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学教育家赵紫宸、兼论大学与神学教育,刘廷芳、赵紫宸与燕京大学宗教学院,教育与宗教、作为传教媒介的圣约翰大学,双峰对峙、燕京大学宗教学院与金陵神学院之比较,1949年前中国基督教女子神学教育初探。
《中国基督教教育史论》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这儿赵紫宸所说的人才,无疑是“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教会工作者。他曾批评说,从前教会任用“崽者、司阍、贾贩、改行的传教师”,便可得到似乎满意的效果,所以勉仍旧贯,眼睛总注在半路出家之人,而不转注三考出身的学生。中国革命以后,始有有识之人奔走呼号,要求大学毕业之人出为教会领袖和牧师。①然而赵紫宸此前在参与关于招募大学生从事教牧事工问题的讨论时,对“教会得人”并不乐观。他曾从教会体制、社会、经济、观念、灵性诸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入神学不事教会的原因,这与其挚友燕京大学神科刘廷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的探讨②,有异曲同工之妙。照赵紫宸看来,教会与信教学生之疏远,最大原因就是“教会中缺少出色的中国牧师和他种领袖”,于是教会得人问题,又归结到教会领袖人才训练或神学教育。对于神学教育,尤其是高等神学教育,还在东吴任教期间赵紫宸就已形成某些初步而具体的设想。赵认为,中国教会应设立一所中国基督教研究院,搜集图书,招聚同道,共作研究。研究院以外,还须仿效天主教修道院的样式,设一修学院。立志不婚嫁者则可择时人院修养,男女均放下俗务,过修道士式的生活,以“科学的方法、宗教的精神”在修习院从事修习,“如此则宗教生活可以助学问,而学问亦可辅宗教”。基督教大学中则当设一二处宗教研究院,指导大学毕业的信道学生,加深其宗教思想、舒展其文学才能、确定其宗教信仰、开这儿赵紫宸所说的人才,无疑是“出类拔萃、品学兼优”的教会工作者。他曾批评说,从前教会任用“崽者、司阍、贾贩、改行的传教师”,便可得到似乎满意的效果,所以勉仍旧贯,眼睛总注在半路出家之人,而不转注三考出身的学生。中国革命以后,始有有识之人奔走呼号,要求大学毕业之人出为教会领袖和牧师。然而赵紫宸此前在参与关于招募大学生从事教牧事工问题的讨论时,对“教会得人”并不乐观。他曾从教会体制、社会、经济、观念、灵性诸角度分析大学生不入神学不事教会的原因,这与其挚友燕京大学神科刘廷芳教授从心理学角度对此问题的探讨②,有异曲同工之妙。照赵紫宸看来,教会与信教学生之疏远,最大原因就是“教会中缺少出色的中国牧师和他种领袖”,于是教会得人问题,又归结到教会领袖人才训练或神学教育。对于神学教育,尤其是高等神学教育,还在东吴任教期间赵紫宸就已形成某些初步而具体的设想。赵认为,中国教会应设立一所中国基督教研究院,搜集图书,招聚同道,共作研究。研究院以外,还须仿效天主教修道院的样式,设一修学院。立志不婚嫁者则可择时人院修养,男女均放下俗务,过修道士式的生活,以“科学的方法、宗教的精神”在修习院从事修习,“如此则宗教生活可以助学问,而学问亦可辅宗教”。基督教大学中则当设一二处宗教研究院,指导大学毕业的信道学生,加深其宗教思想、舒展其文学才能、确定其宗教信仰、开2005年年初,笔者应《恩福》杂志的邀请撰写了一篇介绍中国大陆和台港地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短文。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学界其实已有不少论述,因此这篇短文只是对这些重要研究成果综述的综述④,根据本人与台港学者交往的经历和观察,还论及中国大陆及台港三地研究的承继、互动和异同。本序言便是在这篇原题为《汉语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及重心转移》的短文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些关于中国基督教史的综述性研究成果包括:李金强:《中国基督教史研究的兴起及其发展》,载《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8年;陶飞亚:《1949年以来中国基督教史研究述评》,载《近代中国基督教史研究集刊》创刊号,1998年;徐以骅:《大陆中国基督教会史研究之再评介》,载林治平主编:《从险学到显学:中原大学2001年海峡两岸三地教会史研究现状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2002年;王成勉:《基督教在华史中文书目举要》,载鲁珍唏编、王成勉译:《所传者何?——基督教在华宣教之检讨》,台北:“国史馆”,2000年;查时杰:《民国以来的中国基督教史的研究——以工具书为例》,载台湾大学历史系编:《民国以来的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集》,台北:台湾大学出版组,1992年;林美玫:《祷恩述源:台湾学者基督宗教研究专书论文引得》。
徐以骅,上海嘉定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宗教系哲学博士,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宗教与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创办并主编《基督教学术》(与张庆熊)、《宗教与美国社会》以及《宗教与当代国际关系论丛》等学术刊物。
《文镜秘府论》是日本高僧遍照金刚于九世纪编撰的一部中国诗文论著作。中国失传的六朝至唐的许多重要文献,依靠此书得以保存。本
本书是一本介绍汉化佛教的寺院与僧人的知识性普及读物。全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1、介绍寺院与僧人,细致入微,知识性强。2、语言
佛经精华録笺注 本书特色 《佛经精华录笺注》是民国间丁福保分门编选佛经原文,并为之详加笺注而成的一部佛学著作。意在撮佛经之精华,使人领略佛法之要义。体例略如唐道...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浪荡子”是摩登——或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面。还没有...
论语本解-修订版 本书特色 《论语本解(修订版)》包含对《论语》的注释、今译和附论。本书虽然没有钱穆的《论语新解》和李泽厚的《论语今读》名气大,“但优点是注释比...
孔子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内容简介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波及中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
自然辩证法-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 本书特色 2018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隆重举办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活动,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堪称我国古代谋略学的双璧,在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影响极其深远。《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伟
西方现代思想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罗兰·斯特龙伯格编著的《西方现代思想史》试图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对上述方武都有所涉猎。思想史应该成为一种了解我们西方欧洲传统中...
易学关键 内容简介 《易学关键》共分为辨日、二十八宿、十二子、河图与洛书、风论、易学启门共十五章,从古代天文学和人文学的角度阐述了天、地、人之三才和王、霸、亡之...
中国文化要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
论语新解 本书特色 《论语》自西汉以来,为中国识字人一部人人必读。读《论语》必兼读注。历代诸儒注释不绝,*著有三书。一,何晏《集解》,网罗汉儒旧义。又有皇侃〈义...
国学典藏书系---道德经 本书特色 《道德经》亦称《老子》,或称《五千言》,相传为春秋时老子所作,是道家开山立派的经典,是道家学派权威的经典著作,更是中...
中国禅学思想史 内容简介 《中国禅学思想史》是国内学者撰写的**部中国禅学思想通史。它在佛教中国化的宏大背景下,勾勒并叙述了禅学思想在中土演变发展的全部历史。从...
《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汉文、阿拉伯文) 本书特色 阿地里江·阿吉克力主编的《古兰经圣训精选系列丛书(亲情篇)》共收录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关于...
主体的退隐 内容简介 关于主体死亡的言说,如果将之视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表征,而不是一路时髦的话,那就会引起不安。毕尔格认为,应对这种不安的一个切实有效的办法就...
西方哲学十五讲 本书特色 《西方哲学十五讲》是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十多所重点大学和一些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一大头厂区我学科普及读物。全套书系计划出版100种,涵盖...
觉-教导的智慧 本书特色 台湾金鼎奖畅销书作家,20年心理咨询专业,唯识心理学创建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个人的自我醒觉,能实现自己的人生,具备适应环境的能力。因...
经学视野下的《史记》与《周易》《春秋》 本书特色 司马迁接受了父亲的遗命,要绍继并效法孔子作《春秋》,司马迁的心灵深处一直蓄积着做第二个孔子的理想。司马迁多次揭...
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庄子》 本书特色 《听傅老师讲》:“经典私塾班”系列,国学入门者的必读书。经典私塾班-听傅老师讲《庄子》 内容简介 庄子,姓庄,名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