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几乎是古今中外难得的一种共识。但是,什么是美?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如果是客观的,那么何以为美?如果是主观的,那么人的审美能力从何而来?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诸如此类,问题多多。《陈众议自选集:游心集》分评论、随笔、小说三部分,分别收录了《伊比利亚文化及文学的形成》、《西班牙神秘主义》、《流浪汉小说一瞥》、《巴罗克文艺探源》、《洛佩及其文学王国》、《塞万提斯的矛盾》等作品。
陈众议,浙江绍兴人氏,1957年10月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游学美洲,获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并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游心集(陈众议自选集)》精选其有关拉美及西班牙文学的研究成果,并辅以其小说创作,使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获得了相得益彰的互动。
伊比利亚文化及文学的形成 尽管考古学家在以卡斯蒂利亚为“中心”的伊比利亚半岛(Iberia,史 学界普遍认为伊比利亚是当地初民对整个半岛的统称)发现了大量证明旧石 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初民足迹的岩画、石器、骨器和青铜器, 但人类对伊比利亚半岛的*早记载始见于铁器时代。其中古希腊人是这样描 写伊比利亚先民的:“他们身材矮小,肤色黝黑,恰似北非居民……”(《 墨西哥西班牙语百科》、《西班牙大百科》等在“西班牙”或“伊比利亚” 条上均有类似记录,但遗憾的是都没有加注明确的出处)公元前千年左右, 腓尼基人入侵并占领了南部沿海地区。随后是希腊人从地中海由东北至西南 的扩张。但大规模的种族行动是在公元前后发生的。迦太基人以增援腓尼基 兄弟为由捷足先登,率先抢占了伊比利亚南部;后来的罗马人只能以埃布罗 河为界,屈尊与之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迦太基人不久先发制人,向罗 马人发动进攻(因而落得个“背信弃义者”的骂名)。经过浴血奋战,罗马军 队*终赢得了胜利,并一鼓作气荡平了迦太基人的领地,在“伊斯巴尼亚” (Hispania,罗马人对伊比利亚半岛的统称)建立了卢济塔尼亚(今葡萄牙)和 贝梯卡、加利西亚、塔拉戈纳、迦太基等(今西班牙)行省。到了公元二三百 年,为了安抚蛮悍的日耳曼部族,罗马人作出了很多让步。然而也正是在这 个时候,日耳曼人得寸进尺,开始向西南欧迁侵,其中到达伊比利亚半岛的 多为支族汪达尔(霍达)人、斯维汇人和阿拉诺人(他们在西方语言中又成了 “野蛮人”和“文化毁灭者”的代名词)。其时,罗马帝国已经左支右绌、 摇摇欲坠,再也抵挡不住日耳曼人和新兴民族的反叛了。如今的西班牙(“ 西霍达王国”,与之对应的“东霍达王国”即后来的东法兰克王国,位于今 意大利境内)以及其他许多欧洲国家几乎都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葡萄牙当 时隶属于西班牙,她一直要到1143年才完全独立,16世纪又复归西班牙,后 重新独立。至此,伊比利亚无论人种还是文化均已相当混杂,但其主要文字 的**源头仍是西罗马时期的拉丁文。随着西罗马帝国的建立,拉丁语成为 所有行省的官方语言,但它和罗马帝国一样,似乎没有来得及在这一地区获 得新生。倒是由拉丁语衍生的一些方言(各地的口头拉丁语)创造了这一地区 的*初的文化繁荣。这一文化后经与相对落后的日耳曼文化融合,再经与犹 太希伯来文化、吉卜赛文化、阿拉伯文化,尤其是与阿拉伯文化的兼容和化 合,催生出绚丽多彩、与众不同的伊比利亚文化。且说未开化的日耳曼人和 精明强干的犹太人、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对早期伊比利亚文化形成所作的贡 献,虽然较之阿拉伯人当大为逊色,却以不同的方式留下了不可或缺的基因 。前者除了军事、人口方面的优势,还为伊比利亚文学孕育了*初的史诗 (Gestas);后者的相当一部分人口从格拉纳达和平进入西班牙后,在弗拉明 戈舞蹈等艺术形式上留下鲜明印记,同时则悲惨地成了诗人和艺术家挖苦的 对象。再说摩尔人(阿拉伯人和北非柏柏尔人)在西罗马全线崩溃后乘虚而入 ,侵占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片领土。当然,摩尔人没有破坏也未能马上致力 于建设殖民地文化,但原因可能并不完全像多数学者认为的那样是内讧或者 更为残酷的战争。可以说,除了卡斯蒂利亚等少数王国自始至终比较坚决地 捍卫各自的领土完整之外(正因为如此,卡斯蒂利亚后来成了“光复”的主 力并*终使卡斯蒂利亚语擢升为西班牙地区的通用语言),摩尔人几乎没有 遭遇大的抵抗而在伊比利亚南部地区长驱直入如临无人之境,因为刚刚摆脱 罗马统治的伊比利亚当时正处在一种文化“真空”状态,而阿拉伯人带来的 恰恰是发达而且不同于拉丁文化的东方伊斯兰文明。因此,与伊斯兰文明在 东方的境遇相反,多数伊比利亚新兴的哥特式基督教徒对新的闯入者表现出 了异乎寻常的宽容,并且如饥似渴地接受和吸纳了阿拉伯文化。与此同时, 伍麦叶时代的王子们在殖民地的早期建设中也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开明。这 可能是一种投桃报李式的礼尚往来和良性循环。总之,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的 伊斯兰文化体系迅速形成,并向四周辐射。当时,科尔多瓦吸引了大批志向 高远的东方学者。但这一文化的传播却相当得缓慢,语言很可能是其中的主 要障碍。因此,即便是在安达卢西亚的伍麦叶王朝开始拥有了大量第三代、 第四代土生穆斯林的时候,阿拉伯文也未能在广大的哥特式基督徒中流行起 来。奇怪的是,许多伊斯兰民歌民谣和传奇故事倒生下根来。尤其是民歌民 谣,由于朗朗上口而得以在阿拉伯裔和非阿拉伯裔居民中流传。从现有资料 看,*早的伊比利亚(或西班牙)一阿拉伯文学作品可能生成于公元8世纪前 后。此后,著名学者伊本·阿卜迪·拉比西行,他带去了著名的《罕世璎珞 》并衍生出影响深远的西班牙一摩尔文学作品。《罕世璎珞》凡25卷,广泛 萃取阿拉伯诗文精华,被认为是东方诗学巨著,不仅对西班牙文学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而且“出口转内销”,在阿拉伯世界广为流传。后来兴盛于阿拉 伯世界和伊比利亚半岛的“俚谣”即“择吉尔”(“Zajal”或“zejel”)很 可能就是从拉比时代生发的。它接近于古二重韵诗,主要用拉丁方言,诗句 包含几个韵节,主韵在韵节之末,比较适合于行吟诗人吟唱。这种诗体在12 世纪初叶达到高峰,产生了以伊本·古斯曼为代表的“择吉尔”非行吟诗人 。之后广泛流行于伊比利亚南部的西班牙犹太人多韵诗——“彩诗”即“穆 娲啥哈”(“Muwashaha”)和缀于“穆娲啥哈”之后的早期西班牙语诗歌“ 缀诗”即“哈尔恰”(“Jarcha”)都是由它催生的。应当说,摩尔人自入侵 到7—8个世纪后败北撤退,始终未能推广阿拉伯语,但其文学却润物细无声 地融入了伊比利亚文化,并为卡斯蒂利亚语及其文学埋下了一块重要的基石 。从目前拥有的史料看,卡斯蒂利亚语的初始形态基本上是由拉丁文加本土 语汇和希伯来语汇、阿拉伯语汇构成的。 可见伊比利亚文化是多元与混杂的产物。欧洲*早的抒情诗“哈尔恰” 便是东西方文化结合的产物。而这个“混血儿”的发现不仅使卡斯蒂利亚语 (即西班牙语)文学的历史从12世纪上移到了11世纪甚至更早,而且改写了以 法国南部普罗旺斯民歌为*早抒情诗的欧洲文学的历史。……
陈众议,浙江绍兴人氏,1957年10月生,曾就读于复旦大学,后游学美洲,获西班牙语文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土生导师,并兼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主要著作有《拉美当代小说流派》、《加西亚·马尔克斯评传》、《博尔赫斯》、《西班牙文学“黄金世纪”研究》、《堂吉诃德的长矛》、《塞万提斯学术史研究》等,另有小说《玻璃之死》、《风醉月迷》等。
王向远著作集(第7卷,比较文学学科论) 本书特色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初是从外国引进的,但二十多年来,许多学者为比较文学理论的民族化、中国化进行了积极探索,从...
兄の妻が愛用する薔薇の香水をまとって、兄の寝室に忍び込んだ。目を怪我したせいで視界が不自由な兄は妻の名を呼ぶ。声を押し殺
《第一次世界大战》内容简介:《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历史学家弗尔克·贝克汉恩代表著作 今天我们不再认可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自然
稷下散思:齐鲁古代文学简论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作者80年代初发表和尚未发表的有关研究齐鲁古代文学的文章20余篇。内容涉及先秦文学和汉魏六朝文学的研究和评析。稷...
门祭与门神崇拜:“门”的民俗文化透视 内容简介 本书详细阐释了门祭礼俗的形成与流变、与“门”有关的岁时民俗、门神崇拜源流、传统婚丧礼仪中“门”的意义等内容。门祭...
大家小书-鲁迅批判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鲁迅批判 ...
周汝昌-红楼梦新证(全5册) 本书特色 ★ 16开函套装,2012年4月1版1印,译林出版社出版★ 据上海棠棣出版社1953年第三版宣纸影印初次出版★ 首度采用...
欧美肖像画 内容简介 绘画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是人类认识自然与社会,表达观念与情感的一种特殊方式。世界各民族的绘画,由于其历史背景各异,美学观念的不同及使...
红楼真影 内容简介 回顾一下,红学史的全历程已有百年之久,但当中的空白、中断的时间占去很大部分,我们所知《红楼梦》与其作者曹雪芹的情况,几乎是一片模糊、渺茫和若...
《史学与年谱:中国电影表演美学述评》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影表演史学和电影表演年谱上下两编,是作者近年的电影表演研究
谢郎好,凤飞九重宫阙,富贵登极顶;那个如芝兰紫薇一样的男人,带着江南水色,踏入宫廷。谢默,字君阳,人称「谢郎」的他,风华
郑献甫(1801—1872),名存纻,字献甫,广西象州白石村人,道光十五年进士。曾在广西宜州德胜书院、庆江书院,桂林榕湖书院、秀
《工艺之道》阐述了何为工艺之美、何为正宗的工艺、工艺如何被人们误解以及工艺的未来发展,是柳宗悦先生最早的关于工艺性质的论
北欧神话 本书特色 专攻中世纪文学的专业学者写就的神话入门书籍集趣味性、可读性、历史性、学术性于一身的神话小书《权力的游戏》《霍比特人》《雷神》忠实粉丝不得不读...
马克斯·韦伯的生平、著述及影响 内容简介 马克斯 韦伯(1864—1920)是近代社会科学发展史世界公认的*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理论和研究方法论,影响了从...
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 本书特色 刘涛编著的《通三统--一种文学史实验》是“80”后批评家刘涛先生所著关于探讨传统问题的文论。通三统源于公羊学,甘阳借用为孔夫子...
本书取名《胡适论人生》,内容选自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胡适全集》。为保持胡适说话的语境和论说的完整性,不至于断章取义,
古代中医时病医案 本书特色 《古代中医时病医案》是中医药防治流感参丛书之一。古代中医时病医案 目录 **章 伤寒医案《伤寒九十论》医案(宋·许叔微)太阳发热自汗...
传统文化研究。第12辑 内容简介 该辑分“吴中人文”、“稽古钩沉”、“论苑撷英”、“红楼新探”、“资料点击”五部分,收录了40余篇文章。即《评章太炎的思想演变》...
宋代文学传播探原 本书特色 《武汉大学学术丛书:宋代文学传播探原》内容包括:宋代诗文的单篇传播、宋代诗文的书册传播、宋代诗词的题壁传播、宋词的歌妓演唱传播、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