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程外书》·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亦二程子门人所记,而朱子编次之,成於乾道癸巳六月,在《遗书》之后五年。后序称《遗书》二十五篇,皆诸门人当时记录之全书,足以正俗本纷更之谬。而於二先生之语则不能无所遗。於是取诸人集录,参伍相除,得此十二篇,以为《外书》。凡采朱光庭、陈渊、李参、冯忠恕、罗从彦、王蘋、时紫芝七家所录,又胡安国、游酢家本及《建阳大全》集印本三家,又传闻杂记自王氏《麈史》至孔文仲《疏》,凡一百五十二条,均采附焉。其语皆《遗书》所未录,故每卷悉以拾遗标目。其称《外书》者,则朱子自题所谓取之之杂,或不能审所自来,其视前书,学者尤当精择审取者是也。中间传闻异词,颇不免於丛脞。如程氏学拾遗卷内,以望道未见为望治道太平一条,黄震《日抄》谓恐於本文有增。又时氏本拾遗卷内,以老子天地不仁万物刍狗之说为是一条,震亦谓其说殊有可疑。盖皆记录既繁,自不免或失其本旨。要其生平精语,亦多散见於其中。故但分别存之,而不能尽废。如吕氏《童蒙训》记伊川言僧家读一卷经,要一卷经道理受用,儒者读书,都无用处一条。又明道至禅寺,见趋进揖逊之盛,叹曰:三代威仪尽在是一条。《朱子语录》尝谓其记录未精,语意不圆。而终以其言足以警切学者,故并收入传闻杂记中,无所刊削。其编录之意,亦大略可见矣。
《心经附注》·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敏政撰。敏政有《宋遗民录》,已著录。其书以真德秀《心经》仅《书》一条,《诗》二条
《榕坛问业》·十八卷(福建巡抚采进本)明黄道周撰。道周有《易象正》,已著录。此编乃其家居时讲学之语。道周自崇祯壬申削籍归
《日言》·一卷(衍圣公孔昭焕家藏本)明孔承倜撰。承倜字永冠,曲阜人。先圣六十代孙。官保定县知县,终於荆王府长史。是书乃承
《程书》·五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程湛编。湛爵里未详。是编所录惟《程氏遗书·外书》,而益以明道文一卷。其次序则非朱子之旧
《续小学》·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叶鉁编。鉁号潜夫,嘉善人。是书成於康熙辛未。以朱子《小学》一书所采至宋淳熙而止,因
《太极解拾遗》·一卷,《通书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西铭解拾遗》·一卷、《后录》·一卷(湖南巡抚采进本)国朝李
《学言》·三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白允谦撰。允谦字子益,阳城人。前明崇祯癸未进士,改庶吉士。入国朝授秘书院检讨,官至刑
《同异录》·二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采汉以来名臣奏疏、杂文有关於典章政事之大者,
《续孟子》·二卷(福建巡抚采巡本)唐林慎思撰。慎思字虔中,长乐人。咸通十年进士。十一年又中宏词拔萃魁,授秘书省校书郎,兴
《一书增删》·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俞邦时撰。邦时号敬轩,新昌人。是编名曰《一书》者,以一为本也。第一卷曰元卷,为传四
《读书记》·六十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宋真德秀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谓《西山读书记》有甲、乙、丙、丁,甲言性理,中述
《存人编》·四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颜元撰。是书为其《四存编》之四。前二卷一名《唤迷途》,皆以通俗之词劝喻僧、尼、道士
《龙沙学录》·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在晋撰。在晋有《历代山陵记》,已著录。是编辑宋儒程、朱以下及明王守仁、罗汝芳诸人
《困知记》·二卷、《续记》·二卷、《附录》·一卷(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明罗钦顺撰。钦顺字允升,号整菴,泰和人。弘治癸丑
《家语正义》·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姜兆锡撰。兆锡有《周易本义述蕴》,已著录。是书首列至圣年表正讹,其四十四篇之次,
《项氏家说》·十卷、《附录》·二卷(永乐大典本)宋项安世撰。安世有《周易玩辞》,已著录。此盖其读经史时条记所得,积以成编
《黾记》·四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明钱一本撰。一本有《像象管见》,已著录。东林方盛之时,一本虽与顾宪成分主讲席,然潜心经
《周子抄释》·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宋五子中惟周子著书最少,而诸儒辨论则惟周子之书最多。无极、太极之说,朱、陆
《续近思录》·十四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张伯行编。伯行有《道统录》,已著录。是编因《近思录》门目,采《朱子之语》分隶之
《孔子集语》·三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宋薛据撰。据字叔容,永嘉人。官至浙东常平提举。林德阳《霁山集》有二薛先生文集序曰: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