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究竟是怎样一种学问?研究了它,究竟有什么用处呢?
这个问题,在略知学问的人,都会毫不迟疑地作答道:历史是前车之鉴。什么叫做前车之鉴呢?他们又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昔人所为而得,我可以奉为模范;如其失策,便当设法避免;这就是所谓“法戒”。这话骤听似是,细想就知道不然。世界上哪有真正相同的事情?所谓相同,都是察之不精,误以不同之事为同罢了。远者且勿论。欧人东来以后,我们应付他的方法,何尝不本于历史上的经验?其结果却是如何呢?然则历史是无用了么?而不知往事、一意孤行的人,又未尝不败。然则究竟如何是好呢?
历史虽是记事之书,我们之所探求,则为理而非事。理是概括众事的,事则只是一事。天下事既没有两件真正相同的,执应付此事的方法,以应付彼事,自然要失败。根据于包含众事之理,以应付事实,就不至于此了。然而理是因事而见的,舍事而求理,无有是处。所以我们求学,不能不顾事实,又不该死记事实。
《中国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的成名之作,吕思勉先生一生勤勉治学,通读二十四史,研究史学典籍,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史学四大家”。
《中国通史》全书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权威、*经典、*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中国史学经典:中国通史》:史学大家吕思勉的得意之作
★权威,系统,具学术精神的中国通史
★研究中国历史无法规避的书
《中国通史》是我国历史上**部用白话文写成的中国通史,与钱穆《国史大纲》并称双峰对峙的史学巨著。吕思勉是史学界公认的旧籍读得*多的一位学者,二十四史通读数遍,为学界同人传为美谈。他是易中天*推崇的史学大师,是钱穆*敬重的授业恩师,国学基础深厚,治史意趣生动。
官制是政治制度中*繁复的一门。(一)历代设官既多,(二)而又时有变迁。(三)他的变迁又不是审察事实和制度不合而条理系统地改正的,而是听其迁流之所至。于是有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亦有有其实而无其名的。名实既不相符,循其名遂不能知其实。而各官的分职,亦多无理论可循。求明白其真相,就很不容易了。然官制毕竟是政治的纲领。因为国家要达其目的,必须有人以行之。这行之之人,就是所谓官。所以明于一时代所设之官,即能知其时所行之政。对于历代的官制,若能知其变迁,即亦能知其政治的变迁了。
人的见解,总是较时代落后一些的。时代只有新的,而人之所知,却限于旧。对付未来的方法,总是根据既往的情形,斟酌而出之的。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全合。制度才定出来,即已不适于用。制度是拗不过事实的,(一)非格不能行,(二)即名存实亡,这是一切制度都如此的,而官制亦不能例外。我国的官制,大略可分为六期:(一)自周以前,为列国时代的制度。(二)而秦及汉初统一时代的制度,即孕育于其末期。(三)因其大体自列国时代蜕化而来,和统一时代不甚适合,不久即生变迁。各方面变迁的结果,极其错杂不整。直至唐朝,才整理之,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制度。(四)然整理甫经就绪,又和事实不符。唐中叶以后,又生变迁,而宋朝沿袭之。(五)元以异族,入主中原,其设施自有特别之处。明朝却沿袭着他。清朝的制度,又大略沿袭明朝。然因实际情形的不同,三朝的制度,又自有其大相违异之处。(六)清朝末叶,因为政体改变,官制亦随之改变。然行之未久,成效不著。直至今日,仍在动荡不定之中。以上略举其变迁的大概,以下再略加说明。因为时间所限,亦只能揭举其大纲而已。
官有内外之分。内官即中央政府之官,是分事而治的。全国的政务,都汇集于此,依其性质而分类,一官管理一类的事。又有综合全般状况,以决定施政的方针的,是即所谓宰相。外官则分地而治。在其地界以内,原则上各事都要管的。出于地界以外,则各事一概不管。地方区划,又依等级而分大小。上级大的区划,包含若干下级小的区划。在行政上,下级须听上级的指挥。这是历代官制的通则。
列国并立之世,到春秋战国时代,已和统一时代的制度相近了。因为此时期,大国之中,业已包含若干郡县。但其本身,仍只等于后世一个*大的政治区域。列国官制:今文家常说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但这只是爵,没有说出他的职守来。三公依今文家说,是司马、司徒、司空。九卿无明文,古文家说,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孤。冢宰(天官)、司徒(地官)、宗伯(春官)、司马(夏官)、司寇(秋官)、司空(冬官),为六卿。许慎《五经异义》。案今文说的三公,以配天、地、人。司马主天,司徒主人,司空主地。古文说的六卿,以配天、地、四时。此外还有以五官配五行等说法。见《左氏》昭公十七年,二十九年。《春秋繁露·五行相胜篇》。这不过取古代的官,随意拣几个编排起来,以合学说的条理而已。和古代的事实,未必尽合。古代重要的官,不尽于此;并非这几个官特别重要;不过这几个官,亦是重要的罢了。司马是管军事的,司徒是统辖人民的,司空是管建设事务的。古代穴居,是就地面上凿一个窟窿,所以谓之司空。空即现在所用的孔字。《周官》冬官亡佚,后人以《考工记》补之。其实这句话也靠不住。性质既不相同,安可相补?不过《考工记》也是讲官制的。和《周官》性质相类,昔人视为同类之书,合编在一起,后人遂误以为补罢了。
《周官》说实未尝谓司空掌工事,后世摹仿《周官》而设六部,却以工部拟司空,这是后人之误,不可以说古事的。冢宰总统百官,兼管宫内的事务,其初该是群仆的领袖。所以大夫之家亦有宰。至于天子诸侯,则实际本来差不多的。天子和诸侯、大国和小国制度上的差异,不过被著书的人说得如此整齐,和实际亦未必尽合。宗伯掌典礼,和政治关系*少,然在古代迷信较深之世,祭祀等典礼,是看得颇为隆重的。司寇掌刑法,其初当是军事裁判。说详第十章。三公坐而论道,三孤为之副,均无职事。案《礼记·曾子问》说:“古者男子,内有傅,外有慈母。”《内则》说:国君世子生,“择于诸母与可者,必求其宽裕慈惠,温良恭俭,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太师、太傅、太保,正和师、慈、保三母相当。古夫亦训傅,两字盖本系一语,不可以称妇人,故变文言慈。然则古文的三公,其初乃系天子私人的侍从,本与政事无关系,所以无职事可言。
……
精彩书评
编著中国通史的人,最易犯的毛病,是条例史实、缺乏见解……极为枯燥。自吕思勉先生出,有鉴于此,乃以丰富的事实和流畅的笔调来写通史,方为通史写作开一个新的纪元。……按时代略述政治大事,叙述中兼有议论,纯从社会科学的立场上,批评中国的文化和制度,极多石破天惊之新理论。
——著名史学家 顾颉刚
当时常州府中学堂诸师长尤为佘毕生难忘者,有吕思勉诚之师。
——国学大师 钱穆
论方面广阔,述作宏富,且能深入为文者,我常推重吕思勉诚之先生、陈垣援庵先生、陈寅恪先生与钱穆宾四先生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著名史学家 严耕望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汉族,江苏常州人。生于江苏常州一个“世代仕宦”的书香之家的他,十二岁以后在父母师友的指导下读史书,了解中国历史。16岁自学古史典籍。1905年起,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江苏省立第一师范专修科等校任教。1926年起,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49年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在学术界名声卓著,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史学四大家”。
《不可思议的鲸》内容简介:鲸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海洋动物。它们有着惊人的庞大身躯,是海洋中凶猛剽悍的霸主,令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
品读经典 史记 本书特色 司马迁著,孔庆东主编的《史记(精选)/品读经典》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
本书讨论近代经典淡出之后中国史学的转变与延续,偏于学术走向、风格和方法的探索。全书以“经典淡出之后的读书人”为引论,上篇
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第六版-(全彩) 本书特色 本书是目前了解世界考古学发展*权威、*全面的一本书。尽全力保留英文版的原汁原味,全彩印印刷。考古学-理论....
简明中外通史-(上.下册)-插图版 本书特色 未来的前景如何呢 历史学家像气象学家样,面前只有一个变幻莫测的水晶球。尽管未来的特定事件无法预见,但是,倘若对世界...
时光里的文明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二十世纪-上下册 本书特色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十五年沉潜之作史上*好读、*好懂、*权威的世界文明史一部全景揭示世界文明发展轨迹的百科...
在1942年苏军发起的大反攻中,霍尔姆战役创造了二战时期防御与解围作战的经典范例。本书以战地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了霍尔姆战役的
《老年医学新概念》内容简介:本书旨在提高医学研究生对我国社会老龄化现状的认识,阐述老年医学的基本概念、理念、新知识、新技能
在美国的总统选举和地区选举中,常常会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操纵,让选举误入歧途。这就是在两方竞选中利用第三方的加入制造“搅局
《牛津第三帝国史》内容简介:1918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其后短短20年时间,纳粹不仅让德国重回强国之巅,更让以理性著称的德国民
第二卷 多事之秋-民国那段日子-通俗正说民国大历史 本书特色《民国那段日子》讲述了从辛亥革命到东北易帜(1912-1928)那段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辛亥...
《浴血荣光》内容简介:《浴血荣光》内容简介::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
南京保卫战:1937 内容简介 1937年11月,淞沪会战中失利后的中国军队一路西撤,*终在南京城下打响了一场“保卫首都、捍卫尊严”的生死之战。10万卫戍部队在...
日本七三一部队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细菌部队。《魔窟》真实地再现了侵华战争期间七三一部队在我国东北地区用中国人活体进行细
《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内容简介:《新周刊》、《晶报·深港书评》“2018十大非虚构类好书”,2016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生动再
《日本通史》内容简介:《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系《世界历史文化丛书》之一种书。《世界历史文化丛书:日本通史》讲述了日本
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三辑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有决策内幕,往事追忆,文苑艺林,人物春秋,史海钩沉,委员园地,等。文史资料选辑第一五三辑 目录 决策内幕我亲历上海经济...
宋史 本书特色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宋史》主要讲述宋代的历史文化。全书分十一章,描绘了宋代的政治变迁、制度设计、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而以政治史为主,将...
《天下泰平:江户时代前期》内容简介:本书是“讲谈社·日本的历史”第八卷,讲述的是日本江户时代前期的历史,在时间上相当于中国
社会与历史-十万个为什么(e时代少儿网络版)(随书附赠精美光盘) 内容简介 这将是一套游走于现代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书,这也将是一套从书架延伸到更广阔的数字化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