对象属性的思维形式”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有必要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人们认识事物总是从一些外在的属性开始的,当人们还没有发现某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区别(即特有属性)时,不会形成反映该事物的概念。例如,当人类的祖先还没有发现夜空中无数星星里有几颗星的相对位置在发生位移时,就不会(也没有必要)形成反映这几颗特殊星星的概念“行星”。“行星”这一天文学概念的形成正是人们认识了这些对象特有属性的结果。同样,在没有发现一些湖泊的水是咸的之前,人们只需要用“湖”这一概念来指称它们就可以了,只有在人们发现了它们的水是咸的,与一般的湖不一样,才会形成专门反映这些湖泊的概念“咸水湖”。由于任何概念都是人们认识事物特有属性的必然结果,所以说概念是反映事物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藏传佛教造像 内容简介 故宫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是经典文化。从故宫的地位、作用及其内涵看,故宫文化是以皇帝、皇宫、皇权为核心的帝王文化、皇家文化,或者说是宫廷文...
宽容 本书特色 《宽容》是亨德里克·威廉·房龙的代表作之一,又名《人的解放》,初版于1925年,1940年重版。《宽容》曾被译为20多种文字,至今畅销全球。在本...
本书是佛学家贾题韬先生关于“禅宗六祖大师的《坛经》”的讲座。《坛经》是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禅宗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一
第一讲《应对西潮——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会前后的日本佛教与中国佛教》【提要】189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
王弼的《周易注》扫象阐理,既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作,也是易学史上的名著。它跳出汉代以象数解易的窠臼,开辟了后世以义理解易的先
《摩奴法典》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间,为古印度婆罗门教祭司根据吠陀经典、累世传承和古来风习而编成的教律与法律结合为
《圆觉经》是唐代华严宗奉习的一部重要经典。它全称《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一卷,由唐代佛陀多罗译出。经中以佛应文殊师利
庄子四讲 本书特色 《庄子四讲》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一本研究道家理论的书籍。庄子四讲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由瑞士汉学家毕来德撰写,面向西方读者介绍庄子思想的小书,...
曾国藩作为清朝的一名忠臣耿将,力挽狂澜于既倒,成为大清的一根柱石。他在满清排汉的背景下能官居三品,穿黄袍马褂,正是因为,
三教九流——心解论经 内容简介 《论语》一书,共二十篇,均以前首句前二或者三字命名,约二万余字。反映了孔子的克己复礼、修养仁德从而成就圣贤君子的思想,反映了为政...
断易大全 本书特色 本书是诠释易占的权威著作,内容翔实,占断准备,图文并茂,分析透彻。研读此书,能够找到“天上人间的通路”;能够随占随查,探测天意;能够准确预测...
禅的探索 内容简介 禅法来自印度,兴盛于中国,而后传递至日本、韩国、越南等地;即使是欧美地域有了禅法,也是达摩式的中国禅法;所以,现在世界流通的禅法,几乎是大同...
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 内容简介 二、国内政治对传统佛教的中击在中国佛教受到国际社会挤压的时候,国内的统治阶级也没行对佛家采取宽容的政策。佛教也受到了来自国内的政治...
狄奧尼修斯的神學是百科全書式的,研究狄氏就是穿越東西方基督教的歷史長廊,探索各主要教父如何直接或間接地承傳與改造狄氏的神秘
本书在中国佛教史上有“禅门第一书”之称,是圆悟禅师对雪窦重显禅师的百则颂古加以评唱的匠心独运的精心力作,作者于每一则公案
心性灵明之阶-早期全真道情欲论诗学研究 内容简介 道教历来对人的心性问题很重视,提出“万法以人为主,人则以心为宗;无主则法不生,无心则身不立...
莫班小姐 本书特色 《莫班小姐》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法国少女寻求爱情的故事。作者(泰奥菲尔·戈蒂耶)塑造了一个叛逆的——往往被视为不道德的——女性,她不遵守社会既定...
圣经新约东方解 本书特色 中国人**次通解西方**经;中国现代人**次通解西方**经;一个当过六年和尚的中国人通解西方《圣经》;一个通解过《金刚经》、《论语》、...
《老子》解读 内容简介 一样的星空,不一样的解读。本书尝试从一种全新的角度解读赏析《老子》,作者一反常态,没有从语言考证、逻辑推理、哲理分析、版本校勘等特定单一...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其共有五十二篇,但根据晋代郭象的注本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