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象义合参》·十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德信撰。德信字成友,九江人。是书以《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各自为篇,而以《彖传》、《象传》仍散附《经》文之内,盖用宋人所传郑氏之本。其例以《本义》大书,而发明《本义》者夹注句下。每节之末又随文衍说,如举业家之讲章。前有康熙丙戌《自序》,称“淮安舟次,中宵假寐,忽因‘刚柔相摩’句,恍悟《河图》本有八卦,特假伏羲画出”云云。是其学本从图书而入,真以为先有此五十五点黑白之图,伏羲乃因之作《易》。又卷首《伏羲八卦次序图》后附注云“按《说卦传》是,故《易》逆数也。在《天地定位章》末,似承上通解圆图之辞”云云,是又真以为方圆二图为在孔子之前,孔子作《传》以解之。故根本先已轇轕,枝叶从而曼衍。卷首所列新旧图说至於四十有二。其《河》、《洛》二图,各有本文,各有朱子之本,其奇偶阴阳方位并同。惟朱子本则作黑白圈,本文则《河图》作旋毛,《洛书》作坼裂之状。考《河图》字始见於《书》,古注不言其质。似不应以马革一片从伏羲流传至周,久而不腐,始以此五十五圈画於尺简之上,即传为重宝。似又於事理不然。至於龟文之说,仅见后周卢辩《大戴礼注》,为经典之所不载。果有其物,不应周人弃之,专宝《河图》。果无其物,则古书别无绘象,何由睹其文理。朱谋等摭拾吴澄伪作,造为宣和内府秘本之说,凿空无证,德信乃摹而传之。至所列《太极自然图》,如今工匠刻镂器物所画,盖即来知德所作。德信不能言其授受,但以“相传”二字注於其下,足知其罕所考证矣。
《方舟易学》·二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李石撰。石字知几,资阳人。陆游《老学庵笔记》载其本名知几,后感梦兆,改名石,而以
《周易筮述》·八卷(陕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王宏撰撰。宏撰字无异,号山史,华阴人。康熙己未尝举荐博学鸿词。宏撰以朱子谓《易》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大旨谓数九则满,满则损。数六则谦,谦则益。故大《易》总不外《
《周易录疑》(无卷数,福建巡抚采进本)国朝陈绰撰。绰字文裕,福安人。是编用注疏本而不载《经》文,《上、下经》但标卦名,《
《易学图说续闻》·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杨方达撰。方达既为《易学图说会通》,复自出己意成此编。凡三十二条,总不离陈抟
《易经告蒙》·四卷、《图注》·三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国朝赵世回撰。世回字铎峰,湘潭人。是书凡例称遵仿《本义》分卷,然其
《易经会通》·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王邦柱、江柟同撰。邦柱字砥之,万历丙午举人。柟字楚馀。皆休宁人。其所徵引至一百七
《周易读翼揆方》·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孙梦逵撰。梦逵字中伯,常熟人。乾隆壬戌进士,官至宗人府主事。是编不取陈抟《先
《周易易简编》(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陆起龙撰。起龙字云从,上海人。万历壬子举人。官永宁县知县。是书《自序》,谓采汉
《周易玩辞集解》·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查慎行撰。慎行字初白,号悔馀,海宁人。康熙癸未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慎行受业黄
《古三坟》·一卷(内府藏本)案《三坟》之名见於《左传》,然周秦以来经传子史从无一引其说者,不但汉代至唐咸不著录也。此本晁
《易说存悔》·二卷(编修邵晋涵家藏本)国朝汪宪撰。宪字千波,钱塘人。乾隆乙丑进士,官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是书大旨谓学《易》
《易象大旨》·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薛甲撰。甲字应登,江阴人。嘉靖己丑进士。授至江西按察司副使。是书《经》文之外,惟《
《易经辑疏》·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家杰撰。家杰,临川人。其书删邵子之横图,谓此邵子之《易》,非羲文之《易》,而不
《易原》(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赵振芳撰。振芳字香山,山阴人。是书列《古本图书》、《古本易经》为首卷,列诸图与说为
《周易析疑》·十五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张兰皋撰。兰皋原名一是,字天随,武进人。是书初刻於乾隆甲子,至己巳又改订八十页
《易义便览》·三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国朝向德星撰。德星字云路,溆浦人。是书前有乾隆丙寅德星《自序》,大旨以朱子《本义》
《子夏易传》·十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卜子夏撰”。案说《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书。其伪中生伪,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
《周易会缉》(无卷数,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吴映撰。映字沐日,晋江人。其书大旨皆宗朱子《本义》而折衷於《蒙引》、《存疑》诸
《学易记》·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李简撰。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