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存》(无卷数,大理寺卿王昶家藏本)
国朝萧云从撰。云从字尺木,芜湖人。前明崇祯己卯副榜贡生。是书乃云从年八十时所撰。以数言《易》,而其数乃以律吕、历算为宗,旁及於三命、六壬之术。前列《易存四学》一条,称学者先读《易》卦爻词、《大传》蓍法,次学卦气以及支干阴阳、五行生克、气运衰旺,次学算归、除、因、乘,次学音律、词曲、声调、管弦以及翻切诸法方得。其说颇属支离。夫奇偶阴阳为万事万物之根本,故《易》道广大,推之无所不通。律吕为《易》中之一理,非因律吕作《易》,亦非因《易》作律吕也。历算亦《易》中之一理,非因历算作《易》,亦非因《易》作历算也。即以医术而论,荣卫者阴阳也,七窍者奇偶也,心肾者《坎》、《离》之宅也,其消长则《姤》、《复》之机,其升降则《既济》、《未济》之象也。至於五运六气、司天在泉,无一不与《易》理通。亦将曰因医有《易》,因《易》有医乎哉!王士祯《池北偶谈》尝记云从作《杜律细》一书,凡吴体拗句,俱强使协於平仄。如“盘涡浴鹭底心性”句,则读“底”为高低之“低”。“江草日日唤愁生”句,则读“草”为《离骚》之“骚”。此书言《易》,殆亦类斯与?连江童能灵作《律吕古义》二卷,纯以《河图》、《洛书》为声音之本者,均可谓误用其心矣。
《易韦》·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朱襄撰。襄,无锡人。是书成於康熙庚辰。卷首为《易图说》,凡十二图。其以九数为《河图》
《易辨》·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丰坊撰。此书以孔子授《易》於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以为商瞿问辞,“子曰”以
《童溪易传》·三十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王宗传撰。宗传字景孟,宁德人。淳熙八年进士。官韶州教授。董真卿以为临安人。朱彝尊
《索易臆说》·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启昆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书惟总论《易》之大旨
《周易大全》·二十四卷(内府藏本)明胡广等奉敕撰。考《明成祖实录》,永乐十二年十一月甲寅,命行在翰林院学士胡广、侍讲杨荣
《易论》(无卷数,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国朝徐善撰。书首有沈廷劢《序》,称为南州徐敬可,则当为南昌人,而善自署曰嘉禾。
《石潭易传撮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髦撰。髦字孟恂,永新人。永乐戊子举人。是书大旨以程子之全体大用具於《易传》,
《周易象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章潢撰。潢字本清,南昌人。万历乙巳以荐授顺天府学训导。时年已七十九,不能赴官,诏用
《周易剩义》·四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黄燐撰,燐字旸谷,湘潭人。其《凡例》谓说经者有未备未当,而作此以补之,故曰《剩义
《易经图释》·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定之撰。定之字主敬,号呆斋,永新人。正统丙辰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
《周易辑说存正》·十二卷、附《易说通旨略》·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是书分《经》二篇、《传》十篇,一依《本义
《易象大意存解》·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任陈晋撰。陈晋字似武,号后山,亦曰以斋,江苏兴化人。乾隆己未进士,官徽州府
《周易赞义》·七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马理撰。理字伯循,三原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南京光禄寺卿。事迹具《明史·儒
《周易小疏》·十四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虞楷撰。楷字孝思,号蓼园,里籍未详。书无序跋,亦不知作於何时。中述《周易折中》
《周易可说》·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曹学佺撰。是书以象占为主,於前人中多采来知德《易》注,而深疑朱子《本义》。如谓“凡
《易思图解》(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以邵子《大横》、《大圆》二图为先
《周易纬史》(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钱偲撰。偲号坚瓠老人,钱塘人。雍正壬子副榜贡生。是书以卦爻分配史事,故曰《纬
《陆堂易学》·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陆奎勋撰。奎勋字坡星,平湖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是编讲《易》,宗朱子者
《易璇玑》·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吴沆撰。沆字德远,临川人。绍兴十六年,与其弟澥诣行在献书。澥所献曰《宇内辨》,曰《历
《周易象旨决录》·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熊过撰。过字叔仁,号南沙,富顺人。嘉靖己丑进士。官至礼部祠祭司郎中。《明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