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背疽方》·一卷(永乐大典本)
宋李迅撰。迅字嗣立,泉州人。官大理评事,以医著名。此书见於陈振孙《书录解题》,称所集凡五十三条,其议论详尽曲当。马端临《经籍考》亦著於录,而题作李逸撰,与《书录解题》不合。今案此书前有郭应祥序,亦云嗣立名迅,则《通考》误也。背疽为患至钜,俗医剽窃一二丹方,或妄施刀针,而於受病之源,发病之形,及夫用药次第,节宣禁忌之所宜,俱置不讲,故夭阏者十恒八九。今迅所撰,於集方之前俱系以论说,凡诊候之虚实,治疗之节度,无不斟酌轻重,辨析毫芒,使读者瞭如指掌。中如五香连翘汤,内补十宣散,加料十全汤,加减八味凡,立效散之类,皆醇粹无疵,足称良剂。至忍冬丸与治乳痈发背神方,皆只金银花一味,用药易而收功多。於穷乡僻壤难以觅医,或贫家无力服药者,尤为有益,洵疡科中之善本矣。谨从《永乐大典》中采掇裒订,仍为一卷。其麦饭石膏及神异膏二方,乃诸方中最神妙者,而《永乐大典》乃偶佚之,今据《苏沈良方》及危亦林《得效方》补入。又《赤水玄珠》亦载有神异膏方,与得效方稍有不同,今并列之,以备参考焉。
《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文来编。文来字昌期,婺源人。初,休宁汪桓作《医方集解》、《本草备要》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
《金匮悬解》·二十二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谓张机著《金匮玉函经》以治内伤杂病,大旨主於扶阳气以为运化之
《崔真人脉诀》·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紫虚真人撰,东垣老人李杲校评。考紫虚真人为宋道士崔嘉彦。陶宗仪《辍耕录》称,
《世医得效方》·二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元危亦林撰。亦林字达斋,南丰人。官本州医学教授。是编积其高祖以下五世所集医方,合
《儒门事亲》·十五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金张从正撰。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人。兴定中召补太医,寻辞去。事迹具《金史
《巢氏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隋大业中太医博士巢元方等奉诏撰。考《隋书·经籍志》有《诸病源侯论》五卷,目一
《寿亲养老新书》·四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第一卷为宋陈直撰,本名《养老奉亲书》。第二卷以后则元大德中泰宁邹鈜所续增,与直
《此事难知》·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元王好古撰。是编专述李杲之绪论,於伤寒证治尤详。其问三焦有几,分别手足,明孙一奎极称
《圣济总录纂要》·二十六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政和中奉敕编,国朝程林删定。林字云来,休宁人。初,徽宗御制《圣济经》十卷四
《宣明论方》·十五卷(通行本)金刘完素撰。是书皆对病处方之法。首诸证门,自煎厥薄厥飧泄胀以及诸痹心疝凡六十一证,皆采用内
《安骥集》·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曰,尚书兵部阜昌五年准内降付下都省奏,朝散大夫尚书户部郎
《针灸资生经》·七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叶氏广勤堂新刊,盖麻沙本也。不著撰人名氏。前有嘉定庚辰徐正卿初刊序,称东嘉王
《仁斋直指》·二十六卷、附《伤寒类书活人总括》·七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杨士瀛撰。士瀛字登父,仁斋其号也。福州人。始末无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二十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凡论一百条,自初生以至成童,无不悉备,论后各附以方。前有嘉
《赤水玄珠》·三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孙一奎撰。一奎字文垣,号东宿,又号生生子,休宁人。是编分门七十,每门又各条分缕析
《医津筏》·一卷(通行本)国朝江之兰撰。之兰字含微,歙县人。是书凡十四篇,每篇以《内经》数语为主,而分条疏论於其后。
《杂病治例》·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刘纯撰。纯有《玉机微义》,已著录。是书成於永乐戊子,末附兰室誓戒四则,叙其
《得心录》·一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国朝李文渊撰。文渊有《左传评》,已著录。是编皆所制新方。前有自题云,古方不能尽中后
《医学正传》·八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虞抟撰。抟字天民,自号花溪恒德老人。义乌人。是书成於正德乙亥。其学以朱震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