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神秘文化书系”之一。
中华文化,不仅以其悠久、丰富称著于世,还因其浓郁的神秘性为中外瞩目。所谓神秘,内含神奇、隐秘之意。一切有神秘色彩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神秘文化。举凡三皇五帝、后妃妻妾、太监外戚、术士巫师、隐者仙人、善男信女、门帮会派、三教九流、三坟五典、秘籍禁书、异端邪说、阴阳五行、天人感应、奇门遁甲、谶纬禁忌、怪习陋俗、相面测字、炼丹养生、占星堪舆、武术气功,皆可包容之。
神秘文化是一座变幻奇特的库府,治学者从中窥见智慧的闪光;执事者从中总结御政的权谋;生意人从中获取滚滚的财源;迷信者从中祈求缚身的绳索。
这是一套集学术性、科学性、可读性于一体的书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读者都会得到收获。
**章 择吉术之产生与发展
1.择吉之名称及特征
择吉,古称“选择”,又称“涓吉”,民间叫做“看日子”或“拣日子”。我国旧时非常流行。举凡祭祀祈福、赴任应试、婚姻丧葬、修房动土、捕鱼狩猎等都先择一个吉日吉时,然后行之。这种择吉日吉时的方法,即为择吉术。
择吉有广义与狭义的不同。从广义上说,一切追求及选择吉祥信息的行为都是“择吉”。包括八卦、太乙、六壬、奇门遁甲、禽星、丛辰、建除、堪舆、风角、占星、孤虚等在内的所有术数,都可统称为择吉术,它们都是通过一定的方法给人们提供关于吉凶的信息的。清人姚承舆《择吉会要》、张祖同《诹吉述正》,都是既有择日选方的基础理论与方法,又包含有奇门遁甲、六壬、堪舆等内容的,使用的就是广义上的择吉概念。
狭义上的择吉,是指以干支历法为基础,附注以八卦、九星、二十八宿、十二直、六曜、干支五行,并根据年、月、日、时各种神煞进行推算,寻找吉日吉时的一种方法。简单地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方法选择吉利的日时和方位。所以民间直接称之为“择日”、“看日子”、“拣日”。古代又称为“涓吉”、“诹吉”。本书所进行探讨的,就是这种狭义概念的“择吉”。
择吉不但在名称上与一般术数不同,在实质上也有很大差异。先看两个故事。
《国语•晋语》载:重耳是晋国的公子,被赶出晋国达十九年之久,秦穆公准备以兵力帮助重耳回国夺取政权,但不知时机是否成熟。为预测吉凶,董因给重耳占了一卦,得《泰》卦。董因根据卦象说:“是谓天地配。”泰卦是坤(地)在上,乾(天)在下,有天气下降,地气上升,有天地通万物生之象,正乃得国得民的大好时机,吉。于是,秦穆公欣然出兵,重耳果然获得政权,称晋文公。
《左传》襄公九年,鲁成公之母穆姜与大夫侨如通奸,他们合谋要废成公之位,结果阴谋失败。穆姜被打人冷宫,想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用八卦占了一卦,得《艮》卦之《随》。史官弃主卦不用,以《随》有“随,无故也”,劝穆姜逃走。但穆姜自己也懂些卦理,用《随》“元亨利贞,无咎”之义说:我不够元亨利贞之德;我一个妇人,做事害身,自取其恶,乱国害民,怎么会无灾咎呢?而且从卦象来说,艮为山,为土,不动之象,要逃也逃不了,此其一。其二,一个卦中,五个爻都动,内外都动,动爻多,本身主事不顺。其三,《随》卦外为兑金,为用,内为震木,为体,是用克体,凶。所以我逃不了,必然死于此。*后穆姜没有出逃,应验了她自己的推断。
由此可知,卜筮的根本目的,在于判断吉凶、指导行事。古人在操办一些比较重大的事情,或者是不知道所办理的事情将会有何结果而感到犹豫疑惑时,就求诸卜筮,以便获得吉凶祸福的价值启示。《周易》的卦、卜辞中往往有“贞”字,贞即占,某贞或贞某就是占问某事。如占问事情的有“安贞”、“居贞”、“利贞”、“利艰贞”、“利永贞”、“贞疾”;占问人的有“妇贞”、“女贞”、“君子之贞”、“幽人之贞”、“武人之贞”等;占问动物的“牝马之贞”以及统言“贞吉”、“贞凶”、“可贞”、“不可贞”等。都是为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疑难而通过卜筮和问神灵,从而获取关于某件事情的吉凶信息,决定取舍从违。这也就是古人说的“卜以决疑”。
总而言之,不论哪一种形式的卜筮,*终都是给人一种价值判断,告诉人们应不应该做,能不能够做,做了有吉还是有凶。但它不告诉你何时去做从何方去做*为有利。而择吉,就是给人解决这一问题的。就是说,当人们已经决定要干某事(通过占卜),并已知道这件事若无太大意外一般都能成功(占卜得吉)的时候,择吉术就给人提供一个能够帮助获取成功的吉日良辰和吉祥方位。就像秦穆公在得知出兵帮助重耳回国夺取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了之后,如果他需要,择吉术就会告诉他:何时出兵*吉,走何门(方)*利。据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择吉是前一占卜活动的继续,它们共同解决了以下问题:(1)某事是吉是凶,能不能做,应不应做;(2)何时去做,由哪个方位行进*吉利。择吉术与其他卜筮术数是相辅相成的。当然,择吉完全可以不经卜筮而单独进行,就像其他术数并不依赖择吉术一样。
于是,与一般卜筮术数相比,择吉术的产生要晚得多,而且从产生到*后成熟,经历了一个比较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择吉是卜筮活动的继续,择吉术是各种卜筮术数不断发展和中国求吉避凶习俗自身发展的合乎逻辑的结果。所以,在叙述择吉术的产生和形成之前,有必要对此前的求吉活动作个回顾。
2.择吉术产生前的择吉活动
人类本能与择吉
人类的本能究竟是什么?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具代表性、*有影响的,恐怕莫过于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了。
马斯洛认为,社会文化对人有影响,但人本身的内在力量尤为重要,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的价值体系起一种促进作用;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潜能或基本需要。由这一观点出发,马斯洛认为,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的需要,排列成一个需要系统。这个需要系统由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依次为:
(1)生理的需要。这是人们*原始、*基本的需要,它指对食物、水分、氧气、性、排泄及休息的需要。
(2)安全的需要。要求安全,希望避免各种物理条件下的伤害,经济不稳定的威胁(如失业、歉收等)等。
(3)社交的需要。如渴望父母、朋友、同事、上级等对其所表现的爱护与关怀、温暖、信任、友谊、爱情等需要,人们还渴望自己有所归属,成为团体中的一员。
(4)尊重的需要。希望他人尊重自己,希望自己有实力、有成就、能够胜任工作,并要求独立和自由,希望自己的能力和才华得到他人公正的承认和赞赏,要求在团体中确立自己的地位。
(5)自我实现的需要。希望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表现个人的情感、思想、愿望、兴趣、能力、意志等,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上述需要体系中,*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这类需要知不被满足就有生命危险,因而是*强烈的需要。而*高层次的需要是高级的需要,它是一种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
比马斯洛更早一些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与无意识。在他看来,无意识是受快乐原则支配,并且是先天形成的,因而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无意识中的主要本能是生命本能和死亡本能。由于人首先是一种存在,所以人的本质首先就是与存在原则相一致的生命本能。人首先就是要求生存。
当人类刚刚脱下猿猴的皮衣,当我们的祖先获取食物仍主要依赖大自然的赐予的时候,当人类还难以抵御和防范各种疾病、灾害,不能充分掌握自己命运的时候,生存与安全就成了压倒一切的或唯一的需要。于是,先民们在全力以赴寻觅食物以维持生存的同时,由于自身力量过于弱小,形成了各种各样消极防范各种祸患和积极求取吉祥、喜庆、成功的习惯或方法。前者就是各种禁忌,从语言到行动,从饮食到服饰,从居住到交通,应有尽有。不少原始禁忌,其幽灵或次生形态至今仍在徘徊。后者就是各种祭祀和占卜活动。人们用贡献祭品、祈祷、歌舞,乃至以人自身为牺牲的各种方法来祈求神灵保佑,免除各种伤害并赐福于人类。又用原始的求吉方法和物象占、数占、龟卜以及八卦、太乙、六壬、奇门、禽星、风角等术数,占卜神灵意向,求取吉祥。
与神秘巫术紧密结合的原始择吉活动
人类获取食物的生产能力越是低下,人类越是难以把握自己的命运,就越是仰赖大自然(中国叫“天”,西方称为“上帝”)的恩赐,就越是幻想各种偶然的机遇与成功,因而就越是迷信各种可能会给人带来机遇与成功的求吉方法或手段。因此,就连“不语怪、力、乱、神”的孔老夫子,也盛称“蓍之德圆以神,卦之德方以智”,又说“君子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而响”(《易•系辞上传》),即先卜筮而后行动。
人类*早的择吉活动,大概是一些与神秘巫术紧密结合的原始求吉祈成活动。
据现代人类学者的田野考察,几乎在所有原始民族中间,猎人们在临近出发的日子里,必须戒行房事,必须留意自己的梦,必须净身、持斋,或者至少只吃某些食物,必须以一定方式来装饰自己和给自己的身体涂色。这些原始民族认为,这一切行动都能够对他所希望捕获的猎物产生神秘影响,保证狩猎成功。
孟尼曾描写过契基人在狩猎前的巫术准备。
……
华夏文库 儒学书系 明代遗民 顾炎武 王夫之 黄宗羲 本书特色 顾炎武、 夫之、黄宗羲俱为明末清初大儒,三人有相当多的 同点。他们不仅有着高深的学术修养,开启了...
西方历代哲学家思想纵览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9部分, 内容包括: 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古希腊繁盛时期哲学家、古希腊晚期哲学家、古罗马时期哲学家、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文...
镜文化思辨 本书特色 本书为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教授、著名电影评论家美式宪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中期部分电影学术论文和评论文字的结集。全书分为三部分:**...
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书中每篇原著前有简明扼要的学习提示。全书共分上下两卷,本书为上卷,系统介绍马克思
本书收集了特蕾莎修女的谈话、祷文、默想和书信,充分反映了她对人那份深切的爱。她的一言一语极具震撼力,既能振奋人心,也能安
心安是福 本书特色 到底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和生存的智慧?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首度开声,揭开少林千年佛学奥秘,说佛、说法、说人生。 两岸诸多高僧齐聚,对人...
译者引言《对莱布尼茨哲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一书,是费尔巴哈早期的一部重要的哲学史著作,写于1836年,出版于1837年。1830年
历史上的理学 本书特色 在这部书中,包弼德教授不仅将理学视为对历史现状的一种回应,更将其视为塑造着中国过去数百年历史的一种“主要角色”。在他看来,中国的理学运动...
托马斯·阿奎那的灵魂学说探究(从基督教哲学角度的一种解释)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维真基督教文化丛书”之一,该书对托马斯主义的基督教哲学的特征做了比较详细、全面的阐...
非理性的人(存在主义哲学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哲学家威廉·巴雷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被公认为英语国家中研究、解释和介绍存在主义的*优秀的著作,在美国和整个西...
心易圭旨 内容简介 在中国文化史上,知名度*高、影响*大、争议*多的著作,大概要算《周易》。没有任何一部经典可与之媲美。它既是一部占筮书,也是一部凝结着古...
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 本书特色 春天,不是季节,而是内心;生命,不是躯体,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龄,而是心境;人生,不是岁月,而是永恒。听星云大师讲人生智慧 内...
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人生的真经---《西游记》哲学 本书特色 作为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问世以来,在每一种艺术形式和手法上基本都得到了全面深入的表现...
我馆历来重视移译世界各国学术名誉,从五十年代起,更致力于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久诞生以前的古典学术著作,同时适当介绍当低具有定
女人和老虎-以及其他逻辑谜题 本书特色 本书是雷蒙德·斯穆里安生的新作。这是一本有关逻辑谜题的小书,书虽小,却包罗万象,有悖论、元谜题、数字练习、组合型脑筋急转...
常诵佛经十种 本书特色 诵经即是听佛说法,即是修行。以无分别心、实相心诵读,并思惟其义。依法奉行,则得大加持,获益无量常诵佛经十种 内容简介 本书从汉传佛教诵经...
德性与权力:摩根索论文集 本书特色 《德性与权力:摩根索论文集》汇编了汉斯·摩根索关于国际政治的政治哲学和中美关系的二十余篇文章,旨在呈现涵咏于西方政治哲学传统...
孟子与万章-南怀瑾作品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曾于1976年应台湾《青年战士报》之邀公开讲解《孟子》。本书是南先生讲授《孟子》之《万章》篇的整理,南先生将之定名为...
西方哲学史 上卷-罗素文集-第7卷 本书特色 《罗素文集(第7卷西方哲学史上)》的特点在于,它是在哲学与社会生活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中讲述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而...
论道崇真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道教指要、道学宏旨、仙真风范、编余拾零等编。具体有“老子、《道德经》与道教”、“道教养生法则与古天文”等章节。论道崇真集 目录 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