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分两部分。
**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
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张闻天、胡耀邦、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首次披露。
1.著者权威:何方,当代著名学者,重大事件亲历者,大彻大悟思想家。本书史料扎实,逻辑周密,在恢复历史真相方面有大面积突破,振聋发聩的新鲜见解也触目可见。从延安走来的一代人,正在舞台上谢幕。像何方这样思想高瞻远瞩,人格特立独行,笔下雄风不减,行文必求新意的人,确乎已经不多了。
2.契合时机:①适逢党史90周年前夕,对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时间的党的高层交往,尤其是毛泽东与张闻天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恰为难得;②2010年是张闻天诞辰110周年。
3.内容经典:何方曾长期做张闻天的助手,驻苏使馆研究室主任,外交部办公厅主任、本书是以亲历者的身份将自己跟随张闻天的过程以及其中的故事--阐述开来,非常有价值。③本书还对胡耀邦、李一氓等中共高层以及自己身边的、对当前史学与国际问题学者进行了追念,感人的文字下,是一个生动朴实的历史场景。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何方谈史忆人
《何方谈史忆人:纪念张闻天及其他师友》内容分两部分。**部分是何方党史笔记的集结。它不是单纯从亲历、亲闻写起,而是从大量的史料出发,旁征博引,梳理了毛泽东与张闻天关系的演变,客观地澄清了遵义会议到延安整风这段关键性的历史,具体而微地表述了自己多年的观察心得与体会。、第二部分是作者对师友纪念文章的汇集。新中国成立后,何方长期担任张闻天的助手,先后担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和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是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从他的怀念文字中,可看出张闻天、刘英、李一氓、宦乡、李慎之、陈乐民。孟用潜等老一辈革命家和学者的伟大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风范。其中,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为首次披露。
插图:按照毛泽东的定义,“为首”就是召开会议。①可是遵义会议后的几年里,毛泽东并没有召开和主持过政治局和书记处的各种大小会议。遵义会议是在大家要求下,经政治局黎平会议决定,由总书记博古主持召开的。说遵义会议是在毛泽东领导下举行的,只是延安整风后一些人使用的一种抽象说法。如果意思是指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举行的,也许还说得过去,但谈不上领导,因为他既未召开和主持,也未作报告和结论。至于遵义会议后几年的中央会议,则都是由张闻天召开和主持的,据张培森统计,前后多达137次。所以在纪念张闻天85周年诞辰前夕,王震还特意向邓力群提出建议,“请你、乔木、胡绳同志考虑,能在修改党史时,将张闻天任中央书记(特别是长征结束后)主持会议的史实载人史册”,说“许多同志似不知张闻天任中央书记多年这一历史事实。历史要真实”。杨尚昆1997年3月22日同刘英谈话中,提到遵义会议这段历史也说,“看来要给张闻天拨乱反正”。《毛泽东年谱1893~1949》对于出席和参加、主持和召开中央会议有较严格的区分,遵义会议以前和以后参加中央各种会议一律用“出席”,1943年3月中央机构调整后则一律用“主持”。这是讲求分寸和实事求是的。只有一次例外,即1936年12月13日写的是:“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西安事变问题。”
何方,陕西临潼人,1922年生。我国著名外交、党史与国际问题学者。1938年赴延安进抗大学习,毕业后留校。1945年延安外语学院俄文系毕业后,去东北工作。1950年跟张闻天转入外交战线,专门研究国际问题。1951年任驻苏联大使馆研究室主任。1955年调回外交部任专员、办公厅副主任。1959年受到错误处理。改革开放后复出,即参加中央国际问题写作小组工作。1980年筹办中国社科院日本所并出任所长八年。1988~1995年任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总干事,是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曾任中苏(俄)友好协会副会长等职。他曾与李一氓、宦乡向中央建议,改变对时代的判断,从“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变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放弃“三个世界”理论,对外交、内政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999年离休后,仍笔耕不已。只是把研究重点转入中共党史。何方是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名誉博士,在日本也享有颇高的学术声望。2006年,他被评为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
张翠容,香港资深新闻工作者,曾服务于西方及中文媒体,包括BBCWorldService和InterPressService,香港经济日报与现代传播等,其
明清宫廷档案图文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漫谈的方式,用揶揄、调侃的语言,具体而细致地描述明清皇帝及他们的后妃在皇宫中的生活情景;以大量的史实为基础,穿插野史记述和民...
新史学圈外史学 本书特色 《新史学圈外史学》:作者立意检讨当代新史学风气的源流,勘验其成就与流弊,于主流之外另辟蹊径,戏称为新史学“圈外史学”,提示史学研究新门...
大清后宫秘史-修订版 内容简介三百年岁月,能积淀下多少悬谜?十二朝帝后,又孕育出多少疑案?官史煌煌,总有不敢说,不便说,故意不说之处;野史芸芸,又有不会说,不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 2012 内容简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简称《中国年鉴》)是全面反映社会主义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国家方针政策和重大事件的综...
中国文物大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 作者大都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及地...
唐浩明谈 曾国藩治国之道 本书特色 本书摘选了大清名相曾国藩上百道向朝廷递交的奏折。这些奏折与那个时期中国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息息相关,有很高的史料研究价值。作...
文史 2001年第一辑 目录 《禹贡》上的二大问题 “三闾大夫”考——兼论楚国公族的兴衰 “天棐忱”辨析 《春秋左传注》辨正十二则 读《左传》的择日历忌 神话传...
杨天石文集 本书特色 真实是历史的生命,也是历史学和历史学家追求的目标。在这块领域,容不得任何歪曲和虚假,也不能允许一切有意的粉饰、增减与遮掩。中国近代史有广大...
中国历史研究法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
先秦人學研究[繁体字版] 本书特色 刘黎明编写的《先秦人学研究》共分七章,系统全面地对先秦哲学的代表作《周易》,《诗经》等的哲学思想,哲学理论,哲学体系等作了深...
《江苏特色小镇2020》内容简介:在2019年推广的来自16个精品特色小镇的“第一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中,江苏已有江苏句容绿色新
1953年至1955年,在共和國歷史上被稱為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時期,期間在中國社會的一切領域——經濟、政治、思想文化所
历史不忍细看-黄文山读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福建散文家黄文山的历史感悟类作品的首次结集。作品以“细读历史”的立场,当代人的视角,从众多历史史料中提炼了与所写人...
史学新书评(2000-2003) 内容简介 《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七种期刊为我国主要的历史类杂志,每期都刊发一些重要的书评方面的文章,对...
文史丛考-张政烺文集 本书特色 《张政烺文集》第二卷《文史丛考》,收录张政烺先生关于古代文史方面的论文、随笔、书信共34篇。主要考证历史掌故、文字器物、典籍文献...
汴京之中国历史影响研究史 本书特色 该书稿从经济、文化、风俗等方面多角度的记述了汴京的发展历史,再现了当时汴京经济的繁荣、商业的兴盛、文化的辉煌,深刻论证了汴京...
北京研究外文文献题录 本书特色 本书介绍了笔者所见的一百多种有关北京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民众生活、文学戏剧等的外文书籍,每种书包括内容介绍、作者生平及著述介绍...
《移动终端安全架构及关键技术》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在总结多年从事移动终端安全研究的成果,凝练项目研发工作中提出的新理论、新
《中国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发展报告(2017)》内容简介:区块链技术是未来信用的基石,目前,全球多数国家以及著名企业均开始了这一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