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随笔》并不停留在前期人文主义文学高唱人的赞歌、颂扬“巨人”无穷力量的层面上,而是把祖母转向了人自身的局限性,揭示人对于宇宙之渺小,信仰失落时的丑恶,人与人的陌生、隔阂与孤独。作品中表现的怀疑论思想,显示了文艺复兴后期思想家对人自身认识的深化。《随笔集》各章的篇幅长短不一,文章之间结构随意自然,内容广博多姿,是法国近代**部散文集。蒙田是欧洲近代散文的创始人。
他(蒙田)博学多能……对许多人类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季羡林 蒙田从来不沉闷,从来不虚伪,从来没有一个人思想这样丰富,从来没有一本书写得这样自然。——[美]爱默生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后期、十六世纪人文主义思想家。主要作品有《蒙田随笔全集》生于1533年。在十六世纪的作家中,很少有人像蒙田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崇敬和接受。他是启蒙运动以前法国的一位知识权威和批评家,是一位人类感情的冷峻的观察家,亦是对各民族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进行冷静研究的学者。
(2013)青海湖靠前诗歌节第4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特刊 本书特色 青海的地域环境、人文环境接近于诗的本质、诗的真谛。这是一片净土,突出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是诗...
人生就是欢声和泪盈 本书特色 人生就是欢声和泪盈 内容简介 本书是陈忠实先生的散文精选集, 书中收录了陈老关于人生各个阶段的回忆和思考, 其中饱含对故乡土地的深...
愧对鲁迅 本书特色 中国缺少选定了一个梦就一直做下去的人,缺少执著的理想主义者。可是,应该明白,有梦想的人是死不了的,而没有梦想的人却会很怏死去。判断一个人是否...
异域掠影 本书特色 《异域掠影/青年博览精品系列丛书》编著者《青年博览》编辑部。《青年博览》是深受青年读音喜爱的杂志,曾获得《全国*受大学生喜爱的十佳报刊》、《...
书与城市 本书特色 本书搜集了20世纪70年代左右,也斯在专栏中发表过的文学评论方面的重要作品。书中表现了作者关于香港、拉美、欧美等地文学尤其是小说和诗方面的思...
释疑者-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家的短经典 本书特色 《释疑者》收录了陈忠实众多优秀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打开《释疑者》,让我们一起领略作者在创作中实现的生活体验、艺术...
她是传说中的森林女巫之一,但千年之前被放逐蛮荒。她抽中一个初生的女孩,发出诅咒,要在女孩生日的时候,刺伤她的手指,而她从此长眠不醒……这其中到底有什么秘密?你也...
世纪文学60家--郁达夫精选集 内容简介 郁达夫是以专情而放任的矛盾形象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他个人的情感经历,充满传奇、怪诞和自我中心的色彩,带有五四那代人...
裸睡的民工-2012年卷 内容简介 李明亮的诗歌以真实的细节和情感,为时代做了可贵的记录。白描的手法,直抒胸臆的表达,这些来自生活沃土的诗花,有其野性的美和保持...
大书库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4卷) 本书特色 《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千字文》全4册,将五本经典蒙学著作的精华辑录为一套,分别对...
鸽子-伊沙诗集.卷二 本书特色 著名诗人伊沙首次公开出版的诗歌全集,是送给诗歌爱好者、研究者、收藏者的一份大礼!该书作者伊沙曾被《世界汉语诗刊》评选的"当代十大...
一脉风骨 内容简介 《一脉风骨》是由徐怀谦编写,全书共分6个章节,旨在警示国人,大力提倡读书。具体内容包括《艺术家的童心——读丰子恺〈缘缘堂随笔〉》《猛虎与蔷薇...
民国的腔调 本书特色 民国文人身上,有今人鲜见的性情。民国文人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在今天来看仍然博大恢弘。民国文人的作品中也自有一种当下所看不到的宁静与...
屈原楚辞大全图解 内容简介 本书共计有插图194幅,它们分别是:离骚图43幅,九歌图13幅,招魂图14幅,天问图65幅,九章图17幅,卜居渔父图3幅,大招图7幅...
《纳兰词典评》内容简介:在现代的钢筋水泥从林中,人们似乎渐渐丧失了对于古典精神的继承,直到重新阅读纳兰。我们几乎想象不出,
《醒世姻缘传(套装上下册)》是明末清初产生的一部杰出的世情小说,全书100回。全书以明代前期(正统至成化年间)为背景,写了一个两世姻缘、轮回报应的故事。前二十二...
《人工智能时代的超思考法》内容简介:在AI时代,各种各样的工作正逐渐被“AI”所替代,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工作被抢走。日本经济
卢苔齐娅 内容简介 海涅在《卢苔齐娅》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时,自然对无产阶级充满同情,也必然会涉及到这两大敌对阶级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及这阶级斗争将要导致...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 内容简介 《丘吉尔私人医生的日记》英文原版初版于丘吉尔谢世的翌年(1966年)。一面世,即引发了轩然大波,造成极大争议。书中通篇对丘吉尔生...
纳兰性德词新释辑评 内容简介 纳兰性德,本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被称为“满洲**词人”。其词内容上多抒写个人哀怨,以“哀感顽艳”闻名,反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