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文集·第4卷:书简(书信、日记、谈话、箴言、剧本)(增订版)》主要内容简介:卡夫卡在他短暂的一生中,除许多中短篇小说和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外,还写下了大量书信、日记、笔记、随笔、箴言等,在他的全集中约占三分之二的篇幅。《卡夫卡文集·第4卷:书简(书信、日记、谈话、箴言、剧本)(增订版)》仅收录了其中一小部分,主要是卡夫卡谈到自己的作品和创作问题的日记、书信和谈话,还有那著名的致父亲的信和致女友密莱娜的信。卡夫卡与密莱娜通信始于1920年4月,持续了一年半左右,这是卡夫卡一生中*强烈、*真挚的爱情绝唱,极富文学价值。箴言在卡夫卡的作品中可以说是微不足道的,但卡夫卡本人非常重视这些箴言,不惜花费心血将它们抄写在分开的纸片上。每一则箴言都很精练,它们思想深邃,比较难以理解,不一定都是机智之语,但都是研究卡夫卡思想和创作的宝贵资料。译文中的圆括号是原文中就有的,是作者自己作进一步说明时用的。六角括号是德文版《卡夫卡文集》的编者加的,如有时卡夫卡自己写错了日期,原编者就用六角括号注明正确的日期。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他是一位用德语写作的业余作家,国籍属奥匈帝国。他与法国作家马赛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卡夫卡生前默默无闻,孤独地奋斗,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价值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作品引起了世界的震动,并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股“卡夫卡”热,经久不衰。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卡夫卡出生在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亲粗暴、专制,对儿子的学习、生活不闻不问,只是偶尔指手画脚地训斥一通——他想把儿子培养成为性格坚强而又干的年轻人,但结果是适得其反,卡夫卡内心中一直对父亲存有无法消除的畏惧心理。由此而培养的敏感、怯懦的性格和孤僻、忧郁的气质使卡夫卡其人其书成为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由于沉重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压迫,使人失去了自己的本质,异化为非人。另一部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描述了经理把绝食表演者关在铁笼内进行表演,时间长达四十天。表演结束时,绝食者已经骨瘦如柴,不能支持。后来他被一个马戏团聘去,把关他的笼子放在离兽场很近的道口,为的是游客去看野兽时能顺便看到他。可是人们忘了更换记日牌,绝食者无限期地绝食下去,终于饿死。这里的饥饿艺术家实际上已经异化为动物了。
另外一些小说是揭示现实世界的荒诞与非理性的,如《判决》和名篇《乡村医生》,这里,现实和非现实的因素交织,透过这些荒诞的细节和神秘的迷雾,这里寓意着:人类患了十分严重的病,已经使肌体无可救药。人类社会的一些病症是医生医治不了的,这里的医生最后也变成了流浪者。
卡夫卡的长篇小说《美国》和《地洞》等揭示的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困境和困惑感;而《审判》、《在流放地》以及《万里长城建造时》则揭示了现代国家机器的残酷和其中的腐朽。短篇小说《万里长城建造时》中写到:中国老百姓被驱赶去建造并无多大实用价值的长城,他们连哪个皇帝当朝都不知道,许多年前的战役他们刚刚得知,仿佛是新闻一般奔走相告。“皇帝身边云集着一批能干而来历不明的廷臣,他们以侍从和友人的身份掩盖着艰险的用心。”“那些皇妃们靡费无度,与奸刁的廷臣们勾勾搭搭,野心勃勃,贪得无厌,纵欲恣肆,恶德暴行就像家常便饭。”他还写出了表现民主主义思想的一句话:“在我看来,恰恰是有关帝国的问题应该去问一问老百姓,因为他们才是帝国的最后支柱呢。”
马克斯·布罗德的这部《卡夫卡传》,叙述了卡夫卡的文学经历、成果、风格和思想,演绎并诠释了卡夫卡其人其文,从文学评判的角度来看这位世界公认的大师:弗兰茨·卡夫卡。
卡夫卡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不要绝望,甚至对你并不感到绝望这一点也不要绝望。恰恰在似乎一切都完了的时候,新的力量毕竟来临,给你以帮助,而这正表明你是活着的。
我依旧能从像《乡村医生》这类作品中感到短暂的满足。但是只有当我一旦能把世界提升到纯粹的、真实的、不可改变的境界之时,我才感到幸福。
一场倾盆大雨。站立着面对这场大雨吧!让它的钢铁般的光芒刺穿你。你在那想把你冲走的雨水中飘浮,但你还是要坚持,昂首屹立,等待那即将来临的无穷无尽的阳光的照耀。
钱玄同文选 本书特色 文化的传承发展,有如漫漫长途、蜿蜒江河。穿越时空回头看,平常甚至平庸的时段,其实并不在少数。绝佳风景、巅峰时刻,往往只出现在大转折大激荡处...
陈忠实文集(1-6卷) 内容简介 这是*随意的一段写作,捆缚已久的缰绳突然扯断。撒欢式的奔跃属于生命本能,生活流向的急骤转折,落差造成的生动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初...
1694-1778-伏尔泰小说精选 本书特色 18世纪,被称为“伏尔泰的世纪”。“法兰西思想之父”伏尔泰,将他对社会和人性的洞察,融进了精悍、戏谑的文学作品里。...
★ “那不勒斯四部曲”作者埃莱娜•费兰特 解构婚姻的黑暗与谎言★ 奥尔加的故事就是一个女人如何对抗遗弃的故事,在经历最低沉、最崩溃的阶段之后,又重新振作起来,讲...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古历二月二十一日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父亲是乡村教师,母亲是农民。文化大革命中,家庭遭受毁灭性摧残,沦为“可教子女”。一九七二年以偶然...
美国电影的兴起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是美国当前著名电影导演、电影史学家兼评论家。他介绍了美国电影是怎样兴起、发展、成长和风靡世界的。美国电影的兴起 目录 序言前言...
马放南山 本书特色 结束忙碌的一天,我们是不是都习惯了躲进沙发里去寻找一点温暖。生活中,我们不是为过去还债,就是为未来透支。总是力不从心,要么成了过去的佣工,要...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本书特色 二十余年来长销不衰,滋养了数代年轻人的心灵精选周国平*优秀散文作品周国平称其为“历年来编选得*好的”版本。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
我就想去看看那幸福的人群 本书特色 ★《我就想去看看那幸福的人群》是一本探讨“旅行之后”人生要怎样继续的书。说走就走的勇气固然重要,可是人生毕竟不是打包上路那么...
叶兆言散文-散文名家典藏-纪念 本书特色 《叶兆言散文(纪念名家散文典藏)》由叶兆言所著,《叶兆言散文(纪念名家散文典藏)》属“名家散文典藏”丛书之一...
黄秋耘散文选集 本书特色 本套“当代散文丛书”是“百花散文书系”的一个组成部分。选收一九四九年建国以后散文家的名篇佳作,按人专集分册。入选的作者均是这一时期的散...
我们都是借道前行的过路人 本书特色 《我们都是借道前行的过路人》内容推荐 本书选入了张晓风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以抒情散文和说理评论性的杂文为主,是一本...
人间词话 本书特色 《人间词话》是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代表作,也是 百年来久负盛名的词话经典。这本由墙峻峰注析的《 人间词话/浪漫古典行》以当代的审美视角和清丽流 ...
唐宋八大家散文大典 本书特色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三苏”、王安石、曾巩。作为主持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
朗朗书房:西方艺术史论名著--版画插图丢勒游记 本书特色 他的画作记录历史,他的文字记录时代,阿尔布雷特·丢勒,这个带着哥特式忧郁气质的画家,几乎是独自一人将现...
缅甸岁月 本书特色乔治·奥威尔*冯军燕译的《缅甸岁月》讲述了 一群生活在缅甸的英国人的故事,故事发生在英国对 缅甸的殖民时期,小说中除了带有奥威尔...
东坡集 本书特色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与父苏洵、弟 苏辙合称三苏。苏轼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但苏轼更强调文学的独创性、...
《梁漱溟日记(上)》内容简介:《梁漱溟日记》是有“最后的儒家”之称的梁漱溟先生现存全部日记(近80万字)的汇编, 并附数十张首
当代学者文史丛谈--文史拾穗 内容简介 《文史拾穗》内容简介:谈文论史。纵贯古今。述人物。述秘事。述轶闻,述典章。烛幽洞微。各抒己见。随笔所至,见掌故,见识力。...
西湖梦寻 本书特色 《西湖梦寻》对杭州一带重要的山水景色、佛教寺院、先贤祭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描述,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依次写来,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