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集注》·十一卷、《图说》·一卷(陕西巡抚采进本)
国朝王琬撰。琬,渭南人。是书成於乾隆乙酉。《自序》称年八十有一,盖积一生之力为之也。其论来知德列《太极图》於《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谓之太极。论《洛书》无关於画卦,《系辞》并举图书,犹之并举蓍龟,不过带言。论伏羲八卦次序及六十四卦次序,并改邵子之右阳左阴为左阳右阴,以合於逆数。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有圆图,则方图可以不作。论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节,不得当以“《乾坤》六子”一节。论羲文二图并无对待流行之分,不过一明二气,一明五行。论“《易》有太极”一节,即生蓍之数,观不言天地万物有太极,而言《易》有太极,可得其旨。论来知德所谓错卦,即横反对卦,所谓综卦,即竖反对卦,不必添立名目。论《本义·筮仪》第一变归奇之策,通挂一数,不五则九,二三变去第一变所挂之一而不用,惟於本数策中挂一策,仍复合而通数其奇,是以四八与初之五九不同。来知德谓第一变不通挂一数,所见为是。然谓二三变并不挂一,则少象三一营,止三营而非四营矣。惟第一变挂一而归奇,不必通挂一数,二三变即用第一变所挂之一而归奇,亦不必通挂一数,斯皆不四则八,无所谓不五则九也。其大旨虽亦纠绕图学,然所说均自出新意,亦可备一解。惟以《十翼》兼《象辞》、爻辞数之,未免於古无稽。其解《经》亦皆敷衍成文,殊乏精义。盖所注意惟在图说而已。
《易旨一览》·四卷(江苏周厚堉家藏本)明蒋时雍撰。时雍字绳武,江都人。其书训诂字句,乃村塾课蒙之本。
《易辨》·一卷(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明丰坊撰。此书以孔子授《易》於商瞿,《文言》诸传凡“何谓也”皆以为商瞿问辞,“子曰”以
《易窥》(无卷数,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程玉润撰。玉润字铉吉,常熟人。万历癸丑进士。据《经义考》所引倪长玗语,知其尝官部郎
《周易象通》·八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明朱谋撰。谋字郁仪,宁献王七世孙。万历间以中尉摄石城王府事。是书惟释《上、下经》文
《原易》·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上卷《原太极图书》凡十一条,下卷《原六十四卦》。皆剿袭旧文,别无辨获,不足
《东莱易说》·二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旧本题“宋吕祖谦撰”。朱彝尊《经义考》亦列其名。今勘验其文,实吕乔年所编《丽泽论说集
《易象钩解》·四卷(两淮马裕家藏本)明陈士元撰。士元字心叔,应城人。嘉靖甲辰进士。官至滦州知州。是编专阐《经》文取象之义
《易经告蒙》·四卷、《图注》·三卷(侍讲刘亨地家藏本)国朝赵世回撰。世回字铎峰,湘潭人。是书凡例称遵仿《本义》分卷,然其
《易韦》·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国朝朱襄撰。襄,无锡人。是书成於康熙庚辰。卷首为《易图说》,凡十二图。其以九数为《河图》
《图卦亿言》·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贺沚撰。沚字汝定,庐州人。隆庆庚午举人。官至苏州府同知。是书以图书为《易》原本。首
《学易记》·九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李简撰。简里贯未详。《自序》称“己未岁承乏倅泰安”,己未为延祐六年,盖仁宗时也。其书
《易经辑疏》·四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黄家杰撰。家杰,临川人。其书删邵子之横图,谓此邵子之《易》,非羲文之《易》,而不
《周易私录》(无卷数,江苏巡抚采进本)明王樵撰。樵字明逸,号方麓,金坛人。嘉靖丁未进士。官至刑部侍郎,改南京都察院右都御
《易学识遗》·一卷(内府藏本)明朱睦撰。睦字灌甫,号西亭,周定王六世孙。万历五年举宗正,领宗学事。事迹附见《明史·周王橚
《周易本义通释》·十二卷(编修励守谦家藏本)元胡炳文撰。炳文字仲虎,号云峰,婺源人。尝为信州道一书院山长,再调兰溪州学正
《全易十有八变成卦定议》·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喻国人撰。大旨谓数九则满,满则损。数六则谦,谦则益。故大《易》总不外《
《读易私言》·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许衡撰。衡字平仲,河内人。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谥文正。事迹具《元史》本传
《杨氏易传》·二十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杨简撰。简字敬仲,慈溪人。乾道五年进士。官至宝谟阁学士,大中大夫。事迹具《宋史
《大易合参讲义》·十卷(江西巡抚采进本)国朝朱用行撰。用行字翼承,新建人。是书大旨以朱子为主。首列《本义》,而以《正义》
《易说》·十卷(山西巡抚采进本)国朝田嘉穀撰。嘉穀字树滋,阳城人。康熙壬辰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是书以《本义》为主,而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