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独坐谈》·五卷(两淮马裕家藏本)
明洪化昭撰。化昭自号日北居士,新都人。《经义考》列之马元调前,则启、祯间人也。是书《明史·艺文志》著录,然无卷数。今本五卷,不知何人所分。其说以《说卦》、《序卦》、《杂卦》三传皆为汉儒所增入,故置而不言,惟说《上、下经》、《系辞》。然杂引古事,语皆粗鄙。如周公作歌招夷齐、夷齐答歌之类,杂以俳谐,殊乖说经之体。至谓文王八卦退《乾》於西北者,乃因岐在西北,意在以天自处,尤穿凿矣。其自述乃曰:“日北居士谈《易》,每一卦六爻,合成一片,不知者以为迂,而非迂也。发挥文王、周公心事,不知者以为凿,而非凿也。谓之‘独坐谈’,聊以自娱,而不可以语人也。”何其果於自信欤!
《图卦亿言》·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沚撰。沚字汝定,庐州人。隆庆庚午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是书以图书为《易》原本。首
《易传》·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绍圣四年编管涪州,元符三年迁峡州,则当成於
《周易象义》·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明唐鹤徵撰。鹤徵号凝菴,武进人。隆庆辛未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凡例》中屡称先君,盖
《图易定本》·一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国朝邵嗣尧撰。嗣尧,郇阳人。康熙庚戌进士,官至江南提学副使。其言《易》,以《河》、
《索易臆说》·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吴启昆撰。启昆字宥函,江宁人。康熙辛丑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书惟总论《易》之大旨
《易图疏义》·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刘鸣珂撰。鸣珂字伯容,蒲城人。是书因《周易启蒙》、《本图书》、《原卦画》二篇之说
《易小传》·六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宋沈该撰。该字守约,一作元约,未详孰是。吴兴人。登嘉王榜进士。绍兴中官至左仆射,兼修国
《学易举隅》·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戴廷槐撰。廷槐长泰人。隆庆中贡生。其说谓《易》自商瞿而后,斯道遂晦,至宋三子而后
《周易函书约存》·十八卷、《约注》·十八卷、《别集》·十六卷(刑部尚书胡季堂家藏本)国朝胡煦撰。煦字晓沧,光山人。康熙壬
《易学残本》·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卓尔康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人。万历壬子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后
《续韦斋易义虚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涂宗濬撰。宗濬字镜原,南昌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谥恭襄。是编用注疏
《周易订疑》·十五卷、《序例》·一卷、《易学启蒙订疑》·四卷、《周易本义原本》·十二卷(山东巡抚采进本)旧本题“董养性撰
《周易象辞》·二十一卷、附《寻门馀论》·二卷、《图书辨惑》·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宗炎撰。宗炎字晦木,馀姚人。宗羲
《读易私言》·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衡撰。衡字平仲,河内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
《周易井观》·十二卷(编修吴寿昌家藏本)国朝周大枢撰。大枢字元木,号存吾,山阴人。乾隆壬申举人,官平湖县教谕。此编论天地
《御纂周易折中》·二十二卷康熙五十四年,圣祖仁皇帝御纂。自宋以来,惟说《易》者至夥,亦惟说《易》者多岐。门户交争,务求相
《砚北易钞》·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国朝黄叔琳撰。叔琳字昆圃,大兴人。康熙辛未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乾隆辛未恩加吏部
《像象管见》·九卷(内府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字国瑞,武进人。万历癸未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以建言罢归。天启初追赠太
《易纬乾元序制记》·一卷(永乐大典本)案《乾元序制记》,《后汉书》注《七纬》名,并无其目。马氏《经籍考》始见一卷。陈振孙
《易经观玩篇》(无卷数,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宗洛撰。宗洛字绍川,无锡人。乾隆庚辰进士,官天镇县知县。是编《凡例》谓用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