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广注》·十八卷(浙江巡抚采进本)
国朝吴任臣撰。任臣有《十国春秋》,已著录。是书因郭璞《山海经注》而补之,故曰广注。於名物训诂,山川道里,皆有所订正。虽嗜奇爱博,引据稍繁,如堂庭山之黄金,青邱山之鸳鸯,虽贩妇佣奴,皆识其物,而旁徵典籍,未免赘疣,卷首冠杂述一篇,亦涉冗蔓。然掎摭宏富,多足为考证之资。所列逸文三十四条,自杨慎《丹铅录》以下十八条,皆明代之书,所见实无别本,其为稗贩误记,无可致疑。至应劭《汉书注》以下十四条,则或古本有异,亦颇足以广见闻也。旧本载图五卷,分为五类。曰灵祇,曰异域,曰兽族,曰羽禽,曰鳞介,云本宋咸平《舒雅旧稿》,雅本之张僧繇,其说影响依稀,未之敢据。其图亦以意为之,无论不真出雅与僧繇,即说果确实,二人亦何由见而图之?故今惟录其注,图则从删。又前列引用书目五百三十馀种,多采自类书,虚陈名目,亦不琐录焉。
《客途偶记》·一卷(山东巡抚采进本)国朝郑与侨撰。与侨字惠人,济宁人。前明崇祯丙子举人。是编述明末所见闻者二十五篇,多忠
《太平清话》·四卷(内府藏本)明陈继儒撰。是书杂记古今琐事,徵引舛错,不可枚举。当时称继儒能识古今书画,然如所载耐辱居士
《野记》·四卷(浙江鲍士恭家藏本)明祝允明撰。允明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是书所记多委巷之谈。如记张太后遗诏复建文年号一
《碧里杂存》·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明董穀撰。穀有《续澉浦志》,已著录。是书杂记琐闻,多齐东之语。如谓明太祖作钞,用贤人
《唐摭言》·十五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五代王定保撰。旧本不题其里贯。其序称王溥为从翁,则溥之族也。陈振孙《书录解题》
《博物志》·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晋张华撰。考王嘉《拾遗记》,称华好观秘异图纬之部,捃采天下遗逸,自书契之始,考验神怪及
《续博物志》·十卷(江苏巡抚采进本)旧本题晋李石撰。然第二卷称今上於前朝作镇睢阳,洎开国,号大宋,是宋太祖时人矣。而又称
《养疴漫笔》·一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宋赵溍撰。溍字元晋,号冰壸,葵之子也。咸淳中尝知建宁府。是书杂记宋时琐事,末附医方
《螭头密语》·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旧本题明杨仪撰。仪字梦羽,常熟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山东按察司副使。其书杂记明代时事
《蓬窗类记》·五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明黄暐撰。暐字日昇,号东楼,吴县人。弘治庚戌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此书杂记旧事
《朝野佥载》·六卷(内府藏本)旧本题唐张鷟撰。鷟有《龙筋凤髓判》,已著录。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作三十卷。《宋史·艺文志
《丁晋公谈录》·一卷(江苏巡抚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皆述丁谓所谈当代故事。晁公武《读书志》以其出於洪州潘延之家,疑即延之
《清异录》·二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陶穀撰。穀字秀实,邠州新平人。本唐彦谦之孙,避晋讳,改陶氏。仕晋为知制诰,仓部郎中。
《青泥莲花记》·十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明梅鼎祚撰。是编记倡女之可取者分七门:一曰记禅,二曰记玄,三曰记忠,四曰记义,五
《泊宅编》·三卷(内府藏本)宋方勺撰。勺有《青溪寇轨》,已著录。勺家本婺州,后徙居湖州之西溪。湖有张志和泊舟处,后人以志
《玉堂漫笔》·三卷(内府藏本)明陆深撰。深有《南巡日录》,已著录。是书乃在翰林院时记其每日所得,而於考核典故为尤详。其载
《枫窗小牍》·二卷(内府藏本)不著撰人名氏。前有明海盐姚士粦序,以书中所载先三老一条,证以洪适隶释袁良碑,知其姓袁。又有
《开元天宝遗事》·四卷(兵部侍郎纪昀家藏本)五代王仁裕撰。仁裕字德辇,天水人。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后仕蜀为翰林学士。唐庄
《酉阳杂俎》·二十卷、《续集》·十卷(内府藏本)唐段成式撰。成式字柯古,临淄人。宰相文昌之子。官至太常卿。事迹具《唐书·
《搜神记》·二十卷(内府藏本)旧本题晋干宝撰。宝字令升,新蔡人。元帝时以著作郎领国史,迁散骑常侍。事迹具《晋书·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