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丰九域志》·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宋承议郎知制诰丹阳王存等奉敕撰。存字敬仲,丹阳人。登进士第,调嘉兴主簿,历官尚书右丞。事迹具《宋史》本传。初,祥符中李宗谔、王曾先后修《九域图》。至熙宁八年,都官员外郎刘师旦以州县名号多有改易,奏乞重修。乃命馆阁校勘曾肇、光禄丞李德刍删定,而以存总其事。以旧书名图而无绘事,请改曰志。迄元丰三年闰九月,书成。此本前有存等进书原序,称“国朝以来,州县废置与夫镇戍城堡之名,山泽虞衡之利,前书所略,则谨志之。至於道里广轮之数,昔人罕得其详。今则一州之内,首叙州封,次及旁郡,彼此互举,弗相混殽。总二十三路,京府四,次府十,州二百四十二,军三十七,监四,县一千二百三十五,釐为十卷。”王应麟称其文见於《曲阜集》,盖曾肇之词也。其书始於四京,终於省废州军及化外羁縻州,凡州县皆依路分隶。首具赤、畿、望、紧、上、中、下之名,次列地理,次列户口,次列土贡。每县下又详载乡镇,而名山大川之目,亦并见焉。其於距京距府旁郡交错四至八到之数,缕析最详,深得古人辨方经野之意。叙次亦简洁有法。赵与旹《宾退录》尤称其《土贡》一门备载贡物之额数,足资考核,为诸志之所不及。自序所称文直事核,洵无愧其言矣。其书最为当世所重。民间又有别本刊行,内多《古迹》一门,故晁公武《读书后志》有《新旧九域志》之目。此为明毛晋影抄宋刻,乃元丰间经进原本,后藏徐乾学传是楼中。字画清朗,讹阙亦少,惟佚其第十卷,今以苏州朱焕家抄本补之,仍首尾完具。案张淏《云谷杂记》,称南渡后闽中刊书不精,如睦州宣和中始改严州,而新刊《九域志》直改为严州。今检此本内睦州之名,尚未窜改,则其出於北宋刻本可知。近时冯集梧校刊此书,每卷末具列考证,其所据亦此本也。
《皇清职贡图》·九卷乾隆十六年奉敕撰。以朝鲜以下诸外藩为首,其馀诸藩诸蛮,各以所隶之省为次。会圣武远扬,戡定西域,拓地二
《新河初议》·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编辑者名氏。明正德间,河决徐沛,运道淤塞,特起盛应期往治之。应期建议,於
《建阳县志》·四卷、《杂志》·三卷、《续志》·一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黄璿撰。璿,建阳人。是书成於景泰庚午。卷首於舆图之
《白鹿书院志》·十六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国朝廖文英撰。文英有《正字通》,已著录。初,唐李渤与其兄涉读书庐山,蓄一白鹿甚驯
《江心志》·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释元奇撰。江心寺在温州府北永嘉江中,即谢灵运诗所谓“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者也
《西岳神祠事录》·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孙仁编。仁,贵池人。景泰辛未进士,官至户部右侍郎。是书乃其官西安府知府时作。以
《河纪》·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承泽撰。承泽有《尚书集解》,已著录。是书纪黄河迁徙始末,兼及畿辅水利。大旨为筹画漕
《续闽小纪》·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黎定国撰。定国字于一,江都人。尝客游福建学使幕中,因据所闻见,辑为此书。以旧书先
《西湖繁胜录》·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西湖老人撰,不著名氏。考书中所言,盖南宋人作也。宋自和议既成之后,不复留意於中原
《大清一统志》·五百卷乾隆二十九年奉敕撰。是书初於乾隆八年纂辑成书,每省皆先立统部,冠以图表。首《分野》,次《建置沿革》
《灵谷寺志》·十六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云撰。云号舫翁,安福人。灵谷寺在江宁锺山之左,明太祖迁梁宝志塔於此,改赐今名
《随志》·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颜木撰。木字维乔,应山人。正德丁丑进士,官亳州知州。《明史·文苑传》附见《王廷陈传》末
《破山兴福寺志》·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程嘉燧撰。嘉燧字孟阳,休宁人。崇祯末布衣。《明史·文苑传》附载《唐时升传》末。
《吴郡图经续记》·三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朱长文撰。长文字伯原,苏州人。未冠,登进士乙科,以足疾不仕。后以苏轼荐,充本州
《漕河图志》·三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王琼撰。琼有《晋溪奏议》,已著录。先是,成化间三原王恕作《漕河通志》十四卷。弘治
《浙江通志》·二百八十卷(通行本)国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兼管浙江、江南总督嵇曾筠等监修。浙江自明嘉靖中提学副使薛应旂
《东关图》·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闻人诠辑。诠有《南畿志》,已著录。是编乃嘉靖壬辰诠为监察御史时巡视山海等关,以荏任例
《潞水客谈》·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徐贞明撰。贞明字孺东,一曰伯继,贵溪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其官工科给事
《崆峒山志》·三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李应奇撰。应奇字鹤崖,平凉人。崆峒山在平凉府城西。是书成於万历中,凡分七门,曰《
《直隶河渠志》·一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陈仪撰。仪字子翙,号一吾,文安人。康熙乙未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充霸州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