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切不可巴望“好皇帝”;人是有尾巴的吗;希特勒焚书六十周年;有感于培根的杰出与卑鄙;“娘打儿子”论等。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每位五十篇杂文,七万多字,另有四十多位杂文作家,十部合集;*后选七十多位历代杂文作家,均为合集,每篇作品都有注解、题解、古文今译。《中国杂文:邵燕祥集》收录了作者邵燕祥近些年来的优秀随笔杂文。面对历史上的那些人和事儿及当下的社会现象,作者都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作了深刻的剖析,见解深刻,启人才智,让人品尝到历史深处的隽永况味。
“娘打儿子”论与其教育人们要能够“受委屈”,何如努力健全政治生活,让广大干部群众得以少受委屈或不受委屈呢?坚持原则,坚持真理的同志能够发扬“五不怕”即不怕开除党籍、不怕撤职、老婆离婚、坐牢、杀头的精神,固然表现出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然而若为加强党的民主、国家法制而斗争,减少以至杜绝那使我们的好同志因坚持原则、坚持真理而遭到开除党籍、撤职、老婆离婚、坐牢、杀头的冤假错案,岂不是更好,更足以表现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么?持“娘打儿子”论的论者,却出来对受过不公正待遇的人们指点说:“党是我们的母亲,娘打儿子就是打错了,也不该耿耿于怀呀!”看来出于维护党的一片好心热肠,又带着“动之以情”的伦理道德的“人情味”,真也好像言之成理了。但是只要查一查《中国共产党章程》和党内政治生活的《准则》,就发现不是那么回事。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千百万党员根据自己的信仰、阶级利益,遵循一定的纲领和组织原则的自愿结合;在党员履行义务的同时,党员的权利应该受到各级党组织的切实保障,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是严重违反党纪的。共产党这样一个政治组织,什么时候同血缘基础上的家庭划上了等号?党的组织和党员的关系什么时候变成了母子,而且是可以“娘打儿子”直至错打的那样一种局面?这种“娘打儿子”论,不是更像旧时代“官打民不究,父打子不究,夫打妻不究”的封建法规和奴隶道德的翻版或变种吗?还哪里有一点现代工人阶级先锋队内部关系上应有的原则精神和感情色彩呢?徐向前同志在《历史的回顾》上卷中说:“逼供信,冤假错案,在我们党的历史上一再发生,共产主义运动中也不鲜见,很值得研究。”徐帅又说:“一场革命,人民群众的牺牲是巨大的。不仅对敌斗争要付出血的代价,在党的路线发生错误时,同样会付出血的代价。由此不难理解,坚持党的马克思主义路线,多么重要!”倘若相信了“娘打儿子”论,把错误路线当做“娘”,则如此之多的血的教训就不值得研究,而总结经验不仅多事,且有违“孝”道了。试问:这种观点和论调究竟是维护党的利益和威信,还是在为“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错误路线辩护呢?仍举徐帅回忆录中的例子:张国焘在“左”倾错误的中央领导人的支持下,来到鄂豫皖根据地称王称霸,胡作非为,一些同志稍有异议就被扣上“立三路线”“反中央”等大帽子,轻则批判撤职,重则逮捕杀害。尤有甚者,张国焘借口肃反,剪除异己,建立个人统治;他搞的“大肃反”任意指诬他人为“反革命分子”,残酷杀害许多忠于革命并立有战功的好同志,不到三个月,就肃掉了两千五百余名指战员和十之六七的团以上干部,至今说起,还叫人毛骨悚然,义愤填膺。“娘打儿子”论者,敢到红四方面军含冤牺牲的死者墓前推销你们的“娘打儿子”论——娘杀儿子论么?!当然,受到这种似是而非的论点影响的人们当中,有不少属于停留在“朴素的阶级感情”阶段而不辨不察,认识不清;也有一些是为了表示对党的感情而言不由衷。特别应该引起注意的,则是此论的鼓吹者中也颇有一贯整人而不改悔者在,所以“娘打儿子”论的核心,乃是“整人有理”论;党是亲娘云云,拉大旗以唬人罢了。哪怕退一步说,作为一种跛足的比喻,姑且承认党是母亲,党员是儿子,也根本不能得出冤假错案是“娘打儿子”的结论。因为制造冤假错案,破坏党的民主生活,侵犯党员政治权利以至人身自由的,并不是党,而是党内错误领导和某些个人野心家,以及有心紧跟或一般执行了整人指示与部署的党员;除去个人野心家如张国焘和后来的林彪、江青、康生一类不论外,这些不同程度整过人的人,和被整的党员一样,按照上述逻辑本来同属党的“儿子”;因此,“娘打儿子”论者,不过是党的一些“儿子”整另外一些“儿子”,整人时却“以母亲的名义”而已。整得眼红时,还要整到党外去,那自然谈不上“娘打儿子”,而是打邻居、打朋友、打路人了。“娘打儿子”论者,以为娘打儿子是天经地义,打错了也无妨,再进一步,就要宣扬“丁香割肉”了。即使光就幼儿教育立论,这也已是不折不扣的封建残余;借喻来讲党组织与党员的关系,那已经不仅仅是庸俗化了。……
邵燕祥(1933~),祖籍浙江萧山下邵村。生于北平。1947年起发表诗作,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组诗《到远方去》等以工业化建设为背景的抒情诗,当时在青年中广为传诵。他呼吁保护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的《贾桂香》一诗和若干批判性诗文,被认定为毒草,作者也被划入另册。被迫沉默20年后复出,近30年间出版诗集多种,以及人生实录《找灵魂》《别了,毛泽东》等。杂文随笔也有较大影响。邵燕祥1948年考入中法大学法文系,不久即中断学业,经华北大学短期受训后,到中央广播电台工作。1956年加入中国作协。80年代初一度任《诗刊》副主编,并曾当选作协第四届主席团成员。
《柳林风声(插图本)》内容简介:本书是以动物为主角的童话,文笔典雅,描写细致,富含哲理。在风光旖旎的泰晤士河畔,住着四个要
漱玉词-双色插图版 本书特色 《漱玉词》由济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是李清照的一本诗词集。李清照作为婉约派之首,其词在表达情感上细腻委婉,在语言上精心锤炼,...
长征 本书特色 《长征》是四川诗人龚学敏创作的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首版于2005年,由本社出版,荣获当年的四川文学奖。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此次修订再版正...
《自我与本我》内容简介:《自我与本我》收录了弗洛伊德后期的三篇成熟作品:《超越唯乐原则》、《集体心理学和自我的分析》及《自
空灵:邂逅古诗词 本书特色 人的故事,山川风月*清楚。翻开《空灵:邂逅古诗词》一书,简媜带我们乘着山水诗,做一趟心灵之旅。在她的文章里,能读到湿哒哒的青苔,甘甜...
1958-1965-阿赫玛托娃诗全集 本书特色阿赫玛托娃一生创作颇丰,出版的诗集主要有《 黄昏》、《念珠》、《白色的鸟群》、《车前草》、 《耶稣纪元,1921》...
叶嘉莹谈词 本书特色 《叶嘉莹谈词》是叶嘉莹先生数十载词学研究心得与理论论述的精华结集。叶嘉莹先生用含隽雅致、通透明朗的语言,讲述以其博学、锐感、深思所体会到的...
我与加西亚.马尔克斯-中国作家的私密文本 本书特色 该书力邀莫言、余华、王安忆等28位中国名家首度集体解读马尔克斯对中国文学创作的惊人影响,回应《百年孤独》《霍...
《斯科特·凯尔比的风光摄影手册》内容简介:本书无论你是想捕捉绚烂的日出日落场景,拍摄如丝绸般光滑的瀑布,合成漂亮的夜景星轨
美国手记 本书特色 狄更斯是英国19世纪*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作品一直是经典长销书。 《美国手记》是狄更斯游记的代表作对深刻了解作者本人和了解19世纪美国...
作品目录目 录 诗歌 观爱国女校运动会纪之以诗 西湖钱王祠 送石蕴山归湘 游万国赛珍会感赋 弃父行 读小说《铁锚手》 追哭先外祖
明媚的女孩聚福气-读者文摘精华 本书特色 孩子是上天赐予父母的礼物,女孩更是父母眼中的小天使,她们美丽、善良、可爱、细腻、温柔、端庄…犹如来到凡间...
关汉卿是我国*的戏剧家、文学家之一,也是元曲四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中*的就是《窦娥冤》,描写了一个普通妇女所遭受的:年轻的寡妇窦娥无辜地被官府判斩。王国维称《窦娥...
目录:卷第一集序墓志草堂集序李阳冰牵翰林集序魏颢李翰林别集序乐史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李华唐棱翰林学士李君碣记刘全白唐左拾遗翰
苏轼诗词-许渊冲经典英译古代诗歌1000首-5 本书特色 许渊冲作为有史以来韵文中译英、法唯一专家,在国际翻译界享有崇高声誉,其翻译作品不仅是世界非中文读者了解...
鹤楼集 本书特色 张翀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谪戍贵州都匀十年,乃撰有出尘之思、述思乡之苦、写躬耕之乐、抒登游之兴、述交友之情的《鹤楼集》,记录其在都匀等地与当地士子、...
《羌在汉藏之间》内容简介:本书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入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
椿园笔记 本书特色 《椿园笔记》为孙郁先生的读书、评论和教学随感录。作品围绕文学写作、创作评论去探求艺术个性、人文情怀;对鲁迅的感悟与研究、对传统文章学的思考是...
《古今和歌集》内容简介:☆东瀛《诗经》 ☆和歌高度成熟的标志 ☆日本三大古典和歌集之一 ☆日本第一部“敕撰和歌集”☆纤细婉丽的
《民法六讲》内容简介: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国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