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媒介》是“20世纪为数不多的重要思想著作之一”。这是神使墨丘利的杰作,洞悉未来,深入分析,是思想史转折的路标。麦克卢汉将传播媒介作为主要动因,以异乎寻常的方式解释历史。他认为,媒介是塑造历史和社会的隐蔽力量,常常被人忽视;媒介的“讯息”在于其如何“扭曲”现存的社会秩序;由于忽视媒介,我们常常对其熟视无睹,被其遮蔽,这是“书面文化”或西方式感知能力的失败。书面文化执著于媒介的内容,它必须在新的电子环境里革故鼎新。麦克卢汉邀请我们抛弃旧的思维习惯,采纳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理解媒介》初版于1964年,麦克卢汉借以登上世界舞台,成为我们时代*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在这部极富胆略的著作里,他把媒介解释推向新的高度。他向我们发出挑战,让我们与他一道纵身投入他所谓的“创新认知过程”。
大众传播学鼻祖马歇尔·麦克卢汉经典传世之作,新闻传播学必读教材著名翻译家何道宽经典译本全新修订麦克卢汉专家特伦斯?戈登撰写导读中文版首次收录《理解媒介》书稿雏形与翁贝托·艾柯、乔纳森·米勒等人评论加拿大著名学者特伦斯·戈登(terrence gordon)编辑评注,加了两个附录:麦克卢汉年的“理解新媒介研究项目报告书”和“评论界对《理解媒介》的批评”撰写了大量的评注。
《理解媒介》分析了大众传播时代语言、言语和技术对人类行为的塑造。对于如今只听得到网络的诱惑之音,却忽视了口语词的力量的营销者来说,这本书不啻警世恒言。——《华尔街日报》麦克卢汉的批评者被他的思想所激怒……但有些人相信,他的理论预言了我们真正的未来。——《哈泼斯》
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1911—1980),加拿大哲学家、教育学家、文学批评家、传播学家,传播学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他被誉为20世纪的“先知”、“圣人”,以“地球村”和“媒介即讯息”等论断名震全球。在“互联网”一词尚未出现时,他已经预言了互联网的诞生。代表作有《机器新娘》、《理解媒介》、《谷登堡星汉》、《媒介定律》等。
特伦斯·戈登(英文版《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编者):加拿大语言学家、传播学家,麦克卢汉和乔伊斯专家,著有《麦克卢汉入门》、《人人必读麦克卢汉》、《轻松理解麦克卢汉》、《麦克卢汉入门解谜》、《麦克卢汉传》、《人人必读乔伊斯》等,编有《理解媒介》(增订评注本)、《托马斯·纳什在他那个时代学术里的地位》(麦克卢汉博士论文)、《麦克卢汉文集》等。
新书--畅销文库:单身社会 本书特色 在1950年代,美国人口中只有22%的人单身生活,而今天,超过一半的美国人正处于单身,而其中,3100万人独自生活,——这...
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第3版) 本书特色 本书为我国著名思考型学者秦晖的成名之作,初版于1996年。作者以八十年前*与梁漱溟之间一次有关...
统计基础 本书特色 陈增明编著的《统计基础》是高职高专院校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书为省级精品课程《统计学原理》的配套教材。全书共分为8个项目,内容包括:...
-编辑推荐-刷着朋友圈和短视频,你是否在某一瞬间会突然自问:“这到底有什么意义?!”你又是否想过,可能它们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们的无意义?你曾受够了一份工作、厌倦了...
学者藏书与学术研究的转型-以郑振铎为例 本书特色 本书选取郑振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藏书理念、藏书内容、书籍聚散情况与文学研究成就的考察,剖析其“百科全书”式...
那时多少豪杰-百家小集1 本书特色 《那时多少豪杰》是朱正先生的晚年自选集,收入了对李大钊、白坚武、叶德辉、胡风、聂绀弩、丁文江、徐铸成等现代历史人物和...
《人口原理》内容简介:马尔萨斯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人口理论会在100多年后的中国引起轩然大波。1950年代,马寅初写出《新人口论》
当罗伯特·鲁宾在1995年1月一个生气勃勃的庆典上宣誓就职担任美国第七十任财政部长的时候,参加者却只是他的妻子和几位大学同学。但一旦就职典礼结束,他就马上和克林...
《最后的景观》内容简介:《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眼中的“杰作”,城市规划领域的《寂静的春天》,影响整整一代美
财富们怎么想: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本书特色 这真是个拼爹的时代吗?含金钥匙出生到底有错没错他们可能会决定中国未来三十年民间经济走向他们可能是未来福布斯排行榜上的...
瑶族的历史和文化:华南、东南亚山地民族的社会人类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把中国和东南亚的瑶族及其相关群体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比较研究,涉及包括经济、文化、宗教、历...
知日-猫-05-[特集] 内容简介 《知日·猫》是知日系列品牌图书之一,本书以猫为入口,通过各种风靡世界的猫形象的诞生,反映日本文化及人文面貌。在本期特集中,本...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是一本关于生命伦理学主题的小册子,由他的一些回忆录、演讲录、专著片段集合而成,内容有个人生活历程、思想与道德流脉的追忆,也有伦理...
面具下的日本人 内容简介 以深入肌理的文化映照,投射一个真实可信的日本。何为真实的日本人?日本人独特的文化表象背后,有着怎样的民族性根源?金两基...
B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 本书特色 《通向公民社会的梯子:准公民社会我们的人文思考》以深刻的思考,为走向公民社会而呐喊,于建嵘,鄢烈山,笑蜀,信力建联袂推荐。B通向...
家刻本 本书特色 中国**套专题分册版本文化丛书!大量珍藏版本图录书影!首次披露,图文互动,可读可藏!《家刻本(插图珍藏本)》(作者王桂平)是“中国版本文化丛书...
族群与边界-文化差异下的社会组织 本书特色 本书标志着族群研究的一个新的时代。其中巴斯的同书名文章如今已成为引用率极高的经典文献。这篇文章首次提出了族群的...
960-1911-气候变化对太湖地区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本书特色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社会影响问题已成为上至世界各国政府,下至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农业作为人类社会的...
邓广铭卷-师道师说 本书特色 弘扬中国文化在世界走向全球化的时刻要有一个观照全球的眼光,我们一方面要坚持自身文化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有吸收和融化其他民族文...
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赴埃及考古和研究”成功立项。作为重大项目的一个环节,考古所科研处组织和聘请国外和国内六位埃及学家做了十三场学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