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
八大胡同作为北京历史上*有名的风月场所,与秦淮河一样被世人所关注。但如今的八大胡同已经面目全非,经过数十年的人事变迁、拆迁改建,早就残破不堪,甚至多有安全隐患。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八大胡同的过去,也为了对现在还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解,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湮灭在历史中的传说讲述亲身经历的过往纠缠在历史与现实之间1.本书讲述八大胡同历史、现状,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2.作者曾采访两年,绝大部分内容为**手资料。图文并茂,方便读者按图索骥。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勾栏胭脂
《勾栏胭脂》讲述八大胡同究竟在哪里,到底是哪几条胡同,在那里曾经发生过什么?赛金花、小凤仙是否确有其人其事……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胡同游”也涉及了八大胡同,并由此引发媒体的争论,争论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难以启齿的东西? 八大胡同作为北京历史上*有名的风月场所,与秦淮河一样被世人所关注。但如今的八大胡同已经面目全非,经过数十年的人事变迁、拆迁改建,早就残破不堪,甚至多有安全隐患。为了能够让人们更加了解八大胡同的过去,也为了对现在还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解,作者用了将近2年的时间走访了前门一带所有的胡同,拍片子,查资料,与老人们聊天,亲手绘制前门一带所有胡同的地图,力图将真实的八大胡同展现在读者面前。
为什么一直说赛金花呢?因为她对北京有功。当时八国联军在中国烧杀掠夺。有一个德国兵,喝了酒就到处敲门,结果就敲了赛金花的门。赛金花的佣人出来一看,是一个外国人,就赶紧叫主人去了。赛金花觉得事情很严重。因为赛金花曾经是公使夫人,她的孩子就是在德国出生的,所以她并不害怕,非常平静地用德语和这个人说话,问他是哪国人。那士兵回答说是德国人。赛金花问他:“知道瓦德西司令吗?我和他是朋友,我是傅彩云。”那时候赛金花就叫傅彩云。德国兵一听吓了一跳,回去赶紧跟瓦德西汇报。第二天,瓦德西就派车来接赛金花。接去之后,老朋友相见,瓦德西求赛金花给他办粮草的事情。因为当时德国来了那么多人,没什么可吃的,打仗没有粮草可不行。可是赛金花提出两个条件:一,不能伤害无辜,不能随便杀人放火;二,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瓦德西一听,不答应不行啊,于是就答应了。就这样,北京城免遭了一场浩劫,不然的话,什么故宫、天安门,早就全部被毁了。人们都知道慈禧的儿子同治皇帝很年轻就死了,但是很多人又说不清楚是怎么死的。听我爷爷说,同治皇帝死的时候也就十九岁。那个时候很多大臣,包括一些太监都不是玩意儿,同治还是一个小孩子,他们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金钱啊、权力啊,就用美女去引诱他,经常带他到蔡家胡同的妓院。同治皇帝由于年纪小啊,还不怎么懂事,结果一不小心就染了性病。其实这个病如果及时治疗的话,也不至于威胁到生命。但他是皇帝啊,一个皇帝得了这种病,总是说不过去的,最后也只有死路一条。在那个年代有一个说法叫“捧上车”、“捧下车”。当年几乎所有的妓院里都有唱大鼓的,这些话全部都是从大鼓艺人那里听来的。到了大年二十六七的时候,唱大鼓的就开始回家过年了,这就叫“下车”。唱大鼓的回家了,这里就会安静好多,但人还是非常多。过年的前后,很多人兜里都有点钱了,逛妓院的人也就相对多了。像三等妓院这种地方,安静不了几天,一般正月初二就又开始唱了,这就叫“上车”。当年有钱人捧唱大鼓的,可是非常有讲究的。解放后很多著名演员,以前就是在妓院里面唱大鼓的。我听说唱《杨乃武和小白菜》的一个非常有名的戏班,最早就是在妓院里唱大鼓的。我记得非常清楚,弄一个桌子,弄两盏灯,点上蜡,又打鼓又敲锣的,等到这些功夫做足了,也差不多凌晨了。记得那时候人们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打茶围。所谓“打茶围”,就是嫖客亲自或派人到妓院去点名叫妓女,或者与妓女一起喝茶聊天,或者是听善唱的妓女弹唱一曲。嫖客进门,照例由老鸨或妓女亲自端茶,由妓女亲自端出干鲜果品来,行话叫做“装干湿”,说俗点也叫“敬瓜子”,临走的时候,就把一块钱茶资放在果盘中,给妓女一块钱,这叫“盘子钱”。当然,愿意多给,更显得嫖客有气派。实际上这是嫖客与妓女“联络感情”的手段,也是嫖客选择妓女的过程。当时的一二等妓院里,很多妓女是非常讲究情调的,聊聊才艺、唱唱小曲、喝喝茶后,才会与嫖客一起到房间里“行事儿”。更讲究一点的,甚至安排的是嫖客与妓女可以讲点情调的地方,让双方增进些感情。当然,并不是让他们恋爱,这样的话,老鸨就亏了,她才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呢。因为到这样档次的妓院来的人,有钱也讲究点情调,只有抓住这些人的心了,才能挣回更多的钱,老鸨们并不傻。如果有嫖客与妓女产生了感情,想让妓女从良的话,那老鸨可就不干了。按照常理来看,嫖客能够下决心为妓女赎身,证明这个妓女本身就有价值,如果给赎走了,那老鸨还得下力气去重新培养一个新的,对她来说,不划算。在这样高等级的妓院里,并不是嫖客一进门就与妓女上床,是必须经过多次打茶围、叫局、吃花酒,所谓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之后,才可以开口提留宿的。然后说说“出局”,所谓出局就是嫖客把妓女叫到家里或饭店去陪酒,价格每次一至三块,不过,也有很多有钱人家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会多给妓女点钱。当然,出局不是随便就把人带走的,要有凭据的,否则妓女跑了,老鸨找谁要人去啊?所以还有一种东西叫“局票”,也就是叫妓女的条子,类似现在的收据,或者白条,总之是让嫖客留个证据性的东西给妓院。我见过局票,觉得还挺正规的,都是印刷的条子,不是人自己写上去的。好像一张局票一般只能叫一个妓女,如果是一帮少爷聚会的话,就出的多了,但如果在一家妓院中叫两个妓女,也可以只写一张局票。如果所叫妓女正在别处出局或因病不能出局,妓院老板会叫人去催,要求“转局”,或者另派一名妓女代为出局,称为“代局”。熟客叫局,不必当时付钱,而是由妓院的账房根据局票写在账上,称为“局账”,每年端午、中秋、年关之前结算,叫做“清局账”。如果到了结账的时候,嫖客以出门或者其他借口赖账不给钱的,叫“漂局账”。在嫖客圈子里,如果漂局账,那是很没面子的事情。妓女出局,除了事先约定的之外,一般都是先由嫖客到饭店定好了酒席,然后填写饭店提供的局票,派人送去各家妓院。妓院接到局票,如果所点的妓女在家,就立刻派轿子把人送过去,档次高的妓女还带着伺候她的人,手里拿着琵琶和水烟筒之类的跟着,这也有一个说法,叫做“跟局”。身价越高的妓女跟局的人越多,而且有自己的专用轿子和轿夫,这也是这个圈子里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但如果点的是清倌人,通常就不这么办了。一般清倌人的年纪比较小,没多少分量,就叫一个捞毛的用肩膀“扛”着去出局。我在我们单位的图书馆就见过一张扛妓女出局的照片。我虽然从小就住这里,但这么出局的还是第一次见,很新鲜,所以印象很深。据说这种出局的情况在南方比较多。清倌人最小八九岁就出局。当时忙于应酬的非生意中人,往往喜欢叫清倌人的局,一是资费低,二来表示自己并不贪恋女色,只不过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或者应付场面,三者清倌人刚刚开始学唱,往往唱得认真,不像红倌人那样应付了事。新中国刚成立时,政府对妓院采取的手段较为平和,以限制为主。1949年,北京市人民政府作出决定,对妓院实行四条管理规定:规定一,各妓院必须备有留宿住客登记簿,详细记录住客的真实姓名、年龄、职业和固定住址,并于当日二十二时前将登记簿送当地派出所备案;规定二,凡有身着便衣而持枪嫖娼者,不得使其逃脱,必须迅速秘密报告;规定三,遇携带火药、军装、通讯器材而留宿者,要报告当地公安派出所,并不准代其存放;规定四,凡有私行召开会议者和遇有身着军装嫖娼者,散兵、流亡政府人员、冒充解放军者,要向派出所报告。同时还明确要求各妓院老板做到“七不得”,即:不得做非法生意,不得打骂虐待妓女,不得诱使良家妇女为娼,不得阻拦妓女从良,不得让有传染病的妓女接客,不得逼幼女为娼妓,不得使嫖客在妓院里饮酒吵闹吵架扰乱社会治安。为了掌握妓院的动态,当地公安派出所还对妓女的增减和来路去向进行登记。当时为了把嫖客轰出八大胡同,以达到治理的目的,前门外第五分局就想出了一招,在嫖客的衣服上盖章,上面写:嫖客查讫。这样,肯定他以后不敢再来了,同时也起到杀一儆百的作用。没想到,当时正赶上有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去逛窑子,当场被抓到了。人们看他一大把年纪,家里又有儿女,还跑来干这样的勾当,就在他的衣服两边领角上,一边盖了一个“嫖客查讫”的章。这人一看这样,也没心情在窑子里待下去了,转身就灰溜溜地跑了。这招的确管用,那些嫖客们只要一见到公安局的人,马上就有人喊:“盖戳儿的人来了,快跑啊!”于是嫖客抱头鼠窜。几天下来,这些人不敢到妓院去了,妓院的生意一下子冷清了。没多长时间,一些老鸨自动关门走人,她们手下的妓女也都自谋生路了。……
郝晓辉: 河北唐山人,40岁,历史作家,先后出版了《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我所知道的隆裕太后》、《成长课堂》等作品。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下 本书特色 大风歌:王立群讲高祖刘邦(下)(签章本):高祖刘邦再度袭来,这个皇帝不好当,看高祖刘邦血淋淋的皇权保卫战大风歌-王立群讲...
轻阅读:戊戌政变记 本书特色 《戊戌政变记》是一部很有特色的纪事本末体史书,作者将对传统纪事本末体史书的辩证认识,熔铸到《戊戌政变记》的撰著中。在编纂思想上,作...
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会党史研究(增订版)》:会党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历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薄弱...
二战期间,希特勒政府将国家变成了史无前例的掠夺机器。大多数德国人因为享受到良好的社会福利、不间断的物质供给和一定程度的税
中国简史 本书特色 法国著名汉学泰斗勒内•格鲁塞,毕生研究东方文化,从草原帝国的征服到古印度文明的荣光,从古希腊的民主风度到古中国的盛世...
晚明民变 本书特色 《晚明民变》是一部沉寂了半个多世纪的史学巨著。1944年,明朝覆亡三百周年之际,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与李文治的《晚明民变》先后发表,都是...
百年春秋-从晚清到新中国-(全四册) 本书特色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出版了《春 秋》集粹即风云人物、历史悬疑、文苑遗珍、珍闻轶事四卷本之后这些年来,《人民政协报》...
中国往事-上海风云 本书特色 辛亥百年,国内首次震撼披露:? 1、蒋介石、孙中山混黑帮的日子! 2、杜月笙 绑架宋美龄向蒋介石展示肌肉始末...
怎样学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 本书特色 对初学治史者而言,有一本非常实用的参考书,那就是严耕望的《治史三书》特别是其中的《治史经验谈》。严先生文如其人,甚少惊人...
燃烧的远征:十字军东征简史/欧洲中世纪系列 本书特色 1. 历史作家、“欧洲中世纪三部曲”作者拉尔斯·布朗沃思的新作。布朗沃思的前作《拜占庭帝国》《维京传奇》和...
《推理竞技场》内容简介:“推理竞技场”是一档人气可与“红白歌会”媲美的全民推理娱乐节目,规则十分简单,最先破解谜题的挑战者
分段说注评点史记菁华录 本书特色 《史记菁华录》是清代康熙六十年(1721年)由浙江钱塘人姚祖恩,号苎田,编选完成的著名的《史记》选本,选文能够把握各篇主旨,有...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历史精神(新校本) 本书特色 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兴替,波谲云诡,常令治史的人望洋兴叹,无从下手,读史的人望而却步,把握不住重点。《中...
《终结所有和平的和平》内容简介:●揭秘现代中东的起源,追溯中东百年动荡的根源,波士顿大学教授戴维·弗罗姆金十年磨一剑的力作
一个人的世界史:话语如何改变我们的精神世界:1900-2000 本书特色 1、知名经济学家、学者作序推荐:吴敬琏、弗朗西斯科·郗士 2、八卦,好看,有趣。以“边...
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 本书特色 历史研究中,西方文明和世界史通常被看成互不相同,甚至相互排斥。《世界历史上的西方文明》在共同背景下考察这两个主题,探究二者之间的...
共分《和戰抉擇》、《軍事作戰》、《全民抗戰》、《戰時社會》、《對外關係》、《戰後中國》六冊,以較為全面的範疇與整體的視角
《向心城市》内容简介:中国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人口的空间大变局! 《大国大城》作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特
1900年:西方人的叙述-义和团运动亲历者的书信.日记和照片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作序★ 本书辑录的资料...
五代史演义-蔡东藩中国历代史演义 本书特色 蔡东藩的《中国历史通俗演义》是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是毛泽东案头的一部常备书。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