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小帖》·五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毛奇龄说《易》之语,而其门人编次成书者也。奇龄所著经解,惟《仲氏易》及《春秋传》二种是其自编,馀皆出其门人之手,故中间有附入门人语者。此《小帖》凡一百四十三条,皆讲《易》之杂说,与《仲氏易》相为引伸。朱彝尊载之《经义考》,云皆西河氏纪说《易》之可议者。今观其书,徵引前人之训诂以纠近代说《易》之失,於王弼、陈抟二派,攻击尤力。其间虽不免有强词漫衍,以博济辨之处,而自明以来申明汉儒之学,使儒者不敢以空言说经,实奇龄开其先路。其论《子夏易传》及《连山》、《归藏》,尤为详核。第五卷所记皆商榷《仲氏易》之语。初稿原附载《仲氏易》末,后乃移入此编。旧目本十卷,今本五卷,盖其门人编录有所刊削。考盛唐所为《西河传》,又称《易小帖》八卷。盖十卷删为八卷,又删为五卷也。儒者尊奉一先生,每一字一句奉为蓍蔡,多以未定之说编入语录。故《二程遗书》朱子有疑,《朱子语类》又每与《四书章句集注》、《或问》相左,皆失於简汰之故。若盛唐者,可谓能爱其师矣。
《陆氏易解》·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姚士粦所辑吴陆绩《周易注》也。《吴志》载绩所著有《易注》,不言卷数。《隋书·经籍
《易学图说会通》·八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字符苍,一字扶苍,武进人。此书《自序》云:“寻绎宋、元经解及近
《周易辑说存正》·十二卷、附《易说通旨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是书分《经》二篇、《传》十篇,一依《本义
《易纬坤灵图》·一卷(永乐大典本)案《坤灵图》,孙瑴谓配《乾凿度》名篇。马氏《经籍考》著录一卷。今仅存论《乾》、《无妄》
《周易衍义》·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胡震撰。震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自序
《周易古文钞》·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刘宗周撰。宗周字起东,号念台,山阴人。万历辛丑进士。官至左都御史。南都破后,绝粒
《易经衷论》·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张英撰。英字敦复,桐城人。康熙丁未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谥文端。是书专释六十四
《易精蕴大义》·十二卷(永乐大典本)元解蒙撰。蒙字求我,吉水人。《江西通志》作“字来我”,盖字形相近而误也。中天历乙巳江
《周易传注》·七卷、附《周易筮考》·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李塨撰。塨字刚主,号恕谷,蠡县人。康熙庚午举人。官通州学正
《周易颂》·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方时化撰。其《易》学之第二种也。上卷九十颂,下卷亦九十颂。前后泛言象数,中间每卦为
《易例举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鼎撰。鼎字尊彝,号易堂,金匮人。乾隆辛未荐举经学,授国子监司业,官至翰林院侍讲
《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
《周易拨易堂解》·二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刘斯组撰。斯组字斗田,新建人。雍正甲辰举人,官杞县知县。是书前有《记略》,
《大易则通》·十五卷、《闰》·一卷(湖北巡抚采进本)国朝胡世安撰。世安字处静,别号菊潭,井研人。前明崇祯戊辰进士,历任少
《周易摘抄》·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顾昺撰。昺号虚庄,南汇人。雍正甲辰举人。是编为其三经解之一,皆节录御纂《周易折中
《复斋易说》·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赵彦肃撰。彦肃字子钦,号复斋,太祖之后。尝举进士。掌宁国军书记,调秀州推官,移华亭
《易疏》·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黄端伯撰。端伯字元公,江西新城人。崇祯戊辰进士。除宁波府推官。福王时官礼部仪制司郎中
《射易淡咏》·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端惟题“西农”二字。前有陈愫《索射易书》一篇,称其字曰“孝若”。考
《周易集说》·四十卷(内府藏本)宋俞琬撰。琬字玉吾,吴县人。生宋宝祐初,入元隐居著书。徵授温州学录,不赴。至延祐初始卒。
《周易象训》·十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姚球撰。球字颐真,无锡人。其《凡例》称辛未岁年二十七始读《周易》,二十馀年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