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不可巴望“好皇帝”;人是有尾巴的吗;希特勒焚书六十周年;有感于培根的杰出与卑鄙;“娘打儿子”论等。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中国杂文:邵燕祥集》收录了作者邵燕祥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娘打儿子”论与其教育人们要能够“受委屈”,何如努力健全政治生活,让广大干部群众得以少受委屈或不受委屈呢?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的同志能够发扬“五不怕”即不怕开除党籍、不怕撤职、老婆离婚、坐牢、杀头的精神,固然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然而若为加强党的民主、国家法制而斗争,减少以至杜绝那使我们的好同志因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而遭到开除党籍、撤职、老婆离婚、坐牢、杀头的冤假错案,岂不是更好,更足以表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么?持“娘打儿子”论的论者,却出来对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人们指点说:“党是我们的母亲,娘打儿子就是打错了,也不该耿耿于怀呀!”看来出于维护党的一片好心热肠,又带着“动之以情”的伦理道德的“人情味”,真也好像言之成理了。但是只要查一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千百万党员根据自己的信仰、阶级利益,遵循一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的自愿结合;在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党员的权利应该受到各级党组织的切实保障,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是严重违反党纪的。共产党这样一个政治组织,什么时候同血缘基础上的家庭划上了等号?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什么时候变成了母子,而且是可以“娘打儿子”直至错打的那样一种局面?这种“娘打儿子”论,不是更像旧时代“官打民不究,父打子不究,夫打妻不究”的封建法规和奴隶道德的翻版或变种吗?还哪里有一点现代工人阶级先锋队内部关系上应有的原则精神和感情色彩呢?徐向前同志在《历史的回顾》上卷中说:“逼供信,冤假错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一再发生,共产主义运动中也不鲜见,很值得研究。”徐帅又说:“一场革命,人民群众的牺牲是巨大的。不仅对敌斗争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党的路线发生错误时,同样会付出血的代价。由此不难理解,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多么重要!”倘若相信了“娘打儿子”论,把错误路线当做“娘”,则如此之多的血的教训就不值得研究,而总结经验不仅多事,且有违“孝”道了。试问:这种观点和论调究竟是维护党的利益和威信,还是在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路线辩护呢?仍举徐帅回忆录中的例子:张国焘在“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来到鄂豫皖根据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一些同志稍有异议就被扣上“立三路线”“反中央”等大帽子,轻则批判撤职,重则逮捕杀害。尤有甚者,张国焘借口肃反,剪除异己,建立个人统治;他搞的“大肃反”任意指诬他人为“反革命分子”,残酷杀害许多忠于革命并立有战功的好同志,不到三个月,就肃掉了两千五百余名指战员和十之六七的团以上干部,至今说起,还叫人毛骨悚然,义愤填膺。“娘打儿子”论者,敢到红四方面军含冤牺牲的死者墓前推销你们的“娘打儿子”论——娘杀儿子论么?!当然,受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影响的人们当中,有不少属于停留在“朴素的阶级感情”阶段而不辨不察,认识不清;也有一些是为了表示对党的感情而言不由衷。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则是此论的鼓吹者中也颇有一贯整人而不改悔者在,所以“娘打儿子”论的核心,乃是“整人有理”论;党是亲娘云云,拉大旗以唬人罢了。哪怕退一步说,作为一种跛足的比喻,姑且承认党是母亲,党员是儿子,也根本不能得出冤假错案是“娘打儿子”的结论。因为制造冤假错案,破坏党的民主生活,侵犯党员政治权利以至人身自由的,并不是党,而是党内错误领导和某些个人野心家,以及有心紧跟或一般执行了整人指示与部署的党员;除去个人野心家如张国焘和后来的林彪、江青、康生一类不论外,这些不同程度整过人的人,和被整的党员一样,按照上述逻辑本来同属党的“儿子”;因此,“娘打儿子”论者,不过是党的一些“儿子”整另外一些“儿子”,整人时却“以母亲的名义”而已。整得眼红时,还要整到党外去,那自然谈不上“娘打儿子”,而是打邻居、打朋友、打路人了。“娘打儿子”论者,以为娘打儿子是天经地义,打错了也无妨,再进一步,就要宣扬“丁香割肉”了。即使光就幼儿教育立论,这也已是不折不扣的封建残余;借喻来讲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那已经不仅仅是庸俗化了。……
邵燕祥(1933~),祖籍浙江萧山下邵村。生于北平。1947年起发表诗作,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组诗《到远方去》等以工业化建设为背景的抒情诗,当时在青年中广为传诵。他呼吁保护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贾桂香》一诗和若干批判性诗文,被认定为毒草,作者也被划入另册。被迫沉默20年后复出,近30年间出版诗集多种,以及人生实录《找灵魂》《别了,毛泽东》等。杂文随笔也有较大影响。邵燕祥1948年考入中法大学法文系,不久即中断学业,经华北大学短期受训后,到中央广播电台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协。80年代初一度任《诗刊》副主编,并曾当选作协第四届主席团成员。
致诺拉-乔伊斯情书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詹姆斯·乔伊斯写给妻子诺拉的几十封情书,从初恋时的青涩、自伤,到思念至深时的疯狂、放纵,书信中的乔伊斯完全没有文学巨匠的面...
《芯片战争》内容简介:一部芯片的发展史与竞争史!追溯半导体产业发展历程,直面大国博弈下的芯片竞争格局! 《金融时报》2022年度
人间食粮 内容简介 本书是纪德的《人间食粮》 (1897) 与《新食粮》 (1935) 两部散文作品的合辑, 是一部散文式作品, 包括8卷正文、一篇“颂歌”以及...
《余华:我能够对现实发言了》内容简介:“文坛巨匠”、“当代文学头把交椅”……这些称谓放在写出了《许三观卖血记》《活着》等深
一个旅客的印象 本书特色 福克纳被认为是千千万万个作家的合体,又被认为是一种美国文化的传承。荡气回肠和气势磅礴都不够拿来形容他的作品。一半哥特式一半巴洛克式的福...
《合伙创业:合作机制+股份分配+风险规避》内容简介:在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下,单打独斗的创业风险高,且成功率低。而合伙创业则
容斋随笔 内容简介 《容斋随笔》是宋代学术笔记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与沈括的《梦溪笔谈》、王应麟的《困学纪闻》被公认为宋代三大有学术价值的笔记。其内容繁富...
明清诗赏析 本书特色 介绍:明清时代,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产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性社会变革,不少生活内容、文化思想,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同时,五...
母系家族:泸沽湖采访手记--人文中华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述坐落于川滇交界处的纳西族的民族文化史,阐述其作为母系社会的家庭状况、婚俗,及家庭经济...
真话能走多远 本书特色 抒真情,讲真话,聆听文化老人*有价值的人生感悟季羡林先生晚年手迹首次曝光本书选文以真与思为标准,采撷了季羡林先生*有感染力和见解的文字,...
《百年曾祺:1920—2020》内容简介:☆汪曾祺先生诞辰100周年(1920年—2020年)纪念文集。☆汪曾祺先生长子汪朗作序,著名学者梁由
菊·中华梅兰竹菊诗词选 内容简介 梅兰竹菊——四君子,自古以来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高洁。历代以梅兰竹菊为题材的诗词云兴霞蔚,层出不穷,几乎每位诗词大家都有佳品...
寄小读者-传世经典-第二辑-(插图珍藏版) 本书特色 ★教育部指定中小学生必读书:一部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领域里“爱的经典”★一首爱的诗篇,一曲爱的颂歌,一部爱的经...
4比3的人间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将电影情节和生活细节结合起来讲的文学随笔。我们吃饭、上厕所、洗澡、抽烟、吵架、养狗、谈情、说爱......一句话,我们在生活。同...
作品目录第一章 业农世家第二章 跻身士林第三章 锐意功名第四章 走向高官第五章 团练大臣第六章 屡遭坎坷第七章 初试锋芒第八章
《大唐阴阳书》内容简介:国内首部写古建筑的悬疑小说 山怕粗恶,水爱潜澄,逆水一滴,胜于万脉! 探索一段跨越六百多年的重大历史谜
唐诗风情 本书特色 闻一多编著的《唐诗风情》的这几篇文章,对学术论著如何做到既富有理致,又能给人以艺术享受,很能给人以思考。书中每一体(指绝句、律句)前有一段说...
缘缘堂再笔-丰子恺散文精品集 本书特色 本套丛书定名为“丰子恺散文精品集”,其中包括《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
诗镜 本书特色 哑石编著的《诗镜》为诗歌系列年选《诗镌》(2016卷)中的一本。书中撷选孙文波、余怒、余笑忠、高春林、宇向、蒋浩、远人、赵岚、张尔、谭毅、飞廉、...
雾外的远音:英国作家与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极西的英伦、远东的华夏,这是一个帝国眼中另一个帝国的斑斓光影:从飘渺如梦的“蛮子国”,到定格在画屏上的古典中国;那凝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