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综述中国婚礼文化发展史的专著,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本书作者薛理勇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写作这类书稿,驾轻就熟、娓娓道来,本书信息量大、举例充分,客观而通俗地展现了中国婚姻制度发展的流变。
婚姻是什么,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风俗学家会从自己的立场作出不同的诠释,而一般老百姓的理解就很简单,很直白——婚姻不就是结婚吗,是一对相爱的男人和女人通过结婚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本书取名《花嫁喜事》,主要介绍中国古代或传统的婚仪和婚礼,以及一些特殊的婚姻事实。作者薛理勇是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长期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的研究。
在我老家的婚俗中还保留着一种十分古老的风俗,新娘的花轿起轿后,当迎亲的队伍行到即将出村庄的小路时,跟随其后的女方亲人就会拿出一只长条凳挡在路口,阻挡亲迎的队伍出村。轿夫们也早已知道,他们的队伍一定会在村口被拦,于是立即主动地停下来(轿子不能下肩),于是男方和女方又有一阵“争执”,一阵讨价还价。“争执”平息后,新娘又会唱上几句泣别父母、乡亲的词,女方拿走长条凳,迎亲的队伍才离开村庄,赶往新郎家中,当地人称之“障车”。《唐书·安乐公主传》中讲:公子下嫁武崇训……崇训死。主素与武延秀乱,即嫁之。是日,假后车辂,自宫送至第。帝与后为御安福门观临,诏雍州长史窦怀贞为礼会使,使弘文学士为傧,相于障车,捐赐金帛不赀。唐朝安乐公主在丈夫武崇训死后与武延秀的关系非常密切,皇帝干脆将她许配给了武延秀。公主出嫁的那天,皇帝和皇后只能躲到安福门的城楼上目送女儿出嫁,但他派了窦怀贞负责女儿的婚礼,还组织弘文院学士们担任傧相,就在安福门把迎亲的队伍拦了下来。不过,被拦的迎亲队伍并没有付钱,倒是皇帝“捐赐金帛不赀”。这是目前见到的关于婚礼中“障车”的*早著录。皇帝和皇后派人障车的目的,显然表示了一种与女儿惜别的依恋之情,希望女儿能再留一段时间,多看一眼女儿。明末清初上海人叶梦珠《阅世编·士风》中载:士风之升降也,不知始自何人?大约一二人唱之,众从而和之,和之者众,遂成风俗,不可猝变。迨其变也,亦始于一二人,而成于众和。方其始也,人犹异之,及其成也,群相习于其中,油油然而不觉也。叶老先生的分析还是挺有道理的,一种风俗习惯的产生,开始只是一二个人临时做出的一种行为,人们认为这种礼俗不错,争相仿模,于是蔚然成风而成了一种风俗,这就是“风俗随众”的理论。皇帝为了多看一眼即将出嫁的女儿,设计出“障车”的理由和举动,此事从宫里传出来后即被民间接受,成了人们普遍接受、自觉执行的习俗,“障车”也作为婚礼中的—个程序或礼制被固定下来了。风俗也会变化的,尤其是风俗本身的涵义是会变化的。皇帝障车是为了多看女儿一眼,也在此时再给女儿一些赏赐,而老百姓障车,是在出嫁的女儿走出村庄前,再向男家索取一份财礼,风俗意义的本质就发生了变化。如果女方以障车为手段向男家索取过多的财礼,无形中增加了男方的结婚成本,影响婚后小夫妻之间的关系,不利于家庭的和谐和安定。还有地方官借障车勒索财产的现象,《朝野佥载》中讲了这样—个故事:唐朝的崔玄信在任安南都护使时派自己的女婿裴惟岳出任安南郡下辖的—个州的刺史。裴惟岳既贪又凶,当地有—个部落首领结婚时,裴即派人去障车,并要对方支付一千匹绫罗绸缎,而这位首领只交得出八百匹。裴收了绫绸后还把新娘抓走后玩弄了三天才放还给首领。崔玄信得知此事后,下令把女婿抓了起来,把女婿勒索的财产交官,并通过官方渠道归还首领,并将女婿押到当地,向首领和当地百姓赔罪。看来,唐朝贪官污吏们借障车之命勒索钱财的现象十分严重,勒索的财产数额也十分庞大,确实到了非整治不可的程度。地方官吏借障车为名勒索财产的案子日益增加,引起了政府的重视,《旧唐书·舆服志》记录了当时取缔障车的一些内容:太极元年(712年),左司郎中唐绍上疏:“士庶亲迎之仪,备诸六礼,所以承宗庙,事舅姑,当须婚以为期(即到了婚姻年龄必须结婚的意思),诘朝谒见,往者下俚庸鄙,时有障车,邀其酒食,以为戏乐。近日此风转盛,上及王公,乃广奏音乐,多集徒侣,遮拥道路,留滞淹时,邀致财物,动逾万计。遂使障车礼贶,过于聘财;歌舞喧哗,殊非助感;既亏名教,实蠹风猷。违紊礼经,须加节制,望请婚姻家障车者,并须禁断。其有犯者,有荫家请准犯名教例附簿;无荫人,决杖六十,仍各科本罪。”制从之。上有所好,下必尤甚,障车之礼从宫内流人民间后变本加厉,索要的障车费几乎超过了聘礼,确实使许多家庭难以承受。所以这些重订的法律规定,对有豁免权的官吏和皇亲国戚,只有一次免罪的机会,而普通人在婚礼中障车,一律罚打六十大板,此一惩罚确实很严厉。此后,各地障车风俗逐渐衰落。明朝张萱《疑耀》卷三载:世皆知咕有催妆诗,而不知有障车文。唐天佑中,南平王钟传女适江夏杜洪子,时及昏暝,令人走乞障车文于贫。贫命小吏四人,各执纸笔,倚马而成。今其文不传,想亦催妆之类。张萱的这段文字取自《唐摭言》,原文为:汤筼,润州丹阳人也……晚佐江西王钟传,书檄阅委,未尝有倦色。传女适江夏杜洪之子,时及昏暝,有人走乞障车文,筼命小吏四人,各执纸笔,倚马待制,既而四本俱成。由此可知,唐朝障车风俗流行之时,确实存在过一种障车文的。记录北宋风俗的《东京梦华录》和南宋风俗的《梦粱录》等古籍中均未提及“障车”,看来唐睿宗时代对障车风俗的打击和取缔确实起了作用,但《东京梦华录·娶妇》中讲:迎客先回至儿家门,从人及儿家人,乞觅利市钱物、花红等,谓之“栏门”。《梦粱录·嫁娶》中也讲: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引文中的“花红”也称“红钱”,是指赏赐的小钱,与今日商业中的“小费”意近;“妓女”并不是提供性色服务的娼妓,古代“妓”通“伎”,妓女指服务行业中的女性伎人。当迎来的队伍返回到男方家时,不能立即进门,而是要等到风水先生指定的吉时才能进门。此时,婚家雇的迎亲的人员开始“对歌”,拦住花轿不让进门,当婚家另外支付“花红”后轿子才被扛进门,这种风俗叫作“拦门”,实际上“拦门”与“障车”风俗大同小异,只是地点发生了转移,障车是在新娘家的村口,而拦门则在新郎家的大门口。元朝据宋朝档案汇编的文集刊印的《新编事文类聚》中《类聚·翰墨全书·乙集五》中载:唐人婚嫁,俟女至内则拥门塞巷,至不得行,谓之“障车”。有诏禁。又有:按,娶妇之家,亲迎入门。妇下车,婿揖以人,行交拜,合卺之礼,如是而已。虽日酒食以召乡党僚友,安得塞路填门,厚要钱物以为利市乎。唐人障车有禁,今世俗“拦门”。自当摆去。作者以为,障车与拦门是相似的风俗,既然唐朝已将障车风俗禁除,当朝也应该将拦门风俗革除。而实际上,唐代的障车是以其愈演愈烈,以障车为名,向婚家勒索超过聘礼的费用而被取缔的。但宋代的“拦门”只是帮工趁婚家兴高采烈之际,多收一点小费,不至于对婚家造成太大的损失,所以,宋代不禁“拦门”,后世也不禁“拦门”。直到今天,在许多地方的婚礼中,吹鼓手可以在将新娘送到男家大门之前向男家讨要一些喜糖或小费,婚家为对吹鼓手们表示感谢,也会主动追加一些费用,这应是古代“拦门”风俗之遗风。在现代的城市里,婚礼的程序和该开支的费用,已经是由婚家与“婚庆公司”以合同的形式固定下来,婚家不必再另外向婚庆公司支付费用。我的几位朋友家里办婚事,如果婚家对婚庆公司的服务表示满意,会给婚庆公司的具体工作人员“论功行赏”,此与古代的“拦门”不是一回事,但仍有相似之处。……
薛理勇,祖籍福建省福清市。1947年出生于上海。长期任职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从事上海历史、中华文化史、风俗史研究。主要社会职务有: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地名学会常务理事、上海道教协会常务理事等,并担任SMG纪实频道嘉宾主持。已出版的著作有:《文以兴游——豫园楹联碑刻赏析》、《上海路名地名拾趣》、《上海滩地名掌故》、《上海沧桑百年》、《上海俗语切口》、《上海妓女史》、《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上海老城厢史话》、《上海老学校》、《上海闲话》、《上海闲话碎语》、《上海租界史话》、《外滩的历史和建筑》、《消逝的上海风景线》、《食俗趣话》等,主编《上海文化源流辞典》、《上海掌故辞典》。
布依民歌荟萃(全三册) 本书特色 ★ 布依民歌,既是布依同胞千百年来在爱情与婚姻等生活事象中自然生发的天籁,亦是感受世界时的点滴思考,更是他们面对易逝人生与洪荒...
汉英速记 内容简介 本教材由汉语速记和英语速记两部分内容组成,其中汉语速记包括汉语综合速记和汉语拼音速记两部分。汉语综合速记运用汉字、字母和各学科的符号来提高书...
古书真伪常识 本书特色 任公先生高文博学,近世所罕见。——历史学家 陈寅恪在影响伟大这一点上,我敢坚决地说,无论何人,在以往没有及得上梁先生的。……一千个王国维...
中国古代语言艺术史 内容简介 语言艺术不是语词的拼凑,不是文字的编织,它的本质特点是语言美的创造。语言艺术包括修辞的技巧,作诗的规则,遣词造句安章谋篇的方法,以...
世界文化简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上古文化、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美国、俄国和日本文化、东方国家现代文化的产生、二战后几种重要的文化发展趋势、世界文...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 本书特色 《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第4版)》:中国图书奖获奖图书,国家语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子项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
广州话一月通 内容简介 本教程采用情景对话式的双向交际交流方式,学唱粤语歌曲、粤剧学语言,比较方法学语言,演粤方言相声、小品学粤语等多种愉快学粤语的方法写成,定...
输入的强化-从理论和研究到教学实践 本书特色 本书的目的是向读者详细介绍输入强化(input enhancement)这种第二语言教学方法。输入强化是由Mich...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辑 本书特色 《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2辑)》为巴蜀书社出版。语言学·汉语类CSSCI来源集刊汉语史研究集刊-第十二辑 内容简介 简介《汉语...
崇文国学经典普及文库--日知录 本书特色郑若萍注译的《日知录》内容宏富,包括经义、政事、礼制、科举、地理、艺文、天象、术数等,分三十二卷,其中”上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运作》内容简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经营管理体系的子系统,与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内部协作方式密切相关。进行人
妖非妖-神话中另类人物的前世今生(彩色图文版) 内容简介 本书即将蒙尘于故纸堆中的古老传说汇总在一起,对神话中的另类人物们进行了全方位的介绍。全书分为三篇:分别...
江门五邑风俗叙录 本书特色 《江门五邑风俗叙录》(作者李日星)揭示了五邑侨俗的文化特征和现代价值,为江门五邑风俗文化的科学认识、鉴别继承与民俗旅游业的开发利用提...
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馆文库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3章,内容包括:欧化东传之媒介;有形欧化即欧洲物质文明之输入;无形之欧化即欧洲思想文明之输入。欧化东渐史-商务印书...
胡同里的老北京 本书特色 王艳芝、秦江涛编著的《胡同里的老北京》分为东城篇、西城篇。秉承有趣、好玩、可赏、可逛的原则,作者从中精心挑选了40多条*经典的胡同,这...
汉语的祖先 内容简介 “汉语的祖先”这一重大课题,不仅是华夏语言起源的专项研究,而且涵盖华夏文化、华夏民族乃至东亚—南洋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人类...
她相信承諾,喜歡一切美好的東西:漂亮的衣服、美味的食物、男人的諾言。她找尋幸福,然後發現,失望,有時候,也是一種幸福。因為有所期待,才會失望。遺憾,也是一種幸福...
中华姓氏谱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华姓氏谱中的“苏”姓分册。书中从该姓的源流、变迁及其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以及该姓氏的地域分布、走向趋势及其特点;姓氏...
中国古代生活丛书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 内容简介 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千年竟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和曲折...
爱尔兰凯尔特神话故事-大师插图本 本书特色 ★ 得到徐志摩盛赞的爱尔兰文学名家经典代表作。本书作者詹姆斯·斯蒂芬斯与叶芝、詹姆斯·乔伊斯同为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