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西方文论译丛(第2辑):理论、方法与实践》特点是:大部分文章是近五年发表的,其中一半以上是特约稿——虽然不是专门为“译丛”写的,但却是编者和作者协商从□近发表的文章或从即将出版的书里选的。例如,詹姆逊、三好将夫以及弗利的文章于2010年发表,米勒的文章2009年问世,雷纳的文章是根据2009年国际会议的发言稿修改的,施泽曼、齐菲兹和菲兹帕特里克的文章则是从2007~2008年的杂志上选的。
王逢振、蔡新乐主编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第2辑)》主要内容包括:孤岛里的德里达、大学和生态、文学之阐发、系统故障:石油、未来性与灾难预示、“死亡”研究、死亡契约再协商、网络文化、网络亚文化与政治激进主义、互联网以及跨国公众空间的构成、美国小说的世界性等。
“译丛”第二辑即将面世。如□□辑一样,本辑仍坚持我们的既定方针:选择21世纪新发表的文章。
本辑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大部分文章是近五年发表的,其中一半以上是特约稿——虽然不是专门为“译丛”写的,但却是编者和作者协商从□近发表的文章或从即将出版的书里选的。例如,詹姆逊、三好将夫以及弗利的文章于2010年发表,米勒的文章2009年问世,雷纳的文章是根据2009年国际会议的发言稿修改的,施泽曼、齐菲兹和菲兹帕特里克的文章则是从2007~2008年的杂志上选的。
因为文章本身的跨学科性质,本辑的分类同样不甚严格或甚至交叉。但总的设想是,侧重理论阐述的同时结合文本分析的实践,因此题名“理论、方法与实践”。
在□□部分里,詹姆逊的文章一如既往,理论性很强,但他分析的是黑格尔的文本,重点是《精神现象学》,因此需要了解黑格尔的作品才能充分理解文章的意义;当然,即使未读黑格尔的作品,只要认真思考也会得到有益的启示。米勒的文章是对德里达的纪念,他从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出发,阐述德里达对“存在”和“共在”关系的看法,包括德里达的伦理和共同体的概念。两位大师阐述已故的另外两位大师,各自的方法和不同之处发人深思。
第二和第三部分实际上都涉及人文社会生态,虽然施泽曼的文章更多地淡到政治和自然生态的问题。第二部分以社会文本为对象,政治色彩较浓,主要是分析批判,其中三好的文章对大学文学教育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第三部分论及文学作品和视觉文化,与当前相当流行的“死亡”研究有关。詹穆哈默德的文章是他近作中的一章的修订本,论述死亡如何被用作一种压制或胁迫的方式,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斯皮瓦克的著名文章《属下能说话吗?》的回应。著名批评家朱迪丝·巴特勒说他对奴隶制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重写了黑格尔和精神分析,把“贵族和束缚”作为“死亡契约”重新思考。卡达瓦的文章依托本雅明和视觉文化理论,分析谢赫的照片的死亡含义:尽管人人无法摆脱死亡,但死亡是一个充满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所在,大量的人死于饥饿、伤残、流亡、强奸……
第四部分收了两篇关于网络文化的文章。众所周知,今天无论在社会、文化还是政治方面,网络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许多社会问题首先在网上披露出来而后得到解决,充分说明了网络的力量。这里的□□篇文章结合全球化的社会现实阐述网络亚文化和政治激进主义,把技术纳入文化的思考,提出技术如何构成政治和文化的新空间,产生出新的亚文化、社会关系和政治形式。第二篇与□□篇有相似之处,但在分析网络文化的种种情况之后,提出跨国公共空间的问题:互联网是否能够促成一个跨国的公共空间——其中既有解放性的政治机会,也有对抗全球资本主义的力量?实际上,两篇文章都表明网络文化关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实践及其可能的发展和变化。
第五部分侧重法律和后殖民文化方面,以文本分析体现后殖民文化中的公平正义问题。后殖民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一向是对殖民者的“主人”叙事进行干预或重写,而法律毫无疑问是殖民化历史传播的重要的话语方式,因此从法律方面探讨宪法、身份政治、人权、文学叙事的再现和殖民地主体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里的两篇文章对法律和广义的文学关系进行了颇为独到的分析和阐述。
□后一个部分是文学研究,但其内涵不同于通常的文本分析。□□篇把美国文学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中,通过分析“911”事件之后的美国文学作品,提出他国在当代美国文学中的叙事模式:他国在美国意味着荒诞与暴虐,而离开美国是为了挣脱资本主义的束缚。因此,通过美国文学可以窥见世界性问题。第二篇是作者的新作《与左派角力》(Wrestling with the Le ft,2010)的前言,在该书出版前作者发给了我。那本书专门论述拉尔夫·埃利森及其《看不见的人》,前言通过介绍该书的内容,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立场,并在方□□上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而□重要的是使人感到应该重新审视美国黑人文学史,改变黑人作家作为冷战替罪羊的角色。
总起来看,六个部分从不同方面反映了□近西方文化和文学研究中的理论和实践,虽然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更全面地介绍当前西方文论的发展,例如关于西方盛行的影视文化研究。我们只能期望在下一辑进行适当的弥补。
第二个进程是“无始无终的圈地的进程”(□□93页)。通过这种漫长的进程的继续,自然和人类资源从共有那里夺取出来,专供资本使用。他们为自身设定的目标是,要建立起一种“对现代非怀旧性的、非诅咒性的、非压抑性的、非基本性的、非启示性的批判”(□□85页)。他们承认:“即使要铺设出这一工程的地基,左派也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仍然只能是从左派出发,某种对现代性的真正反动才能出现。”(□□85页)
这一目标如此高远宏大,有谁会不会赞同呢?或许可以这样说,也一样重要:究竟这一现代性跟左派一直坚持在反对的,有什么不同,即使消费主义和圈地的过程二者比以前的时代更加强化而且更为专门?令人惊异的缺席的一种东西,就是对未来灾难的任何思考。尽管反驳者将石油推到一边,为的是将那些唱诵“决不以鲜血换石油”的人引入对新自由主义更大面积的批判。因为,它在思考石油关乎资本时所发挥的作用时,只是向后看到了20世纪的历史,而不是向前去看石油的缺席将造成的灾难那种地平线。不妨回想一下菲斯克讲的“正是这样廉价的‘剩余能源’使古典的工业、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成为现实”①。很难说,石油对于资本或现代性是附带性的——这跟说,它就是民族国家或全球经济领域别的作用者的所有决断的制定的主要推动者,并不是一回事。与此同时,对这一即将出现的地平线以及加以回应的必要性越来越强的意识——不论是通过资源战略的种种图谋,还是要把它留给技术以将问题解决——在设计对反驳者所刻画出的那种黑暗的现代性的回应过程当中,便不能随意地丢在一边。比如说,很能说明问题的是,甚至没有出现对生态启示话语的诉求——也几乎不见任何提及环境局限、人口承载力以及对准并且□□石油资本主义来设想的必要性的东西。反驳者对军事新自由主义的暴力推出了一种左派的回应——典型而又可理解的概而言之并且结论开放(能不是这样吗?)。但是,至于左派论述石油资本主义的话语,我们却没有看到,尽管那本来可以□□生态启示话语的教学法倾向。
这样一种话语真的可以存在吗?反驳者提出,对它所说的“消费形而上学”的异议,植根于一个危机的时代。“目前能一切适用、便于使用、全时利用的调停工具究竟是什么呢?”作者们问答说:“……如果不是试图把目前的陈词滥调清除干净的努力的话?”(□□83页)这种希望,飘浮在整个社会之物之中,盼的是“另一种现在——这一现在拥有与某种已回收的过去的真正连续性,因而会向某种非空洞的、非幻想的未来的景象开放”
知识分子影象与文学话语场 本书特色 新文学的发生、发展是与知识分子自我身份的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勾画知识分子影像既是对作家的人生道路、心灵世界的一次追索和叩问...
阿拉蕾-(全套18册) 内容简介 简介《阿拉蕾》(又名《怪博士与机器娃娃》、《iq博士》)是日本著名漫画家鸟山明在1980年代漫画作品。改编的电视动画于1981...
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内容简介 《清代文學批評史锣是王運熙、顧易生孜授主編的《中國文學批評通史》的箔六分卷。《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是哲學社會科學“七五”期間重點研究項...
明清文选学述评 内容简介 本书定位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的范围内,欲加探讨和描述的是明清选学家所涉猎的研究领域与所进行的研究活动,探索与总结其所采用的研究手段和方...
苏州古典园林:汉英对照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量的图片配以简洁的文字说明介绍了享誉中国的苏州古典园林,同时书中还附有汉英对照。该书形式新颖,图文并茂,较全面的展示了...
独步中国-秦皇岛承德坝上草原 内容简介 全新拍摄的大量图片,为您提供*新鲜的视觉信息。开辟中国旅游书先河的详尽图文索引,使您方便快捷地获得您想要的信息。本书所有...
中国古典诗学论稿 本书特色 《中国古典诗学论稿》由上海外国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海富通基金”资助出版。中国古典诗学论稿 内容简介 研究中国古典诗学已经不能从“零”...
“这是一个关于探险玩耍、为非作歹、吸毒勒戒、艾滋茫然、世代差异、文化冲击和兄弟情谊的故事。”人类学者刘绍华详细记录了诺苏
绘画卷八-荣宝斋珍藏-8 内容简介 简介《荣宝斋珍藏8(精)》由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绘画卷八-荣宝斋珍藏-8 目录 前言上帝在细节中《穴诗意山水册》十一开岱顶曦光...
想他百里七在江湖上名气虽不响亮,但其他的假身分怎么说也是响当当的高手。怎么最后却落得在小县当个薪水少得可怜的小差役?而且
白老太爷寿筵上,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武林盟主封龙亲自登门拜访,喜得白老爷子眉开眼笑。贵客驾临,喜意更浓。当众人的目光又敬
ThebestsellingauthorofTheBotanyofDesireexplorestheecologyofeatingtounveilwhyweco...
《天行者》内容简介:本书以中国20世纪90年代贫乏的乡村教育为背景,讲述了一群在贫苦生活中无私为乡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民办教师
《西游记杂剧》评注本 本书特色 近年以来,随着清宫昇平署档案的逐步出版与整理,宫廷戏曲的研究从“冷门”变为小小的“热门”,《昇平宝筏》这一部“西游记”大戏,关注...
古方今用-补益.固涩剂 本书特色 解表、祛风、催吐、和解剂清热、温里剂理气、理血剂泻下、祛湿、化痰 治燥剂息风、安神、开窍、消食、驱虫剂补益、固涩剂古方今用-补...
老舍与中国革命 本书特色 《老舍与中国革命》为教育人文社科“十五”规划项目和兰州大学“萃英计划”项目。老舍的创作从总体上来考察,他的创作服从于中国革命反帝反封建...
直面巩利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和张艺谋一起合作的日子、在香港娱乐圈、陈凯歌的女主角、和孙周创造的新时代、对电影永远钟情、走向国际的脚步等内容。直面巩利 目录 *...
诗学经典的在体化面向 本书特色 《诗学经典的在体化面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诗学经典的在体化面向 内容简介 “在体化”是审美现代性发生之后的认知转向,诗学...
本书由三部分组成,上篇重在事迹,中篇重在比较,下篇重在学理。钱钟书与其他学人的交往、学人比较、学术探讨都兼顾在内,事、学
胡文彬谈红楼 内容简介 其实在我看来,读《红楼梦》、从事《红楼梦》研究,毕竟不同于商业广告,大可不必用“风情万种”或“火药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