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著名高道黄元吉在四川与弟子讲学的记录,系统阐述了道家内丹学的理论和方法,是道家内丹学的集大成,是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代表。作者根据自己学习研究和实践的心得,对该语录进行了逐字逐句的解释和讲解,全书按原文、注释、白话翻译和现代诠释的体例进行编排
《乐育堂语录》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丹经,它以深入浅出的语言,“朴实说理,大畅玄风”,系统阐述了道教内丹学的基本原理和实践功法。其丹道思想可谓性命双全,理法并重;顿渐相资,三根普被;贯通三教,直指大道。《丹道今诠》以作者多年研究道教内丹学的学术功底与实践体验,对《乐育堂语录》进行了深入细致、全面系统的今注、今译和今诠,把文献的整理与思想的诠释有机结合,既普及了内丹学的基本知识,又阐发了道教内丹学的理论特色与微言大义;既对道教内丹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是一般读者深入内丹学堂奥的*佳入门读物,对现代人的身心修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丹道今诠(上)
导读
一、关于作者与成书
二、《乐育堂语录》的丹道思想及其特色
三、撰稿说明
黄元吉先生语录序
果园序
柳云亭序
乐育堂语录卷一
立定脚根章**
阳生之道章第二
无上因缘章第三
先天水火章第四
明心见性章第五
玄关一窍章第六
虚中得实章第七
一空所有章第八
太空之空章第九
进火采药章第十
真火凡火章第十一
耐心久坐章第十二
上上妙谛章第十三
积功累行章第十四
打扫心地章第十五
玄牝之门章第十六
真阳之动章十七
调其火候章第十八
采取烹炼章第十九
进火退符章第二十
金丹始终章第二十一
先后二气章第二十二
虚无之气章第二十三
真灵之知章第二十四
性命双修章第二十五
抽铅添汞章第二十六
元精元神章第二十七
炼剑铸镜章第二十八
太极阴阳章第二十九
乐育堂语录卷二
一肩斯道章**
心性空明章第二
炼心伏气章第三
炼己事大章第四
有无之义章第五
元神为主章第六
用心行持章第七
真一之气章第八
玄窍初开章第九
下手兴工章第十
听息胎息章第十一
主人常在章第十二
观天之道章第十三
存神入听章第十四
炼精化气章第十五
真铅真阳章第十六
两重天地章第十七
自然之道章第十八
归真返本章第十九
居尘出尘章第二十
神仙之道章第二十一
阳火阴符章第二十二
真觉真意章第二十三
一念之分章第二十四
真心真性章第二十五
真一之气章第二十六
真空妙有章第二十七
吸舐撮闭章第二十八
坎离水火章第二十九
太极开基章第三十
丹道今诠(下)
乐育堂语录卷三
单传直指章**
虚实兼赅章第二
内火外火章第三
一惊而醒章第四
火药二物章第五
审慎行持章第六
元性本末章第七
真清药物章第八
真正丹本章第九
道即太极章第十
周天工法章第十一
半边学问章第十二
河车一法章第十三
本来现形章第十四
当前了照章第十五
勿求速效章第十六
养心养气章第十七
女子丹法章第十八
太极根源章第十九
止念之法章第二十
杳冥无朕章第二十一
仙凡所分章第二十二
性命动静章第二十三
返本还原章第二十四
乐育堂语录卷四
了性了命章**
先天之精章第二
玄关多端章第三
一窍之妙章第四
本来面目章第五
主静立极章第六
慧光慧剑章第七
天人相通章第八
勉强用工章第九
认取正觉章第十
动中修炼章第十一
自修其德章第十二
造端夫妇章第十三
完吾本性章第十四
觉照之心章第十五
世何足恋章第十六
说不如行章第十七
朝屯暮蒙章第十八
清真之乐章第十九
神仙大药章第二十
致中致和章第二十一
元精化生章第二十二
成仙首务章第二十三
诸说详解章第二十四
邵子诗解章第二十五
重刊《乐育堂语录》跋
戈国龙,法名观虚,号观虚斋主,观虚斋教学的创始人。观虚斋,旧名观复斋,作者之书房也,盖取老子“致虚守静,吾以观复”之义。观者,智慧之本也;虚者,本性之源也。故观妄想本空,复虚灵妙性;观诸法如如,返虚净明体。时时起观,时时返虚,而观无观执,虚无虚相,全体皆是,不增不减。斋主祖籍江西临川,南京大学理学学士(1990),北京大学哲学博士(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宗教学博士后(2001),先后师从楼宇烈、汤一介、陈来等著名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宗教学系教授。于南京大学少年班就读时,因感生命之无常、宇宙之浩渺,遂于南园草坪,静夜沉思,致虚入浑,初悟大道。乃由理而文,考入北大,专研佛道超越之学问,兼及现代诸家灵修教法。既有扎实的学术功底,又有二十多年的修道经历与实证体验。发愿弘扬中华修道文化,创立观虚斋教学的系列课程与文化体系,开发传统的智慧资源为现代社会服务。定慧兼美,学修并重,内修外弘,全体解脱。
本体论研究 内容简介 本体论(ontology,现多译为“是论”)是西方传统哲学的核心,本书作者毕其十年功于一役,系统全面地对本体论这种理论的形态、特征作了深入...
《易经》读本 本书特色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
《告别洪荒——人类文明的演变》一书所展现的,正是这样一种宏观的和长程的文化视野。它对人类各大文明体系发生、发展的嬗变机制
发生认识论原理 本书特色 让·皮亚杰(jeanpiaget1896-1980)是瑞士心理学家和哲学家,对生物学、哲学、心理学和逻辑学都有精湛的研究。他自1921...
雪域梵宫-布达拉宫和大昭寺 本书特色 《中国佛教文化之旅》丛书五大特性:1.知识性:体系完整,读者可全面了解中国佛教文化;2.鉴赏性:图片精美,文字具有可读性;...
金刚经.心经.坛经 本书特色 《金刚经》《心经》《坛经》是佛教中重要典籍,三经不仅在中国佛教中体现着原典精神和独有的思想价值,从中国文化史的视野来看,它们的影响...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作品-(全三册) 本书特色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
沉思录III 本书特色 《沉思录》是奠定西方政治和法律框架的巨著,其内容是近两千年前的古罗马皇帝的人生感悟,介绍的是古罗马执政官的从政智慧,是现代人处世的生命哲...
中国哲学年鉴2018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5卷,本卷是第...
巴门尼德著作残篇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包括巴门尼德著名哲学诗篇的现存残篇文本及其新的英文译文。对于流传到我们手中的巴门尼德残篇的来龙去脉,以及有关巴门尼德生平与思...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本书特色 顾炎武、 夫之、黄宗羲俱为明末清初大儒,三人有相当多的 同点。他们不仅有着高深的学术修养,开启了...
《康德著作全集(第6卷):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形而上学》内容简介:在这一版中,除了纠正印刷错误和对少数几处表述作出改进外
中国哲学简史 本书特色 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讲授中国哲学史,其英文讲稿整理成《图书馆经典文库:中国哲学简史》,于1948年由美...
该作者最著名的作品《礼物》2002年上海人民在国内出版过,引起了广泛影响。该书研究的是古代文化中的祈祷现象。祈祷是所有民族上
神圣的显现-宁古塔满族萨满祭祖仪式研究 本书特色 本研究采用宗教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方法研究“满族仪式”,重点围绕宁古塔满族萨满祭祖仪式展开讨论,试图阐释这些仪式...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五) 本书特色 本册专论两宋之部。作者把宋学分成三期,初期以胡瑗、孙复、欧阳修、范仲淹和王安石为代表,注重明体达用和道德文章,气象阔大;第...
哲学与宗教 内容简介 简介本书收录论文32篇,分为“哲学与哲学史”、“宗教与无神论”、“哲学与教育”、“青年学者论坛”、“海外首译”五个板块,反映了学术界对中国...
中国文化要义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要义》是国学大师梁漱溟先生得代表作,原书于1949年出版,影响甚大,被一誉为中国文化研究和西方文化比较得经典作品。本书首先从集...
《易经》是伏羲氏、周文王、孔子这三位古代圣人合作的成果。我们从今天的眼光,对此再作简单的说明。《易经》包括两个部分:一是
审美价值的本性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业性美学著作。作者从价值论的角度对美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作了探讨,并试图作出回答。审美价值的本性 目录 导言**章 审美价值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