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
宋蔡襄撰。襄莆田人。仁宗赐字曰君谟。(见集中谢御笔赐字诗序。)仕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事迹具《宋史》本传。是书乃其皇祐中为右正言修起居注时所进,前后皆有襄自序。前序称,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造之本,至於烹试,曾未有闻,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后序则治平元年勒石时作也。分上、下二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皆所谓烹试之法。《通考》载之,作试茶录。然考襄二序,俱自称《茶录》,石本亦作《茶录》,则试字为误增明矣。费衮《梁谿漫志》载有陈东此书跋曰,余闻之先生长者,君谟初为闽漕,出意造密云小团为贡物。富郑公闻之,叹曰,此仆妾爱其主之事耳,不意君谟亦复为此!余时为儿,闻此语亦知感慕。及见《茶录》石本,惜君谟不移此笔书旅獒一篇以进云云。案《北苑贡茶录》称,太平兴国中,特置龙凤模,造团茶,则团茶乃正供之土贡。《苕溪渔隐丛话》称,北苑官焙,漕司岁贡为上,则造茶乃转运使之职掌。襄特精其制,是亦修举官政之一端。东所述富弼之言,未免操之已蹙。《群芳谱》亦载是语,而以为出自欧阳修。观修所作《龙茶录》后序,即述襄造小团茶事,无一贬词。知其语出於依托,安知富弼之言不出依托耶?此殆皆因苏轼诗中有前丁后蔡致养口体之语,而附会其说,非事实也。况造茶自庆历中事,进录自皇祐中事,襄本闽人,不过文人好事,夸饰土产之结习,必欲加以深文,则钱惟演之贡姚黄花亦为轼诗所讥,欧阳修作牡丹谱,将并责以惜不移此笔注《大学》、《中庸》乎?东所云云,所谓言之有故,执之成理,而实非通方之论者也。
《茶录》·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宋蔡襄撰。襄莆田人。仁宗赐字曰君谟。(见集中谢御笔赐字诗序。)仕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事
《砚笺》·四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高似孙撰。似孙有《剡录》,已著录。是书成於嘉定癸未。前有自序,序末数语,隐涩殆不可解。
《观石后录》·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国朝毛奇龄撰。奇龄有《仲氏易》,已著录。是编皆记其客福建时所得寿山诸石,一一详其形色
《程氏墨苑》·十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程君房撰。君房,歙县人。是编以所制诸墨,摹画成图,分为六类,曰元工,曰舆地,曰人
《方氏墨谱》·六卷(浙江汪启淑家藏本)明方于鲁撰。于鲁初名大激,后以字行,改字建元,歙县人。初亦颇学为诗,汪道昆与之联姻
《禽经》·一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师旷撰。晋张华注。汉、隋、唐诸志及宋《崇文总目》皆不著录。其引用自陆佃《埤雅》始,其称师
《荔枝谱》·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宋蔡襄撰。是编为阁中荔枝而作,凡七篇。其一原本始,其二标尤异,其三志贾鬻,其四明服食
《茶经》·三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唐陆羽撰。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号桑苎翁,复州竟陵人。上元初,隐於苕溪。徵拜太子文
《古器具名》·二卷、附《古器总说》·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明胡文焕编。文焕有《文会堂琴谱》,已著录。是书於每一古器,各绘
《文房四谱》·五卷(浙江吴玉墀家藏本)宋苏易简撰。易简字太简,梓州铜山人。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以礼部侍郎出知
《茶约》·一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何彬然撰。彬然字文长,一字宁野,蕲州人。是书成於万历己未。略仿陆羽《茶经》之例,分种法
《蝶几谱》·一卷(江西巡抚采进本)明严澂撰。澂有《松弦馆琴谱》,已著录。是编因《燕几图》而变通之。《燕几》以方几长短相参
《糖霜谱》·一卷(内府藏本)宋王灼撰。灼字海叔,号颐堂,遂宁人。绍兴中尝为幕官。是编凡分七篇。惟首篇题原委第一,叙唐大历
《茗史》·二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明万邦宁撰。邦宁,奉节人。天启壬戌进士。是书不载焙造煎试诸法,惟杂采古今茗事。多从类书撮
《歙砚说》·一卷、《辨歙石说》·一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陈振孙《书录解题》载之,亦云皆不著姓名。左圭《百川
《易牙遗意》·二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旧本题元韩奕撰。奕字公望,平江人。生於元文宗时,入明遁迹不仕,终於布衣。是编仿
《雪堂墨品》·一卷(内府藏本)国朝张仁熙撰。仁熙字长人,号藕湾,广济人。是编乃宋荦为黄州通判时,仁熙品其所藏之墨。以《漫
《石品》·二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郁濬撰。濬字开之,松江人。是书成於万历丁巳。杂录古来石名,颇无伦次。又多剽取类书杂记,
《百宝总珍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其书中所记,乃南宋临安市贾所编也。所载金珠玉石以及器用等类,具详出
《墨史》·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元陆友撰。友字友仁,亦字宅之,平江人。其书集古来精於制墨者,考其事迹,勒为一书。於魏得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