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马克斯・韦伯,德国学者,与马克思、涂尔干齐名,并列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者。历任柏林、费莱堡及海德堡等大学教授。一生著述甚多,以《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及《经济与社会》等最重要,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最为国内读者所知晓。
至于齐美尔在《社会学》(Soziologie)和《货币哲学》(PhilosophiedesGeldes)中所使用的方法和此处的不同:我是通过清楚地区分开主观意向的“意义”(gemeinterSinn)与客观有效的“意义”(objektivgütigerSinn)而与他分道扬镳;齐美尔本人不只没有严守这两者的分际,甚至时常有意地混淆了“意义”的这两者面向。
——引自章节:序言
动机是主观意义的复合体,意指行动者本身对于行为所提供的有妥当意义的理由。所谓行为过程的关联乃是主观上妥当的或“意义上妥当的”,意指在关系中的各要素,根据我们感情和思考的习常模式,可被认为构成了典型的意义关联。相对的,事情前后序列的诠释,如果我们根据经验的规则发现它始终以同样的方式进行,便是“因果上妥当的”。一个具体行动的正确因果诠释意味着:行动的外在过程及动机可以被如实地把握,并同时达到对其一切关联的有意义的理解。而对一个典型的行动所作的因果性诠释,意指其被宣称是典型的过程,既可以在意义上妥当地展示出来,又可以因果妥当地确认。
——引自第14页
《读书》2020年合订本 本书特色 《读书》2020年合订本是全年12期杂志内容合集,2020年《读书》刊发文章三百多篇,文章整体上兼顾思想性与可读性,倡导专业...
为何?何为?论当代中国媒介权限(2007/8) 本书特色 一条敢于揭露事实真相的新闻,可以促进相关社会问题得到关注和有效解决,而一条假新闻,则很可能引发民众与社...
文本情感分析关键技术研究 本书特色在web2.0时代里,互联网上存在着大量可作为情感语料数据原型的评论,如何高效**的获取基于这些语料的情感信息,并依此进行相关...
马克斯·韦伯(1864-920)是现时代最杰出的社会学家,被视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头脑之一。他在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等若干领域的系统建树,他的方法论...
中国黑道帮会(全四册) 本书特色 帮会中是讲狠处的,什么都干。当土匪做“瓢把子”,当乌龟吃娼门饭。青帮的拜师程序及其帮规自成一体。黄金荣何以成为“小和尚”,蒋介...
作品目录知识界的分裂与整合 上篇 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 汪晖 从依附理论到全球体系 陈燕谷 读活勒斯坦的《资本主义世
从权力到权利-中国新闻职业精神考察与分析 本书特色 王亦高编著的《从权力到权利》的核心内容是针 对中国新闻职业精神问题进行讨论。新闻传媒机构不 是党政机关,也不...
生态社会的来临-第2辑 本书特色 《生态社会的来临(第2辑)》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生态社会的来临-第2辑 目录 导论**章 古代社会以自然为导向的社会观一...
较量:乐观的经济学与悲观的生态学 本书特色比尔·盖茨年度选书,耶鲁大学教授可读性极强的社科著作 两位知名学者的一场世纪赌局,带你看懂美国的科学如何影响政治,美国...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是人类性行为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美国200多所大学/学院采用《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作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
海遗丛稿(二编) 内容简介 《海遗丛稿(2编)》为牟润孙先生所著,牟润孙,1908年生于北京,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毕业,受业于陈垣先生、顾颉刚先生,并从柯劭忞先生...
精彩摘录龙树与黑格尔两位哲学家都向我们保证,否定性(目测是梵语输入法限制打不出来)是宇宙的灵魂(目测是德语重复了一遍这句
重订增广 本书特色 蒙学之书,又来已久。李斯《仓颉篇》、史游《急就章》出自当时*高级知识分子之手,又因为是初学启蒙用书,想必也拥有当时*多的读者《汉书艺文志》收...
媒介COO——广播、电视、网络运营实务 内容简介 本书的编辑有着强烈的职业工具书情结,并且深信,用“实践”来指导实践,其意义绝不亚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职业工...
施坚雅(G.William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
杂志编辑学 内容简介 关于编辑学的任务与对象,目前学界的认识似乎还不尽一致。有人认为编辑学是研究编辑工和规律的学科,编辑学著作应该重点探索编辑的规律、建立编辑的...
媒介.风险与科学 本书特色 《媒介,风险与科学》对大量重要问题进行了令人兴奋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必要的框架,用以理解媒介如何再现科学和风险的一些关键议题...
品味经典解读人生:50本书讲给我们的故事 本书特色 《品味经典解读人生:50本书讲给我们的故事》精选了50本中外经典作品,不仅在讲述每篇作品时,都设置了品读之路...
讲座丛书第一辑:文津演讲录之十讲座丛书第一辑:文津演讲录之十前言 国图古籍馆,曾经被众多的读者亲切地称为“老北图”,在20世纪50年代,就因成功地举办学术讲座而...
终刊号丛话 本书特色 上海陈思和教授在《杂志杂谈》里提到,一本杂志的创刊似乎并无什么可说,倒是它的终刊更耐人寻味。台湾“中央图书馆”的张腾蛟先生在《搜集杂志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