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几乎是古今中外难得的一种共识。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是客观的,那么何以为美?如果是主观的,那么人的审美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诸如此类,问题多多。《陈众议自选集:游心集》分评论、随笔、小说三部分,分别收录了《伊比利亚文化及文学的形成》、《西班牙神秘主义》、《流浪汉小说一瞥》、《巴罗克文艺探源》、《洛佩及其文学王国》、《塞万提斯的矛盾》等作品。
陈众议,浙江绍兴人氏,1957年10月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游学美洲,获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并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游心集(陈众议自选集)》精选其有关拉美及西班牙文学的研究成果,并辅以其小说创作,使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获得了相得益彰的互动。
伊比利亚文化及文学的形成 尽管考古学家在以卡斯蒂利亚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半岛(Iberia,史 学界普遍认为伊比利亚是当地初民对整个半岛的统称)发现了大量证明旧石 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初民足迹的岩画、石器、骨器和青铜器, 但人类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早记载始见于铁器时代。其中古希腊人是这样描 写伊比利亚先民的:“他们身材矮小,肤色黝黑,恰似北非居民……”(《 墨西哥西班牙语百科》、《西班牙大百科》等在“西班牙”或“伊比利亚” 条上均有类似记录,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加注明确的出处)公元前千年左右, 腓尼基人入侵并占领了南部沿海地区。随后是希腊人从地中海由东北至西南 的扩张。但大规模的种族行动是在公元前后发生的。迦太基人以增援腓尼基 兄弟为由捷足先登,率先抢占了伊比利亚南部;后来的罗马人只能以埃布罗 河为界,屈尊与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迦太基人不久先发制人,向罗 马人发动进攻(因而落得个“背信弃义者”的骂名)。经过浴血奋战,罗马军 队*终赢得了胜利,并一鼓作气荡平了迦太基人的领地,在“伊斯巴尼亚” (Hispania,罗马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统称)建立了卢济塔尼亚(今葡萄牙)和 贝梯卡、加利西亚、塔拉戈纳、迦太基等(今西班牙)行省。到了公元二三百 年,为了安抚蛮悍的日耳曼部族,罗马人作出了很多让步。然而也正是在这 个时候,日耳曼人得寸进尺,开始向西南欧迁侵,其中到达伊比利亚半岛的 多为支族汪达尔(霍达)人、斯维汇人和阿拉诺人(他们在西方语言中又成了 “野蛮人”和“文化毁灭者”的代名词)。其时,罗马帝国已经左支右绌、 摇摇欲坠,再也抵挡不住日耳曼人和新兴民族的反叛了。如今的西班牙(“ 西霍达王国”,与之对应的“东霍达王国”即后来的东法兰克王国,位于今 意大利境内)以及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葡萄牙当 时隶属于西班牙,她一直要到1143年才完全独立,16世纪又复归西班牙,后 重新独立。至此,伊比利亚无论人种还是文化均已相当混杂,但其主要文字 的**源头仍是西罗马时期的拉丁文。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建立,拉丁语成为 所有行省的官方语言,但它和罗马帝国一样,似乎没有来得及在这一地区获 得新生。倒是由拉丁语衍生的一些方言(各地的口头拉丁语)创造了这一地区 的*初的文化繁荣。这一文化后经与相对落后的日耳曼文化融合,再经与犹 太希伯来文化、吉卜赛文化、阿拉伯文化,尤其是与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和化 合,催生出绚丽多彩、与众不同的伊比利亚文化。且说未开化的日耳曼人和 精明强干的犹太人、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对早期伊比利亚文化形成所作的贡 献,虽然较之阿拉伯人当大为逊色,却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基因 。前者除了军事、人口方面的优势,还为伊比利亚文学孕育了*初的史诗 (Gestas);后者的相当一部分人口从格拉纳达和平进入西班牙后,在弗拉明 戈舞蹈等艺术形式上留下鲜明印记,同时则悲惨地成了诗人和艺术家挖苦的 对象。再说摩尔人(阿拉伯人和北非柏柏尔人)在西罗马全线崩溃后乘虚而入 ,侵占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片领土。当然,摩尔人没有破坏也未能马上致力 于建设殖民地文化,但原因可能并不完全像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内讧或者 更为残酷的战争。可以说,除了卡斯蒂利亚等少数王国自始至终比较坚决地 捍卫各自的领土完整之外(正因为如此,卡斯蒂利亚后来成了“光复”的主 力并*终使卡斯蒂利亚语擢升为西班牙地区的通用语言),摩尔人几乎没有 遭遇大的抵抗而在伊比利亚南部地区长驱直入如临无人之境,因为刚刚摆脱 罗马统治的伊比利亚当时正处在一种文化“真空”状态,而阿拉伯人带来的 恰恰是发达而且不同于拉丁文化的东方伊斯兰文明。因此,与伊斯兰文明在 东方的境遇相反,多数伊比利亚新兴的哥特式基督教徒对新的闯入者表现出 了异乎寻常的宽容,并且如饥似渴地接受和吸纳了阿拉伯文化。与此同时, 伍麦叶时代的王子们在殖民地的早期建设中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开明。这 可能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礼尚往来和良性循环。总之,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的 伊斯兰文化体系迅速形成,并向四周辐射。当时,科尔多瓦吸引了大批志向 高远的东方学者。但这一文化的传播却相当得缓慢,语言很可能是其中的主 要障碍。因此,即便是在安达卢西亚的伍麦叶王朝开始拥有了大量第三代、 第四代土生穆斯林的时候,阿拉伯文也未能在广大的哥特式基督徒中流行起 来。奇怪的是,许多伊斯兰民歌民谣和传奇故事倒生下根来。尤其是民歌民 谣,由于朗朗上口而得以在阿拉伯裔和非阿拉伯裔居民中流传。从现有资料 看,*早的伊比利亚(或西班牙)一阿拉伯文学作品可能生成于公元8世纪前 后。此后,著名学者伊本·阿卜迪·拉比西行,他带去了著名的《罕世璎珞 》并衍生出影响深远的西班牙一摩尔文学作品。《罕世璎珞》凡25卷,广泛 萃取阿拉伯诗文精华,被认为是东方诗学巨著,不仅对西班牙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而且“出口转内销”,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后来兴盛于阿拉 伯世界和伊比利亚半岛的“俚谣”即“择吉尔”(“Zajal”或“zejel”)很 可能就是从拉比时代生发的。它接近于古二重韵诗,主要用拉丁方言,诗句 包含几个韵节,主韵在韵节之末,比较适合于行吟诗人吟唱。这种诗体在12 世纪初叶达到高峰,产生了以伊本·古斯曼为代表的“择吉尔”非行吟诗人 。之后广泛流行于伊比利亚南部的西班牙犹太人多韵诗——“彩诗”即“穆 娲啥哈”(“Muwashaha”)和缀于“穆娲啥哈”之后的早期西班牙语诗歌“ 缀诗”即“哈尔恰”(“Jarcha”)都是由它催生的。应当说,摩尔人自入侵 到7—8个世纪后败北撤退,始终未能推广阿拉伯语,但其文学却润物细无声 地融入了伊比利亚文化,并为卡斯蒂利亚语及其文学埋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从目前拥有的史料看,卡斯蒂利亚语的初始形态基本上是由拉丁文加本土 语汇和希伯来语汇、阿拉伯语汇构成的。 可见伊比利亚文化是多元与混杂的产物。欧洲*早的抒情诗“哈尔恰” 便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而这个“混血儿”的发现不仅使卡斯蒂利亚语 (即西班牙语)文学的历史从12世纪上移到了11世纪甚至更早,而且改写了以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民歌为*早抒情诗的欧洲文学的历史。……
陈众议,浙江绍兴人氏,1957年10月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游学美洲,获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并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堂吉诃德的长矛》、《塞万提斯学术史研究》等,另有小说《玻璃之死》、《风醉月迷》等。
中国家具史图说(画册) 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八章。**章着重论述我国家具发展的概况,可视为中国家具史的导论部分。第二章至第七章是在中国家具史的分期基础上,对不同时...
灵验民间效方-治病不求医 本书特色 效方可谓是有效之方,经民间广泛流传,反复实践验证,突出了有效性和安全性,本书是一部十分有价值,有很强的实用性,体现了严谨求实...
缀石轩论诗杂著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诗歌使人心灵不死——略谈诗教;国诗答疑录;士先器识而后文艺——徐晋如访谈录;满分“古诗”作文与流氓精神的胜利等。缀石...
中国古代散文研究论辨 本书特色 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在很广大的背景上,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兴衰、得失成败、社会思潮、文化学术等等方面的情况。本...
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樱花诗赛获奖作品集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远行的风流浪在画里》《金缕曲》、《焦点之外的生活》、《阳光打在身上》、《与春雨相处》等诗歌作品。第三届...
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研究 本书特色 《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研究》: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原名书目文献出版社,1979年成立。1996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
回到古代的人很多,回到古代的方式有很多种,所去的时间地点人物也大大不同。有连身体去的,有灵魂单独去的;有一个人去的,有两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词:公正》内容简介:公正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体系和组织的重
股市晴雨表 本书特色 “百年前查尔斯·道和威廉·彼得·汉密尔顿所处的时代并不存在股市暴跌的情况。然而,他们二人创建并完善了一种市场预测的工具,现在仍然是我在华尔...
记萧乾 作者简介 萧乾(1910年1月27日――1999年2月10日)原名萧秉乾,化名萧若萍。祖籍黑龙江省兴安岭地区,生于北京。蒙古族。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记者、...
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英美的中国观进行总体梳理、分析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乌托邦文学”、“散文作品”、“美国边疆故...
《白狗秋千架》是莫言从事文学创作二十余年所发表的短篇小说全集之一,集结了莫言自一九八一年至一九八九年创作发表的三十篇作品
《我和连岳一起成长3》内容简介:过日子就是问题叠问题,如何将其一一击破,收获更好的人生? “一起成长”是连岳公众号的固定栏目
笑学英语365天(夏) 内容简介 《笑学英语365天》系列包括“春”、“夏”、“秋”、“冬”四本书。是一套适合英语学习者的富有趣味的自助读物。书中一天一个故事,...
小说卷3-一路风景 本书特色 2003-2005年间,《儿童文学》杂志将其40年的作品加以整理、精选、汇编,推出了“《儿童文学》典藏书库”,其中包括《一路风景》...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的作者带我们进入了十二部现当代文学名著:《狂人日记》、《知堂文集》、《电》、
美国华裔文学之文化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及社群主义的相关论述,利用文本细读及文化研究跨学科方法,将美国华裔文学置于其产生与...
卡尔维诺作品-美国讲稿 内容简介 让语言失去重量,云彩般漂浮于万物之上,让故事骑上骏马,闪过你瞬息万变的思想,让晶体纯净的表面,精确折射我们的生活。这六篇讲稿,...
这是一部哲学随笔集,原书的副题是“论荒谬”。人生就是荒谬,正如日复一日滚石上山的西西弗。加缪一层一层地剥离人生虚幻的外衣
北欧文学论-从北欧中世纪文学瑰宝到当代的易卜生 本书特色 《北欧文学论:从北欧中世纪文学瑰宝到“当代的易卜生”》凝聚了著名北欧文学研究专家石琴娥30年来的研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