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公器》: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天下之公器》是作者从业以来的图书馆学论文选编,其中大部分曾陆续发表于各专业刊物。此次结集出版共分三个专题:资源建设、图书馆史和公共图书馆。另有部分相关文献收入附录。书中所收文章,反映了作者作者勤勉认真的治学精神、知行如一的实践探索和清新俊雅的文笔文风。从中,可以了解作者再有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亦可窥见近三十年来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工作的脉络。《天下之公器》共39篇,分为资源建设、图书馆史、公共图书馆三个部分。作者将《天下之公器》定名为“天下之公器”,“公器”一词为全社会共有、共用名物之概称。他认为图书馆就是“天下之公器”,这种提法高度概括了图书馆的理念、精神和本质。图书馆这个“公器”理应成为保障公民教育、文化、信息权益的利器。
插图:书史与文献信息史——与郑如斯、肖东发先生商榷郑如斯、肖东发二位先生编写的《中国书史》(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是中央电大图书馆专业的教材。本书出版后,以其丰富翔实的材料,深入浅出的论述,博得了广泛的好评,也受到了学员们的欢迎,是近年来书史研究中的集大成者。这是公论,也是笔者的看法。本篇商榷文字,也并非要指出《中国书史》有什么错漏之处,而只是想以此为出发点,探讨当前书史研究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在关于中国早期图书的问题上,郑、肖二位先生有两个基本的观点:一、什么是图书?“图书是以传播知识为目的而用文字或其他信息符号记录于一定形式的材料之上的著作物”(第1页)。图书是“专为传授知识、供人阅读的著作”(第2页),与档案等文献是有区别的。并从这个观点出发,认定只有简策文献才是“我国最早的正式的图书”(第43页)。二、图书是何时产生的?图书是随着文字的出现而产生的。“有了文字,就有了创造书籍的基本条件……当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将文字刻写在各种各样的材料上,借以记录经验,阐述思想,并使之传播久远的时候,真正的书籍便开始出现了”(第27、28页)。因为甲骨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字,所以书史研究便从甲骨文开始。这类观点并非《中国书史》的一家之言。自从刘国均先生的《中国书史简编》问世以来,各家的书史研究者都持类似的看法,只不过表述方式略有不同而已。然而这一似乎已成定论的观点却仍有商榷之必要。
吴晞,原籍山东蓬莱,1955年生于北京。198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毕业。同年供职北京大学图书馆,任馆员、副研究馆员、研究馆员。1996年调任文化部图书馆司,任文献资源处处长。1998年起在深圳图书馆任职至今。现任深圳图书馆馆长,深圳市图书情报学会理事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书馆学报》副主编,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公共图书馆》杂志主编。文化部优秀专家,深圳市政府津贴专家。多次领衔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曾荣获文化部首届“中国文化创新奖”。正式出版专著十余部、译著两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我们能相信BBC吗? 本书特色 标榜“独立、公正、自由”,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媒体帝国bbc真正客观和公正吗?资深记者 罗宾?艾特肯,潜伏bbc 二十五年以亲身经...
市井江湖之流氓世家-中国底层社会与流氓群体的历史观察 内容简介 流氓世家:中国底层社会与流氓群体的历史观察。市井江湖,看天下流氓百态;草民世界,哀古来民生多艰。...
《找灵魂》补遗-百家小集10 本书特色 邵燕祥在编著《沉船》《人生败笔》过程中,检点旧卷宗,有从1940年代到1970年代发表或未获发表的文学习作,其中...
人.仁.任 内容简介 本书考证了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智识阶级”及其重要哲理“个性主义”的发生发展过程。作者花费了十几年心血写成此书,力求反映出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化...
真正的穷人:内城区.底层阶级和公共政策 节选 1978年,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那本颇受争议的《种族重要性的降低》。我本来希望,这本书的主要学术贡献,...
近代中国衰落城市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新成果之一,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该论著以其领域创新和观点创新为特色,堪称城市史研究的又一力作。...
文心集思录 本书特色 “文心论坛”,虽是文学与新闻学院主办的论坛,但其内容却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文学与新闻,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更是一个跨学科、跨文化的论坛,其论及...
中国古代水路交通 本书特色 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繁荣。文化的繁荣离不开对既有文化传统的继承和普及。徐潜编著的《*国古代水路交通》就是基于对*国文化传统的继承和...
西方传媒对外报道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从文本分析出发,辅以传播学、语言学和符号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对西方媒体的对外报道表现手法、对外报道与政府决策、外交的互动...
2017语录 本书特色 新周刊10年经典品牌。全面梳理2017年,盘点专家《新周刊》与知道分子联手编选。把一个年度的时代现场,浓缩在由l000条语录构成的口述史...
陈从周(1918-2000),原名郁文,晚年别号梓室,自称梓翁。1918年11月27日生。浙江杭州人,闻名中国的古建筑园林艺术专家,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同济大学...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 本书特色 《全球新闻事业:重大议题与传媒体制(第5版)》:25年来,《全球新闻事业》已经成为国际传媒领域值得信赖的权威教程。第...
《中国美学通史(第1卷·先秦卷)》内容简介:先秦史是中国文化的起源时期,作者孙焘以先秦历史发展为宏观背景,梳理美学基本内容、
华人社会学笔记 本书特色 《华人社会学笔记》一书,是龚鹏程先生多篇近似主题文章的合集,主要探究有关华人社会文化的相关问题,如:汉字繁体、简体的利弊,台湾、香港、...
※ 紧贴当代生活的哲学入门课,为几乎困扰每个人的真问题提供答案※ 哲学深夜食堂,失眠最佳读物,大哲学家陪你度过漫长黑夜··【名人推荐】针对网络上的真问题,这本幽...
国学要籍研读法四种 本书特色 “文津文库”主要辑录清末民国时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哲学宗教、书目版本类经典著作,兼选建国后点校、整理的历代重要论著。清末以来的各...
美国与新闻界 本书特色新闻史的研究方法有描述性、解释性、批判性研究三种,psg是解释性研究的代表作,出版后轰动美国新闻学界和业界,并影响到西方其他国家。本书从社...
《漫步清真寺》主要介绍了:在十分丰富的江南地方志历史文献宝库中,上海的乡镇小志占有重要地位。据初步统计,上海地区建国以前编纂的各类地方志约有300部,其中保志、...
电视法制节目的语言传播策略 内容简介 本书把话语分析理论应用于对电视法制节目语言传播策略的探寻,根据节目内容本质以及由此产生的话语方式,紧扣法制节目的“说理性”...
中华民族的人格 本书特色 这本书是张元济先生1937年编著的,书中记述了中国古代八位义士的故事。他们的境遇不同,地位不同,举动也不同,但是都能够表现出一种至高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