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论篇》·八卷(通行本)
国朝喻昌撰。昌字嘉言,南昌人。崇祯中以选贡入都,卒无所就。往来靖安间,后又寓常熟,所至皆以医术著名。是书本名《尚论张仲景伤寒论重编三百九十七法》,其文过繁难举。世称《尚论篇》者,省文也。首为尚论大意一篇,谓张仲景著《卒病伤寒论》十六卷,其《卒病论》六卷已不可复睹,即《伤寒论》十卷亦劫火之馀,仅得之口授。其篇目先后差错,赖有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之名目,可为校正,晋太医令王叔和附以己意,编集成书,共二十二篇。今世所传乃宋直秘阁林亿所校正,宋人成无己所诠注。(案:成无己乃金人,此言宋人误,谨附订於此。)二家过於尊信叔和,往往先传后经,以叔和纬翼之词混编为仲景之书。如一卷之平脉法,二卷之序例,其文原不雅驯,反首列之。则其为校正诠注,乃仲景之不幸也。程德斋因之,作《伤寒钤》,既多不经。王履又以伤寒例居前,六经病次之,类伤寒病又次之,至若杂病杂脉与伤寒无预者皆略去,定为二百八十三法,亦无足取。惟方有执作《伤寒条辨》,削去叔和序例,大得尊经之旨。太阳三篇,改叔和之旧,以风寒之伤荣卫者分属,尤为卓识,而不达立言之旨者尚多。於是重定此书,以冬伤於寒,春伤於温,夏秋伤於暑为主病之大纲。四序之中,以冬月伤寒为大纲。伤寒六经之中以太阳为大纲。太阳经中又以风伤卫寒伤荣风寒两伤荣卫为大纲。盖诸家所注,至昌而始变其例矣。次为辨叔和编次之失一篇,次为辨林亿、成无己校注之失一篇,次为驳正王叔和序例一篇,皆不入卷数。其於《伤寒论》原文则六经各自为篇,而以合病、并病、坏病、痰病四类附三阳经末,以过经不解、差后劳复病、阴阳易病三类附三阴经末。每经文各冠以大意,纲举目析,颇有条理,故医家称善本。原书自为八卷,乾隆癸未,建昌陈氏并为四卷,而别刻昌《尚论》后篇四卷。首论温证,次合论,次真中,次小儿,次会讲,次问答,次六经诸方,共成八卷,为喻氏完书焉。考康熙甲寅顺天林起龙重刻方有执之书,以昌此书附后,各施评点,极论昌之所注,全出於剽窃方氏。丑词毒詈,无所不加。夫儒者著书,尚相祖述,医家融会旧论,何可遽非?况起龙所评,方氏则有言皆是,喻氏则落笔即非,亦未免先存成见,有意吹毛。殆门户之见,别有所取,未可据为定论。故今仍与方氏之书并著录焉。
《素问元机原病式》·一卷(通行本)金刘完素撰。完素字守真,河间人。事迹具《金史·方技传》。是书因《素问·至真要论》详言五
《李氏医鉴》·十卷、《续补》·二卷(内府藏本)国朝李文来编。文来字昌期,婺源人。初,休宁汪桓作《医方集解》、《本草备要》
《产宝诸方》·一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宋史·艺文志》不载,惟陈振孙《书录解题》有之。自明以来诸家书目,亦罕有著
《推求师意》·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戴原礼撰。原礼即校补朱震亨《金匮钩玄》者也。是编本震亨未竟之意,推求阐发,笔之於书
《经验良方》·十一卷(通行本)明陈仕贤编。仕贤字邦宪,福清人。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副都御史。其书首载医旨脉诀药性,别为一卷
《伤寒直格方》·三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二卷(通行本)旧本皆题金刘完素撰。《伤寒直格方》大旨出入於《原病式》,而於伤
《医学求真录总论》·五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宫绣撰。宫绣宜黄人。是书成於乾隆庚午。据其凡例,称尝著《医学求真录》十六
《灵枢经》·十二卷(大理寺卿陆锡熊家藏本)案晁公武《读书志》曰:王冰谓《灵枢》即《汉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九,或谓好事者
《千金要方》·九十三卷(两淮马裕家藏本)唐孙思邈撰。思邈,华原人。《唐书·隐逸传》称其少时,周洛州刺史独孤信称为圣童。及
《难经本义》·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周秦越人撰,元滑寿注越。人即扁鹊,事迹具《史记·本传》。寿字伯仁,《明史·方技传》称
《上池杂说》·一卷(编修程晋芳家藏本)明冯时可撰。时可有《左氏释》,已著录。此乃其杂论医学之书。大意主於温补,伸东垣而抑
《医学六要》·十九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三锡撰。三锡字叔承,应天人。是编成於万历乙酉。以医学大端有六,分别论列。首四诊
《疗马集》·四卷、《附录》·一卷(内府藏本)明喻仁、喻杰同撰。仁杰皆六安州马医。其书方论颇简明。附录一卷,则医驼方也。
《伤寒悬解》·十五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是书大旨,谓汉张机因针灸刺法已亡,而著《伤寒论》以治外感之疾。其理
《伤寒说意》·十一卷(编修周永年家藏本)国朝黄元御撰。元御既作《伤寒悬解》,谓论文简奥,非读者所能遽晓。乃会通大意,复著
《伤寒论条辨》·八卷、附《本草钞》·一卷、《或问》·一卷、《痉书》·一卷(内府藏本)明方有执撰。有执字中行,歙县人。是书
《图注难经》·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张世贤撰。世贤字天成,宁波人,正德中名医也。《难经》旧有吴吕广、唐杨德操诸家注。宋
《丹溪心法附馀》·二十四卷(内府藏本) 明方广撰。广字约之,号古斋,休宁人。是书成於嘉靖丙申。因程用光所订朱震亨《丹溪心
《证类本草》·三十卷(两淮江广达家藏本)宋唐慎微撰。案陈振孙《书录解题》载此书三十卷,名《大观本草》。晁公武《读书志》则
《安骥集》·三卷(永乐大典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伪齐刘豫时刊书序曰,尚书兵部阜昌五年准内降付下都省奏,朝散大夫尚书户部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