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行进至1910年代末,发生了空前的变革,诞生了与以往任何历史时代不同的崭新文学形态。作为区域性的东北现代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辉煌的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总体而论,东北现代文学既伴随着东北社会形态的演变而发展,又与中国现代文学同步而行。作为地域性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其对现代东北社会历史进程的揭示、对民众生活的真切反映和理想社会的憧憬,不仅是对东北文学的卓越建树,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的丰富与充实。尤其是以东北现代作家为开创源头的“九一八”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重要一翼,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是东北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贡献。
中国文学行进至1910年代末,发生了空前的变
革,诞生了与以往任何历史时代不同的崭新文学形
态。作为区域性的东北现代文学为中国现代文学辉煌
的历史增添了绚丽的光彩。
总体而论,东北现代文学既伴随着东北社会形态
的演变而发展,又与中国现代文学同步而行。作为地
域性的新民主主义文学,其对现代东北社会历史进程
的揭示、对民众生活的真切反映和理想社会的憧憬,
不仅是对东北文学的卓越建树,也是对中国现代文学
的丰富与充实。尤其是以东北现代作家为开创源头的
“九一八”文学,作为中国抗战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
文学的重要一翼,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国现代文学,是
东北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贡献。
章东北现代文学文本分析
一、《生与死》论
短篇小说《生与死》发表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帷幕刚刚揭开的1937
年,是白朗的重要作品之一。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普通东北劳动妇
女——安老太太的形象,通过描写这位“老伯母”在严酷的阶级斗争和民
族斗争的事实教育下,由不理解革命进而走上反抗道路*终为民族利益英
勇牺牲的过程,控诉了侵略者的暴虐兽行,表现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的
美德,敢于向恶势力抗争的倔犟性格和置生死于度外的牺牲精神,展示了
正义一定战胜邪恶、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历史发展趋势。短短的篇幅,描
摹了时代风云,提出了更大的社会问题,它是一篇闪烁着爱国主义思想光
辉和具有强烈战斗性的小说精品。
《生与死》是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为背景,以哈尔滨敌伪拘
留所为特定环境,围绕着安老太太的家庭遭遇而展开的。安老太太是一位
出身于社会底层的普通女性,生活遭遇极为悲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使饱受封建制度压迫之苦的她,又备尝亡国奴的辛酸。受生活的逼迫,她
不得不到一所敌伪拘留所当看守。
她的“知书正直”的儿子不甘受异族的奴役而参加了抗日武装斗争,
牺牲在侵略者的枪炮下;怀有身孕的儿媳妇在被侵略者残暴地奸污后,带
着耻辱和不屈,带着那尚未出世的孩子含恨服毒自杀了。这一连串的沉重
打击,使老伯母的“脸完全没有血色,两只温和的眼,变得迟钝而呆直,
皱纹更深更多了,两腮深陷,颧骨凸出”,无边的痛苦咬嚼着她的心灵。
侵略者害得她家破人亡,*后她自己也在黑夜里被秘密地押送到郊外的刑
场。安老伯母一家当然只是千万受苦民众其中之一,她们的不幸正是当时
灾难深重的东北人民以至整个中国人民生活的缩影。
为了揭露敌人的罪行,作者一方面描写了安老伯母的悲惨遭遇,另一方
面又通过她在狱中的所见所闻,真实地表现了日伪统治的种种黑暗与恐怖。
在日伪统治下的那座不见太阳的黑暗囚牢里,且不说低矮的天棚、潮
湿阴凉的墙壁、混浊而令人窒息的空气、 “连狗都不肯吃”的饭菜,当冰
封大地、北风怒号的时节, “政治犯”们竟还身着夹衣, “整天坐在土的
光地上,拥在一起不住地发抖”,脸也“冻得青紫”;病倒了的女政治犯的
痛苦呻吟和呓语,整日整夜地充满着监牢,但她们仍然不被获准医治;无
边的刑讯,使政治犯们“遍体刑伤”, “旧的伤痕刚刚平复下去,新的伤
痕紧接着就来了”;尤其是当那恐怖阴森的黑夜来临时,无数“蓬勃的生
命”,被载赴刑场,遭到血腥的屠杀…这里是真正的人间地狱,而日本
侵略者统治下的东北又何尝不是一座巨大的囚牢呢。作者饱含着血泪和激
愤,诉说了人民的屈辱和苦难,揭露了侵略者的残酷暴行,表现了爱憎分
明的战斗情怀。
短篇小说要求手法极简练,精选题材,深入开掘,以一目尽传精神。
为了达到这种艺术境地,种种社会矛盾在作品中可以正面表达,也可以侧
面反映。白朗在《生与死》中揭露敌人的暴行时,既没有如狼似虎的侵略
者正面出场,也没有对敌人残酷蹂躏中国人民的血淋淋场面做细致的描
写,而是采用极经济的手法:通过安老伯母之口,传达了她的儿子和儿媳
惨死在日寇手中的事实;女犯们所遭受的种种折磨和迫害,是通过老伯母
的耳闻目睹和援救活动而反映出来的;由于夫役陈清的介绍,才使安老伯
母(也使读者)了解到敌人对政治犯特别严酷,都难免一死。作者从侧面
反映现实,虽着墨不多,却使人处处感受到社会矛盾的一方——日本侵略
者的暴力的存在和它的巨大威胁,能够认识到它的本质,激荡起人们愤怒
的感情,同时,又典型地揭示了生活的矛盾斗争,收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
效果,而且能够腾出更多笔墨,集中刻画主要人物安老伯母的思想性格及
其发展变化。
高尔基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要从容地和朴素地把人物放在*典
型的生活圈子里,它们的中心里,你要用形象和画面来给他描绘这些现
象。”《生与死》就是“把人物放在*典型的生活圈子里”,作为画面的中
心来描写的。但是,作者通过对主人公的性格和命运的描写,重点不在于
揭露侵略者的残暴,也不在于单纯诉说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劳动群众的灾难
与痛苦,而在于发掘和歌颂殖民地奴隶们的美好的心灵和顽强的反抗斗争
精神。安老伯母,无疑是作者心爱的形象。她满身泥土气息,承袭着古老
生活方式和思想意识,在日本帝国主义践踏东北的“大动乱的时代”之
初, “她真不明白知书达理的儿子怎么会发了疯,竞抛下了老母、爱妻,
更抛掉了职业”去参加抗日武装斗争。她感到这是“不体面的事”,并为
此愤恨、痛哭, “愁白了头发”。当“女犯”们问她有无儿女时,她慑于
众人的讪笑,总是吞噙着泪水,摇头说: “没有啊,我什么都没有。”
“为了生活,也是为了寂寞”她由小叔子安巡官介绍到女监来看管囚犯。
她并没有高深的文化,闭锁的生活使她甚至有点愚钝,把“政治犯”三字
听为“正事犯”,对她们怀有一种“好奇的心情”。然而,她却又与那些
“随意鞭打犯人”的监狱看守有本质的不同,具有“一颗天真的慈爱的
心”。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文质彬彬的女孩子会去杀人放火做强盗。她爱
怜“女犯”,尽管自己一贫如洗,可是当看到女犯们三个人盖一床被时,
便慷慨解囊用刚发的薪金买来三套棉衣, “一套一套的分作三次穿进监狱
移到女犯的身上”;她给女犯带信件、物品,犯人家属诚意地给她塞钱,
这位在敌人的酷行下也未曾哭泣的劳动妇女此时“甚至都流出眼泪来”。
她说, “你想,我是为了钱吗?你是在骂我呀!…你看,我的头发全白
喽!”作者对老伯母替女犯传递信时的情景更做了极为细腻的描绘:
你看,老伯母是多么高兴呵,又是多么天真哪!她运用那不太灵活的
腿,一滑一滑地踏着雪吃力地走着,分张开两只胳膊,像要飞起来似的,
那样子像一个刚会走路的小孩。她花白的发丝飘舞在太阳光下,一闪一闪
地相映着地下的白雪,她流着鼻涕,流着泪,迎着腊月里凛冽的风,带着
一颗凯旋似的心,一封信,走向女犯的家,隔一会,她又带着食物或衣服
踏着雪地按着原路走回来。一路上她总是筹划着怎样把这些东西带进监房
不被检查出来,有时,为了想得入神而错了路。
高翔,男,山东临沂人,1953年7月生,
现任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社会科学辑刊》
编辑部总编辑、辽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
任;是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
头人和辽宁社会科学院学术带头人,沈阳师范大
学、大连海事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
从事生态文艺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主持和参
与多项国家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著
有《东北新文学论稿》 《东北现代文学史论》
《全球化语境下东北文学与文化的回思和建设》
《秋瑾》《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生态观》《明代
文艺生态学思想史论》《普列汉诺夫的文艺生态
观》等论著;有关成果被《新华文摘》《中国社
会科学文摘》《光明日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丛刊》(社会科学报》(社会科学战线》 《东方
丛刊》以及日本立命馆大学学报、日本研文出版
社等报刊和图书媒体予以转摘或载文评价,有研
究成果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辽宁省哲学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在编辑学领域发表
有《时空视阈的学术影响力研究》《市场经济条
件下社科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新时期社科
学术期刊总编辑的角色意识》《数字时代学术期
刊的模式选择》等论文,曾荣获东北华北地区社
科期刊优秀编辑、辽宁省十佳出版工作者、辽宁
省社科期刊优秀
本书收入余华在《读书》杂志专栏连载的十三篇阅读随笔,以小说家、读者的双重身份对大师经典作品进行独特解读,精心研究它们的叙
《路邊野餐》金馬獎新導演畢贛,為首部電影長片,限量推出的同名詩集。電影中的主人翁陳升,住在貴州黔東南的凱里縣城,一座神秘
大辞海.中国文学卷 内容简介 《大辞海》是特大型综合性辞典,它的出版,填补了中国辞书的一个空白。迄今为止,《辞海》是我国唯一的一部大型综合性辞典,它既收单字和普...
灯下西窗·美国文学与美国文化 内容简介 本书即有对美国文学的总体介绍,又有对具体作家及具体作品的深入分析,更有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介绍。是一本了解美国文学与美国文化...
钱可通财经:投资原则128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钱可通财经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关于投资基本知识的通俗读物。投资*忌无原则,要在投资市场生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
先锋就是自由 本书特色 “e批评丛书”是一套关于几十年代的中国文学评论。由十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批评家所著,他们在九十年代取得了丰硕的批评业绩,他们...
日本学者中国诗学论集 内容简介 这部论集是根据作者历年翻译的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编选的,十七篇文章大致按内容分为三组:**组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宏观论述...
鲁迅的彷徨与呐喊-飞扬与落寞 本书特色 鲁迅*大的特质,是有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胸怀。看到受苦受难永无了日,故有其“哀”;看到受苦受难而无长进,故其“怒...
《沉沦》于1921年10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是郁达夫的第一部小说集,在《沉沦》里作者完全无视社会道德观念,大胆地写出被情欲折
民以食为天,苏童的一部《米》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乡村与都市的纠缠与冲突,随
杜诗学与杜诗文献 内容简介 自杜甫被尊为“诗圣”、杜诗被誉为“诗史”以来,注杜、研杜、评杜、学杜之风在古代蔚然成风,不绝如缕,随之而来的是杜诗学文献大量产生,历...
5步让你超越同龄人 本书特色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战斗,想不想成为战士,只要活着,生活仍旧是一场场战斗的组合。只要我们身处战场,就不可避免地与不同级别的对手进行较量...
房龙讲述伦勃朗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17世纪欧洲绘画开创崭新境界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坎坷的人生历程及艺术创作与艺术风格。房龙讲述伦勃朗的故事 目录 第1章出诊...
为逃脱纳粹的魔掌,犹太人瓦尔特一家来到肯尼亚一个偏远的农场,刚开始,妻子耶特尔很不适应那里落后的生活,时时刻刻想返回故国
欧阳里见是一个集潇洒、帅气、幽默与好手艺在身的最in人气青年美发师,也是一只即使被主人打了,也都还是会乖乖跑到主人脚下,张
新编高中物理导学练测.热学、电磁学、几何光学分册 本书特色 侧重思路方法指导,举一反三,拓展思维;精选不同层次习题,循序渐进,挑战自我。与现行教学大纲和教材同步...
插图本品读水浒传 本书特色 《水浒传》故事本身是从宋代真实的人物宋江的事迹演化而来。可对于如何评价宋江的一生,历来毁誉参半,主要焦点集中对他接受朝廷招安的看法。...
花园街五号 本书特色 叩开一幢建筑物的大门,也就是打开一部沉重的历史。花园街五号,这幢俄罗斯风格的建筑物,是这座城市的数一数二的住宅,在不同年代中,先后居住过的...
李寿山 内容简介 李寿山(1922-- ),男,字岳东。祖籍山东省平度市。祖父李芳先生,颇通文理,并承前辈之验方而扬之,为有声望之农村医生;父亲李鉴堂公,文史兼...
林斤澜文集 六:文论卷 目录 短中之短/1 短打本领/7 举重若轻/15 游词挑逗/17 枝节纵横/19 两个再认识/26 再谈认识/27 说与写/29 真与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