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在原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是作者近三四十年书法实践与创作及教育经验的总结。本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以书法艺术语言本质特征——“无形之相”和“无声之音”为切入点,通过对民间书法,对八分汉隶、章草、行书和楷书的形成与成熟,以及“原思维”的考察,论证书法作为一门能真正表现心境和情感的艺术,究竟何时发生的,*终为什么能超越时空,在“气韵”和“书卷气”上获得艺术生命的显现。中编从物质性、视觉心理和生命语境等角度,具体研究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各类技法,其中包括笔性、笔势、结构和章法等。以“以性合性”为前提,如何在了解掌握笔墨的同时超越自身,达到身心合一的可能。下编论述艺术风格与人生境遇问的内在关系,并列出九对典型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艺术化和人性化的阐述。就艺术发展和人性史角度上讲,笔者认为艺术风格可分三个层面,即:自然风格(无我)、艺术风格(有我)和气质之性的风格(张扬自我)。一部艺术风格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性史或人生史;任何一幅作品,都将必然展现作者此时此地全部的精神现象。上编属于形而上,中编属于形而下,下编是风格学的一部分,属于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正好构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逻辑过程,为真正建立“书法艺术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本书系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获得上海大学教材建设专项经费资助。
本书是在笔者博士论文中的三章基础上个性而成的,也是作者近三十年书法实践与创作及近教育经验的总结。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具体内容包括从民间书法看书法的本质特征和书体的成熟、庖丁解牛与书法的艺术精神、点画中的物象对应与身心意味、古拙与华美、癫狂与沉着等。
《中国书法艺术学》是在原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而成,也是作者近三四十年书法实践与创作及教育经验的总结。《中国书法艺术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以书法艺术语言本质特征——“无形之相”和“无声之音”为切入点,通过对民间书法,对八分汉隶、章草、行书和楷书的形成与成熟,以及“原思维”的考察,论证书法作为一门能真正表现心境和情感的艺术,究竟何时发生的,*终为什么能超越时空,在“气韵”和“书卷气”上获得艺术生命的显现。中编从物质性、视觉心理和生命语境等角度,具体研究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和各类技法,其中包括笔性、笔势、结构和章法等。以“以性合性”为前提,如何在了解掌握笔墨的同时超越自身,达到身心合一的可能。下编论述艺术风格与人生境遇问的内在关系,并列出九对典型的艺术风格,进行了艺术化和人性化的阐述。就艺术发展和人性史角度上讲,笔者认为艺术风格可分三个层面,即:自然风格(无我)、艺术风格(有我)和气质之性的风格(张扬自我)。一部艺术风格发展史,就是一部人性史或人生史;任何一幅作品,都将必然展现作者此时此地全部的精神现象。上编属于形而上,中编属于形而下,下编是风格学的一部分,属于艺术创作与艺术鉴赏,正好构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逻辑过程,为真正建立“书法艺术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中国书法艺术学》系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课程,获得上海大学教材建设专项经费资助。著名书法家、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周志高为《中国书法艺术学》欣然题签,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秘书长戴小京撰序。
白鹤(1958~),男,字天拙,原名赵伟平,又名赵白鹤。复旦大学文艺学(美学)博士,教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法家协会理事。现为上海大学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大学艺术中心教学院长,学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日)中国书法学院教授,日本产经新闻社顾问。 1995年创建“上海大学文学院·财团法人日本书道教育学会中日书法研究中心”,中方学术委员会委员长;同年,为上海市教育基金会书写“上海市尊师重教纪念碑”(上海市重点建设项目之首,在静安公园内)。1992至1999年,分别在日本冲绳、千叶和东京举办个人书法展。2008年获“上海大学名师奖”、“上海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书法课》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市重点建设课程。著有《中国历代书法精品100幅欣赏》、《欧阳询楷书艺术》、《颜真卿书法艺术》、《褚遂良》、《李邕》等。发表论文六十余篇,其中日语写作论文二十余篇,另发表文学作品四十余篇。数百幅书法作品在国内外发表、展出。 近年来,除书法学外,从事中国艺术审美学、身心与中国艺术学、中国传统艺术哲学和艺术风格学等领域的研究。
《魅力史:激发欲望与视觉征服的艺术》营造魅力,就是唤醒消费者的三种关键情感——对当下的逃离,对改变的渴望,对神秘未知世界的向往。 1.探寻魅力的本源:尽管魅力所...
屠夫毕加索-形态语言 内容简介 艺术的魅力离不开对美的追求,也离不开高于生活的超现实性,所以有人说:艺术是人类永远的梦。那么,艺术之“梦”与生活现实是什么关系?...
108个人,108个故事;历时4年,数次越洋实地拍摄。抽丝剥茧,讲述成败得失,可遇而不可求的撼动,得以丈量他们的心路历程。拉近距
中国园林鉴赏手册 本书特色 园林艺术是中国众多传统文化瑰宝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早在商周时期,园林的雏形便已出现,商纣王筑鹿台,周文王建灵囿,主要用以狩猎。至汉代,...
徐三庚临天发神谶碑 本书特色 本丛书收入清代中后期著名书家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徐三庚、何绍基、胡澍、赵之谦、吴大澂、吴昌硕等人的篆书作品,其中邓石如、吴让之...
中华人民共和国编年邮票鉴赏图典 本书特色 1992—19 中国现代科学家(三)(J)熊庆来(1893 ~ 1969), 云南弥勒人,早年留学比利时、...
五字格言钢笔行楷字帖 内容简介 格言由于言简意赅,思想朴素精炼,读之益人身心,明做人之道,砺成人之志,所以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尤其五字格言讲对仗、有平仄,比一般格...
文森特·罗布鲁托(VincentLoBrutto),毕业于视觉艺术学院影片制作专业,获艺术学士学位。他曾经为美国广播公司电视网做后期制作协
《动物观察笔记》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科普观察和绘画艺术结合的书;是一本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有关动物科普的书,是一本科学老师与美
虽然《容纳》一书的内容非常丰富,但它采用了杂志的形式。像杂志那样,书中包含不同投稿人的文章,这些作者有新闻记者、医学作家
本书是第一部以六朝墓葬为研究对象的考古学著作,全面利用2008年6月以来的考古学材料,对六朝墓葬的分布、分期、形制、随葬品等方
长言雅音论昆曲 本书特色 本书即终于对昆曲音乐性、演唱的审美传统的研究以及曲唱理论的梳理,此外还从净末丑等脚色的演变、剧本的当代改编和昆剧生态环境的重建几个方面...
《李济文集》(五卷)收入李济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至80年代撰写和发表的中国人类学、考古学、上古史研究等论著,以及学术论谈、随
科学与人译丛——信息崇拜 内容简介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人们对于计算机的误用也越来越多。面对随计算机而来的各种数不胜数的“信息”。有些人盲目崇拜,有些人无所适...
北魏武宣王元勰墓志 内容简介 《北魏武宣王元勰墓志》,北魏永平元年(508年)十一月立。为典型的魏碑体风格。用笔结体,宽博俊朗,转折方峻,颇有《张猛龙碑》的筋骨...
500常用繁体字简繁对照习字帖 内容简介 汉字由繁变简,无论利弊,已经成为了事实。近些年来,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汉字简化所造成的文化断层,恢复繁体字,也是当前社会...
吴昌硕篆刻精品赏析 内容简介 吴俊卿(1844--1927),原名俊,初字香补,中年更字昌硕,民国元年以后以字行或署仓硕、苍石,别号缶庐、老缶、缶道人、苦铁、破...
现代生活的英雄:论现实主义 本书特色 现实主义艺术以对当代生活、现实世界进行客观、冷静、真实的表现为己任。但由于对真实的不同理解,其在历史发展中充满了复杂性,并...
启功联语墨迹 本书特色 启功,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家、国学大师、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文物鉴定家、诗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
巴勃罗•毕加索、安迪•沃霍尔、弗里达•卡罗…… 如此众多的伟大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享有一种非常特别的爱:猫的陪伴。本书首次集结了四十多位著名艺术家与他们的猫咪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