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全集(17卷共20册)(精)》包括了至今能收集到的李劼人的全部中文写作;包括了至今能收集到的李劼人的的全部翻译作品;包括了至今能接触到的李劼人的全部手稿;本全集搜集、整理历时二十年,对文学术界来说是填补了一个空白,对致力于李劼人研究和文学爱好者来说是一套难能可贵的唯一全集。
★ 16开精装,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
★ 李劼人是我国新文学史上较早的白话小说创作者,“五四”以来著名的乡土作家、翻译家、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
★ 他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被郭沫若称颂为“小说的近代史”
★ 作为翻译家,李劼人又是*早将法国文学名著译介给中国读者的先行者之一。他的大量散文、书信等作品是中国知识界风雨历程中的心灵实录,堪称一代信史
★ 李劼人还是民俗大家,中国饮食文化理论深刻的阐述者和卓越的实践者,巴金曾叹道:“只有他才是成都的历史家,过去的成都都活在他的笔下。”
★ 此次出版中,所有小说恢复了1937年中华书局版本,力求为读者和学界提供历史原貌的、完整的李劼人著述的版本,呈现*原汁原味的作品风采,使这位中国文化史、思想史、文学史一度的“失踪者”重新归来,还原大师,再现经典
李劼人(1891-1962),原名李家祥,常用笔名劼人、老嫩、嫩心、吐鲁、云云、抄公、菱乐等,成都人。中国现代*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中国现代重要的法国文学翻译家,知名社会活动家、实业家。其一生文学创作、作品流布及其他事功,俱见本册卷首所载亲笔自传和履历表,此不赘言。
编者自20世纪80年代末,即致力于李劼人文献的搜讨,历二十余寒暑,成此全集——
包括了至今存世的能够搜集到的李劼人以中文写作的全部文字;
包括了至今存世的能够搜集到的李劼人全部翻译文学作品;
包括了至今存世的能够接触到的李劼人的手稿。
其中,创作部分——
**卷《死水微澜》,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二卷《暴风雨前》,据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三卷《大波》(上、下),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四卷《大波》(重写本)(上、中、下),据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版《李劼人选集》第二卷整理。
第五卷《天魔舞》,据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李劼人选集·第三卷》整理。
第六卷《中短篇小说》,据民国三十六年(1937年)中华书局初版短篇小说集《好人家》、报刊所载作品及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劼人选集·第四卷》整理。
第七卷《散文》,据各时期的报刊、作者手稿、档案文献及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李劼人选集·第五卷》整理。
第八卷《诗歌戏剧及其他》,据各时期的报刊、作者手稿整理。
第九卷《文学批评》,据各时期的报刊、作者手稿、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李劼人选集·第五卷》整理。
第十卷《书信》,据作者已刊信函、未刊信函手稿和档案文献整理。
翻译部分——
第十一卷《马丹波娃利》。据民国十四年(1925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十二卷《萨朗波》,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整理。
第十三卷《小物件·达哈士孔的狒狒》,据民国十一年(1922年)和十四(1925年)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十四卷《霸都亚纳·文明人》,据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新书局初版和民国二十年(1931年)中华书局初版整理。
第十五卷《彼得与露西·人心》,据民国十五年(1926年)六、七月《小说月报》和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中华书局再译本整理。
第十六卷《单身姑娘》,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成都中西书局初版整理。
第十七卷《中短篇译文》,据民国十三年(1924年)中华书局初版短篇小说集《妇人书简》和民国各时期报刊整理。
本全集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每卷之前有出版说明,交代该卷事由;编辑、校勘,另有凡例专门说明。在尊重原著原版的前提下,依据事理逻辑,进行了新的编辑组合;为体现作者原意,适当增写了部分新的注释;对原版明显的错误进行了修订。我们虽然努力。惜差错仍在所难免;有些应注条目由于缺乏资料,尚待今后补注;校勘方面,可能仍有粗疏错漏之处,期待读者和专家的指教帮助。
李劼人(1891-1962),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湖北黄陂,民国文人中的“失踪者”,中国现代重要的实业家、法国文学翻译家。1919年赴法留学,归国后偏安于巴山蜀水,在作家群中既非京派亦非海派;既不属“左联”,又不归延安。新文学史中,他是一位创作上的“离群索居者”。在政治氛围浓厚的三十年代,他坚持保留非意识形态化的文学,几个长篇写活了一方文化、血脉,也写活了世俗之人挣而不脱的局限和悲哀。代表作有“大河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另有各种著译作品几百万字。
海子,男,1964年生于安徽省怀宁县。1980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1989年在山海关卧轨自杀。海子生
《知堂文集》内容简介:知堂的意义别有说,在集内,兹不赘。我所怕的是能说不能行,究竟我知道些什么呢,有那些话我说得对的呢,实
浅草—沉钟社作品选 本书特色 “浅草—沉钟社”的创作,距今天已经显得很遥远了。鲁迅当年对这个社团的评价是:“将真和美歌唱给寂寞的人们”。他们是中国新文学...
《天才第一步:用正确的方法挖掘孩子的潜能》内容简介:本书会为那些由于没有找到孩子的潜在才能而苦恼的父母们指出适应性教育的正
唐宋词绝唱 本书特色 《唐宋词绝唱》编出的选本不同于传统的选本:不是某一个人心目中的名篇,而是汇聚了众多“舆论领袖”心目中的名篇。因此,...
流连 本书特色 《流连》作者柳袁照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刊》、《钟山》、《雨花》、《扬子江诗刊》、《中西诗歌》以及《光明日...
留在延安-一位北京知青的心灵随笔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北京知青创作的随笔,目前,无论知青小说还是知青散文都已经退潮,好象内容早已写净,即使是成名作家写知青的作品,...
孟伟哉文集:第四-六卷:昨天的战争 本书特色 孟伟哉编*的《孟伟哉文集》10卷本的编排、校对工作已基本结束,共收入长、中、短篇小说6卷,诗歌1卷,文论1卷,回忆...
五四之魂: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中国散文五十年 本书特色 一本文采与思想交融的精神史佳作!一本穿透二十世纪中国著名知识分子心灵世界的佳作。一本在还原历史实相的基础上...
蒙古高原行纪 本书特色 本书是“蒙古历史文化文库”之一,该书分3个章节,主要从地质、人类、古文化方面对蒙古高原地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锡林郭勒行纪、乌...
回望汪曾祺-汪曾祺论沈从文 本书特色 “回望汪曾祺”这套丛书,就是回应王干先生并向汪曾祺致敬的一套关于汪曾祺著作和评价的文丛。先期出版五种:《夜读汪曾祺》《人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在最美宋词里邂逅最美/爱情 本书特色 在*美宋词里邂逅*美爱情让唯美清丽的文字写尽宋词的温柔与缠绵、深情与哀愁 购买本书登陆淘宝指定店铺“...
叶嘉莹说陶渊明饮酒及拟古诗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有关陶渊明诗的讲录两种,其一是饮酒诗讲录,这一组诗一共是二十首,由于笔者在金佛寺*早的一次讲演中讲的就是其中的第...
坚锐的往事 目录 自序**辑风云从身边掠过*后的乡绅特级教师南岩之死一个农民和他的八卦术在乡下坐公共汽车在乡下再坐公共汽车走出乡村第二辑有所思,却顾所来径遥远的...
小约翰·表 本书特色 《小约翰》以孩童眼中的所见所闻,以童话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对于人类在发展进程中与无所不包含的大自然产生冲突的观察与反思,鲁迅称之为“成人的童...
《一看就懂的看盘技法》内容简介:看盘是新股民实战投资的必修课,同时也是实战操盘的基础。本书通过作者实战中总结的高效技法,从
当代新现实主义诗歌年选-2013卷 本书特色 本书系2013年中国当代诗歌中反映现实题材的优秀之作选集,共收录诗作三百首左右。在风格上,本书注重对现实的表现,所...
觅渡-(修订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当代散文家梁衡先生文集名作《觅渡》的修订版。《觅渡》自2004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至今已重印16次,社会反响长盛不衰。增补...
楚辞作与汉代考-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本书为读者集中展现了《离骚》这一楚辞名作是否为屈原所写这一核心问题,可看做是上世...
罔两编 本书特色 对于爱书之人,读书的裨益自不待言。然而,“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好书如此之多,叫人从哪一本读起,或者读哪一本好呢?这时我们就需要一本“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