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棋经》·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
旧本题汉东方朔撰。或又以为出自张良,本黄石公所授,后朔传其术,《汉书》所载朔射覆无不奇中,悉用此书。或又谓淮南王刘安所撰。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惟考《隋书·经籍志》即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而《南史》所载客从南来,遗我良材,宝货珠玑,金碗玉杯之繇,实为今经中第三十七卦象词。则是书本出自六朝以前,其由来亦已古矣。卦凡一百二十有四,合以纯阴镘卦十二棋皆覆者为混沌未明,尚不在此数。晁公武《读书志》仅载一百二十繇,殆不及检而偶遗之也。旧传晋颜幼明、宋何承天皆为之注,李远为之叙,元庐山陈师凯又为作解。而《宋志》别有李进注《灵棋经》一卷,则今已失传。明初刘基复仿《周易象传》体作注以申明其义,见於《明史·艺文志》。其后序称灵棋象易而作,以三为经,四为纬,三以上为君,中为臣,下为民。四以一为少阳,二为少阴,三为太阳,四为老阴。少与少为耦,老阴与太阳为敌。得耦而悦,得敌而争。或失其道而耦反为仇,或得其行而敌反为用。阳多者道同而助,阴盛者志异而乖数语。足尽兹经之要,大抵与《易筮》相为表里。虽所存诸家疏解,或词旨浅俚,不无后人之绿饰。而青田一注,独为驯雅。或实基所自作,亦未可知。观其词简义精,诚异乎世之生克制化以为术者矣。故录而存之,以备古占法之一种焉。
《正易心法》·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旧本题宋麻衣道者撰。凡四十二章,章四句,句四言。又题希夷先生受并消息。《文献通考》载
《象纬全书》·(无卷数,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观卷末自跋,盖明万历中人。跋称监台畴人子弟,分科各习一艺,算者昧於
《贵贱定格五行相书》·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唐袁天纲撰,盖依托也。其说谓春夏秋冬十二时各变移部位,而曰某时生居黄帝之头
《钦定协纪辨方书》·三十六卷乾隆四年奉敕撰。越三年告成,进呈钦定。凡本原二卷,义例六卷,立成、宜忌、用事各一卷,公规二卷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九卷(永乐大典本)宋张行成撰。是书专明《皇极经世·外篇》之义,亦所进七易之一也。《皇极经世·内
《发微论》·一卷(通行本)宋蔡元定撰。元定字季通,建阳人。游於朱子之门。庆元中伪学禁起,坐党籍,窜道州。卒於谪所。后韩侂
《玉管照神局》·三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南唐宋齐邱撰。齐邱字超回,改字子嵩,庐陵人。初以布衣事李昪,授殿直军判官,擢右司
《易林》·十六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汉焦延寿撰。延寿字赣,梁人。昭帝时由郡吏举小黄令。京房师之,故《汉书》附见於房传。黄伯
《御定星历考原》·六卷 康熙五十二年圣祖仁皇帝御定。初,康熙二十二年命廷臣会议修辑《选择通书》,与《万年书》一体颁行。而
《人伦大统赋》·一卷(永乐大典本)金张行简撰。行简字敬甫,莒州日照人。礼部侍郎暐之子。大定十九年进士,累官礼部尚书、翰林
《禽星易见》·一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池本理撰。本理,赣州人。《明史·艺文志》载所著有《禽遁大全》四卷,《禽星易
《堪舆类纂人天共宝》·十二卷(安徽巡抚采进本)明黄慎撰。慎字仲修,海阳人。其书刊於崇祯癸酉。分经、传、论、状、书、记、篇
《天机素书》·四卷(通行本)旧本题唐邱延翰撰。延翰字翼之,闻喜人。《通志·艺文略》载延翰《玉函经》一卷,《黄囊大卦诀》一
《星学大成》·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万民英撰。民英字育吾,大宁都司人。嘉靖庚戌进士,历官河南道监察御史,出为福建布政司
《唐开元占经》·一百二十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唐瞿昙悉达撰。《唐书·艺文志》载一百十卷。《玉海》引《唐志》亦同,又注云,《
《玄女经》·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云黄帝授三子《玄女经》,盖术数家依托所为。《隋书·经籍志》有《玄女式经要法》一卷
《天汉全占》·二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上卷为步天歌,下卷为天汉经,各绘图於上,而载其说及杂占於下。诸
《玉照定真经》·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晋郭璞撰,张颙注。考《晋书》璞传,不言璞有此书。《隋志》、《唐志》、《宋志》以及
《龟鉴易影皇极数》·一卷(永乐大典本)旧本题邵居敬撰。不著时代,亦不知何许人。《永乐大典》载之,则元以前书矣。其法以字之
《占候书》·十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不著撰人名氏。首列步天歌,系以星象各图。次即详载诸占法,每一占为一图,而以占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