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教育家赵紫宸、兼论大学与神学教育,刘廷芳、赵紫宸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双峰对峙、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与金陵神学院之比较,1949年前中国基督教女子神学教育初探。
《中国基督教教育史论》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这儿赵紫宸所说的人才,无疑是“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教会工作者。他曾批评说,从前教会任用“崽者、司阍、贾贩、改行的传教师”,便可得到似乎满意的效果,所以勉仍旧贯,眼睛总注在半路出家之人,而不转注三考出身的学生。中国革命以后,始有有识之人奔走呼号,要求大学毕业之人出为教会领袖和牧师。①然而赵紫宸此前在参与关于招募大学生从事教牧事工问题的讨论时,对“教会得人”并不乐观。他曾从教会体制、社会、经济、观念、灵性诸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入神学不事教会的原因,这与其挚友燕京大学神科刘廷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的探讨②,有异曲同工之妙。照赵紫宸看来,教会与信教学生之疏远,最大原因就是“教会中缺少出色的中国牧师和他种领袖”,于是教会得人问题,又归结到教会领袖人才训练或神学教育。对于神学教育,尤其是高等神学教育,还在东吴任教期间赵紫宸就已形成某些初步而具体的设想。赵认为,中国教会应设立一所中国基督教研究院,搜集图书,招聚同道,共作研究。研究院以外,还须仿效天主教修道院的样式,设一修学院。立志不婚嫁者则可择时人院修养,男女均放下俗务,过修道士式的生活,以“科学的方法、宗教的精神”在修习院从事修习,“如此则宗教生活可以助学问,而学问亦可辅宗教”。基督教大学中则当设一二处宗教研究院,指导大学毕业的信道学生,加深其宗教思想、舒展其文学才能、确定其宗教信仰、开这儿赵紫宸所说的人才,无疑是“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教会工作者。他曾批评说,从前教会任用“崽者、司阍、贾贩、改行的传教师”,便可得到似乎满意的效果,所以勉仍旧贯,眼睛总注在半路出家之人,而不转注三考出身的学生。中国革命以后,始有有识之人奔走呼号,要求大学毕业之人出为教会领袖和牧师。然而赵紫宸此前在参与关于招募大学生从事教牧事工问题的讨论时,对“教会得人”并不乐观。他曾从教会体制、社会、经济、观念、灵性诸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入神学不事教会的原因,这与其挚友燕京大学神科刘廷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的探讨②,有异曲同工之妙。照赵紫宸看来,教会与信教学生之疏远,最大原因就是“教会中缺少出色的中国牧师和他种领袖”,于是教会得人问题,又归结到教会领袖人才训练或神学教育。对于神学教育,尤其是高等神学教育,还在东吴任教期间赵紫宸就已形成某些初步而具体的设想。赵认为,中国教会应设立一所中国基督教研究院,搜集图书,招聚同道,共作研究。研究院以外,还须仿效天主教修道院的样式,设一修学院。立志不婚嫁者则可择时人院修养,男女均放下俗务,过修道士式的生活,以“科学的方法、宗教的精神”在修习院从事修习,“如此则宗教生活可以助学问,而学问亦可辅宗教”。基督教大学中则当设一二处宗教研究院,指导大学毕业的信道学生,加深其宗教思想、舒展其文学才能、确定其宗教信仰、开2005年年初,笔者应《恩福》杂志的邀请撰写了一篇介绍中国大陆和台港地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短文。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学界其实已有不少论述,因此这篇短文只是对这些重要研究成果综述的综述④,根据本人与台港学者交往的经历和观察,还论及中国大陆及台港三地研究的承继、互动和异同。本序言便是在这篇原题为《汉语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及重心转移》的短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的综述性研究成果包括:李金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及其发展》,载《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8年;陶飞亚:《1949年以来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评》,载《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8年;徐以骅:《大陆中国基督教会史研究之再评介》,载林治平主编:《从险学到显学:中原大学2001年海峡两岸三地教会史研究现状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2年;王成勉:《基督教在华史中文书目举要》,载鲁珍唏编、王成勉译:《所传者何?——基督教在华宣教之检讨》,台北:“国史馆”,2000年;查时杰:《民国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以工具书为例》,载台湾大学历史系编:《民国以来的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组,1992年;林美玫:《祷恩述源:台湾学者基督宗教研究专书论文引得》。
徐以骅,上海嘉定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哲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创办并主编《基督教学术》(与张庆熊)、《宗教与美国社会》以及《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等学术刊物。
从古典时代至19世纪末,色诺芬一直是认识苏格拉底的重要源泉。《色诺芬与苏格拉底》是2003年法国普罗旺斯大学古典学系发起并组织
命名与必然性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索尔·克里普克是美国当代著名的逻辑学家和哲学家、模态逻辑语义学创始人之一。本书是其代表作,书中所提出的两个新理论引起了西方分析哲...
韩非子新论 本书特色 韩非是战国后期韩国人,出身贵族,和李斯同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口吃,不善言而善著文,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余万言。他的...
中国哲学十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十讲》是李石岑先生据其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厅暑期讲学会上的讲演稿整理而成的,1935年由世界书局出版,一经上市便受到很多读者...
卡希尔论人是符号的动物 本书特色 在恩斯特·卡西尔看来,人与其说是理性的动物,不如说是符号的动物。人是创造符号,并以此创造文化的动物。人只有在创造符号的过程中才...
时光圣道 本书特色 纵观时空长河,地球只不过是众生在此宇宙之中的一个临时小舟。我们不希望只困守在这条小船之上,当然*不希望自我毁灭在这条小船之上。作为万物灵长的...
墨子导读-国学大讲堂 节选 nbsp; 言 近几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习、讨论和历史评估,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国学”成为流行...
本书将游历康德哲学的旅程划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集中于第一批判和康德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第二部分集中于第二批判和康德的道
素书 本书特色 《素书》在中国古代修身治国、处世智谋、人生韬略著作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本原文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一千三百六十字的类似“语录体”的书,被历...
了凡四训-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是一本广泛流行的劝善书。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修身立命的理论指导。该书主要阐述“命由我作,福...
2009年,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在尼泊尔的一次大众教授时,数次提到了更敦群培,他说:“有位大师、大学者,当代西藏学者中最好的学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著。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代具有定
学哲学用哲学(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约55万字,分上下两册,主要由从客观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重视总结经验、掌握辩证分析方法、注意研究特殊性、坚持发展的观...
梅光羲著述集 本书特色 梅光羲是民国期间的一位佛学大家,但其著述一直未能整理出版。本书是目前能够搜集到的梅光羲著述的所有文献,首次整理出版,资料非常珍贵。梅光羲...
四书读本 内容简介 作者译介“四书”的夙望,萌生于“文革”后期参加《辞海》修订工作。那时正值“批儒”高潮,一个年轻人却没有随波逐流,反而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兴...
内时间意识现象学 内容简介 这里的首要问题是一门感知、想象、时间、事物的现象学的问题。这个“加工”的结果应当就是1928年在胡塞尔的《哲学与现象学研究年刊》(第...
《孟子》品读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著作,受到历代重视。本书从注释、译文、品评三个角度来解读这部经典。《孟子》中的理性精神和人性彩色在今天仍然值得提倡。...
重山烟雨存古刹-西南诸名寺 本书特色 在中国西南——巴蜀滇黔省域,有十多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坐落于深山、闹市、江边、湖畔,干余年来沉浮兴毁。其自然风景、古代建筑、...
帛书周易注译 内容简介 《易》是历史上*古老的一部卦书。由于历代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重视,争相解说,遂成为贯通儒、道、墨、释、阴阳等诸家学说的经典;特别是《十翼》的...
实践理性批判 本书特色 被认为集启蒙运动的所有优点于一身的康德的学问,尤其是后期批判哲学向以文句艰深、思想深邃著称,因而移译成中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相当长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