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纬稽览图》·二卷(永乐大典本)
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易纬》八卷,《唐志》《宋均注易纬》九卷,皆不详其篇目。《宋志》有《郑康成注稽览图》一卷,《通志》七卷。而马氏《经籍考》载《易》纬七种,亦首列《郑注稽览图》二卷。独陈振孙《书录解题》别出《稽览图》三卷,称与上《易》纬相出入,而详略不同,似后人掇拾纬文,依托为之者,非即康成原注之本。自宋以后,其书亦久佚弗传。今《永乐大典》载有《稽览图》一卷,谨以《后汉书·郎顗杨赐传》、《隋书·王邵传》所见纬文及注参校,无不符合,其为郑注原书无疑。惟陆德明《释文》引“无以教之曰蒙”、《太平御览》引“五纬各在其方”之文,此本皆阙如。则意者书亡仅存,已不免於脱佚矣。其书首言卦气起《中孚》,而以《坎》、《离》、《震》、《兑》为四正卦,六十卦卦主六日七分。又以自《复》至《坤》十二卦为消息,馀杂卦主公卿大夫候风雨寒温以为徵应。盖即孟喜、京房之学所自出。汉世大儒言《易》者,悉本於此,最为近古。至所称轨{?折}之数,以及世应游归、乃兼通於日家推步之法。考唐一行推大衍之策,以算术本於《易》,故其《本议》言代轨德运,及《六卦议》言一月之策九六七八,《发敛术》言中节候卦,皆与《稽览图》相同。独所云天元甲寅以来至周宣帝宣政元年,则似甄鸾所推甲寅元历之术。而又有云太初癸巳,则古无以此为元者。其他杂引宋永初、元嘉,魏始光,唐上元、先天、贞元、元和年号,纷错不伦。盖皆六朝迄唐术士先后所附益,非《稽览图》本文。今审核词义,随文附书以为区别。并援经注史文,是正讹舛。依马氏旧录析为上、下二卷,庶言《易》学者或有所考见焉。
《易象意言》·一卷(永乐大典本)宋蔡渊撰。渊,蔡元定之子,而从学於朱子。故是书阐发名理,多本师传。然兼数而言,则又西山之
《易筌》·六卷、《附论》·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焦竑撰。竑字弱侯,应天旗手卫籍,山东日照人。万历己丑进士第一,授翰林院
《东莱易说》·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吕祖谦撰”。朱彝尊《经义考》亦列其名。今勘验其文,实吕乔年所编《丽泽论说集
《图卦亿言》·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沚撰。沚字汝定,庐州人。隆庆庚午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是书以图书为《易》原本。首
《周易读翼揆方》·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梦逵撰。梦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编不取陈抟《先
《易经说意》·七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陈际泰撰。际泰字大士,临川人。崇祯甲戌进士。官行人司行人。《明史·文苑传》附见《
《易象会旨》·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曰“延伯生述”,不著名氏。前有万历己酉熊惟学《序》,称为同年临川文台吴君,亦不
《周易会通》·十四卷(内府藏本)元董真卿撰。真卿字季真,鄱阳人。尝受学於胡一桂。斯编实本一桂之《纂疏》而广及诸家。初名曰
《周易通义》·十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方葇如撰。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是书悉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无此体,徒标
《周易孔义集说》·二十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沈起元撰。起元字子大,太仓人。康熙辛丑进士。官至光禄寺卿。是书大旨以《十
《易宫》·三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吴隆元撰。隆元号易斋,归安人。康熙甲戌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其书前后无序跋,末阙
《了翁易说》·一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陈瓘撰。瓘字莹中,了翁其自号也。延平人。元丰二年进士甲科。建中靖国初为右司谏,尝
《易经粹言》·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应麟撰。麟字囿呈,宜黄人。康熙丁酉举人。是编不载《经》文。首卷总论卦图,上、下二
《周易筮述》·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宏撰撰。宏撰字无异,号山史,华阴人。康熙己未尝举荐博学鸿词。宏撰以朱子谓《易》
《易经勺解》·三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林欲楫撰。欲楫字平庵,晋江人。万历丁未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事。是书乃其
《周易说翼》·三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吕柟撰。柟字仲木,号泾野,高陵人。正德戊辰进士第一。官至南京礼部右侍郎。事迹具《明
《易笺》·八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陈法撰。法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癸巳进士。官至直隶大名道。其书大旨以为《易》专言人
《易经提要录》·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徐铎撰。铎字令民,盐城人。乾隆丙辰进士,官至山东布政使。此书不载《经》文,第摭
《易图疏义》·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鸣珂撰。鸣珂字伯容,蒲城人。是书因《周易启蒙》、《本图书》、《原卦画》二篇之说
《周易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朱之俊撰。之俊字沧起,汾阳人。天启壬戌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是编用注疏本,汇先儒旧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