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神秘文化书系”之一。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称著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所谓神秘,内含神奇、隐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神秘文化。举凡三皇五帝、后妃妻妾、太监外戚、术士巫师、隐者仙人、善男信女、门帮会派、三教九流、三坟五典、秘籍禁书、异端邪说、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奇门遁甲、谶纬禁忌、怪习陋俗、相面测字、炼丹养生、占星堪舆、武术气功,皆可包容之。
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这是一套集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读者都会得到收获。
**章 择吉术之产生与发展
1.择吉之名称及特征
择吉,古称“选择”,又称“涓吉”,民间叫做“看日子”或“拣日子”。我国旧时非常流行。举凡祭祀祈福、赴任应试、婚姻丧葬、修房动土、捕鱼狩猎等都先择一个吉日吉时,然后行之。这种择吉日吉时的方法,即为择吉术。
择吉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从广义上说,一切追求及选择吉祥信息的行为都是“择吉”。包括八卦、太乙、六壬、奇门遁甲、禽星、丛辰、建除、堪舆、风角、占星、孤虚等在内的所有术数,都可统称为择吉术,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给人们提供关于吉凶的信息的。清人姚承舆《择吉会要》、张祖同《诹吉述正》,都是既有择日选方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又包含有奇门遁甲、六壬、堪舆等内容的,使用的就是广义上的择吉概念。
狭义上的择吉,是指以干支历法为基础,附注以八卦、九星、二十八宿、十二直、六曜、干支五行,并根据年、月、日、时各种神煞进行推算,寻找吉日吉时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时和方位。所以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拣日”。古代又称为“涓吉”、“诹吉”。本书所进行探讨的,就是这种狭义概念的“择吉”。
择吉不但在名称上与一般术数不同,在实质上也有很大差异。先看两个故事。
《国语•晋语》载:重耳是晋国的公子,被赶出晋国达十九年之久,秦穆公准备以兵力帮助重耳回国夺取政权,但不知时机是否成熟。为预测吉凶,董因给重耳占了一卦,得《泰》卦。董因根据卦象说:“是谓天地配。”泰卦是坤(地)在上,乾(天)在下,有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有天地通万物生之象,正乃得国得民的大好时机,吉。于是,秦穆公欣然出兵,重耳果然获得政权,称晋文公。
《左传》襄公九年,鲁成公之母穆姜与大夫侨如通奸,他们合谋要废成公之位,结果阴谋失败。穆姜被打人冷宫,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用八卦占了一卦,得《艮》卦之《随》。史官弃主卦不用,以《随》有“随,无故也”,劝穆姜逃走。但穆姜自己也懂些卦理,用《随》“元亨利贞,无咎”之义说:我不够元亨利贞之德;我一个妇人,做事害身,自取其恶,乱国害民,怎么会无灾咎呢?而且从卦象来说,艮为山,为土,不动之象,要逃也逃不了,此其一。其二,一个卦中,五个爻都动,内外都动,动爻多,本身主事不顺。其三,《随》卦外为兑金,为用,内为震木,为体,是用克体,凶。所以我逃不了,必然死于此。*后穆姜没有出逃,应验了她自己的推断。
由此可知,卜筮的根本目的,在于判断吉凶、指导行事。古人在操办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或者是不知道所办理的事情将会有何结果而感到犹豫疑惑时,就求诸卜筮,以便获得吉凶祸福的价值启示。《周易》的卦、卜辞中往往有“贞”字,贞即占,某贞或贞某就是占问某事。如占问事情的有“安贞”、“居贞”、“利贞”、“利艰贞”、“利永贞”、“贞疾”;占问人的有“妇贞”、“女贞”、“君子之贞”、“幽人之贞”、“武人之贞”等;占问动物的“牝马之贞”以及统言“贞吉”、“贞凶”、“可贞”、“不可贞”等。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难而通过卜筮和问神灵,从而获取关于某件事情的吉凶信息,决定取舍从违。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卜以决疑”。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卜筮,*终都是给人一种价值判断,告诉人们应不应该做,能不能够做,做了有吉还是有凶。但它不告诉你何时去做从何方去做*为有利。而择吉,就是给人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说,当人们已经决定要干某事(通过占卜),并已知道这件事若无太大意外一般都能成功(占卜得吉)的时候,择吉术就给人提供一个能够帮助获取成功的吉日良辰和吉祥方位。就像秦穆公在得知出兵帮助重耳回国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之后,如果他需要,择吉术就会告诉他:何时出兵*吉,走何门(方)*利。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择吉是前一占卜活动的继续,它们共同解决了以下问题:(1)某事是吉是凶,能不能做,应不应做;(2)何时去做,由哪个方位行进*吉利。择吉术与其他卜筮术数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择吉完全可以不经卜筮而单独进行,就像其他术数并不依赖择吉术一样。
于是,与一般卜筮术数相比,择吉术的产生要晚得多,而且从产生到*后成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择吉是卜筮活动的继续,择吉术是各种卜筮术数不断发展和中国求吉避凶习俗自身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所以,在叙述择吉术的产生和形成之前,有必要对此前的求吉活动作个回顾。
2.择吉术产生前的择吉活动
人类本能与择吉
人类的本能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具代表性、*有影响的,恐怕莫过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了。
马斯洛认为,社会文化对人有影响,但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尤为重要,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价值体系起一种促进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潜能或基本需要。由这一观点出发,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排列成一个需要系统。这个需要系统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
(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们*原始、*基本的需要,它指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要求安全,希望避免各种物理条件下的伤害,经济不稳定的威胁(如失业、歉收等)等。
(3)社交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事、上级等对其所表现的爱护与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爱情等需要,人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
(4)尊重的需要。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够胜任工作,并要求独立和自由,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赞赏,要求在团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等,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上述需要体系中,*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类需要知不被满足就有生命危险,因而是*强烈的需要。而*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一种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
比马斯洛更早一些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在他看来,无意识是受快乐原则支配,并且是先天形成的,因而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无意识中的主要本能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由于人首先是一种存在,所以人的本质首先就是与存在原则相一致的生命本能。人首先就是要求生存。
当人类刚刚脱下猿猴的皮衣,当我们的祖先获取食物仍主要依赖大自然的赐予的时候,当人类还难以抵御和防范各种疾病、灾害,不能充分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生存与安全就成了压倒一切的或唯一的需要。于是,先民们在全力以赴寻觅食物以维持生存的同时,由于自身力量过于弱小,形成了各种各样消极防范各种祸患和积极求取吉祥、喜庆、成功的习惯或方法。前者就是各种禁忌,从语言到行动,从饮食到服饰,从居住到交通,应有尽有。不少原始禁忌,其幽灵或次生形态至今仍在徘徊。后者就是各种祭祀和占卜活动。人们用贡献祭品、祈祷、歌舞,乃至以人自身为牺牲的各种方法来祈求神灵保佑,免除各种伤害并赐福于人类。又用原始的求吉方法和物象占、数占、龟卜以及八卦、太乙、六壬、奇门、禽星、风角等术数,占卜神灵意向,求取吉祥。
与神秘巫术紧密结合的原始择吉活动
人类获取食物的生产能力越是低下,人类越是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就越是仰赖大自然(中国叫“天”,西方称为“上帝”)的恩赐,就越是幻想各种偶然的机遇与成功,因而就越是迷信各种可能会给人带来机遇与成功的求吉方法或手段。因此,就连“不语怪、力、乱、神”的孔老夫子,也盛称“蓍之德圆以神,卦之德方以智”,又说“君子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而响”(《易•系辞上传》),即先卜筮而后行动。
人类*早的择吉活动,大概是一些与神秘巫术紧密结合的原始求吉祈成活动。
据现代人类学者的田野考察,几乎在所有原始民族中间,猎人们在临近出发的日子里,必须戒行房事,必须留意自己的梦,必须净身、持斋,或者至少只吃某些食物,必须以一定方式来装饰自己和给自己的身体涂色。这些原始民族认为,这一切行动都能够对他所希望捕获的猎物产生神秘影响,保证狩猎成功。
孟尼曾描写过契基人在狩猎前的巫术准备。
……
一年级上-蒙学编-中华经典素读本-第一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华经典素读本**册之蒙学编,所收内容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声律启蒙》等传统文...
柏拉图《美诺》疏证 本书特色 》:“盛世必修典”——或者说,太平盛世得乘机抓紧时日修典。对于现代之后的中国学术来说,修典的历史使命当不仅是续修中国古代典籍,同时...
推开哲学的门 本书特色 维特根斯坦说:“一部严肃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这本书里,哲学大家们的经典名言、不朽故事,则足以让现世浅薄的文化为之汗颜。哲...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 内容简介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原是唐代般若译的《华严经》四下卷中的*后一卷,因其文理俱优,切于日用,译后不久,便函独成一经,广为流传。经中主要...
老子校释 内容简介 《老子校释》以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文为主,参考石本、敦煌本、旧钞本、佚本、正统道藏本诸刻本共一百余种,从事校勘。老子校释 目录 ...
欧洲文学与基督教 本书特色 由肖四新编著的《欧洲文学与基督教/人文学丛书》主要内容包括:中世纪文学与基督教;人文主义文学与基督教;莎士比亚戏剧与基督教;17世纪...
有意义的行为 本书特色 本书是“西方哲学理论与实践书系”之一,全书共分4个章节,主要对有意义的行为知识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人文研究、作为文化工具的通俗心理学、...
十三经大辞典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 吴枫教授主编,是国家特殊贡献津贴与吉林省英才奖章获得者,多年致力于隋唐五代史、中国历史文献学研究工...
本书以科学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即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为主题,论述了在基督教文化背景下,西方近代科学自诞生以来,在其起源、发
北宋篇-宋明理学 内容简介 简介蔡仁厚教授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学大师,儒学大家,知名哲学家。《宋明理学》北宋篇是台湾儒学大师蔡仁厚教授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研究的一个成...
我的歧路-胡适思想录-(四) 本书特色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被称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拥有32个博士头衔。 胡适是个学识渊博的学者...
甲骨文发现阴阳道:平安贵族与阴阳师 本书特色 受影视、动漫等的影响,阴阳师和阴阳道备受瞩目,操纵式神、与怪搏斗的阴阳师形象深入人心。真实的阴阳道究竟如何? 在山...
如何修证佛法 本书特色 正版全新南怀瑾著作权合法拥有者台湾老古公司授权南师生前多次亲加审定,风行大陆三十载,今以全新版本推出平装版——大陆完备、经典的南师作品集...
天仙金丹心法-附气功秘文破译 本书特色 该书对道教气功(内丹功)的理论、方法、步骤作了系统而详尽的论述,文字较通俗易懂。对于研究道教及其丹功,对于气功爱好者可提...
本书是关于中国经学史的论著,首次结集。按照复旦大学出版社的设计,收入本书的论文限于十篇。本书的内容包括小引、简说中世纪中
庄子 本书特色 《庄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其共有五十二篇,但根据晋代郭象的注本流传至今的只有三十三篇,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一般认为...
通俗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了青年自学哲学编写的,分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部分,广泛地反映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就,并力求对这些成就给予马克...
彼岸人文译丛:精神生活 意志 本书特色 汉娜·阿伦特,20世纪*伟大、*具原创性的思想家之一。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
佛教入门:历史与教义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佛教的产生、佛教的传播、佛教的文献、佛教的义理、佛教的修行、佛教的信众与历史及传说中的主要人物等。佛教入门:历史与...
面对实事本身(现象学经典文选) 本书特色 那些产生于遥远、含糊和非本真直观中的含义对我们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回到“实事本身”上去。我们要在充分发挥了的直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