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本书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本书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本书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金刚经》,记载了释迦牟尼佛在人世间时的本来面目与讲话实录,全文5176字,字字蕴含佛法精髓,句句都是人生真谛。今天,在繁忙的生活中,压力、疲劳、挫折、迷茫,容易使我们陷于焦虑,身心疲惫;这时候,无论您是否有宗教信仰,读一读佛经,都可以让心平静下来,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更自然从容,更积极乐观,遇到任何事都能坦然面对。《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作者费勇教授结合20年的读佛心得,将《金刚经》深奥的道理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通过趣妙横生的精彩阐述,让您轻轻松松读懂佛经、感受佛法智慧,获得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不知不觉中变得平静、放松、喜悦和幸福。《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自2009年初版面世以来,在诸多企业家、明星和佛学爱好者中耳口相传,现在越来越多的职场人亦将本书作为静心安神、修身养性的首选心灵读本。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收获来自佛陀的正能量,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自序:读懂《金刚经》,获得不为外界干扰的神奇力量
《金刚经》学前课:18分钟读懂《金刚经》的来龙去脉
**部分 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
第1课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此时此刻,你在想什么?
·修心,从专心吃饭开始
·任何地方都是你的修心道场
·如何让心安住于“此时此地”
·陶渊明式的醒悟
第2课 情绪波动时,马上深呼吸
·关注自己的呼吸,让心瞬间回归宁静
·今天困扰你的,也曾困扰过佛陀
·如何降伏内心的妄念
·须菩提的终极问题
第3课 修宽容心:从眼前的烦恼中解脱
·猫、狗、老虎也是众生
·随时随地的修心法门
·时间的奥秘与法则
第4课 修慈悲心:化解来自外界的伤害
·什么是真正的慈悲心?
·慈悲的神奇力量
·舍身喂鹰的萨波达国王
·慈悲化解了一场战争
第5课 修平等心:看透一切虚妄的真相
·无分别心,就无烦恼
·世间是平等的,因为每个人都会死
·你我都拥有解脱的力量
第6课 *高修心法则:不执著,心自由
·菩萨,就是不执著的众生
·《金刚经》*高修心法则:不执著
·放下不等于放弃
·不执著于观念,就不会受负面情绪的伤害
第7课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赚钱是一种手段,不是生活的目的
·过河之后要拆桥
·目标可能成为你扫除焦虑的障碍
·不要让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煎熬
·如果你现在不休息,你就永远无法休息
第8课 生死的秘密
·直面真相,是觉悟和解脱的开始
·死亡的重要意义
·*终的真相
·什么*能束缚我们的心灵
·词语的本来面目
·我们迷恋的事物不可靠
·惠能的顿悟
·哭泣的牧羊人
第9课 正见使人平静,偏见使人焦虑
·大多数人活在偏见里而不自觉
·佛陀的独特之处
·盲人摸象的深刻启示
·没有唯一的真理
·不要迷信别人的经验
·为什么要让别人定义你的成功呢?
·所有的观念都是偏见
第10课 不要活在自我的牢笼里
·佛陀的基本思想,就是这四句话
·奇妙的无我之境
·一念向善,你就是佛
第二部分《金刚经》全本白话译文并附注音
特别附录 明朝憨山大师解读《金刚经》本源
★ 史上*通俗易懂、*透彻实用的《金刚经》入门经典。
★ 适宜读者:对佛法感兴趣人群;工作生活中易焦虑者。
★ 翻开本书,让您两小时读懂金刚经的全文与精髓,轻松汲取“万经之王”的终极智慧。
★ 获得来自佛陀正能量的神奇体念,使自己内心强大平静,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一扫而空!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作者费勇,暨南大学教授,开创性地将20年读佛心得与日常生活中*常见问题紧密相连。
★ 当红明星陈坤读后惊叹“大爱~好书!”并在微博向3千3百万粉丝5次强烈推荐!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中特别收录《金刚经》经典版本(鸠摩罗什所译),原文全注音,译文优美流畅。
★ 《金刚经修心课:不焦虑的活法》自2009年问世至今,凭借万千读者口耳相传,不断加印再版,畅销全国。
★ 读懂《金刚经》,能开大智慧!
——当红明星陈坤惊叹“大爱~好书!”在微博向6千万粉丝7次诚挚推荐!并亲自购买100本,当作静心礼物送给亲朋好友。第1次,2011年3月24日,“大爱~好书!”第2次,2011年4月9日,“柔风激荡阎浮提~此空非彼空~金刚经难解难读~心无碍不谈空~”第3次,2011年5月11日,“在充满世故的日常里~那些最单纯的喜悦~如此珍贵~”第4次,2011年12月20日,“最期待的作者,最期待的书!预订100本!”第5次,2011年12月21日,“等您(费勇)来签名!”第6次,2013年5月1日,“天天看,已经看成旧书了!”第7次,2013年8月5日,“推荐并且赞叹费勇老师!”
费勇,生于六十年代,暨南大学教授,被誉为“身心灵佛法导师”,潜心研读四大佛经“《金刚经》《坛经》《法华经》《阿弥陀经》”二十余年,开创性地将这四大佛经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帮助更多读者轻松读懂佛经,从佛法智慧中获得释放工作压力,缓解心灵疲劳的方便法门。其经典代表作《不焦虑的活法:金刚经修心课》出版至今,受到万千都市白领热烈追捧。
山居性纪 本书特色 从性到意识的觉醒——启发慧觉、安妥灵魂、重归信仰、融入真爱。直指人心,提点性灵。心印灌顶,引人入胜。一部真正的成人读物,认证一个人与万物的结...
当代西方学术经典译丛—道德哲学的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对康德道德哲学的评说而展开的,并且由此散发到全部近现代西方道德哲学。本书分析了道德哲学和伦理学这两个概...
塔中书-托马斯·莫尔晚年论修齐治平之大作 本书特色 《乌托邦》作者、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托马斯·莫尔作品,世界三大狱中书简之一首次中文版全书呈现,一窥欧洲知识界楷...
论语评注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产生了无数的仁人志士、民族英雄。侯仰军编著的《...
佛教十三经-金光明经 本书特色 国以人为本,人以心为本。和谐人文,清净人心。1.与儒家“十三经”一样,“佛教十三经”所收入的是浩瀚佛经中*经典的十三部经书。2....
尧山圣母庙与神社 内容简介 本书所介绍的资料,都较为具体地描述了这方面的内容。我们的调查选点标准如下:一、有相对丰富的、能被搜集到的,基本上属于未发表的地方资料...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 本书特色 《荀学与西汉儒学之趋向》由余亚斐所著,从儒学发展史的角度来说,儒学由孔子开创,孟子与荀子分别对孔子的思想在不同的路向上进行了引申...
思想录 本书特色 《思想录》一书集中反映了帕斯卡尔的神学和哲学思想。帕斯卡尔认为,“上帝存在”和“人性败坏”是两条根本的宗教真理,否认其中的任何一条,都会陷入无...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经典与解释-46 本书特色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ldq...
提问韩非子 本书特色 韩非于是先秦时期*后一位思想大家。他不只是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从一定意义上说,他也是儒、法、道、墨诸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采诸子百家学说之精...
中观宝鬘论广释 本书特色 喇拉曲智仁波切编著的这本《中观宝鬘论广释》为印度著名佛学哲学家龙树论述佛教哲学中观论的基本原理及学习方法,对研究佛学及哲学的专家学者有...
古希腊哲学探本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当然人类还有其他几种*可珍贵的原创智慧。它们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特色的差异,因为那是...
《约翰福音》是“摩根解经丛卷”系列之一。皮尔逊博士曾说过,我们现有的四福音的顺序,乃是遵照旧约希伯来安营的顺序。马太乃是
禅思与诗情(增订本) 内容简介 本书以“描述”的方法集中探讨中国禅宗与文学相互影响的一个侧面:禅与诗歌相互影响的关系。 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宗教与文学相互交涉的一个...
跨越风险社会 内容简介 当代社会是全球性的风险社会。在全球风险社会语境中,各种全球性风险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形成根本性的威胁。本书立足于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在...
理学纲要 本书特色 为了向读书界再现民国时期中华学术的灿烂景观,为了帮助人们深层次地思考中西文化的差异,为了能站在新的高度承继中华文明的传统,开启面向21世纪的...
杜亚泉: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杜亚泉:人生哲学》通过解说人的机体、精神、社会生活等,由无意识的细胞形态到有意识的社会机体,由浅人深、周详审慎地描述了人生哲学的各...
土家族哲学通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对土家族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人手,着眼于土家族哲学的转型,分上、中、下三篇对中华人捉共和国成立前的土家族哲学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阐明...
《高邮王氏四种之二-讀書雜志》,本书是作者对《逸周书》、《战国策》、《史记》、《汉书》、《管子》、《荀子》等古籍进行的研究
目录日记(1785-1787)中学时代的作文和图宾根教会学校作文(1785—1788)三巨头对话关于量的观念的一些说明关于希腊人和罗马人