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由于西学的东渐,中华民族面临前所来有的危机和文化挑战。求亡图存,振兴中华,改造中国,走近代化道路,成为中国历史的中心问题。围绕这一中心问题,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上半叶,中国思想界不断掀起轩然大波,涌现各式各样的社会思潮,形成波澜壮阔的画卷。
近代社会思潮的云涌风发,集中地表现了中华民族之积极精神的高扬,努力寻求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新路。该系列丛书是近代社会思潮的概况和总结,有粗矿有细微,值得深度。是学者小了解近现代历史、人文思潮的**资料。
雁南男,1929年2月生,重庆市人。贵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1952年8月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中学任教。1960年10月调中央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编辑。1972年春至贵阳师范学院(后改为贵州师范大学),先后任教员、副教授、教授。曾任该校校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史学会中国近代史优秀论文评选委员通讯评委等10多种职务。自1956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撰著、主编史学著21种29册。
圆善论 内容简介 牟宗三,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英国剑桥哲学词典誉之为“当代新儒家,他那一代中*富原创性与影响力的哲学家...
伦理学-世纪文库 内容简介 这是朋霍费尔未被囚禁前所经营的毕生代表著作,因战乱而未能完成,现有的版本是朋霍费尔的友人Bethge于1949年编辑出版的,从20世...
科学与宗教关系及其历史演变 内容简介 科学与宗教的关系错综复杂,众说纷纭。一方面,科学与宗教有过激烈的冲突,在许多人眼里,宗教是科学的死敌,另一方面,不少伟大的...
本书诗国内第一本以华人为对象,以汉语编撰的新约希腊语教程。全书分为三卷,第一卷为基础语法和运用,并在附卷中有系统的和较为
上帝之城(上、下) 本书特色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伟大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
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本书特色 生命“原在呼吸之间”,而人们苦苦探求的禅则羚羊挂角,无处找寻,二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南怀瑾先生从儒、释、道出发,结合现代生命...
庄子諵哗.上/南怀瑾讲述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百万畅销书《论语别裁》后的又一力作,国学潮、经典热,大师解读更精彩!南怀瑾先生一九一八年诞生于浙江温州乐清一个世代...
经典与解释-经学以自治 本书特色 作为晚清享有盛名的湘籍学人王闿运,其经学,尤其是春秋学思想是晚清学术思想变迁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王氏遍注群经,成经书十九...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述 本书特色 本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
中国禅寺 内容简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几百处世界遗产名录中,与宗教有关的项目占百分之九十。全世界宗教徒超出25亿人,约占总人口数五分之三。中国寺庙有收藏文物...
巴特比.或论偶然 本书特色 《巴特比或论偶然》适合向思想类、文艺类书店推荐,也适合向高校及图书馆推荐。众所周知,乔吉奥·阿甘本先生有着深厚的古典学、语文学功底,...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最新译本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出版于尼采二十七岁时,是他的**本书,也就是这本书让他一鸣惊人。尼采认为古希腊人有两种精神,即...
逻辑 本书特色 逻辑是一门研究推理或论证有效性的工具性思维科学,也是指导金岳霖构筑本体论和认识论的方法论.本书是金岳霖哲学三书之一,是《论道》《知识论》的论证基...
追寻智慧-中国哲学研究集粹 内容简介 哲学本以智慧为其题中之义:自它诞生之时起,其思其辨便伴随着对智慧之境的绵绵追求。然而,近代以来,相应于“技”渐显而“道”渐...
无究竟真实:傅佩荣谈老子(精装版) 本书特色 《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发源,研究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所强调的是“道”,即究竟真实,宇...
易学科学思想-宋代易学六十四卦自然观 本书特色 《易学科学思想--宋代易学六十四卦自然观/科学技术哲学文库》编著者辛翀。本书秉承宋《易传》之彖、象、文言等十翼之...
《仓央嘉措》讲述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从一个穷困喇嘛的儿子,到最为尊贵的活佛,身居清静庄严的布达拉宫圣地,却向往自由率性
人生十论-钱穆先生全集-[新校本] 本书特色 《人生十论》汇集了钱穆讨论人生问题的三次讲演,一为“人生十论”,一为“人生三步骤”,一为“中国人生哲学”。作者从中...
生活禅研究: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集 本书特色 中国佛学的特质是禅,生活禅就是现代社会条件下禅法的运用,黄夏年主编的《生活禅研究(第二届河北禅宗文化论坛论文...
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七辑 本书特色 《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7辑)》是儒教资料类编丛书。清代中后期儒者的儒教意识-第七辑 目录 论文 清末儒者的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