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易汇编》·十七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
明李本固撰。本固字维宁,临清州人。万历壬辰进士。官至太仆寺少卿。案《易》自费直以《十翼》解《经》而郑康成以《彖传》连《经》文,於是十二篇之序始紊,如今《乾卦》是也。至王弼,又自《坤卦》以下每卦每爻取《传》辞连缀《经》文之下,并取《文言》入《乾卦》、《坤卦》之中,即今注疏本是也。后王洙、吕大防、周燔、吴仁杰辈,递有考核,而晁说之、吕祖谦所定为善。故朱子《本义》参用二家。至吴澄,又谓《系辞》内“居室”七条、“祐助”一条、“何思”十一条,实《文言》之文,由王弼既取《乾》、《坤》《文言》入《乾卦》、《坤卦》,其无可附者,后人并入系辞内,而孔疏复曲为之说。复古《易》者但取《乾》、《坤》《文言》别为一卷,而散入《系辞》者未之改也。故其作《易纂言》,取此诸条入《文言》。是书篇第悉依朱子本,而《文言》则用澄本,故曰“古易”。然朱子本於古有据,吴澄说自昔未闻,以杜撰之说目为古本,於义殊为乖剌也。其书分为三集,一曰《意辞》,二曰《象数》,三曰《变占》。《意辞》之目凡八,曰《古易》,附见书前。曰《辞会》,即《经》、《传》十二卷。自第十三卷以下另为一编,有胡国鉴《序》。曰《明意》,曰《释名》,曰《详易》,曰《玩辞》,曰《误异》,曰《易派》。《象数》之目亦八,曰《图书象》,曰《图书数》,曰《总论》,曰《画象》,曰《三易》,曰《广象》,曰《观象》,曰《衍数》。《变占》之目凡十,曰《蓍变》,曰《之变》,曰《反对》,曰《变例》,曰《辨成》,曰《观变》,曰《不卜》,曰《玩占》,曰《卜筮》,曰《断法》。
《像象管见》·九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以建言罢归。天启初追赠太
《射易淡咏》·二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卷端惟题“西农”二字。前有陈愫《索射易书》一篇,称其字曰“孝若”。考
《大易衍说》(无卷数,安徽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亦不著时代,盖明人旧录藏本也。其书乃乡塾讲义,随文敷衍,不能发明大旨
《周易参义》·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元梁寅撰。寅字孟敬,新喻人。元末辟集庆路儒学训导,以亲老辞。明年兵起,遂隐居教授。
《易小传》·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沈该撰。该字守约,一作元约,未详孰是。吴兴人。登嘉王榜进士。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
《周易蛾术》·七十四卷(户部尚书王际华家藏本)国朝倪涛撰。涛字崐渠,钱塘人。其书於每卦中分《尚辞》、《尚变》、《尚象》、
《周易衍义》·十六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元胡震撰。震自署曰“庐山深溪”,又题“将仕佐郎南康路儒学致仕教授”。书前有《自序
《易说》·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汝惺撰。汝惺字匪席,德州人。所论十五事皆阐发宋儒旧说。《自序》谓汉儒所传三《礼》
《易思图解》(无卷数,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日曦撰。日曦字仲升,彭泽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以邵子《大横》、《大圆》二图为先
《洗心斋读易述》·十七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潘士藻撰。士藻字去华,号雪松,婺源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事迹附见
《周易义参》·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于琳撰。琳,平湖人。兹编皆因仍旧说,依文训释,罕所发明。末列三十三图,亦皆剿袭旧
《周易去疑》·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舒宏谔撰。宏谔字士一,旌德人,老於授徒。故钞撮讲章,纂而成帙,以便课诵。其举例有
《原易》·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上卷《原太极图书》凡十一条,下卷《原六十四卦》。皆剿袭旧文,别无辨获,不足
《古周易订诂》·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何楷撰。楷字元子,晋江人。天启乙丑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唐王聿键起兵於闽,以为
《读易隅通》·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来集之撰。集之字元成,萧山人。崇祯庚辰进士。官安庆府推官。是书多触类旁推以求其融贯
《易经观玩篇》(无卷数,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宗洛撰。宗洛字绍川,无锡人。乾隆庚辰进士,官天镇县知县。是编《凡例》谓用费
《八白易传》·十六卷(湖北巡抚采进本)明叶山撰。山字八白,里贯未详。《经义考》引张云章之言曰:“八白本末无所考见,详其《
《易经本义翼》·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不标撰人名氏。惟卷首题签云“苏州府学附生曹沄手辑吴敬庵《羲经本义》二十本,上大
《图易定本》·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邵嗣尧撰。嗣尧,郇阳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其言《易》,以《河》、
《易汉学》·八卷(光禄寺卿陆锡熊家藏本)国朝惠栋撰。是编乃追考汉儒《易》学,掇拾绪论以见大凡。凡《孟长卿易》二卷,《虞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