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廷典制,包括宫室建制、内侍机构、仪卫体制、宫廷礼制等各种相关制度,而宫廷典制体系的核心无疑就是一个“礼”字。明朝处于中国帝制时代的后期,其宫廷典制与先前各朝相比,在基本精神一致的前提下,大量地以朝廷礼仪法规的形式制定和颁行。
《明代宫廷典制史》系“明代宫廷史丛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丛书”中份量*大、涉及内容*为庞杂的一部学术论著。它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明宫典制史中的诸多细节,包括登极、册立、祭祀、婚冠礼、教育、修书、军礼和丧葬仪制等,以及与此相关的宴享、乐舞、宫室、宝玺、符牌、仪卫、服饰、车辂等等。并首次将未列入典制记载,实际上已从惯例向典制过渡的宫廷常仪等内容发掘出来,分别加以叙述。同时,书中每一章又包括了这一题目涉及的几乎所有内容,例如宫廷军礼部分不仅包括了亲征、遣将、大阅、奏凯、献俘等内容,还包括了明代后期出现、明末盛行的赐尚方宝剑之制。可以说,囊括了宫廷典制的绝大部分内容。
全书由海峡两岸二十余位知名学者分别执笔,内容绝大部分根据《大明会典》和《明史》的相关部分撰写,所不同的是增加了作者个人的研究成果,而并非史书的简单摘抄。每位作者都是对相关问题有着深入研究的专家,这也决定了本书在今后若干年内,具有难以突破的权威性。
《明代宫廷典制史(套装上下册)》: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
《明代宫廷典制史(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宫廷史是历史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比较特殊的内容。故宫即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在长达491年的岁月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生活和执政。始建于明永乐时期的紫禁城,虽然在清代有过不少改建、重建和新建,但总体上仍保持着初建时的格局,并保存有部分明代建筑与明宫文物。因此,研究明清宫廷史是故宫博物院的优势和责任。但长期以来,我们在清宫史研究方面成果比较显著,而对于明宫史的研究则相对薄弱。从故宫学的视角和要求来看,深入开展明宫史研究,不仅对于研究中国历史很有益处,而且对于发掘故宫的丰富内涵,推动博物院事业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2005年开始,故宫博物院采取多种措施加强明代宫廷史的研究,《明代宫廷史研究丛书》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插图:丧礼中的吊赙之礼主要是皇帝、中宫和皇太子对官员、王公、公主,以及地方社会的凶礼的处理方式,主要内容包括受藩王讣奏仪、为王公大臣举哀仪、中宫为父祖丧仪、遣使吊丧仪式等,这些丧葬礼仪不属于典型的宫廷丧葬仪,可以被看作是宫廷丧葬礼的附属礼。丧礼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谒祭陵庙和忌辰之礼。明制规定,帝、后去世以后合葬于皇陵,明朝陵寝除太祖孝陵在南京,建文帝无陵,景帝另建陵以外,其余十三帝均于天寿山建陵寝。其选址常常选择风水宝地,不仅体现对死者的崇敬,也表示对后代皇帝的庇佑。陵寝建筑仿照帝后生前居所,建立起规模宏大的寝殿,象征死者如生者一样享受阴间一切荣华富贵。每年于固定时日均遣官行礼,有时皇帝也亲自率领后妃躬行礼仪。如果说宗庙祭祀主要以体现帝系为目标,那么陵寝祭祀则侧重于展示对皇室亲缘关系的纪念。明初谒陵不定期而行,除了具有伸展孝思之意以外,还有很多丰富的内涵,如通过亲自和派遣皇子谒陵达到了解民情,教育皇子的功用,或通过谒陵体现皇权之合法性。明初谒陵于南京,仁宗以后,因迁都北京,故拜谒天寿山各陵寝之制形成,而谒陵活动也兼有许多其他的目的,如宣宗、英宗时,谒陵兼校阅军容,武宗借谒陵巡幸游玩等等。嘉靖时期,世宗对谒陵格外热衷,拜谒陵寝成为制度化的礼仪规范,凸显了它的礼仪性特征。到万历时期,神宗更是承继嘉靖时期确立的定期谒陵之制,多次举行谒陵祭礼。为了表示哀思父母之情,明制还规定,在皇帝忌辰之日谒陵以纪念,这一制度从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已经开始实行,永乐时期规定,忌辰之日,不鸣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屠宰,其仪式充满了哀思之情。
《雅尔塔》内容简介:从1914年到1945年,世界经历两次大战的浩劫,人们从未如此渴望和平。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和平曙光初现,罗
《轻松合并财务报表》内容简介:本书先用易于理解的简单事例,对合并财务报表的原理、合并结果的利好利空进行讲解并验证,接着从贴
白寿彝:史学遗产六讲/大家小书 内容简介 能观全书,《史学遗产六讲》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史学遗产进行系统的发掘、爬梳的开创性成果,反映了作者恢宏的视野和渊博的常...
《协同进化:人类与机器融合的未来》内容简介: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在以前所未见的程度塑造和撼动支撑人类社会的每一根支柱,经济
巫蛊之祸-西汉中期政坛秘辛 本书特色 本书以汉武帝与其太子刘据的恩怨以及权臣霍光与宣帝的斗争为主线,解读西汉中期头绪纷繁的宫廷恩怨,剖析了那段腥风血...
1953年至1955年,在共和國歷史上被稱為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期間在中國社會的一切領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所
孔飞力(PhilipAldenKuhn),美国著名汉学家。1933年9月9日出生于英国伦敦。1950年,毕业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威尔逊CWoodrawWilson...
革命年代-珍藏版 本书特色 《革命年代》这本集子所收的是我*近二十年所写的部分文章,*早的一篇写于1988年,*近的一篇写于2008年11月。文章...
中国北茶马古道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发现北茶马古道”、“北茶马古道文化”、“北茶马古道文明”、“北茶马古道精神”、“重现北茶马古道”等几个方面首次全面、系统地...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人文通识课-III-插图第7版 本书特色 本书自1992年第1版出版以来,获得了多项图书大奖,以其材料丰富、观点鲜明、结构编排合理成为流行...
永恒的记忆-苏联专家基列夫的中国情结 内容简介 基列夫是20世纪50年代苏联援建我国长春**汽车制造厂时派到一汽工作的动力专家,他在华工作近四年,工作认真,严格...
《欧美诸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历程”总12卷之第11卷。本卷对除欧美五国(美、英、法、
宋史艺文志考证 本书特色 《宋史艺文志考证(精)》其中所著录的近万部书籍,内容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科学技术、学术思想诸多方面。本书分三篇,**篇...
全民阅读文库-史记(全六卷 16开) 内容简介 《全民阅读文库:史记(套装共6册)》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为中国第壹部纪传体通史,列“二十四史”...
《多余的素材》内容简介:继《纽约琐记》之后,本书是陈丹青归国前夕写成的另一部纪实文集,其主题首次越出“艺术”之外,触探人性
1968-撞击世界之年 本书特色 编辑推荐1968年是充满了争议的一年。这是*好的一年,也是*坏的一年;不了解1968,不足以了解当今世界。这一年中,世界各地发...
《世界各国地名拾趣》内容简介:世界上有近200个国名,数以万计的地名,在这些国名、地名背后,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涉及名人
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 本书特色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陈云、邓小平等领导人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宝贵的工作方法,在不同时期发挥了重要...
历史选择中国模式 内容简介 礼制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涵,是中国智慧的集中代表。礼制的发生、发展与成熟、完善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独特经历,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特色,也是...
爱与资本-马克思家事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诸多荣誉: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美国普利策奖★备受推崇:畅销书《耶路撒冷三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