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力量》囊括了舒德森关于媒体和民主过程论述的最好作品,本书是了解美国新闻编辑部的必读书目。
——赫伯特·j.甘斯
舒德森在审视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真理,或者如他自己所称的神话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些神话,包括报刊把尼克松拉下马,或者里根是伟大的沟通者,或者电视对越战的报道致使美国人民反对越战。他对采访史的论述同样具有启发性。
——迈克尔·戴维,《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
这本书对于想深入了解新闻事业在民主社会中的作用的读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我发现它特别有助于理解各种新闻事业的惯例一一诸如采访,叙事形式。报纸本身。
——凯瑟琳·富尔顿,《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
对于各个层级的想了解媒体与社会及媒体与政治的学生和教师来说,这本书是必备的;对于媒体从业者来说,也不要错过机会阅读本书。
——d.查尔斯·惠特尼,《新闻与大众传播学季刊》
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
Schudson),当代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介社会学学者之一,资深教授,现任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传播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闻学及其历史、大众文化,著有《新闻的力量》,
《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 (1978)、 《好公民》(1998)、《新闻社会学》(2003)等多部论著。
2012-交大大讲堂 本书特色 北京交通大学编著的《交大大讲堂2012》汇集了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举办的学术讲座的精华,演讲者包括席酉民、唐华东、王思...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李国香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无锡时期的钱基博与钱锺书》,以把钱氏父子同列为研究对象而独出一帜。书名“无锡时期”,极显著者的章思与匠心。一方面,国内对钱基博先生的研究似刚起步,还远未深入和...
视频图像语义分析及检索方法 本书特色 《视频图像语义分析及检索方法》基于作者对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冗余视频去除方法和基于滑动子窗口和子...
稳定论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虽然是探讨稳定与发展的关系,但重点则放在维护社会稳定的诸多要素分析方面。例如,本书根据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的关稳定和发...
社会运动论 内容简介 本书由知名学者马可.朱格尼、道格。麦克亚当和查尔斯.蒂利等主编,对西方国家社会运动的结果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们自觉超越社会运动在国家政策...
民国名报撷珍-社会聚焦 本书特色 “五四”新文化运动曾挟着冲击旧的“诗教”文化的狂飙,给中国大地带来思想的解放和“人”的觉醒,也为现代文艺的春天的到来廓清了传统...
《老子通释》内容简介:余秋雨里程碑新作,给当代人的《道德经》全解!两千五百年来,陪无数人走出困局的启示录!这一次,让你轻松
朗读技巧 内容简介 如果您现在还不能断定达个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的时代里,我们是否还继续需要朗读的话,那么,请您先问一问自己:我们还需要文字吗?我们还需要说话吗?我...
乔姆斯基文集-宣传与公共意识 本书特色 作为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 学院的语言学和哲学教授,诺姆乔姆斯基(Noam chomsky)被公认为当代杰出的语言学家、哲...
《深度实践OCR》内容简介:这是一部融合了企业界先进工程实践经验和学术界前沿技术和思想的ORC著作。本书由阿里巴巴本地生活研究院
中国卷-重读大师 内容简介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于...
农民的鼎革 本书特色 本书以农民与改革的关系为基本主题,是作者近几年来一些讨论性文字的结集.这些文字都曾经发发表在不同场合,包括思想评论性文章、接受媒体采访的访...
中国民居与传统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深入浅出的论述了中国泯居与传统文化之间密切的关系,书中插图精美,让你更加直观的体味中国民间建筑的深厚韵味,同时也有艺术的熏染和...
《教育的探索》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是长宁区教育系统“十三”五青年后备干部在一年的培训过程中参加各种学习、研讨、体验、案例分析
藏区生态移民与生产生活转型研究-西藏日喀则市生态移民案例研究报告 本书特色 本书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藏区生态移民与生产生活转型”的成果,通过对西藏日...
《女性的力量》内容简介:鼓舞我一直做下去的,是女性展现的力量。——德尼·穆奎格 ☆2018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深情自传 ☆震撼人
(精)鲁迅藏拓本全集-瓦当卷 本书特色北京鲁迅博物馆所藏鲁迅生前搜购历代拓本5100余种、6000余张,大略可分为刻石类,包括碑碣、汉画像、摩崖、造像、墓志、阙...
《白鲸战略——细微之道》内容简介:本书反思了西方和日本的企业战略代表流派(钱德勒、安索夫、亨德森、詹姆斯∙麦肯锡、科特勒、威
中国生活记忆-追梦进程中的民生 本书特色 本书紧紧围绕民生主题,从百姓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流行变化角度切入,选取了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那些留存在记忆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