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学心法》·四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明成祖文皇帝撰。前有永乐七年御制序,谓以君道、父道、臣道、子道揭其纲,其下分而为目。有统言者焉,有专言者焉。今案首三卷及第四卷之前半,皆言君道。自统言以外,分子目二十有五。第四卷之后半卷,则以父道、子道、臣道附之。父道、子道有纲无目,臣道亦首为统言,而分列四子目。所采皆经史子集之文,每条后各有附注。考《实录》,载永乐七年二月甲戌,上出一书,示翰林学士胡广等曰:朕因闲暇,采录圣贤之言,今已成书。卿等试观之,有不善,更为朕言。广等观览毕,奏曰:帝王之要,备载此书,请刊印以赐。上曰:然。遂名曰《圣学心法》,命司礼监刊行,上亲为之序。则此书实成祖所自编,不由词臣拟进。其序以唐文皇作《帝范》十二篇自比。案成祖称兵篡位、悖乱纲常。虽幸而成事,传国子孙,而高煦、宸濠、寘鐇之类,接踵称戈,咸思犯上,实身教有以致之。而乃依附圣贤,侈谈名教,欲附於逆取顺守。自序委曲繁重,至五千馀言,抑亦言之不怍矣。至於杀戮诸忠,蔓延十族。淫刑酷暴,桀纣之所不为者,夷然为之,可谓无复人理。而其序乃曰秦、隋之君,用法惨酷,倚苛暴之吏,执深刻之文。法外加法,刑外施刑,曾何有忠厚恻怛之意。死人之血,漂流於市;受刑之徒,比肩而立。此仁人君子所以痛伤也云云。天下万世,岂受此欺乎?
《浩斋语录》·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过源撰。卷末有源行实一编,称源字道源,号浩斋,其先浙东人。至高祖徙於临川。源
《诸儒学案》·八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刘元卿撰。元卿有《大象观》,已著录。是书辑周子、二程子、张子、邵子、谢良佐、杨时、
《明伦集》·三卷(永乐大典本)宋涂近正撰。近正字尊爵,筠阳人。欧阳伟跋谓其隐德弗耀,以私淑诸人为己任,谢枢跋则称致政涂公
《海樵子》·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编仅二十六则,多摹仿王通《中说》,周子《通
《致知格物解》·二卷(直隶总督采进本)国朝魏裔介撰。是编上卷载程子、朱子格致之说,下卷列诸儒格致之说,而附以裔介所作辨二
《集程朱格物法》·一卷、《集朱子读书法》·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国朝王澍撰。陆、王之学主於静悟,故以读书为粗迹,而所谓格
《哤言》·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范氵来撰。氵来有《两浙海防类考》,已著录。是编随笔札记,亦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
《棉阳学准》·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蓝鼎元撰。鼎元有《平台纪略》,已著录。雍正戊申鼎元以普宁县知县署理潮阳。因经理其
《思通集》·二卷、《随意吟》·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国朝秦望撰。望字元宫,无锡人。《思通集》皆杂论义理,自太极、阴阳、天
《延平答问》·一卷、《附录》·一卷(浙闽总督采进本)宋朱子撰。程子之学,一传为杨时,再传为罗从彦,又再传为李侗。侗字愿中
《研几图》·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王柏撰。柏有《书疑》,已著录。是书前有自序,称温习旧书,有未解者,因画成图,沈
《朱子语类纂》·十三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王钺撰。钺有《粤游日记》,已著录。是书其《世德堂遗书》之第五种也。取黎靖德所
《性理纂要》·八卷(河南巡抚采进本)国朝冉觐祖撰。觐祖有《易经详说》,已著录。是书前四卷为性理纂要附训,五卷至八卷为性理
《三难轩质正》·(无卷数,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金编。金字纯夫,濮阳人。正德甲戌进士。官至兵部尚书。金自以力行、责己、克终
《小学分节》·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高熊徵撰。熊徵字渭南,岑溪人。顺治庚子副榜贡生,官至浙江都转盐运使。是书随章案节
《闲辟录》·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曈撰。曈有《新安学系录》,已著录。是编录朱子集中辨正异学之语,以辟陆、王之说,凡九
《道一编》·六卷(浙江汪汝瑮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编朱、陆二家往还之书,而各为之论断,见其始异而终同。考陈建《学蔀通辨》
《学术辨》·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国朝陆陇其撰。陇其有《古文尚书考》,已著录。是书凡上、中、下三篇,皆辨姚江之学。上篇
《居业录类编》·三十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胡居仁撰。陈凤梧编。居仁有《易象钞》,已著录。凤梧字文鸣,庐陵人。弘治丙辰进
《朱子抄释》·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吕柟撰。是编乃嘉靖丙申柟为国子监祭酒时所定。宋儒之中,惟朱子著述最富,辨论亦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