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并非“文化沙漠”。由于岭南较中原开发稍晚,常被人误认为“文教不昌”的文化沙漠。其实,岭南的学术研究,并不比中原差,只是规模和数量有差距而已。考岭南学术*早发端于粤西封川,由两汉至南北朝,岭南各种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多聚集于封川,犹如秦和西汉均集中在西安至关中地区一样。封川为汉代苍梧郡治的广信,出了倡导春秋左氏之学的“三陈”和“四士”,他们是岭南学风的开拓者,有较大的引导作用。
★16开精装,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著名图书馆学家、目录学家乔好勤主编
★本书以历史发展为脉络,从学术文化的视角,对岭南文献进行全景式扫描,囊括源流、刻印、聚散、整理与传播,呈现岭南文献的总体轮廓
这是一本区域性文献史书,她以历史年代为经,地区事物为纬,聚岭南历代学术研究、代表人物和文献篇章于一体,其特点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岭南并非“文化沙漠”。由于岭南较中原开发稍晚,常被人误认为“文教不昌”的文化沙漠。其实,岭南的学术研究,并不比中原差,只是规模和数量有差距而已。考岭南学术*早发端于粤西封川,由两汉至南北朝,岭南各种学术文化的发展以及人才多聚集于封川,犹如秦和西汉均集中在西安至关中地区一样。封川为汉代苍梧郡治的广信,出了倡导春秋左氏之学的“三陈”和“四士”,他们是岭南学风的开拓者,有较大的引导作用。后来,印度佛学传人我国,是由水路沿中南半岛经安南或广州而传于苍梧郡,封川人牟融是用中文阐述佛学的**人,时人还抨击他“背五经而向异道”,为此,他作《理惑论》作答辩。唐代有新兴人六祖慧能继承传法,更为发扬,影响深远。因此,经学和佛学,以岭南研究为*早的发源地之一。而儒家学说的研究,唐代以粤北张九龄、刘瞻、刘轲、余靖为杰出代表。他们在经学、儒学、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明清时期,岭南学术研究已由粤西、粤北转移到珠江三角洲,如新会陈献章和增城湛若水,他们师徒创造了白沙学说,其弟子唐伯元、薛侃、方献夫、杨起元、陈建、黄佐以及丘溶等,皆能师授相承,完成了理学的升华和心学的开拓,在全国独树一帜。清代在朴学大师阮元的指导下,改变了广东不重视考据的学风,因而创立学海堂,培养了陈澧、朱次琦等一批学者,东塾门徒多英伟之士,对岭学与朴学的结合,贡献颇大。因此,岭南学术研究,发端于粤西,完成于粤北,繁荣于珠江三角洲。学术研究必然产生文献成果,有谓“文以载道,献以传贤”。此皆岭南学术和文献发展的概况。
二、岭南文献鲜为人知。岭南因处五岭之南,古代深受崇山峻岭之阻隔而疏远与中原的交往。秦汉以降,进人岭南腹地只有三条路线:一为水路,即由长安出汉中,沿汉水而下,过长江经洞庭湖,溯湘江而转人漓江,达苍梧顺西江而至广州,封川为岭南学术发源地,与此有关;二为陆路,由河南洛阳南下,辗转鄱阳湖,溯赣江而至赣南,跨越南雄梅关,再由V水汇人北江而至广州,此亦粤北继粤西为学术中心的缘由;三为海路,即由洛阳或开封南下,渡长江而至太湖,由浙江沿海经福建而至潮汕,再扩展至珠江三角洲。由于上述历史地理的原因,造成岭南与中原的阻隔,影响学术与文献的交流。这种本土文化虽然全国都普遍存在,但岭南更为突出。以清修《四库全书》为例,该书收录图书3461种,存目6793种,合共10254种,计172860余卷,是举世瞩目的“百科全书”,但粤人著作却寥寥无几,有也是唐、明间几位名家的著作,反映不了岭南文献的全貌。像这种现象,至今仍然存在,如地方艺文、族谱与藏书家等。正如谚语说:“北人不识番禺,南人不识熬屋”
三、岭南是中西文化融合碰撞的交汇点。广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与终点,古代陆路交通很不发达,但海上交通贸易却占有绝对优势,全省拥有大陆海岸线长3368.1公里,海洋岛屿岸长3460.8公里,有大小岛屿1431个,港湾153处,在古代以帆船作为交通工具的时代,岭南无疑成为中外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窗口。自两汉以来,印度佛教和阿拉伯伊斯兰教先后传人广州,明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又传来了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他们带来了西方的自然科学、科学仪器以及欧洲的绘画、塑像和建筑艺术等,扩大了国人的视野,增长了知识,并学到了多种外国语言文字。所以,岭南人民及有识之士,对西方科学、文化和印刷术加以吸收和改进,在近代岭南产生了中国*早的留学生,*多的外交家,*早的西医和医院,*早的新闻报刊,*早的科技人才,*早的西方印刷术和*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改革家和企业家,并产生了一批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文献,如铅印本、石印本、影印本、机器版、电子版以及中西文合璧本等,颇具特色。
乔好勤,教授,字遂之,笔名于杞、穆瀚、舒岩,河南杞县人。1942年9月5日生。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专业,曾任职河南省图书馆。1981年获武汉大学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88—1995年任图书情报学院副院长、 《图书情报知识》主编等。1995年调华南师范大学,任图书馆馆长兼信息管理学系主任、图书情报研究所所长。2004年3月—2009年8月任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长。先后担任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与培训组副组长、期刊研究组副组长,广东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资深专家委员会主任及广东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等。出版学术专著与合著15种,发表论文140多篇。曾获广东图书馆学会“杰出贡献奖”。
《大数据专业英语》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大数据的概念、特点、市场、技术、分析、应用,还专门讨论了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热
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本书特色 《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评弹与江南社会研究丛书技艺与性别-晚清以来江南女弹词研究 目录 序绪论一 ...
鼓楼钟声:宁波老城的生命印记 本书特色 本书属于宁波文化丛书第二辑,全书围绕宁波市*仅存的古城楼遗址、国家文物重点保护的古建筑鼓楼展开,对宁波主城的街巷、桥梁、...
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上册 本书特色 傅国涌编著的《百年辛亥:亲历者的私人记录》以辛亥革命为中心点,通过大量各方面人物的日记、书信、口述资料以及在华记者的...
《底层逻辑》内容简介:在翻开这本书之前,你可能正满怀迷茫——为什么学了多时间管理法,还是戒不掉拖延症?为什么每天好像做了很
世界史-当代卷 内容简介 本书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齐世荣任总编的四卷本《世界史》中的第4卷。本卷系统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至21世纪初的...
历史变迁的制度透视 本书特色 作者认为,对宪政制度的研究不应该枯燥无味,更不能是静态的,必须与活生生的个案结合起来,在制度运作的具体过程中体会制度的历史作用。本...
中国考古学:走进历史真实之道-中国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系统总结中国考古学历史,尤其是田野考古实践及综合研究的专题成果,通过历史的经验、考古学研究对象、基本...
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本书特色 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伟人”! 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左宗棠究竟多彪悍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少年坎坷磨...
讲解麦积山 内容简介 《讲解麦积山/中国石窟系列丛书》是一部讲解被誉为“东方雕塑馆”之称的天水麦积山石窟的普及性读本。作品以轻松的笔调结合优美的配图,将麦积山石...
《语音感知视角下的英语外国口音研究》内容简介:本书为“当代外语研究论丛”系列之一,从听者对口音的感知视角出发对中国英语学习
澳大利亚简史 本书特色 作者简明、清晰地描画了澳大利亚色彩斑斓的历史。从大约6万年前首批土著人来到澳大利亚,到2013年的政府选举,作者追寻澳大利亚这一国度凝聚...
当代学人精品:茅海建卷 本书特色 ★ 16开布面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茅海建是国际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两次鸦片战争与戊戌变法这两块传统领域,代表作...
清史讲义 本书特色 《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孟森先生利用《清实录》和《清史稿》,又兼采清廷档册及...
滏阳河史料集 内容简介 《环境史研究系列丛书:滏阳河史料集》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历代经典著作,如《后汉书》《隋书》《明史》《山海经》《水经注》等,均有关于滏阳河...
时代笔录-辛亥革命亲历亲闻 本书特色 《时代笔录——辛亥革命亲历亲闻》是南开大学等几位编者,利用南开大学图书馆的丰富馆藏编辑的一部有关辛亥革命的史料集结。摘录的...
明清帝王与皇陵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明清帝王们的几大著名皇陵。具体内容包括有皇陵文化、明朝皇陵、清朝关东陵墓、清东陵、清西陵和王墓选粹等。其中还有风水、地理...
作者:(美国)罗伯特·麦克切斯尼(McChesneyRobertW.)译者:谢岳罗伯特·麦克切斯尼: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传播学研究所教授。198
《创业管理概论》内容简介:本书结合国家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导向,从创业者的视角来阐述创业管理的相关内容。本书内容涵盖创业
漫话宋元-一本书读懂宋元文明 本书特色 灿烂的宋元文化,可见宋元文化在整个历史发展 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 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